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1.1 靜電的產生及其微觀解釋 課件 (共20張PPT) 2024-2025學年高一物理魯科版(2019)必修第三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1.1 靜電的產生及其微觀解釋 課件 (共20張PPT) 2024-2025學年高一物理魯科版(2019)必修第三冊

資源簡介

(共20張PPT)
第1節 靜電的產生及其微觀解釋
第一章 靜電力與電場強度
學習目標
1.知道三種起電方式。
2.能用微觀角度解釋摩擦起電、感應起電。
3.理解電荷守恒定律的內容。
將梳過頭發的塑料梳立刻靠近細小紙屑,紙屑會被吸起(如圖)。雷雨天,你能看到撕裂長空的閃電,聽到震耳欲聾的雷聲。這些都是靜電現象。那么,靜電是怎么產生的呢?
電荷
(1)分類: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所帶的電荷規定為正電荷;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所帶的電荷規定為負電荷。
(2)電荷量:電荷的多少。在國際單位制中,電荷量的單位為庫侖,簡稱庫,符號為C。
(3)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
三種起電方式
1.摩擦起電
梳頭發時起電,在地毯上行走時起電,脫毛衣時起電等等這類靜電現象都是由摩擦引起的。
摩擦起電、接觸起電、感應起電是常見的三種起電方式。
(1)原子的結構
原子
(+)
(不帶電)
(中性)
(—)
(+)
原子核
核外電子
質子
中子
每個原子中的正電荷的數量與電子的負電荷的數量一樣多,所以整個原子對外呈現電中性。
(2)摩擦起電的實質
兩個由不同物質組成的物體相互摩擦時,由于摩擦力做功,一個物體中某些原子的電子獲得了能量,掙脫了原子核的束縛,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上。根據電荷守恒定律,從整體上看,一個物體失去了電子帶正電,另一個物體就得到電子帶等量負電。
用絲綢摩擦玻璃棒使其帶電
2.接觸起電
(1)定義:不帶電的物體與帶電體接觸,能使不帶電的物體帶上電,這種方式稱為接觸起電
(2)微觀解釋:帶電體接觸驗電器時,帶電體與驗電器之間有電子轉移,使驗電器帶電
(3)接觸起電實質:電子的轉移
若一個所帶電荷量為+Q的導體與另一個不帶電的完全相同的導體,接觸后再分開,二者分別帶多少電荷量?
電荷量平分
接觸后
再分開
+Q
Q
  Q
若一個所帶電荷量為+Q的導體與另一個所帶電荷量為-3Q的完全相同的導體,接觸后再分開,二者分別帶多少電荷量?
先中和再平分
接觸后
再分開
-3Q
+Q
-Q
-Q
完全相同的兩金屬小球A、B帶有相同大小的電荷量,相隔一定的距離,讓第三個完全相同的不帶電金屬小球C,先后與A、B接觸后移開。
(1)若A、B兩球帶同種電荷,求接觸后兩球帶電荷量大小之比;
答案  (1) 2∶3  (2) 2∶1 
(2)若A、B兩球帶異種電荷,求接觸后兩球帶電荷量大小之比。
將一根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靠近(不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會觀察到什么現象?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
橡膠棒靠近驗電器金屬球,驗電器金屬箔片張開。
3.感應起電
實驗與探究:感應起電:
保持橡膠棒的位置不動,用手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會觀察到什么現象?這又是為什么?
接著先把手移開,再把橡膠棒移開,又會觀察到什么現象?
用手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金屬箔片閉合。
手移開后,再把橡膠棒移開,金屬箔片張開。
(1)感應起電:當一個帶電體靠近導體時,也可使物體帶電,受附件帶電體的影響而使導體上電荷重新分布的現象,稱為靜電感應。利用靜電感應使金屬導體帶電的過程叫做感應起電。
(2)感應起電實質:感應起電沒有創造電荷,而是使物體中的正負電荷分開,將電荷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在前面“實驗與探究”中,當帶負電的橡膠棒靠近驗電器的金屬球時,驗電器的金屬箔片張開,保持橡膠棒的位置不動,用手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觀察到金屬箔片閉合。
(1)解釋用手接觸驗電器的金屬球,金屬箔片閉合的原因;
當橡膠棒靠近時,由于電荷間的相互作用力,金屬箔片帶負電,金屬球帶正電,金屬箔片張開。當用手接觸金屬球時,金屬箔片上的自由電子通過人體轉移到了大地上,故金屬箔片不帶電,不再張開。
(2)接著把手移開,使金屬球與大地斷開,再把橡膠棒移開,觀察到金屬箔片相互排斥又張開了。試解釋原因;
(3)先把橡膠棒移開,再把手移開,金屬箔片是否會張開?
不會。
先把手移開,再把橡膠棒移開,金屬球所帶正電荷失去了橡膠棒負電荷的束縛而重新分布,此時金屬球和箔片均帶正電,故金屬箔片張開。
電荷守恒定律
表述:電荷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只能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在轉移過程中,電荷的總量不變。
1.[思考判斷]
(1)原來不帶電的絲綢和玻璃棒相互摩擦后分別帶上了異種電荷,說明通過摩擦可以創造電荷。( )
(2)不帶電的物體一定沒有電荷。( )
(3)帶等量異種電荷的兩個導體接觸后,電荷會消失,這種現象叫電荷的湮沒。( )
(4)感應起電過程仍符合電荷守恒定律。( )
×
×
×

2.(多選)關于摩擦起電和感應起電的實質,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摩擦起電現象說明機械能可以轉化為電能,也說明通過做功可以創造出電荷
B.摩擦起電說明電荷可以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
C.感應起電說明電荷可以從物體的一部分轉移到另一部分
D.感應起電說明電荷可以從帶電的物體轉移到原來不帶電的物體
BC
3.下列三幅圖反映了三種起電的方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圖是橡膠棒與毛皮摩擦后,把正電荷傳給了毛皮,使橡膠棒帶上了負電
B.乙圖無論小球D帶正電還是負電,與A接觸時都把電荷轉移給驗電器,使箔片C、C′張開
C.丙圖中帶電小球C使電中性的A、B發生靜電感應,現先把靠近的帶電小球C移開,再分開A、B,則A、B帶上了等量異種電荷
D.三種起電方式的實質都是電子的轉移
D
4.如圖所示,帶正電荷的導體A在靠近帶有絕緣支架的不帶電導體B后,導體B的P端及Q端分別感應出負電荷和正電荷,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若用導線將Q端接地,然后斷開,再
取走導體A,則導體B將帶負電
B.若用導線將Q端接地,然后斷開,再
取走導體A,則導體B將帶正電
C.若用導線將Q端接地,然后斷開,再取走導體A,則導體B將不帶電
D.若用導線將P端接地,然后斷開,再取走導體A,則導體B將帶正電
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德县| 临夏市| 开平市| 浠水县| 聊城市| 年辖:市辖区| 化州市| 寻甸| 忻州市| 霞浦县| 巫山县| 阜康市| 卢龙县| 定州市| 额尔古纳市| 南昌县| 晋州市| 日照市| 广西| 池州市| 汉阴县| 尉犁县| 东阿县| 双峰县| 安龙县| 石嘴山市| 绍兴市| 临澧县| 墨玉县| 梁河县| 潼关县| 资兴市| 麻城市| 常州市| 屏南县| 从江县| 丽水市| 许昌市| 罗甸县| 闻喜县| 西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