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蕓蕓眾生普通大眾百里挑一百萬挑一5.1《人口與人種》核心素養目標讀圖歸納世界人口的增長的基本特點。了解世界不同地區人口增長的差異,對各地區人口增長的快慢有初步的認識。運用世界人口分布圖,歸納世界人口分布的“四密四疏”,并分析影響世界人口分布的因素。說出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并說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達到了50億。1989年,聯合國大會根據開發計劃署理事會的建議,將7月11日定為“世界人口日”,以引起國際社會對人口問題的重視。2011年10月31日全球人口的總數70億。2022年11月15日世界人口日達到80億。閱讀圖5.4,比較世界人口每增長10億所經歷的時間,進而認識世界人口數量變化的特點。1.計算世界人口從1830年開始每年增加10億所經歷的時間,把結構填入表5.1。2.根據人口每增加10億所經歷的時間長短,分析人口增長的速度。學生活動一人口數/億 每增加10億所需要的時間/年10-2020-3030-4040-5050-6060-7070-801003015121212111.計算世界人口從1830年開始每年增加10億所經歷的時間,把結構填入表5.1。2.根據人口每增加10億所經歷的時間長短,分析人口增長的速度。(1)世界人口從10億到50億,每增加10億的時間有何特點?(2)世界人口從50億到80億,每增加10億的時間有何特點?(3)利用這些數據說明世界人口增長速度的變化。逐漸變短趨于穩定從快速增長到趨于穩定讀圖5.1世界人口增長曲線圖及課本92頁文字,完成下面問題。1.18世紀以前,世界人口增長特點。2.從什么時候開始,世界人口快速增長,并分析原因。3.從什么時候開始,世界人口增速開始放緩。4.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長率,和哪兩個因素有關?5.世界人口增長率較高和較低的地區是?學生活動二1.18世紀以前,世界人口增長特點。2.從什么時候開始,世界人口快速增長,并分析原因。3.從什么時候開始,世界人口增速開始放緩。人口自然增長率越高,人口的增長速度越快。人口自然增長率大小取決于人口出生率和人口死亡率。4.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長率,和哪兩個因素有關?(1)人口自然增長率大于0(2)人口自然增長率等于0(3)人口自然增長率小于0表示人口不增加,也不減少;表示人口停止了增長。表示人口增加;數值越大,表示人口增長越快。表示人口減少;絕對值越大,表示人口減少越快。想一想人口增長率較低地區人口增長率較高地區5.世界人口增長率較高和較低的地區是?議一議人口增長快好還是慢好?人口多好還是少好?小 結人口增長過慢甚至負增長,會產生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過重等問題。人口數量過多,人口增長過快,會帶來資源消耗多、就業困難、交通擁擠、貧困、饑餓等問題。人口發展要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不同國家針對本國人口特點,制定不同的人口政策是國家發展的前提。人口增長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差異人口增長率,包括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遷移等;人口自然增長率,只和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有關。2015-2020年,北美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2%,人口增長率卻為0.65%;拉丁美洲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2%,人口增長率僅為0.94%。北美經濟發達,每年有不少人從其他地區遷入北美,使得北美的人口增長率高于其自然增長率。相反,拉丁美洲以經濟較落后,很多人遷出到其他地區,導致這里的人口增長率低于其自然增長率。讀圖5.5及課本95-96頁文字,完成下面問題。1.什么是人口密度,怎樣計算?2.找出人口分布的密集區(人口密度>100人/千米 ),并分析原因。3.讀圖5.5中①②③④所示地區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學生活動三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內居住的人口數。1.什么是人口密度,怎樣計算?甲乙丙丁甲—亞洲東部乙—亞洲南部丙—歐洲西部丁—北美東部2.找出人口分布的密集區(人口密度>100人/千米 ),并分析原因。自然條件優越,農業歷史悠久(亞洲南部和東部)工業發展較早,經濟發達(歐洲西部和北美東部)2.找出人口分布的密集區(人口密度>100人/千米 ),并分析原因。3.讀圖5.5中①②③④所示地區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1)①②均為平原,為什么人口稀少?(2)③④處在中低緯度地區,為什么人口稀少?(3)根據以上分析,填寫表5.2。地區 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①②③④地處高緯,氣候寒冷地處赤道附近,氣侯濕熱地處高原,地勢高峻,氣侯寒冷,空氣稀薄地處北非,熱帶沙漠氣候,炎熱干燥閱讀圖5.6和課本96-97文字,完成下面問題:1.人類可以分為那三個主要人種,根據哪些特征來劃分?2.三大人種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3.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學生活動四根據膚色、頭發、面部特征等可將人類劃分成:黃種人、白種人、黑種人。1.人類可以分為那三個主要人種,根據哪些特征來劃分?人 種 特 征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2.三大人種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膚色、發色都很淺,頭發波狀,鼻梁高、嘴唇薄、體毛較多。皮膚黝黑、頭發卷曲、眼珠黑、嘴唇較厚、體毛很少。皮膚淡黃、頭發黑直、面龐扁平、體毛中等。人種 分 布白種人黑種人黃種人歐洲、北美洲中部、北非、西亞和大洋洲東南部非洲南部、大洋洲西北部亞洲東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西北部3.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人種的區分只是身體外部特征的不同。種族偏見、種族歧視和人種優劣論等等言行,都是荒謬可笑的,應遭到強烈反對和譴責。2015年,瑞士65歲及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超過18%,人口出生時的預期壽命女性高達84.9歲,男性為80.7歲,是老年人生活環境最佳的國家之一。盡管生育率很低,但瑞士人口規模仍不斷增長。完成下面小題。課堂小練1.瑞士面臨的人口問題是( )A.增長過快 B.性別比例失衡 C.老齡化 D.分布不均2.瑞士生育率很低,但人口規模仍不斷增長,主要原因是( )A.移民增加 B.死亡率上升 C.女性生育推遲 D.預期壽命延長3.瑞士應對人口問題的合理措施有( )①加強養老財政支持 ②鼓勵老年人口移民③消減政府資金投入 ④完善養老保障體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CAD目前為止全球人口數量已經突破80億,聯合國此前的數據顯示,全球人口數量在2050年將會達到98億,在2100年將超過110億。讀“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統計圖”,完成下面小題。4.下列有關四大洲人口增長的說法,正確的是( )A.非洲的死亡率最高B.北美洲的自然增長率最低C.亞洲的出生率最高D.歐洲的自然增長率最高5.根據圖片反映的狀況推測,歐洲可能面臨的人口問題有( )①住房擁擠②環境污染③兵源短缺④人口老齡化嚴重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AC讀圖,完成下面小題。6.圖中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人口密度大,其原因正確的是( )A.氣候溫和,水旱災害少B.科技先進,發達國家多C.歷史悠久,農業基礎好D.經濟發達,跨洲移民多7.人口數量過多或過少,人口增長過快或過慢,都可能會產生相應的人口問題。下列選項與圖2內容相符合的是( )A.①就業困難②鼓勵生育 B.①資源短缺②控制人口數量C.①住房緊張②鼓勵生育 D.①兵源不足②控制人口數量CB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節《人口與人種》教學設計教學目標(一)區域認知目標1.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歸納世界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2.舉例說明人口數量過多對環境及社會、經濟的影響;3.說出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并在地圖上指出三大人種的分布地區。(二)綜合思維目標1.了解世界人口數量以及世界人口的增長趨勢,能夠運用地圖和資料說出人口增長和分布的特點;2.能夠認識人口增長過快和過慢所帶來的問題,以及對應的人口政策。(三)地理實踐目標1.通過計算人口自然增長率以及人口密度,初步了解定量分析問題的意義,正確表述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2.結合所學知識運用地圖,歸納世界人口分布特點,并且簡單分析人口分布和自然環境的關系。(四)人地觀念目標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以及正確的人地關系。重點和難點1.運用圖標說出世界人口增長以及分布特點。2.能夠簡單地分析影響人口分布的自然因素。三、教材設計思路人口、資源、環境是當今世界關注的三大問題,三者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其中人口問題是核心問題。本節從人地關系角度,講述了有關人口方面的基礎知識,從人口總數的變化到人口增長和遷移的現狀,引領學生關注當今世界人類普遍關注的人口問題,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口觀打下良好的基礎。本節教材的內容包括四大方面:世界人口增長特點,世界人口分布,人口數量過多對資源環境與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世界三大人種的分布。四、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教師講授:人人一手手,人人一張嘴;人既是生產者,也是消費者;人可以推動社會經濟發展,也可以阻礙社會經濟發展。(轉承)這節課就讓我們學習以“人”為本的《人口和人種》。【講授新課】說一說:你知道現在地球上人口有多少嗎?學生回答:......教師講授和承轉:世界人口在2022年已達80億,但世界人口的增長在不同階段的快慢是有很大的區別地。學生活動一: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的變化。方法指導:閱讀圖5.4,比較世界人口每增長10億所經歷的時間。問題導引: 1.計算世界人口從1830年開始每年增加10億所經歷的時間,把結構填入表5.1。問題導引:2.根據人口每增加10億所經歷的時間長短,分析人口增長的速度。(1)世界人口從10億到50億,每增加10億的時間有何特點?(2)世界人口從50億到80億,每增加10億的時間有何特點?(3)利用這些數據說明世界人口增長速度的變化。教師歸納:世界人口從1830年的10億到2022年的80億,從10億的增長時間來看,每增加10億人口的時間從趨于變短到趨于穩定。(轉承)要了解世界人口的具體增長特點,我們得學會讀世界人口增長圖。學生活動二:了解世界人口增長特點和地區差異。方法指導:讀圖5.1-5.2及課本92頁文字。問題引導:1.18世紀以前,世界人口增長特點。2.從什么時候開始,世界人口快速增長,并分析原因。3.從什么時候開始,世界人口增速開始放緩。4.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長率,和哪兩個因素有關?5.世界人口增長率較高和較低的地區是?學生讀圖回答問題:......(教師一邊播放幻燈片,一邊細致的講解)教師講述:工業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速加快,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人口增長得速度大大加快,20世紀70年代開始,世界人口增長速度減緩。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是衡量一個地區人口增長快慢的重要指標。從人口增長的地區差異來看,亞非拉地區人口增長較快,歐洲和北美人口增長較慢。議一議:人口增長快好還是慢好?人口多好還是少好?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人口增長過慢甚至負增長,會產生勞動力短缺、國防兵源不足、社會養老負擔過重等問題。人口數量過多,人口增長過快,會帶來資源消耗多、就業困難、交通擁擠、貧困、饑餓等問題。人口發展要與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適應,與環境、資源相協調。不同國家針對本國人口特點,制定不同的人口政策是國家發展的前提。概念區分:人口增長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差異。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人口增長率,包括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遷移等;人口自然增長率,只和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有關。2015-2020年,北美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32%,人口增長率卻為0.65%;拉丁美洲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02%,人口增長率僅為0.94%。北美經濟發達,每年有不少人從其他地區遷入北美,使得北美的人口增長率高于其自然增長率。相反,拉丁美洲以經濟較落后,很多人遷出到其他地區,導致這里的人口增長率低于其自然增長率。(轉承)世界人口增長在不同的地區快慢不同,差異巨大,外加上世界各地自然環境的差異明顯,從而導致世界人口分布極不均衡。學生活動三:世界人口的分布特征。方法指導:讀圖5.5及課本95-96頁文字。問題引導:1.什么是人口密度,怎樣計算?2.找出人口分布的密集區(人口密度>100人/千米 ),并分析原因。3.讀圖5.5中①②③④所示地區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學生討論回答:......(教師一邊播放幻燈片,一邊細致的講解)教師歸納:我們通常用人口密度來描述一個地方人口分布的疏密,人口密度=該地區的人口總數/該地區的總面積。世界人口的密集區: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和北美東部,這里自然條件優越,地處中低緯近海平原地區,工業、農業發展較早。世界人口稀疏區:氣候過于潮濕的雨林地區(亞馬孫平原)、極端干旱的沙漠地區(撒哈拉沙漠)、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北極)、地勢高峻的高原、山區(青藏高原),這里自然環境極端惡劣,不適合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學生活動四:世界不同人種的差異。方法指導:閱讀圖5.6和課本96-97文字。問題引導:1.人類可以分為那三個主要人種,根據哪些特征來劃分?2.三大人種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3.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人種的差異和他們所生活的自然環境密切相關,人種的區分只是身體外部特征的不同。種族偏見、種族歧視和人種優劣論等等言行,都是荒謬可笑的,應遭到強烈反對和譴責。教學反思人文地理的核心是“人”,就像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一樣,課堂教學設計遵循的主體永遠是學生,真正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設計相得益彰的學生活動,才能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對于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是個長期的過程,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更需要教師科學地引導。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得和體驗是多方面的,多途徑和多渠道的,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關注世界,關注人類的和諧發展,培養學生健康積極的情感體驗。我們要尊重自然,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類文明才能健康發展,永恒璀璨。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1 人口與人種(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同步實用高效備課課件(人教版2024).docx 5.1 人口與人種(課件解讀).mp4 5.1 人口與人種(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同步實用高效備課課件(人教版2024).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