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1張PPT)第三課: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按2024版修改為最新表述)課標要求2.3 闡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是黨和人民長期奮斗、創造、積累的根本成就。2.4 論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的根本方向,堅定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1個進程:改革開放的進程1個主題: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1個根本原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2個意義: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意義、改革開放的歷史意義4大理論: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4個方面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知識提煉必修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框架體系第一課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從理論到實踐的發展第二課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第三課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第四課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進程完成開天辟地的救國大業實現改天換地的興國大業創造翻天覆地的富國大業開啟驚天動地的強國大業從世界到中國從發展到強大從確立到發展考點一:偉大的改革開放(1978---)考點(一):改革開放的歷程(1)主要內容:一個主義一個重點一個決策重新確立了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和組織路線。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重大決策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實現了中國人民共和國成立來黨的歷史上具有深遠意義的偉大轉折(全局、根本、戰略性的)(2)意義:1、改革開放的開啟--------十一屆三中全會思想路線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政治路線 在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政治路線就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路線組織路線 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和加強社會主義法制的任務(新時期≠新時代)正確認識改革和開放改革,即對內改革,就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自覺地調整和改革生產關系同生產力、上層建筑同經濟基礎之間不相適應的方面和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和各項事業的全面進步,更好地實現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包括經濟體制改革和政治體制改革)開放,即對外開放,對外開放已從沿海向內地發展,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這樣一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2、改革開放的進程1978年1992年2013年至今(1)起步階段1978-1992(2)逐步深化階段1992-2013(3)全面深化與縱深推進階段2013--至今(1)第一階段1978—1992:起步階段對內改革對外開放①農村改革:率先突破②城市:企業改革1984年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①關鍵步伐1980年深圳、珠海、汕頭、廈門4個經濟特區設立,標志對外開放邁出關鍵步伐。1984年開放了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8設立海南省,并把海南開辟為經濟特區。1990開發開放上海浦東。1992開放長江5城市,17內陸省會城市、沿邊城市。②格局形成①經濟特區②沿海港口城市④內地(沿江—內陸省會—沿邊)③沿海經濟開放區(海南、上海浦東)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鄉鎮企業2、改革開放的進程(市場經濟體制方向)1987年1992年2013年至今(1)起步階段1978-1992(2)逐步深化階段1992-2013(3)全面深化與縱深推進階段2013--至今對內改革對外開放①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②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此后改革重點圍繞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展開。③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就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新部署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中國對外開放達到新的水平。2、改革開放的進程(市場經濟體制方向)1978年1992年2013年至今(1)起步階段1978-1992(2)逐步深化階段1992-2013(3)全面深化與縱深推進階段2013--至今對內改革對外開放①全面深化改革在許多領域實現歷史性變革②新一輪黨和國家機構改革全面完成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①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②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加快推進自由貿易試驗區、海南貿易自由港建設③共建“一帶一路”成為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對外開放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農村率先取得突破,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得以推行,鄉鎮企業迅速發展黨和國家批準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設置經濟特區1980年1984年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召開,標志著中國改革重點從農村轉向城市,企業改革邁出重要步伐開放了大連、青島等14個沿海港口城市1988年設立海南省,建立海南經濟特區開發開放上海浦東1990年1992年鄧小平南方談話和黨的十四大明確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為標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開放沿長江的5個城市,之后,又開放17個內陸省會城市,同時,從東北、西北到西南開放了一系列沿邊城市,我國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基本形成。1993年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就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部署,此后改革重點圍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展開2001年2003年2013年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我國成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標志著我國對外開放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圍繞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進行了部署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作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部署,提出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黨的十九大提出形成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這表明中國對外開放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作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部署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專題研究了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問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對全面深化改革和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作出部署。這使得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黨的二十大,實施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全面推進向縱深發展對內改革對外開放改革開放的歷程(進程)“全方位”,就是既對發達國家開放,也對發展中國家開放,對世界所有國家開放。“多層次”,就是根據各地區的實際和特點,通過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等不同開放程度的各種形式,形成全國范圍內的對外開放。“寬領域”,不僅在經濟領域,也涉及保險、郵電通信等服務貿易以及環保、科技、醫療衛生、體育、文化、教育等領域的開放。3、改革開放的意義(重點)(1) 改變了四個面貌中國中華民族中國人民中國共產黨中華民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人民:(2)迎來了三大飛躍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創立--發展--完善溫飽不足---小康富裕(3)實踐充分證明一個重要法寶:改革開放是黨和人民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一條必由之路: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兩個關鍵一招: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決定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一招。(4)改革開放的意義--其他補充角度:A、對我國:解放和發展了生產力,增強了社會發展活力,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綜合國力顯著增強、國際地位顯著提高;B、對世界:①促進了的世界經濟增長②中國式現代化,拓展了發展中國家走向現代化的途徑,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2、對外開放是中國的基本國策。P351、改革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不是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社會基本制度。P323、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P354、要堅持黨的領導、要堅持人民是改革開放偉大奇跡的創造者,是推動改革開放的力量源泉。。。考點(三):如何正確認識改革開放:小結:全面理解改革開放政策(1)我國的改革開放包括對內改革和對外開放兩個方面。改革和開放密不可分,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相輔相成。(注意:兩者無先后之分,基本是同步的,是相互促進的關系。)(2)改革的性質:是在不改變社會根本制度的前提下,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作用: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直接動力。改革的目的:是調整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生產關系,使生產關系適應生產力發展,從而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經濟社會進步。改革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3)要求和啟示: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必須長期堅持。實踐證明,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1978年~社會基本矛盾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人民群眾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體動力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二、考點梳理:考點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考點(一):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鄧小平十二大提出-P36)1、是什么:2、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P38堅持了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開創和發展科學發展觀鄧小平理論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拓展提升中國特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思想 時間節點 科學內涵(重要內容) 歷史意義鄧小平 理論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 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②揭示社會主義本質,提出三步走戰略;③堅持改革開放;④科學回答了建設中特的一系列問題 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 十三屆四 中全會以后(1989年) ①中國共產黨必須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②捍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確立市場經濟體制目標和框架;④確立基本經濟制度和分配制度;⑤推進黨的建設 成功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向21世紀科學 發展觀 黨的十六 大以后(2002年) ①推進實踐創新理論創新制度創新;②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③形成總體布局,保障和改善民生;④促進公平正義,推動建設和諧世界;⑤推進黨建設 堅持和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黨的十八 大以來(2012年) ①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②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等;③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創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3、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注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01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道路自信02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理論自信03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制度自信04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文化自信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內容 地位(意義) 地位、關系與★要求道路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 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五位一體)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實現路徑) 是我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論 鄧;“三個代表”;科;習思想 (不含毛澤東思想)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飛躍、提供科學指引(行動指南) (馬列+毛概+中特=黨的指導思想) 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經濟制度;具體制度 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進制度 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內涵”結合必修四所學) 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構成: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領導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基礎 立足基本國情基本路線 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根本任務 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社會主義的本質)總體布局 五位一體: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奮斗目標 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②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地位 ①必由之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②是一條既符合中國國情,又適合時代發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確道路,能夠引領中國進步、增進人民福祉、實現民族復興。(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由之路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行動指南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涵從新的實踐和時代特征出發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科學回答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發展階段、根本任務、發展動力、發展戰略、政治保證、祖國統一、外交和國際戰略、領導力量和依靠力量等一系列基本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的飛躍。解決的問題最近理論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全新的視角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根本制度保障內涵 ①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②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民族區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層群眾自治制度;③基本經濟制度:所有制制度、分配制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④其他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以及建立在這些制度基礎上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社會體制等各項具體制度。地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體現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特點和優勢(是“中國之治”的制度密碼所在)作用 ①我國國家治理一切工作和活動都依照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展開,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及其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②制度優勢是一個國家的最大優勢,制度競爭是國家間最根本的競爭。制度穩則國家穩。③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關系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的重大問題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精神力量形成 源自于中華民族五千多年文明歷史所孕育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熔鑄于黨領導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中創造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內涵 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立足當代中國現實,結合當今時代條件,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協調發展。地位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提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優越性,但不能說中華文化具有優越性,文化是平等的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四大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四大自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對發展方向和未來命運的自信對馬克思主義理論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科學性、真理性的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具有制度優勢的自信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實現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實現途徑)指導黨和人民實現民族復興的正確理論(行動指南)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強大精神力量道路自信是表征理論自信是靈魂制度自信是根本文化自信是源泉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國家治理體系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我國的制度體系是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建立起來的一套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制度。這個制度體系的建立經歷了長期的探索和發展。拓展延伸突破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之間的關系(1)構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四位一體構成的。(2)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必由之路、制度是根本制度保障、理論體系是行動指南、文化是強大精神力量。四者相互聯系、相互作用,統一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3)意義: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②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4)要求: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實現。小結:全面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知識拓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經濟體制的三次重大變革第一次: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初到1956年,從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并存變為高度統一的計劃經濟體制。第二次: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后,從單一的公有制經濟轉變為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并存,從計劃經濟轉變為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的經濟。第三次:20世紀90年代以來,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由粗放式經營向集約式經營轉變。聿見思政統編新教材教學網 www. 原創作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時間線(不能死記硬背,關鍵理解脈絡)21世紀中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這一概念是1982年9月1日黨的十二大上提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物質、政治、精神、社會、生態明全面躍升,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國家。1.根本原因: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共產黨帶領全國人民,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確立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2.領導: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不斷取得勝利的根本政治保證。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3.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把馬列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4.制度優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是當代中國發展進步的根本制度保障,具有堅持全國一盤棋,調動各方面積極性,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越性。5.精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激勵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弘揚中華民族精神,不斷增添中華民族精神新的時代內容,提供強大持久的精神動力。6.遵循規律:遵循社會基本規律,調動全國各族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關于“中國何以能”的答題要點(★★★)知識結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創立、發展和完善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開啟:1978·十一屆三中全會:內容、意義起步階段:1978-1992逐步深化階段:1992-2013全面深化階段:2013至今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歷史意義:四個面貌、三大飛躍現實意義:一個法寶、一個必由之路、兩個關鍵一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堅定四個自信偉大的改革開放改革開放的進程改革開放的意義意義啟示: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主題:走自己的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成果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背誦默寫知識清單:1、改革開放的進程關鍵節點(P31—33)2、改革開放的意義(寫要點)3、中國特社會主義理論體系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之間的關系THANK YOU錢小琳中學思政骨干教師提升高層次名師工作室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