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12.3實驗: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測量思考討論:電動勢和內阻是電源的兩個重要參量,若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未知,我們該如何測量?有哪些測量方法呢?方案一: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E= U + I rE=I (R+ r)方案二:電流表,電阻箱方案三:電壓表,電阻箱伏阻法安阻法伏安法一、實驗思路AVSR電流表外接法二、實驗案例1伏安法E= U + I r實驗器材、實物圖實驗步驟1. 確定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按圖甲所示電路把器材連接好,如圖乙。2. 把變阻器的滑片移到一端使阻值最大。3. 閉合開關,調節變阻器,使電流表有明顯示數,記錄一組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用同樣的方法測量并記錄幾組I 和U 的值。4. 斷開開關,整理好器材。處理數據原則:多次測量減少誤差,變阻器取代定值電阻方法 1 :平均值法方法 2 :圖像法①圖像與縱軸交點為E②圖像與橫軸交點為I短③圖像斜率的絕對值表示實驗數據分析誤差來源:電壓表分流。路端電壓越大,電壓表分流越多。圖像修正如圖。UIO測量值真實值AVSE, rE測誤差分析E測=E真 r測>r真誤差來源:電流表分壓(歸內)1.電鍵閉合前,變阻器滑片應置于阻值最大位置處;2.使用內阻較大一些的舊電池。在實驗中不要將電流調得太大,每次讀完數后立即斷電,以免使電動勢和內阻發生變化。如果使用的是水果電池,它的內阻雖然比較大,但不夠穩定,測量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測量盡量迅速;3.要測出不少于6組I、U數據,且變化范圍要大一些;4.畫圖線時,應使圖線通過盡可能多的點,并使不在直線上的點均勻分布在直線的兩側,個別偏離直線太遠的點可舍去;注意事項大本121【例1】 在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中,供選用的器材有A. 電流表(量程0~0.6 A,RA=1 Ω)B. 電流表(量程0~3 A,RA=0.6 Ω)C. 電壓表(量程0~3 V,RV=5 kΩ)D. 電壓表(量程0~15 V,RV=10 kΩ)E. 滑動變阻器(0~10 Ω,額定電流1.5 A)F. 滑動變阻器(0~2 kΩ,額定電流0.2 A)G. 待測電源(一節一號干電池)、開關、導線若干。(1)請在虛線框中畫出能使本實驗測量精確程度高的實驗電路。 (2)電路中電流表應選用 ,電壓表應選用 ,滑動變阻器應選用 。(用字母代號填寫) ACE(3)下圖為實驗所需器材,請按原理圖連接出正確的實驗電路。(4)引起該實驗系統誤差的主要原因是 。電壓表的分流作用大本122【例2】 用伏安法測一節干電池的電動勢E 和內阻r,所給的器材有A. 電壓表B. 電流表C. 滑動變阻器R1:總阻值20 ΩD. 滑動變阻器R2:總阻值100 ΩE. 開關S和導線若干(1)電壓表量程選用 ??;滑動變阻器選用 (選填“R1”或“R2”)。 (2)在虛線框中將電壓表連入實驗電路中。答案:(1)0~3 V R1(3)在 圖中已畫出七組實驗數據所對應的坐標點,請根據這些點作出圖線并由圖線求出:E= V,r= Ω。1.46 0.72拓展創新大本123【例3】 為了響應“地球一小時”的活動,某校學生組織了一次自制水果燈比賽,小明同學自制的“橙子電池”成功點亮了一個LED小燈泡。在實驗成功前,小明為了測量“橙子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進行了多次實驗,他設計的電路圖如圖。若實驗室除了導線和開關外,還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選擇:A. 電流表A1(量程為0~0.6 A,內阻R1=1 Ω)B. 靈敏電流表A2(量程為0~0.6 mA,內阻R2=800 Ω)C. 靈敏電流表A3(量程為0~600 μA,內阻未知)D. 電阻箱(0~9 999 Ω)。(1)為了能盡可能準確地測定“橙子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中電流表應選擇 (填器材前的字母)。 看第二問再答題!B(2)測出多組數據并記錄在下表中:應該作 圖像(選填“R-I ”或“R- ”)。 (3)請根據小明獲得的數據在圖中作出圖像。(4)由圖線可以得到被測電池的電動勢E= V,內阻r= Ω。(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 答案: (2) R- (3)見解析圖 (4)0.86 3.0×102大本124.變式訓練3.為測定某舊干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室提供了如下器材:A. 舊干電池兩節(假設兩節電池完全一樣)B. 電壓表(視為理想電壓表,量程0~3 V)C. 電阻箱R(0~999.9 Ω)D. 定值電阻R0=10 ΩE. 多用電表F. 開關、導線若干。(1)同學甲直接使用多用電表的直流電壓2.5 V擋測量一節電池的電動勢,讀數如圖,則該同學測得的電動勢E= ,此測量值比舊干電池電動勢的真實值 (選填 “偏大” 或 “偏小” )。 1.45 V 偏小(2)同學乙將兩節干電池串聯接入如圖甲的電路,規范操作得到如圖乙的圖像(U 為電壓表讀數)。該同學所描繪的圖像中,橫坐標是 (填選項前的字母)。 R C.(3)按照(2)問中所選的橫坐標,已知圖像的斜率為k,縱軸的截距為b,則一節干電池的電動勢為 ,內阻r為 。(均用k、b、R0表示) B5.3p10414.某中學生課外科技活動小組將銅片(正極)、鋅片(負極)插入一只蘋果內,制成了一個簡單的“水果電池”,他們做了兩個這樣的水果電池,如圖甲,并依次進行以下實驗:(1)用多用電表的直流電壓2.5V擋粗測其中一個水果電池的電動勢,測量時水果電池的銅極應與多用電表的 表筆相接。指針位置如圖乙,其示數為 V;紅0.65(2)將兩個水果電池串聯起來組成電池組給“1.5V、0.3A”的小燈泡供電,小燈泡不能發光,檢查電路無故障。再將多用電表串聯在電路中測量電流,發現讀數不足3mA。由此可推測小燈泡不發光的原因是 ;A. 水果電池的電動勢太大B. 水果電池的電動勢太小C. 水果電池的內阻太大D.小燈泡的電阻太大C(3)為了盡可能準確地測出該水果電池組的電動勢和內阻,小組成員在實驗室中找到了電流表A(0~300μA,內阻為100Ω)、電阻箱R(0~9 999Ω)、導線、開關等實驗器材。設計了如圖丙的實驗電路,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電路圖丁補充完整;(4)連接電路后,調節電阻箱R的阻值,得到的測量數據如表。將實驗數據輸入電子表格,根據實驗數據作出的R圖像如圖戊,則從圖像中得出水果電池組的電動勢E= V,內阻為r= kΩ(均保留兩位有效數字)。1.21.15.3p10719.(2022 湖北新高考模擬)某實驗小組準備用銅片和鋅片作為2個電極插入蘋果制成水果電池,探究電極間距、電極插入深度對水果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影響。實驗小組在市場上購買了品種、大小和成熟程度幾乎相同的蘋果,成員設計了兩個方案測量蘋果電池的電動勢E和內阻r,電路原理如圖A、B。實驗室可供器材如下:電壓表V(0~3 V,內阻約3 kΩ;0~15 V,內阻約15 kΩ);電流表A(0~0.6A,內阻約0.125 Ω;0~3 A,內阻約0.025Ω);微安表G(量程0~200μA,內阻約1000Ω);滑動變阻器(額定電流2A,最大阻值100Ω),電阻箱(最大阻值99999Ω),開關、導線若干(1)查閱資料知道蘋果電池的電動勢約為1V,內阻約為幾千歐,經過分析后發現方案A不合適,你認為方案A不合適的原因是 (多選題)。A.滑動變阻器起不到調節的作用B.電流表幾乎沒有示數C.電壓表分流明顯導致測量誤差偏大D.電壓表示數達不到量程的三分之一(2)實驗小組根據方案B進行實驗,根據數據作出R圖像,已知圖像的斜率為h,縱軸截距為b,微安表內阻為r,可求得被測電池的電動勢E=____,內阻r= 。ABD(3)改變電極間距、電極插入深度重復實驗,測得數據如表。分析以上數據可知電極插入越深入,水果電池內阻越 ,電極間距越大,水果電池內阻越___。小大5.3p10821.反復考(2022 湖北卷)某探究小組學習了多用電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后,為測量一種新型材料制成的圓柱形電阻的電阻率,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1)該小組用螺旋測微器測量該圓柱形電阻的直徑D,示數如圖甲,其讀數為 mm。再用游標卡尺測得其長度L。3.700(2)該小組用如圖乙的電路測量該圓柱形電阻R的阻值。圖中電流表量程為0.6A、內阻為1.0Ω,定值電阻R0的阻值為20.0Ω,電阻箱R的最大阻值為999.9Ω。先將S2置于位置1,閉合 S1,多次改變電阻箱R的阻值,記下電流表的讀數I,數據見表。在圖丙中繪制R圖像。再將S2置于2,此時電流表讀數為0.400A。由圖丙可得Rx= Ω(結果保留2位有效數字)。最后可得電阻率= (用D、L、Rx表示)。6.0(3)該小組根據圖乙的電路和圖丙的R圖像,可以求得電源電動勢E= V,內阻r= Ω。(結果均保留2位有效數字)(4)持續使用后,電源電動勢降低、內阻變大。若該小組再次將此圓柱形電阻連入此裝置,測得電路的電流,仍根據原來描繪的圖丙的圖像得到該電阻的測量值會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123.0偏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