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凝聚法治共識》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認同厲行法治是對全體社會成員的共同要求,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了解政府作用,理解政府依法行政 。 道德修養 :把法治作為基本的生活方式,凝聚起法律共識。懂得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 。 責任意識 :增強學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識,培育法治精神;培養正確的權利義務觀、規則意識;樹立起“遵紀守法光榮、違法亂紀可恥”的觀念。積極投身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勇于承擔社會責任 。 教學 重點 政府依法行政。 厲行法治要求 。 教學 難點 如何讓學生深刻理解并凝聚起法治共識,將法治作為基本的生活方式。 法治與德治關系。 教學過程導入 寧寧發現紅綠燈壞了——交通管理局 爸爸想開一家小吃店——工商局 初中生玲玲被父母要求輟學去打工。——教育局 壯壯發現有人亂砍濫伐樹木。——林業局 表哥和女朋友要領結婚證。——民政局 考駕照辦理駕駛證——車管所 思考:在生活中,人們經常與政府打交道。遇到下面這些情況,應該找政府哪個部門 這說明了什么 教師過渡: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們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政府的工作要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 授新課 圖片分享: 思考:以上圖片體現了政府部門的什么作用 提示:政府的作用 一方面,人們的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們又享受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 新聞鏈接:七月中旬,正值稻谷收割的高峰期廣西百色田東縣江城鎮政府主動把政府大院及周邊空曠場地騰置出來,供群眾曬糧食。這一行為不僅贏得了廣泛稱贊,更是生動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值得點贊。 思考:結合兩則材料說說政府與人民的關系 提示:權力來源: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 宗旨: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 工作要求:對人民負責,受人民監督,為人民謀利益。 圖片分享: 思考:1.什么是法治政府 2.建立“三張清單”“(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政府要按照法治原則運作,政府的各項權力都應該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努力建設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是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依法行政的核心是規范政府的行政權。 材料分享:近年來,淮南把政務公開貫穿于政務運行全過程,著力打造陽光透明政府,營造利民惠企良好政務環境。為更好發揮平臺實效,該市打通了政府網站、政務服務平臺、熱線等系統數據對接端口,整合關聯性強、社會需求大、辦理頻率高的“一件事”事項296個。“讓群眾滿意是我們服務的宗旨,我們將全面提升政務公開質量和實效,為促進淮南市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貢獻公開力淮南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張玉福說。 思考:以上做法對建設法治政府有什么啟示 提示: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進政務公開,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促進政府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 公民要積極參與,建言獻策,主動監督,促進政府依法行政。 新聞鏈接:夏季,果蔬市場進入旺季,商販銷售和擺放成了難題。杭錦旗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局的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不僅注重維護市容環境秩序,還積極與商戶溝通,了解商戶的需求和困難,執法人員對群眾反映的問題盡可能地提供服務支持。這種既有溫度又有秩序的彈性執法方式不僅贏得了商戶的尊重和支持,也增強了居民對執法部門的信任和認可 來賓市武宜縣原縣委副書記、縣長陳前平前腳剛踏上仕途,后腳就步入歧途,政商關系“親清”不分,甘于被不法商人圍獵,將公權力異化為謀取個人私利的工具,大肆干預插手工程項目,肆無忌憚搞權錢交易,非法收受巨額財物。 思考:兩則案例對我們建設法治政府有什么啟示 提示: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權力、管理公共事務時必須由憲法和法律授權,并且依據憲法和法律的規定正確行使權力。 建設法治政府,必須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權力的濫用,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提高政府公信力。 材料分享:全面依法治國是一個系統工程,立法、執法、司法和守法是其重要環節。“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重要方針,“堅持全面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內容。 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發揮領導干部示范帶頭作用,努力使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中共中央印發的《法治中國建設規劃(2020-2025年)》也明確要求,“建立領導干部應知應會法律法規清單制度,推動領導干部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模范。 思考:以上材料對我們推進厲行法治有何啟示 提示:1.國家角度 堅持厲行法治,要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2.黨和政府角度 黨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員要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 圖片分享: 思考:以上圖片對于厲行法治有什么啟示 提示:厲行法治,需要加強法治宣傳,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共同營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環境,在全社會鮮明地樹立起“守法光榮、違法可恥”的法治文化導向。 探究分享: 思考:對于守法你是怎么理解的 提示:公民要增強尊法學法守法用法意識,旁弘揚法治精神,強化規則意識,樹立正確的權利義務觀念。 材料分享:現實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發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擾公眾。民法典第184條明確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充分回應了國人對一段時期以來“好人難當”“英雄流血又流淚”等不良社會現象的關切,是弘揚助人為樂、匡扶正義、見義勇為等核心價值的重要制度設計。 思考:為什么民法典會對緊急救助行為進行專門的規定 提示:國家和社會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發揮作用,既重視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又重視發揮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承載道德理念,強化法律對道德建設的促進作用;以道德滋養法治精神,強化道德對法治文化的支撐作用。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每時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政府的作用體現在( ) A.制定和修改法律法規 B.管理人們的社會生活,為人們提供公共服務 C.行使地方重大事項決定權 D.行使國家審判權,懲辦犯罪分子,維護社會秩序 2.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會事業發展。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增加民生投入,著力保基本、兜底線、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在發展中不斷增進民生福祉。這體現出( ) ①政府的權力來源于人民 ②政府的宗旨是為人民服務 ③政府的工作要為人民謀利益 ④社會生活需要政府管理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3.現代法治政府行使權力普遍奉行的基本準則是( ) A.依法行政 B.科學立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藥品網絡銷售監督管理辦法》等新法新規開始施行。要使這些法律法規得到落實,政府必須( ) A. 科學立法 B. 依法行政 C. 公正司法 D. 依法執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