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山洞茅草屋鄉村城市城市城市5.2《城鎮與鄉村》核心素養目標在分析對比城鎮與鄉村的基礎上,總結城鎮景觀和鄉村景觀的不同點。能夠分析城鄉分布與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聯系,理解其相互影響的關系。在城鄉發展的基礎上深化學習,探討城鄉發展過程中對特色城鄉景觀進行保護的意義及方式。閱讀圖5.7和圖5.8并結合課本98-99頁,對比城鄉差異。1.鄉村和城市主要從事的生產活動方面有何不同?2.比較鄉村和城市的景觀差異并完成表格。3.讀課本“思與學”,分析具備哪些條件的村落容易發展為城鎮。學生活動一比較內容 鄉 村 城 鎮房屋建筑公共設施道路交通自然環境人口規模1.鄉村和城市主要從事的生產活動方面有何不同?鄉村的人們主要從事耕種、放牧、捕魚等農業生產活動。人們主要居住在村落里。1.鄉村和城市主要從事的生產活動方面有何不同?城鎮的人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方面的工作。1.鄉村和城市主要從事的生產活動方面有何不同?生產生活方式的差異是鄉村和城市最本質的差異。2.比較鄉村和城市的景觀差異并完成表格。比較內容 鄉 村 城 鎮房屋建筑公共設施道路交通自然環境人口規模密度小且低矮高樓眾多,建筑密度較大商業、公共服務設施較少商業、公共服務設施齊全交通線路狹窄、稀少道路縱橫交錯周圍常有農田、果林等自然環境大部分已被改造人口較少人口較多3.讀課本“思與學”,哪些村落容易發展為城鎮。自然條件①氣候溫暖濕潤,適合人類居住。②水源充足。③地形平坦。④豐富的自然資源,有利于經濟發展。社會經濟條件:便利的交通條件,便于貨物運輸和人員交流。想一想①②③三個鄉村中,誰更有可能發展成為城市?為什么?讀圖5.9-圖5.12和課本100-102頁文字,完成下面問題。1.為什么繁華的城鎮里會有村名?2.對比課本圖5.10的變化,總結城市景觀的變化。3.讀課本圖5.11,總結鄉村景觀的變化。4.讀課本圖5.12,思考:(1)保護特色城鄉景觀有何意義?(2)如何處理好發展與特色景觀保護的關系?學生活動二1.為什么繁華的城鎮里會有村名?城鎮和鄉村自形成以來,總在不斷發展變化。城市不斷的對外擴張,吞并了周邊的鄉村,在城市里就保留了大量的村名。2.對比課本圖5.10的變化,總結城市景觀的變化。建筑層數趨于增多,密度更大。配套的服務設施更加完善,交通道路網更加密集等。鄉村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不斷改善,鄉村景觀明顯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城鎮更加接近。3.讀課本圖5.11,總結鄉村景觀的變化。4.讀課本圖5.12,思考:(1)保護特色城鄉景觀有何意義?特色城鄉景觀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護甚至任意破壞,將導致無法換回的損失。4.讀課本圖5.12,思考:(2)如何處理好發展與特色景觀保護的關系?特色城鄉景觀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加強對特色景觀的保護措施;合理規劃特色景觀的發展;加強對當地居民的教育和培訓等等。1. 甲與乙景觀差異的根本原因是( )A. 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不同B. 現代運輸方式的不同C. 旅游業發展水平的不同D. 環境衛生優劣的不同課堂小練A2.由村莊演變為城市的順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③②④C. ②③①④D. ③②①④3.下列有關城鎮和鄉村的發展,說法正確的是( )A. 城市人口不斷遷入鄉村B. 城市和鄉村的服務設施在不斷完善C. 鄉村在擴大、城市在縮小D. 城鄉景觀變化的速度在加快CB4.隨著聚落的發展,一些鄉村現已發展成繁華的都市。以下變化不符合發展規律的是( )A. 道路由稀疏變密集B. 生產活動由非農業生產轉向農業生產C. 農田由多到少D. 自然景觀改變程度增大B5.實現可持續發展理念,當地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是( )A. 拆除古代民居,建設現代樓房B. 大力發展經濟,提高居民收入C. 停止農業活動,封山育林凈水D. 保護傳統建筑,發展文化旅游D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二節《城鎮與鄉村》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一)區域認知目標根據城鎮與鄉村的衛星圖并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在分析對比的基礎上總結城鎮景觀和鄉村景觀的不同點,培養區域認知的方法。(二)綜合思維目標能夠分析城鄉分布與自然環境、歷史文化等方面的聯系,理解其相互影響的關系。(三)地理實踐目標在城鄉發展的基礎上深化學習,探討城鄉發展過程中對特色城鄉景觀進行保護的意義及方式,培養辯證看待人文現象的思維方式和對特色城鄉景觀的保護意識。(四)人地觀念目標通過對城鄉知識的學習,了解家鄉景觀,加深對家鄉的認識。二、重點和難點1.舉例說出聚落和自然環境的關系。2.舉例說明城鎮化的影響。三、教材設計思路本節課以前面學習的自然地理知識為基礎,在人地關系上進行的深入探究,充分展示了“綜合分析問題、因地制宜、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在介紹了鄉村和城市在生產方式上的區別,并通過兩幅圖展示了鄉村景觀與城市景觀的差別。鄉村有鄉村的景觀特征,城鎮有城鎮的景觀特征,受治安條件,社會經濟條件和地質文化等方面的影響。每處鄉村或城鎮都會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觀,教材設計成活動式課文,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家鄉景觀。在“城鎮和鄉村的變化”部分,教材主要分三部分:總結城鎮的變化,總結鄉村的變化,教材設計成活動式課文,讓學生認識保護特色城鄉景觀的意義。四、教學過程設計【導入新課】播放圖片:人類聚集形態的變化。教師講述:大自然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在這里,人們運用自己的智慧,不斷建造和優化自己的居住地。(轉承)你知道人類的居住地主要包括哪兩種嗎?【講授新課】學生活動一:對比城鄉差異。方法指導:閱讀圖5.7和圖5.8并結合課本98-99頁。問題導引:1.鄉村和城市主要從事的生產活動方面有何不同?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鄉村的人們主要從事耕種、放牧、捕魚等農業生產活動。人們主要居住在村落里。城鎮的人們主要從事工業、服務業等方面的工作。生產生活方式的差異是鄉村和城市最本質的差異。(轉承)除了生產方式的差異,城鄉之間還存在很多差異,你知道有哪些嗎?問題導引:2.比較鄉村和城市的景觀差異并完成表格。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鄉村人口較少,鄉村建筑風格基本一致,交通線路狹窄稀少,商業和公共服務設施較少,村落周圍常有農田、果林、池塘等。城鎮人口相對較多,高樓眾多,建筑密度比較大,建筑風格多樣,餐館、商店等商業服務設施和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齊全,道路縱橫交錯,有的甚至呈現網格狀一體化。問題導引:3.讀課本“思與學”,分析具備哪些條件的村落容易發展為城鎮。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自然條件:①氣候溫暖濕潤,適合人類居住。②水源充足。③地形平坦。④豐富的自然資源,有利于經濟發展。社會經濟條件:①便利的交通條件,便于貨物運輸和人員交流。想一想:①②③三個鄉村中,誰更有可能發展成為城市?為什么?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②地處在河流交匯處,地勢更平坦,交通更便利,水源更充足,更有利于發展成城市。學生活動二:探究城鎮和鄉村的變化。方法指導:讀圖5.9-圖5.12和課本100-102頁文字。問題導引:1.讀圖5.9,為什么繁華的城鎮里會有村名?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城鎮和鄉村自形成以來,總在不斷發展變化。城市不斷地對外擴張,吞并了周邊的鄉村,在城市里就保留了大量的村名。問題導引:2.對比課本圖5.10的變化,總結城市景觀的變化。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建筑層數趨于增多,密度更大。配套的服務設施更加完善,交通路網更加密集等。問題導引:3.讀課本圖5.11,總結鄉村景觀的變化。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鄉村基礎設施和服務設施不斷改善,鄉村景觀明顯改變,人們的生活方式與城鎮更加接近。問題導引:4.讀課本圖5.12,思考:(1)保護特色城鄉景觀有何意義?(2)如何處理好發展與特色景觀保護的關系?學生討論回答:......教師歸納:特色城鄉景觀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它們從不同側面記錄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如果不加以保護甚至任意破壞,將導致無法挽回的損失。特色城鄉景觀是歷史時期人類活動和自然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加強對特色景觀的保護措施;合理規劃特色景觀的發展;加強對當地居民的教育和培訓等等。教學反思有效的情景創設是地理學習中注入情感體驗、跨越地域距離的法寶,人文地理的核心是“人”,就像課堂教學的主體是學生一樣,課堂教學設計遵循的主體永遠是學生,真正尊重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設計相得益彰的學生活動,才能讓學生真正動起來。對于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培養,是個長期的過程,特別是低年級的學生,更需要教師科學地引導。板書設計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5.2 城鎮與鄉村(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同步實用高效備課課件(人教版2024).docx 5.2 城鎮與鄉村(課件解讀).mp4 5.2 城鎮與鄉村(課件)-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上冊同步實用高效備課課件(人教版2024).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