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4張PPT)第十七章 歐姆定律九年級全一冊人教版(2024)物理課后習題精講課件第一節電流與電壓和電阻的關系課后習題精講1.在探究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中,小明得到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1)為分析電流與電壓的定量關系,請你在圖17.1-2的方格中建立有關坐標軸并制定其標度,把表中的數據在坐標系中描點。(2)小英說,從圖中可以看出,這些數據中有一組是明顯錯誤的,跟其他數據的規律完全不同,可能是讀取這組數據時粗心所引起的,分析時需要把它剔除掉。這是哪組數據 觀察描繪的圖像可知,在電阻一定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第四組數據明顯脫離其他五組數據描點的連線,所以它是錯誤的。2.在電阻一定時探究電流與電壓關系的實驗中,小圖17.1-2凱把定值電阻、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和電源連接成了圖17.1-3所示的電路,正準備閉合開關時,旁邊的小蘭急忙攔住他,說接線錯了。請你檢查一下電路,錯在哪里 小蘭發現只要改接一根導線就可以,請把接錯的那一根導線找出來,打上“x”,再畫線把它改到正確的位置上。解析:觀察題圖所示電路圖可以發現,電流表與定值電阻并聯了,而電壓表串聯在了電路中,在注意使電流從“+”接線柱流入,從“-”接線柱流出的情況下,將電流表“+”接線柱與定值電阻右端連接的那根導線移到如圖所示位置,即可矯正過來。第二節歐姆定律課后習題精講1.一個電熨斗的電阻是80 Ω,接在220V的電壓上,流過它的電流是多少 電熨斗兩端的電壓U=220V,電熨斗的電阻R=80Ω,所以流過它的電流==2.75A。電阻R=10Ω,通過電阻的電流I=200mA=0.2A,所以U=IR=0.2A×10Ω=2V。2.一個定值電阻的阻值是10Ω,使用時流過的電流是200 mA,加在這個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是多大 小燈泡兩端的電壓U=2.5V,通過小燈泡的電流I=300mA=0.3A,所以燈泡工作時的電阻==8.33 Ω3.某小燈泡工作時兩端的電壓是2.5 V,用電流表測得此時的電流是300 mA,此燈泡工作時的電阻是多少 4.某同學認為:“由 變形可得 。這就表明,導體的電阻R跟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跟電流成反比。”這種說法對嗎 為什么 不對,因為單體的電阻是導體本身的一種性質,它的大小取決于導體的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還與溫度有關),而跟導體兩端的電壓和導體的電流無關。U和I的比值僅僅反映了導體電阻的大小,對同一導體來說,由于導體的電流跟這段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所以R值是一定的;對于不同的導體。U和I的比值不同,所以R的值一般不同。某導體兩端的電壓為零時,通過導體的電流也等于零,但這個導體的電阻卻不為零,它有一個確定的值。第三節電阻的測量課后習題精講1.一個小燈泡上標著“2.2V 0.25 A”,表明這個小燈泡工作時的電阻是8.8Ω。圖17.3-2是一位同學為檢驗小燈泡的標稱電阻是否準確而連接的實驗線路。他的連接有三個錯誤。請你指出這三個錯誤分別錯在哪里。應怎樣改成正確的連接 錯誤一:將變阻器的接線柱接錯——同時選擇上面兩個接線柱接入電路,滑動變阻器不能調節電路的電阻,也起不到保護電路的作用;錯誤二:電流表正、負接線柱接反了;錯誤三:電流表的量程選擇錯誤。糾正辦法:將連接變阻器的上面接線柱的一根導線接到變阻器的下面接線柱上;電池正極與電流表相連的導線的下端接到“0.6”接線柱上;電流表與燈泡相連的導線改接到“一”接線柱上。2.已知流過一只電阻為242Ω的燈泡的電流是0.91 A。如果在燈泡兩端再并聯-一個電阻為165Ω的電烙鐵,并聯電路的總電流變為多大 由題意可知,電路圖如圖17 -3- 24所示。燈泡兩端的電壓燈泡與電烙鐵并聯,所以電烙鐵兩端電壓等于燈泡兩端的電壓,即流過電烙鐵的電流3. 圖17.3-3是用伏安法測量某未知電阻的電路圖。(1)根據電路圖將圖17.3-4所示的實物圖連接起來;(2)讀出圖17.3-5所示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3)算出被測電阻本次的測量值。(2)電流表的示數是0.4A,而電壓表的示數是2.4V(3)被測電阻的阻值==6 Ω4. 在測量標有電壓為2.5 V的某小燈泡電阻的實驗中,第一次測量時的電壓等于2.5 V,小燈泡正常發光,以后調節滑動變阻器,讓電壓逐次下調,使燈絲溫度不斷降低,燈泡變暗直至完全不發光,測量的數據如下表所示。數據序號 1 2 3 4 5 6 7發光情況 明亮 不很亮 不亮 較暗 微光 熄滅 熄滅電壓U/V 2.5 2.1 1.7 1.3 0.9 0.5 0.1電流I/A 0.28 0.26 0.24 0.21 0.19 0.16 0.05算出的電阻R/Ω 8.91)請你根據表中電壓和電流的數據計算每次的電阻,填在表格中;(2)對比不同電壓下小燈泡的電阻值,你有什么發現?把你的發現寫成一句具有概括性的結論。(1)8.1 7.1 6.2 4.7 3.1 2.0(2)燈絲的電阻隨著燈泡兩端電壓的減小而減小解析:因為燈泡亮度減小時,燈絲的溫度降低,而等死的電阻與溫度有關,所以當燈絲溫度降低時,燈絲的電阻將減小。第四節歐姆定律在串、并聯電路中的應用課后習題精講1.把5Ω的電阻R1跟15Ω的電阻R2和一個電流表串聯起來,接在電源上,電流表的讀數是0.3 A,電源的電壓是多少 電路中的總電阻R=R +R =5Ω+15Ω=20Ω,電路中的電流I=0.3A,所以電源的電壓U=IR=0.3A×20Ω=6V。2. 電阻R1與R2并聯后接入電路,兩端所加電壓為24 V,如果R1為80Ω,通過R2的電流為0.2A,電路中的總電流是多少 電阻R2 的阻值是多少 3.有一個40Ω的電阻,允許通過的最大電流是0.2 A。若將它接在20 V的電源上,該電阻能正常工作嗎 為使其正常工作,應串聯一個多大的電阻 4.如何用一個電流表和一個已知電阻來測量某未知電阻的阻值 小林設計了圖17.4-3所示的電路。實驗時,已知R1為20Ω,在閉合S的情況下,斷開S1時電流表的讀數是0.15 A,閉合S1時電流表讀數是0.21 A。整個實驗過程中電池的電壓不變,求被測電阻R1的阻值。5.如何用一個電壓表和一個已知電阻來測量某未知電阻 小紅設計了圖17.4-4所示的電路。實驗時,已知R1為40Ω。在閉合S的情況下,斷開S1時電壓表的讀數是2.0V,閉合S1時電壓表的示數是2.8 V。整個實驗過程中電池的電壓不變,求被測電阻R2。感謝觀看THANK 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