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認識自己》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懂得認識自己的重要性,知道認識自己是不斷深化的過程。 道德修養:激發學生認識自我的興趣,樹立自信心,形成正確的人生奮斗目標。 健全人格:學會正確認識自己,知道如何正確對待他人評價。 責任意識:正確認識自己,不斷提高自我認識程度。 教學 重點 如何正確認識自己。 教學 難點 為什么要正確認識自己。 教學過程導入 聚焦熱點:2024年7月31日,在巴黎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10米臺決賽中,中國組合全紅嬋/陳芋汐奪得金牌。 全紅嬋出生于一個普通的家庭,但從小就表現出了對跳水的熱愛和刻苦訓練的精神。在全紅嬋的童年時期,她每天都會堅持進行跳水訓練,不畏艱辛,不怕困難。她的父母也非常支持她的夢想,一直鼓勵她堅持下去。隨著時間的推移,全紅嬋的跳水技術日益精進,她在各種比賽中也逐漸嶄露頭角。她的努力和才華得到了教練和隊友的認可,也讓她逐漸成為了中國跳水隊的一顆新星。在全紅嬋的成長過程中,她經歷了無數的挑戰和困難,但她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她的堅持和努力最終讓她在巴黎奧運會跳水女子雙人10米臺決賽中奪得了金牌,實現了自己的奧運夢想。 思考:分析全紅嬋為什么能夠成功 授新課 議題一:面向時代 正視自己 故事: 大文豪馬克·吐溫曾經過商,做過打字機生意,辦過出版公司,可結果虧了30萬美元,欠了一屁股債。 他逐漸發現自己沒有經商的本事,卻有文學的天賦,鼓起勇氣,振作精神重走創作之路。馬克·吐溫很快擺脫了失敗的痛苦,在文學創作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思考:結合材料,分析馬克·吐溫成功的原因 提示:正確認識自己,有助于增強自信,促進自我發展(個人層面) 情境創設: 學校馬上要舉行一次足球比賽,為選出隊長,賽前隊員們進行了下面的對話:小王:我的球技最棒,你們都不如我,應該由我來當隊長。小李:小斌的球技雖然比你差點兒,但是大家都愿意讓他來當隊長。小王:那這比賽我不參加了! 思考:小剛對自己的認識給他帶來怎樣的影響 提示:使他不能全面地認識自己,影響與他人的交往,不利于與他人的積極互動。 知識小結:為什么要正確認識自己 (人貴自知) (1)正確認識自己,準確把握自己的稟賦和特性,有助于我們增強自信促進自我發展。 (2)促進與他人的交往,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從而更好地認識和改造外部世界。 為什么要正確認識自己 (3)認識自己是一個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積累、視野的開闊,我們對自己的認識逐步深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斷發展自己、完善自己。 議題二:回應時代 做好自己 材料分享: 蘇翊鳴,單板滑雪運動員,他活潑開朗、自信陽光。在家里是個懂事的孩子。14歲加入國家單板滑雪坡面障礙與大跳臺集訓隊。他的努力與進步、他的低谷與傷痛,他的快樂與沮喪,他的好奇心與探索欲,都在點滴歲月中被最愛他的爸爸與媽媽--好生照看。經過刻苦訓練,2022年2月7日,蘇翊鳴獲得北京冬奧會單板滑雪男子坡面障礙技巧決賽亞軍,成為中國男子第一位單板滑雪獎牌得主。2024年2月,蘇翊鳴獲得第十四屆全國冬季運動會單板滑雪男子大跳臺冠軍。 更遠的將來,他也有很多不同的計劃。“我想繼續去比更多的比賽,然后能在全世界各地的比賽都拿到好的成績。我也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讓國歌在世界的每一個地方都奏起。” 思考:結合材料,分析蘇翊鳴如何通過全面分析認識自己 提示:①我們可以從身材、相貌、體能、性別等生理狀況來認識自己。 ②從性格、氣質、能力等心理特征來認識自己。 ③從自己在家庭或班級中的角色等社會關系來認識自己。 典故: 晉朝時,有一位叫周處的強壯青年在鄉里橫行霸道。一天,他見一位老人在糧倉邊唉聲嘆氣,便問何故。老人說:“鄉里三害,南山猛虎,長橋蛟龍,再加上你,禍害鄉里,擾亂民生。” 周處決心除掉三害,他殺猛虎,屠蛟龍,自己則外出求學,注意品德修養,最終成為國家的棟梁。 思考:結合材料,分析周處是通過什么途徑認識自己的 提示:通過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我們要客觀冷靜地對待他人的評價,既不盲從也不輕視。 探究分享:想知道我是誰,不那么容易。在不同人的眼里,我有所不同。數學老師說我是個思維敏捷的學生,語文老師認為我學習很用功。在有的同學眼里,我是一個做事很認真的人;同學說我性格內向,媽媽卻說我有些外向。爸爸說我已經長大,媽媽卻說我還小。 在這么多的評價里,我無法確定哪個才是真正的“我”。 思考: (1)結合材料,分析不同人的評價對我的成長產生什么樣的影響 (2)“我”該如何對待這些評價 提示:(1)他人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 (2)①我們要客觀冷靜地對待他人的評價,既不盲從也不輕視。 ②用心聆聽;勇于面對;注重溝通;理性應對。 知識小結:他人評價對我們有何意義(重要性) ①他人評價是我們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有助于我們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 ②正確對待他人的評價是走向成熟的表現 如何對待他人評價 (態度+方法) 個我們要客觀冷靜地對待他人的評價,既不盲從也不輕視。 方法:①用心聆聽。心懷感激之情,感謝他人幫助我們更清楚地認識自己;悉心聽取他人對自己的看法,重視他人的評價,不過早下結論。 ②注重溝通。當他人的評價與自我評價不同時,我們可以主動與對方溝通交流,了解他們評價的緣由,從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評價,全面地認識自己。 ③勇于面對。有些客觀、中肯的評價,可能是我們不愿意聽到的,但當我們有足夠的勇氣面對這些評價時,不僅能更好地看清自己,而且可以不斷地提升自己。 ④理性應對。對于他人不客觀的評價,如吹捧或貶損,我們可以經過理性思考后選擇忽略或者平靜地拒絕,不讓這樣的評價影響自己。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人貴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些都說明了正確認識自己的重要性。人要正確認識自己,是因為( D ) ①正確認識自己的目的是戰勝他人 ②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自我發展 ③正確認識自己,可以促進與他人的交往 ④正確認識自己,有助于我們增強自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歷史故事“屈己讓相”,說的是春秋時期,齊桓公準備任命功臣鮑叔牙為相,輔佐自己,卻被鮑叔牙以“自己的性格過于剛烈,不能容忍別人的一絲缺點,很難處理好與同僚的關系”為由拒絕。鮑叔牙的話體現了他( C ) A.從生理和心理方面認識自己 B.從生理和社會方面認識自己 C.從心理和社會方面認識自己 D.從生理和朋友方面認識自己 3.在填寫《學生成長手冊》時,小徽對自己這段時間各個方面的表現寫下自評語。這些自評語中,不恰當的是( D ) A.我熱情開朗、誠實守信 B.我尊敬師長、自立自強 C.我自尊自信、充滿陽光 D.我出類拔萃、十全十美 4.“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有時我們要通過他人的評價來認識自己。下列句子中,能說明這個道理的是( B ) A.吾日三省吾身 B.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C.歲不寒無以知松柏,事不難無以知君子 D.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