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唱歌《跳繩》(教學設計)人音版(五線譜)(2024)一年級上冊 第三單元 快樂的一天一、教材分析《跳繩》是人民音樂出版社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唱歌課。這首歌曲旋律輕快活潑,節奏簡潔明快,充滿了童趣。歌曲以跳繩為主題,描繪了孩子們在操場上跳繩的歡樂場景,表達了孩子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歌曲采用了大調式,旋律以級進和小跳為主,易于演唱和記憶。歌詞簡單易懂,富有節奏感,適合一年級學生演唱。二、學情分析一年級的學生剛剛進入小學,對音樂充滿了好奇和興趣。他們具有活潑好動、喜歡模仿的特點,但是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需要通過生動有趣的教學活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在音樂方面,一年級學生已經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節奏和旋律,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歌曲。但是,他們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還比較有限,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提高。三、教學理念以音樂審美為核心,以興趣愛好為動力。通過欣賞、演唱、表演等多種教學活動,讓學生感受音樂的美,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強調音樂實踐,鼓勵音樂創造。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音樂,在創造中體驗音樂的樂趣。突出音樂特點,關注學科綜合。充分發揮音樂的獨特魅力,同時與其他學科進行有機結合,拓寬學生的視野。弘揚民族音樂,理解音樂文化多樣性。讓學生了解和熱愛本民族的音樂文化,同時尊重和欣賞其他國家和民族的音樂文化。四、核心素養目標審美感知:通過欣賞和演唱《跳繩》,感受歌曲的旋律美、節奏美和歌詞美,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感知能力。藝術表現: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適當的力度演唱《跳繩》,并能夠根據歌曲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表演,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文化理解:了解跳繩是一項有益的體育運動,培養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時,通過欣賞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跳繩音樂,讓學生了解音樂文化的多樣性。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1)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適當的力度演唱《跳繩》。(2)能夠根據歌曲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表演。教學難點(1)歌曲中的附點節奏和休止符的準確演唱。(2)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六、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跳繩若干。七、教學方法和手段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音樂、學習音樂。示范法:教師通過范唱、范奏等方式,讓學生直觀地感受音樂的魅力。體驗教學法:讓學生通過親身參與音樂活動,體驗音樂的樂趣。合作學習法: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教學環節師:同學們,你們準備好了嗎?生:準備好了。師:那我們一起來唱“問好歌”吧,全體起來。三人面對面準備…音樂播放“問好歌”師:開始了《問好歌》歌詞:(主歌)Hello小朋友你們好Hello hello hello hello小眼睛看老師小耳朵認真聽(副歌)Hello小朋友你好嗎我們一起上課啦Hello小朋友你們好Hello hello hello hello我們一起上課啦小眼睛看老師小耳朵認真聽我們一起上課啦師:非常好,請各就各位做好了,開始我們今天的新課了。師:大家小耳朵認真聽,老師用鋼琴來給大家彈奏一段旋律,你們來聽一聽,這是一個什么樣的音樂。教師彈奏下個鈴聲響了的音樂生:下課鈴聲師:對,是下課鈴聲的旋律。那下課后,同學們最喜歡做什么運動呢?生:跳繩。生3:花跳。生7:跳格子。生9:排球。師:非常豐富哦,現在我們來看一下視頻中的小朋友下課后做的運動項目。導入新課(1)教師播放一段跳繩的視頻或幾張跳繩圖片,讓學生觀看。(2)師:同學們,你們喜歡跳繩嗎?跳繩有什么好處呢?生1:我們都喜歡跳繩,因為可以鍛煉身體。生2:跳繩有助于長高。師:跳繩的好處可多了,我們一起看一看屏幕,老師總結的跳繩的好處。跳繩好處多:一)、身體方面增強體質跳繩是一項有氧運動,可以鍛煉孩子們的心肺功能,提高他們的耐力和體力。在音樂的陪伴下跳繩,孩子們更容易堅持,從而逐漸增強身體素質。通過不斷地跳躍和運動,促進身體的新陳代謝,增強身體的免疫力,讓孩子們更加健康活潑。鍛煉協調性跳繩需要手腳配合,身體各部位協同動作。在音樂的節奏中跳繩,孩子們能更好地掌握節奏與動作的配合,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平衡能力。這種協調性的鍛煉不僅有助于孩子們在體育活動中表現出色,還能在日常生活中提高他們的動作準確性和靈活性。二)、心理方面提升自信心當孩子們學會跳繩并能逐漸增加跳繩的次數和難度時,他們會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和成長,從而提升自信心。在音樂課堂上展示跳繩成果,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和鼓勵,進一步增強孩子們的自信心和成就感。緩解壓力我們一年級處于學習和成長的初期,可能會面臨一些壓力。跳繩在音樂的氛圍中進行,能讓孩子們放松心情,釋放壓力。歡快的音樂和運動的結合,使孩子們沉浸在快樂的氛圍中,忘卻煩惱,緩解學習帶來的緊張情緒。三)、社交方面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在課堂上,組織孩子們進行跳繩比賽或小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孩子們學會與他人合作、互相鼓勵和支持,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共同為了一個目標努力,增強孩子們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促進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集體榮譽感當孩子們代表班級參加跳繩比賽或活動時,他們會為了班級的榮譽而努力。這種集體榮譽感能讓孩子們更加熱愛班級,增強班級凝聚力。在音樂的激勵下,孩子們為了共同的目標而奮斗,體驗到集體的力量和溫暖。(3)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引出課題《跳繩》。聆聽歌曲教師播放歌曲《跳繩》,讓學生聆聽。歌曲《跳繩》歌詞:“小繩細,小繩長,小繩兩頭拴鈴鐺。走起路來叮當響,跳起舞來響叮當。”“小繩小,真輕巧,每天鍛煉每天跳。身體健康學習好,將來為國立功勞。”歌曲《跳繩》旋律:這是一首活潑的短波折創作歌曲,拍,宮調式。歌曲的節奏規律性強,由八分音符、四分音符組成,旋律以跳進為主,形象生動、活潑,非常適合一年級的小朋友演唱和學習。旋律整體輕快,能夠很好地表現出小朋友們跳繩時的快樂心情。注意:在教唱這首歌曲時,可以先通過念歌詞來熟悉節奏,然后再學唱旋律,引導學生感受歌曲中歡快的氛圍和跳繩運動的活力。師:歌曲的情緒是怎樣的?歌曲中都唱了些什么?生1:活潑,快樂的!生5:小繩細,小繩長,小繩兩頭拴鈴鐺。走起路來叮當響,跳起舞來響叮當。生7:小繩小,真輕巧,每天鍛煉每天跳。生8:身體健康學習好,將來為國立功勞。(3)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引導學生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和跳繩的場景。學唱歌曲(1)教師范唱歌曲,讓學生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節奏。(2)教師帶領學生按節奏朗讀歌詞,注意附點節奏和休止符的準確朗讀。(3)教師彈奏鋼琴,帶領學生逐句學唱歌曲,注意糾正學生的發音和節奏。(4)教師帶領學生完整演唱歌曲,注意歌曲的情緒和力度變化。表演歌曲(1)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歌曲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表演,可以讓學生邊唱邊跳,也可以讓學生分組進行表演。(2)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表演展示,評選出最佳表演小組。拓展延伸(1)教師播放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跳繩音樂,讓學生欣賞。(2)教師提問:這些跳繩音樂有什么特點?你最喜歡哪一首呢?(3)學生回答問題,教師引導學生了解音樂文化的多樣性。課堂小結(1)教師總結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強調跳繩是一項有益的體育運動,希望同學們能夠熱愛體育運動,健康快樂地成長。(2)教師布置作業:讓學生回家后為爸爸媽媽演唱《跳繩》,并和爸爸媽媽一起跳繩。九、板書設計《跳繩》音樂核心素養包括: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歌曲五線譜歌詞節奏型:附點節奏、休止符十、教學反思通過本節課的教學,學生們學會了演唱歌曲《跳繩》,并能夠根據歌曲的內容進行簡單的表演。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音樂、學習音樂。同時,我也注重引導學生進行音樂實踐和創造,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部分學生的節奏感還不夠強,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加強節奏訓練。此外,在小組合作表演環節,有些學生的參與度不夠高,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更加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小組合作學習。十一、選擇題1.《跳繩》這首歌曲的情緒是( )。A. 歡快的 B. 悲傷的 C. 抒情的2.《跳繩》這首歌曲的節奏特點是( )。A. 緩慢的 B. 快速的 C. 中速的3.《跳繩》這首歌曲中的附點節奏應該怎么演唱?( )A. 延長附點前的音符 B. 縮短附點前的音符 C. 延長附點后的音符4.《跳繩》這首歌曲中的休止符應該怎么演唱?( )A. 停頓不發聲 B. 輕輕發聲 C. 延長休止符的時間5.跳繩是一項( )的體育運動。A. 有益的 B. 有害的 C. 無所謂的6.歌曲《跳繩》的旋律以( )為主。A. 級進 B. 跳進 C. 同音反復7.一年級學生在音樂方面的特點是( )。A. 具有較強的音樂表現力和創造力B. 初步掌握了一些簡單的節奏和旋律C. 對音樂不感興趣8.在教學《跳繩》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采用( )教學方法。A. 講授法 B. 演示法 C. 討論法9.音樂核心素養包括( )。A. 審美感知、藝術表現、文化理解B. 唱歌、跳舞、演奏樂器C. 音樂知識、音樂技能、音樂情感10.在小組合作表演環節,教師應該( )。A. 讓學生自由發揮,不進行指導B. 給予學生充分的指導和幫助C. 只關注表現好的學生答案:1.A;2.C;3.A;4.A;5.A;6.A;7.B;8.B;9.A;10.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