資源簡介 標題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讓家更美好》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理解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美德。 道德修養:感念父母養育之恩,長輩關愛之情,能夠以感恩的心與父母和長輩溝通,能夠為父母分憂解難,尊重師長。 責任意識:自覺分擔家庭責任,具有較強的責任感。 教學 重點 知道如何建設美好家庭。教學 難點 明白解決家庭矛盾的做法。 教學過程導入 國際家庭日,你知道是幾月幾日嗎! 自1994年起,聯合國宣布將每年的5月15日定為國際家庭日,以此提高各國政府和公眾對于家庭問題的認識,促進家庭的和睦、幸福和進步。2024年5月15日,我們迎來了第31個“國際家庭日”。 思考:為什么要設立國際家庭日 建設圖片中的美好的家庭需要我們做些什么 授新課 議題一:建設美好家庭 從我做起 交流討論:愛的表達 小王:小的時候,我只要不好好吃飯,我的媽媽都會嚴肅批評我直到現在,當我吃零食的時候,我的媽媽還會說:“少吃點,整天就知道吃這些沒營養的……” 小明:小的時候,每次吃飯我爸爸都要給我講很多道理,后來才知道他是怕飯不夠營養,給我加點心靈雞湯…… 思考:面對父母不同的表達方式,我們應該怎樣做 提示:面對父母不同的表達方式,需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只要我們用心體悟就會發現,家人間的愛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 啟示: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 情境創設: “不去不去我不去!”我憤怒的呼喊。這已不知是我n+幾次與母親的爭吵了。唉!我也是無奈呀。自上初中以來我媽就逼著我去上笛子訓練班,每個星期六早上大馬路都會出現一個背著笛包狂踏車的女孩。大家可想我是一個上初中的人了,哪有時間去做這些呀!老媽一點都不體諒我,還總是說我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我真的是不知該怎么辦啊! 思考:結合材料,說說面對這種情況,主人公應該怎樣做 提示:家庭成員之間應相互關愛。對父母長輩,要孝順敬重:對兄弟姐妹要相攜相助。學會換位思考,以愛和尊重為前提進行溝通交流,主動化解矛盾。 啟示: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關愛,彼此尊重。家庭成員之間相互關愛是家庭幸福美滿的重要條件。 化解家庭矛盾的實用小方法: 保持冷靜。在情緒高漲時,容易說出傷人的話。盡量在冷靜下來后再進行溝通,更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傾聽對方。給予家人充分的時間來表達他們的觀點和感受。 認真傾聽,不要打斷,讓家人感受到被尊重和理解。 表達感激。即使在與家人有分歧的時候,也要記得表達對他們的感激之情。感激他們為你所做的一切,建立積極的溝通氛圍。 換位思考。嘗試從家人的角度去看待問題,理解他們的擔憂和期望更全面地認識問題,并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方案。 保持耐心。化解矛盾需要時間和努力。不要期望一夜之間就能解決所有問題,保持耐心和積極的態度是關鍵。 知識小結:如何建設美好家庭 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 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相互關愛,彼此尊重。家庭成員之間相互 關愛是家庭幸福美滿的重要條件。 議題二:擔負家庭責任 傳承家庭美德 材料分享: 《論語》中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與!”釋義:拳順父母,尊敬、順從兄長,是仁愛的根本。 《禮記》中說:“孝有三:大小尊親,其次弗忍,其下能養。”孝順的行為可以分成三個等級:最大的孝順就是充分尊重自己的親人長輩,其次使父母不受辱沒,最下等的是僅僅只贍養他們。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 《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護法》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思考:孝親敬老的原因及法律規定。 提示:(1)原因:孝親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公民的法定義務。 (2)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規定,贍養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濟上供養、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 相關鏈接: 家規是一個家庭的行為規范,一般是一個家族傳承下來的教育后代子孫的準則。家訓是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有許多廣為流傳的家規、家訓。 “家儉則興,人勤則健;能勤能儉,永不貧賤。以儉持家。——曾國藩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朱子家訓》 思考:結合材料和生活知識,分析為什么要傳承這些家規、家訓 提示:因為這些家規、家訓體現著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有利于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提高家庭成員的道德品質,構建美好的家庭。 啟示: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圖片分享: 思考:觀察圖片,說明圖片中人物的做法對構建美好的家庭有何啟示 提示: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家庭建設作出貢獻。 知識小結:如何建設美好家庭 建設美好的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建設美好的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需要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家庭建設作出貢獻。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一首詩寫道:“世界上有一種人/和你在一起的時候/總是千萬次囑咐你要多穿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覺得很煩/卻也覺得很溫暖/缺錢的時候/他總會說些賺錢不易之類的話/邊訓你/邊塞錢給你/這種人/叫父母。”對這首小詩的含義理解正確的是( ) A.父母的愛是千萬次的囑咐,讓你總想沖出這個家 B.父母的愛是一種嘮叨,讓你覺得很煩 C.父母的愛是一種教訓,讓你覺得很沒面子 D.父母的愛是埋藏在柴米油鹽中的智慧,撫育兒女茁壯成長 2.某中學布置的寒假作業中有這么一項:任選一天,由學生負責當天的主要家務,包括:疊被鋪床;與父母協商之下,利用有限的經費買菜、做飯、飯后收拾、洗碗;洗衣服;擦地。下列能正確表達這項作業意義的有( ) ①體會家長平日的辛苦,學會感恩、理解父母 ②讓學生改正自己懶惰的缺點,彌補不足 ③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和生活態度 ④共建共享家庭美德,為家庭建設貢獻力量 A.123 B.124 C.134 D.234 3.“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一個國家的繁榮興盛,離不開每一個家庭的文明和睦。建設文明家庭,需要( ) ①家庭成員間消除彼此差異 ②家庭成員間相互理解、信任 ③家庭成員間和睦相處 ④家庭成員間相互體諒和包容 A.123 B.134 C.1234 D.23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