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它們占據空間嗎》粵教科技版三年級上冊第3單元《固體、液體、氣體》活動1 水位會上升嗎實驗準備大半瓶水小石子筆活動1 水位會上升嗎實驗要求3.在實驗探究卡中做好記錄。1.小組分工合作,把小石子加入裝有水的瓶中。2.注意觀察記錄加入小石子前后水位的變化情況。水位線4.實驗結束后,討論交流你們的發現。活動1 水位會上升嗎小組匯報實驗準備活動2 氣體也占據空間嗎水槽剪去底部帶小孔瓶蓋的瓶子小球毛巾實驗要求活動2 氣體也占據空間嗎1.把小球放入水中,并按住小孔的瓶蓋,用瓶子倒扣保持瓶子垂直壓入水底,觀察小球瓶內的情況。2.慢慢打開一點小孔,觀察小球和瓶內的情況。4.小組成員要分工合作,在實驗探究卡中做好記錄。3.完全打開小孔,觀察小球和瓶內的情況。5.實驗結束后,討論交流你們的發現。活動2 氣體也占據空間嗎小組匯報不動瓶子,如何讓小球自由升降?器材準備活動3 讓小球自由升降水槽剪去底部帶小孔瓶蓋的瓶子小球吸管注意事項活動3 讓小球自由升降1.注意講究衛生,一根吸管一個人用。2.小組內輪流操作,體驗瓶內水量和空氣的變化。3.體驗結束后,談談你們的感想。這其中蘊含著什么科學知識?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完成“浸不濕的紙”的完成“浸不濕的紙”的小魔術給家長觀看,并向他們提問這魔術里藏著的科學道理。小魔術給家長觀看,并向他們提問這魔術里藏著的科學道理。親子活動回家表演“浸不濕的紙”的小魔術給家長觀看,請他們猜猜魔術里藏著的科學道理是什么。謝謝觀看“ 它們占據空間嗎” 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粵教版科學三年級上冊 P41—P42【教材分析】“ 它們占據空間嗎” 是《科學》三年級上冊第 3 單元“ 固體、液體和氣體” 的第 5 課,本課安排了“ 水位會上升嗎” 和“ 氣體也占據空間嗎” 兩個探究活動和一個實踐活動“ 小魔術‘ 浸不濕的紙’ ” 來進行教學。活動 1 是通過講“ 烏鴉喝水” 的故事激發學生的學習本課的興趣。引導學生觀察把小石頭加入半瓶水中水位變化情況。證明固體和液體都能占據空間。活動 2 是指導學生用剪去了底部的塑料瓶,罩著浮在水面上的小紙船 , 保持瓶子垂直向下壓入水底,觀察小紙船的情況。證明空氣也能占據空間。實踐活動是引導學生利用本課所學的知識,設計一個小魔術,讓塞在杯子里的紙不會被水浸濕。【學情分析】學生們經過了對本單元中有關固體、液體、氣體相關知識的學習后再學習本課應該是沒有很大難度的,而且以“ 烏鴉喝水” 的故事引入不僅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還能對解決活動的問題起到了鋪墊的作用,活動 2“ 空氣占據空間” ,學生會覺得很新奇, 但當他們明白了空氣也能占據空間的科學道理后,對于進行實踐活動就不成問題了。【設計理念】在本課教學中,玩中學,學中悟。以“ 猜想——實驗——觀察——分析——發現——應用” 為主線,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供充分的科學活動機會。本課設計了 3 個動手操作的活動,第一個活動探究水位會上升嗎,通過學生熟悉烏鴉故事引入,猜測把石頭放入裝有水的瓶子中,水位真的會上升嗎?從而親自驗證把小石子加入半瓶水中,并觀察加入前后瓶內的水位變化情況。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水會上升。從而總結出固體和液體能占據空間。第二個活動探究氣體也能占據空間嗎?本課對教材進行了內容上的調整與改良,以學生喜歡的小球為線索,通過課前準備好的材料,讓學生初次思考如何利用現有的材料進行科學探究,尋找科學的規律。在老師提供瓶底開口瓶蓋有孔的瓶子以及 1 個小球、1盆水,讓小球執行三個任務:沉到水底、浮在水中、浮在水面。學生在實驗探究、觀察比較中自然觀察出瓶內水和空氣的變化與小球升降的規律,從而得到氣體、液體、固體都占據空間的科學概念,最后,讓學生利用這個規律,提供 1 根吸管,完成第三個活動,讓小球自由升降的任務。本課遵循科學學科特點,抓住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點,讓學生在觀察、比較、預測、實驗、交流、分析和應用中,讓學生由淺入深地了解知識,掌握如何科學地進行實驗活動、描述實驗現象,從而提高科學學習的能力,并感受科學與生活密切聯系。【教學目標】1.知道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占據空間。2.通過觀察比較,發現并歸納結論。3.激發學生對物質世界學習的興趣。【教學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觀察比較,知道固體、液體和氣體都能占據空間。【教學難點】完成證明空氣也能占據空間的實驗。【教學準備】教具:課件、水槽、水、水杯、紙團、抹布。學具:每小組準備水、大頭筆、小石塊、瓶底開口瓶蓋有孔的瓶子、水槽、小球、吸管、抹布、實驗探究卡。【教學過程】一、魔術表演,激趣導入1. 老師化身魔術師,表演“ 浸不濕的紙” 的小魔術。(圖 1)2. 看,紙巾一點也沒有濕透,神奇嗎?想知道今天的奧秘嗎?跟著老師一起走入神奇的 科學世界吧!圖 1【設計意圖:利用魔術般的表演,可以刺激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興趣、好奇和思考,激發學生以良好的學習動機,積極主動地參與科學活動,更好地發揮其主體作用,為下面活動的學習做鋪墊。】二、探究活動,提升能力(一)活動 1:水位會上升嗎1. 出示“ 烏鴉喝水” 圖片,問:誰來說說烏鴉是怎么喝到水的?2. 提出疑問:把石頭放入裝有水的瓶子中,瓶子里的水真的會上升嗎?3. 學生猜想。4. 我們需要準備什么材料嗎? (小石子、大半瓶水、筆、實驗探究卡)(圖 2)圖 25.要怎樣做這個實驗呢?6.學生交流。7.實驗要求:(1)小組分工合作,把小石子加入裝有水的瓶中。(2)注意觀察記錄加入小石子前后水位的變化情況。(3)在實驗探究卡中做好記錄。(圖 3)(4)實驗結束后,討論交流你們的發現。圖 38.小組合作做實驗。9.學生匯報。10.小結:當把小石塊加入水中后水位上升了,實驗證明固體和液體都能占據空間。(板書)(二)活動 2:氣體也占據空間嗎1.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固體和液體都能占據空間,那氣體也能占據空間嗎?2.小組談論,引導學生對空氣是否也能占據空間作出猜想并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想法。3.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證明空氣也能占據空間。4.出示實驗材料:水、剪去底部帶瓶蓋的塑料瓶、水槽、小球。(圖 4)圖 45.實驗要求: (1)把小球放入水中,用剪去了底部的塑料瓶,并按住小孔的瓶蓋,用瓶子倒扣保持瓶子垂直壓入水底,觀察小球瓶內的情況。(2)慢慢打開一點小孔,觀察小球和瓶內的情況。(3)完全打開小孔,觀察小球和瓶內的情況。(4)小組成員要分工合作,在實驗探究卡中做好記錄。(圖 5)(5)實驗結束后,討論交流你們的發現。圖 556.學生觀察交流。7.教師巡視:(1)如果成功,說說出現這樣的現象說明了什么?(2)實驗失敗,引導找出其中的原因。8.學生匯報。9.師引導學生思考:第一個實驗現象說明什么?慢慢松小孔,出現的現象說明什么?完全打開小孔,看到什么現象,說明什么?10.小結:實驗證明液體、氣體能占據空間。(板書)水變多了,空氣就會變少,小球上升;水變少了,空氣就會變多,小球下沉。【設計意圖:猜想是學生科學探究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猜想能力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發展學生對科學活動預見性的重要實施渠道。針對要研究的問題,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預測,學生能夠緊扣主題探究,步步深入,層層推進。科學的魅力在于讓學生親自去嘗試,去體驗,去感悟。針對三年級學生的特點,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實驗材料,讓學生猜想,自己去驗證,去發現,并做好記錄。小組合作既讓學生有一定的探索自由度,照顧到了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又給了學生合作的機會,收到的效果自然事半功倍。】(三)活動 3:讓小球自由升1.不動瓶子,如何讓小球自由升降?(吹起)2.給你一根吸管,你會怎么做?(讓小球先沉下去,再浮上來,再沉下去。)3.學生實驗。4.注意事項:(1)注意講究衛生,一根吸管一個人用。(2)小組內輪流操作,體驗瓶內水量和空氣的變化。(3)操作完畢注意收拾整理實驗材料。(4)體驗結束后,談談你們的感想。5.匯報交流:你是如何讓小球自由升降的?小球的升降和什么有關系?6.小結:水和空氣都能占據空間,我們可以改變他們占據空間的多少。【設計意圖:通過活動二,學生已經初步感受到空氣和水占據空間,讓學生運用這個規律,使小球自由升降。此次操作活動,加深印象。】二、拓展延伸,豐富知識1. 思考:你們能夠用今天學到的科學知識揭開課前小魔術的秘密了嗎?2. 微課介紹潛水鐘。 (圖 6)圖 6【設計意圖:科學與生活是密切。讓學生學有所用,利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中的現象。】四、總結提煉,交流評價1.回顧課堂內容,談談這節課的收獲。2.填寫《他們占據空間嗎》積分卡(圖 7),評選本節課的“ 最佳小組” 和“ 科學之星” 。圖 7【設計意圖:全課總結,讓學生知道本課學了哪些知識,加深印象。這種積分評價可以激發學生之間互幫互助,在學習中建立一種新的激勵機制,對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五、親子活動,運用科學回家表演“ 浸不濕的紙” 的小魔術給家長觀看,請他們猜猜魔術里藏著的科學道理是什么。(圖 8)圖 8【設計意圖:學以致用,運用本節課的知識與父母一起玩小魔術,加強親子之間的互動,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板書設計】規律: 水變多了,空氣就會變少,小球上升;水變少了,空氣就會變多,小球下沉。【設計意圖:本環節的板書非常精煉,把本節課的重難點直觀明了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看起來一目了然。】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它們占據空間嗎” 教學設計1.docx 它們占據空間嗎課件1.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