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你知道舞臺這種云霧繚繞的效果是如何形成的嗎?4.4 升華和凝華教學目標1.知道升華和凝華,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2.了解生活中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3.了解人工降雨。(1)將碘錘浸入熱水中,觀察到 出現,它是 態;過程中 (有或沒有)液態碘出現。活動:觀察“碘錘”中的物態變化現象:(2)再將裝有紫紅色的碘蒸氣的玻璃泡浸入到冷水中進行冷卻,過程中發現玻璃泡內壁出現 態的碘;過程中 (有或沒有)液態碘出現。這兩個小實驗告訴我們碘的狀態在條件改變時是如何變化的?紫紅色的碘蒸氣氣沒有固沒有升華和凝華1.概念: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作升華;物質升華需要吸熱,凝華則會放熱。升華凝華氣態氣態固態吸熱放熱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作凝華。例題1.在探究碘升華實驗中,小麗發現課本上用電吹風機熱風擋加熱,老師上課用熱水加熱!那為什么不用酒精燈直接加熱呢?于是她查了有關資料,了解到這些信息:酒精燈外焰的溫度約510 ℃ ,標準大氣壓下,碘的熔點為113.5 ℃。明白了如果直接用酒精燈加熱碘錘,因火焰的溫度超過了碘的熔點,這樣固態碘在還會發生先 后再______(選填物態變化名稱)變為碘蒸氣。而采用熱風或熱水加熱,因溫度低于碘的熔點,碘錘中就不會出現 態的碘,說明紫紅色的碘蒸氣是由固態的碘直接變化而來的。熔化汽化液升華和凝華2.升華現象及應用(2)櫥柜里的樟腦球過一段時間后變小了,最后不見了。(1)冬天,掛在外面的冰凍的衣服晾干了。(3)打開的固體清新劑逐漸變少。升華和凝華2.升華現象及應用(4)用久的燈絲變細,燈泡壁變黑;分析:燈泡工作時,鎢絲在高溫下發生了 現象,氣態的鎢遇到溫度低的玻璃壁又發生了 現象,凝結在玻璃壁上,所以燈泡壁變黑。升華凝華升華和凝華2.升華現象及應用(5)干冰制造云霧特效。分析:向熱水中放入一小塊干冰,產生大量的氣泡。實驗中,水中大量的氣泡是由干冰______形成的,水面上大量的白霧是由水蒸氣______形成的。升華液化升華和凝華3.凝華現象及應用(1)霜(2)冰花霜是指貼近地面的空氣受地面輻射冷卻的影響而降溫到霜點以下,在地面或物體上 而成的白色冰晶。通常出現在秋季至春季時間段。凝華冰花是指空氣中水蒸氣遇冷凝華成的小冰晶。水蒸氣在平滑表面 成冰片,似無數花朵鑲嵌而成,故稱冰花。凝華升華和凝華3.凝華現象及應用(3)雪(4)霧凇云中的溫度過低時,大氣中的水蒸氣放熱后,在微塵上直接 而成小冰晶,然后逐漸變大,就是雪。是低溫時空氣中水汽放熱達冰點以下后直接 形成的,或過冷霧滴直接凍結在物體上的乳白色冰晶沉積物,是非常難得的自然奇觀,表現為白色不透明的粒狀結構沉積物。凝華凝華升華和凝華例題2.下列現象屬于凝華的是( )A.初春,冰雪消融B.盛夏,朝露晶瑩C.晚秋,霜打枝頭D.嚴冬,滴水成冰C例題3. 下列物態變化過程,屬于吸收熱量的一組是( )①春天,冰雪化成水匯入溪流;②夏天,清晨的花草上出現露珠;③秋天,清晨的霧在太陽出來后散去;④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現了霜。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B例題4.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精髓,對以下詩句中物態變化的分析正確的是( )A.“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霜的形成是凝固現象B.“露重蟬鳴急,風多鳥宿難。”露的形成過程要吸收熱量C.“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雨的形成是凝華現象D.“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冰與雪的形成都要放熱量D例題5.為了更好的開展春耕和緩解干旱,某市進行人工降雨以增大降雨量,如圖所示。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將干冰撒在大氣中,干冰迅速______并吸熱,空氣中的水蒸氣有的液化成小水滴,有的______成小冰晶,冰晶在下落過程中______成水滴,形成降雨。(以上均填寫物態變化名稱)升華凝華熔化例題6.人造霜:如圖所示,先將冰塊放入空易拉罐中,再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將冰和鹽攪拌均勻,用溫度計可測得冰與鹽水混合物的溫度約為-7℃ ,空易拉罐底部可觀察到有白霜生成。該實驗說明,當冰與鹽混合后,冰的熔點會______(選填“降低”或“升高”)。易拉罐底部的白霜是水蒸氣_______(選填“液化”、“凝固”或“凝華”)形成的。降低凝華筆記要點4.4 升華和凝華1.概念:物質由固態直接變為氣態叫作升華,升華吸熱;物質由氣態直接變為固態叫作凝華,凝華放熱。2.常見升華現象:樟腦丸變小、固體清新劑、燈絲變細、冰凍衣服變干、干冰應用等3.常見凝華現象:霜、雪、冰花、霧凇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