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湘教版必修二 人口容量 導學案課程標準結合實例,解釋區域資源環境承載力、人口合理容量。素養目標1.了解世界人口增長的特點,知道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綜合思維)2.運用典型案例,分析土地、礦產、淡水、森林等資源的限制性。(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3.結合實例,理解資源環境承載力與人口合理容量的區別與聯系。(綜合思維)課前預習一、人口增長1.世界人口發展歷史的總趨勢是________。目前,世界人口仍處于快速增長階段。2.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除________、環境條件外,還有________、________、醫療衛生、文化教育、政治制度等。3.世界人口增長是由人口________和________共同決定的。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變化,除了與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有關,還與當地的人口________和________有關。二、資源環境的限制性1.原因(1)社會經濟發展對________的需求與日俱增。(2)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各種資源的________也在逐步增加。2.自然資源對人口的限制在人類開發利用各種資源(如土地資源、礦產資源、水資源等)的過程中,過度開發和不合理使用,會導致人地關系失調,引發嚴重的環境問題,如部分________枯竭,亂砍濫伐引起的森林植被破壞,過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大面積開墾草原引起的________,工業生產造成的大氣、水環境惡化等,進而限制人類的生存和發展。三、人口合理容量1.人口容量(1)概念:在一定的________和________、社會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容納的人口數量,又可分為________、人口最高容量等。(2)人口容量是資源環境承載力與社會經濟發展共同作用的產物,是衡量____________的重要指標。2.資源環境承載力:是指一定時期內,在________________的前提下,資源、環境所能容納的________和________。3.人口合理容量(1)概念:按照______________、保障______________,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________的人口數量。(2)影響因素:自然資源環境、________________、地區開放程度、人均資源消費水平等。(3)特點:臨界性、相對性、警戒性。探究點一 人口增長問題1:結合右圖,分析世界人口增長的總趨勢?問題2:思考:不同的歷史時期,世界人口增長有何不同特點?階段 古代 近代 現代人口增長 特點 十分緩慢 速度加快 迅速增長原因 生產力水平極為 ,御災、抗病能力很差 工業化生產方式代替了以 _- 為基礎的生產方式 進步,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條件大大改善, 相對穩定糧食 和 等 事業發展, 產量大幅度增加死亡率很 死亡率下降、平均壽命延長核心歸納1.人口增長的有關概念(1)人口出生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出生的人數與該國或該地區平均人口之比。計算公式為:人口出生率=同期出生人數/一定時期內平均人口數×100%(2)人口死亡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1年)死亡人數在該國或該地區總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計算公式為:人口死亡率=同期死亡人數/一定時期內平均總人口數×100%(3)人口自然增長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長數與同期平均總人口數之比。人口自然增長率=同期自然增長人數/一定時期內平均總人口數×100%=出生率—死亡率>0 表示人口增多=0 表示人口總數不變<0 表示人口減少(負增長)自然增長率 >1% (100 00^ )屬于高增長率。中國自然增長率約為0.56% ,屬于低增長。人口增長率= 自然增長率+機械增長(遷移)率問題3:假設只考慮人口自然增長率,則:圖中 人口總量最大;圖中 人口總量最小;圖中 人口總量增加最快;圖中 人口總量減少最快;圖中 人口總量基本不變;思考:為什么發達國家人口增長緩慢,發展中國家人口增長快?國家 人口增長特點 形成原因 今后變化趨勢發達國家 增長緩慢 ①經濟 ,生產力水平 ,科技 ,生活條件好;②有良好的 和 制度;③人們受 高,生育意愿 今后十幾年人口數量將比較穩定,一些國家還會逐漸減少發展中國家 增長很快 ①政治 ,民族經濟 ;②社會保險和福利制度 ;③受“ ”傳統觀念的影響,出生率高;④傳統產業占比高, 需求大 采取了控制人口增長的措施,人口增長速率將趨緩,但人口數量還將繼續增加思考:人口增長緩慢和增長過快會產生什么人口問題?應采取什么措施改善?發達國家:人口問題:影響:措施:發展中國家:人口問題:影響:(3)措施:4.人口自然增長與人口年齡結構人口年齡結構常用人口年齡結構金字塔圖表示。年齡結構直接體現出的人口增長趨勢,具體如下表所示:比較項目 擴張型(年輕型) 靜止型(成年型) 收縮型(老年型)示意圖0——14歲為少年兒童組;15——64歲成年組;65歲以上為老年組。人口老齡化的國際上通用標準:當一個國家或地區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大于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大于7% 。5.人口增長的原因分析特別注意:★人口數量的增長與人口基數大小、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遷移率有關。在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遷移率相同的情況下,人口基數越大,人口增長的數量越探究點二 資源環境的限制性核心歸納1.資源環境的限制性資源環境對人口增長的限制性主要是通過自然資源的有限性表現出來的。具體如圖所示:人類 良性循環 自然資源,以實現自然資源的持續利用和人類的持續發展。探究點三 人口合理容量核心歸納1.人口容量的影響因素影響人口容量的因素很多,例如資源豐富程度、科技水平、經濟發達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及消費水平等。人口容量是客觀的,資源是影響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口容量具有不確定性。因素 與人口容量的關系資源豐富程度 正相關 資源越豐富,人口容量越大;資源越貧乏,人口容量越小科技發展水平 正相關 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科技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小經濟發達程度 正相關 經濟越發達,人口容量越大;經濟越落后,人口容量越小人口受教育水平 正相關 人口受教育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人口受教育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小地區開放程度 正相關 地區開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地區越封閉,人口容量越小人均資源消費水平 負相關 消費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消費水平越低,人口容量越大特別提醒資源貧乏的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容量未必很小資源是制約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但一個國家的人口容量還與其科技發展水平、地區開放程度和人均資源消費水平有關。一個國家或地區的人口容量也不僅僅取決于本國的資源,也包括利用國外或地區外的資源、智力和技術等條件,如果一個國家開放程度高,經濟、技術力量強,利用外部的資源多,也可以大大提高其人口容量。例如,日本國土狹小,資源貧乏,但大量進口資源和能源,出口產品,人口容量較大。盡管一個國家或地區可以通過向外移民,或利用區域外的資源提高人口容量,但就全球來說,一定時期、一定技術條件下,自然環境能夠提供的資源是有限的。2.環境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和資源環境承載力的區別與聯系人口最高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資源環境承載力概念強調點 強調的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資源環境所能承載的最大人口數量(極限人口) 強調在保證合理健康的生活水平條件下,促進可持續發展前提下的適度人口(最佳人口) 強調土地、淡水、森林等資源能夠供給的人口數量和經濟規模,承載量最小的因素成為該地發展的限制性因素人口最高容量 人口合理容量 資源環境承載力實質 警戒值 合理值 警戒值體現 生存 發展 生存共同點 在不同的歷史時期,由于制約因素不確定,三者具有不確定性;在一定時期,制約因素相對穩定,可以對其進行相對定量的估計,三者又具有相對確定性課堂檢測:讀“某城市人口容量木桶效應示意圖”,完成1~2題。1.影響該城市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A.商業服務 B.文化教育C.勞動就業 D.土地資源2.下列決策有助于提高一個地區環境人口容量的是( )A.建設節約型社會 B.發展高耗能產業C.全力改善生活質量 D.引進有污染的企業環境人口容量是指一個地區或一個國家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為4.3億。當時的學者汪士鐸驚呼:“人多之害,山頂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開深菁,猶不足養”。而今天的中國,不但養活了13億人,人們的生活水平比那個時代還提高了許多。據此完成3~5題。3.以上材料表明,影響環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A.地區對外開放程度 B.人口的生活與文化消費水平C.科技發展水平 D.蘊藏的資源數量4.下列關于資源環境承載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敘述正確的是( )A.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小 B.對外開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C.不同歷史時期的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同 D.資源越豐富,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小5.“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 )A.最適宜的人口數量 B.最大人口數量C.亙古不變的人口數量 D.最少人口數量下圖為我國某城市近些年人口自然增長率和人口遷移率變化曲線(人口遷移率=遷入率-遷出率 總人口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遷移率)。讀圖,完成1~2題。6.圖中顯示該城市人口最多的年份是( )A.2003年 B.2008年 C.2010年 D.2012年7.2010年以后該地人口遷入量開始減少,原因可能是因為該城市( )A.產業結構升級 B.控制人口遷入C.經濟發生倒退D.農村經濟發達,部分人口回流我國新疆地區人口密度大約為20人/km2,而我國面積最小的省級行政區澳門地區人口密度超過10 000人/km2。據此完成3~4題。8.造成新疆地區與澳門地區人口密度差異巨大的主要因素有( )A.面積、土壤 B.經濟發展水平、面積C.科技、礦產 D.生活消費水平、氣候9.下列措施中,可以提高新疆地區人口合理容量的是( )A.適度移民 B.鼓勵生育C.發展節水農業 D.加快城鎮化進程參考答案一、1.人口不斷增長2.自然資源 社會經濟 科技進步3.出生率 死亡率 遷入率 遷出率二、1.(1)自然資源 (2)人均消耗量2.礦產資源 土地沙漠化三、1.(1)自然資源 經濟 人口合理容量 (2)資源環境承載力2.維持相對穩定 人口規模 經濟規模3.(1)合理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生活水平 最適宜 (2)科技發展水平探究點一應用體驗1~2.解析:第1題,人口增長公式為,人口增長率=(年末人口數-年初人口數)/年平均人口×100%,讀圖可知,2012年人口增量最多,且當年人口為圖中最少,根據公式可知2012年人口增長率最快,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2題,與城市相比,我國農村的出生率較高,自然增長率較高,從自然增長的角度,農村的老年人口比重應該較低,但實際情況是農村比城市的老齡化更嚴重,出現倒置現象,因此,原因應該出在機械增長方面,大量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使得農村勞動力人口比重下降,老齡人口比重隨之上升,加劇了老齡化進程,D正確;與醫療水平關系不大,A錯誤;農村經濟落后、基礎設施建設差,導致農村人口遷出,最終才導致農村的人口負增長,B錯誤;與城市相比,我國農村的出生率較高,自然增長率較高,C錯誤。故選D。答案:1.A 2.D3~4.解析:第3題,由圖可知,1961~1981年英國總人口沒有出現負增長,倫敦市人口數量大幅度減少,不是因為出生率下降造成的,A錯誤;1961~1981年英國總人口持續增長,倫敦市人口數量大幅度減少,不是因為死亡率上升造成的,B錯誤;人口遷入量減少,只要大于遷出量,人口就會增加,不是導致倫敦市人口數量大幅度減少的主要原因,C錯誤;1961~1981年倫敦城市環境污染嚴重,人口大量遷出,是導致倫敦市人口數量大幅度減少的主要原因,D正確。故選D。第4題,由圖可知,從人口變化折線圖可以看出,2011~2020年近十年來,倫敦市人口增長率明顯高于英國總人口的增長率,A錯誤;圖中信息無法判斷倫敦市人口老齡化與全國的差別,B錯誤;由圖中折線情況和數據變化可以看出,近10年來,倫敦市的人口增長速度高于全國水平,C正確;倫敦市一個大都市,與全國相比,倫敦城市的人口密度要大于全國的人口密度,D錯誤。故選C。答案:3.D 4.C探究點二應用體驗1~3.解析:第1題,根據德宏5縣(市)主要資源承載力狀況圖可知,森林資源的承載力是超高等承載力和高等承載力,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的承載力都是高等承載力和中等承載力,所以森林資源承載的人口數量在各縣(市)均最多,C正確,A、B、D錯誤。故選C。第2題,根據德宏5縣(市)主要資源承載力狀況圖可知,瑞麗土地資源的承載力是中等承載力,水資源、森林資源、礦產資源的承載力都是高等承載力,所以瑞麗人口合理容量的限制性資源為土地資源,A正確,B、C、D錯誤。故選A。第3題,根據德宏5縣(市)主要資源承載力狀況圖可知,隴川各種資源的承載力是高等承載力,盈江、芒市各種資源的承載力是高等承載力和超高等承載力,梁河各種資源的承載力是中等承載力和高等承載力,所以梁河資源承載力水平最低,D正確,A、B、C錯誤。故選D。答案:1.C 2.A 3.D4~5.解析:第4題,據圖并結合環境承載力的圖例分析可知,我國東部地區環境承載力較高,西部地區較低,大體呈現出由東向西下降的趨勢,高值區呈碎片化特征,C對,B錯;從圖中可看出北部地區也有大面積的環境承載力高的區域,且環境承載力高的區域總體比南方地區還多些,A錯;低值區分布較集中,主要在我國的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D錯。故選C。第5題,新疆南部受水資源短缺的影響,環境人口容量小,放寬生育政策,鼓勵生育會導致人口過度膨脹,超出當地環境人口容量,對當地脆弱的生態造成破壞,A錯誤;當地環境人口容量較小,不能大規模接納新疆北部的人口遷移,C錯;墾荒拓耕,加劇對當地生態造成破壞,D錯誤。水資源是限制當地環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而當地水資源的利用較為粗放,應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進行生態移民,將人口遷往生態環境更好之地,B對。故選B。答案:4.C 5.B探究點三應用體驗1~2.解析:第1題,圖中制約該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人口容量最小的因素——勞動就業,C正確;其他因素的人口容量較大,不是影響該城市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A、B、D錯誤。故選C。第2題,有助于提高一個地區環境人口容量的決策是提倡節約,建設節約型社會,A正確;為發展經濟引進有污染的企業,會導致人口容量降低,D錯誤;全力以赴滿足人們物質生活需要,改善生活質量,會超過環境的承載力,C錯誤;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建設高耗能企業,會加快資源枯竭,B錯誤。故選A。答案:1.C 2.A3~5.解析:第3題,材料中顯示:1850年,清朝的人口為4.3億,今天的中國養活了13億人,而且生活水平提高了。從時間發展角度看,在資源總數變化不大,甚至人均資源減少情況下,環境承載力也可以增加,主要是科技發展間接增加了人類能夠利用資源的數量和資源利用率,C正確,D錯誤;地區對外開放程度對地大物博、大多數資源較為豐富的中國影響較小,A錯誤;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口生活與文化消費水平提高,環境人口容量應減小,B錯誤。故選C。第4題,科技水平越高,人類能夠利用資源的數量增加,資源利用率提高,人口合理容量應越大,A錯誤;對外開放程度越高,人口合理容量越大,B正確;不同歷史時期的科技發展水平、人均消費水平等存在差異,資源環境承載力不同,C錯誤;資源越豐富,可供養的人口數量越多,資源環境承載力越大,D錯誤。故選B。第5題,人口合理容量指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保證居民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時又不妨礙后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所能容納或承載的適度的人口數量。即“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最適宜的人口數量,A正確,B、D錯誤;人口合理容量與自然環境和資源、科技發展水平、地區開放程度、人均消費水平有關,其數值會隨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生變化,C錯誤。故選A。答案:3.C 4.B 5.A課堂達標檢測1~2.解析:第1題,人口增長率=自然增長率+人口遷移率,從2003~2012年來看增長率一直為正,所以人口一直增加,故2012年人口總數最多,D正確,排除A、B、C。故選D。第2題,該地圖示期間人口遷移率始終大于0,表明遷入人口數量大于遷出人口數量,且其人口自然增長率相對較低,表明該地經濟發展水平較高,2010年以后當地的人口遷移率明顯下降,表明隨著當地產業結構升級,部分勞動力導向型產業外遷,當地的就業機會減少,人口遷入量減少,A正確;并非該城市控制人口遷入,B錯誤;產業結構升級,為新的產業騰出了發展空間,當地經濟并未衰退,C錯誤;遷入人口減少并不能推斷出人口回流到農村地區,減少的人口可能遷往對勞動力數量需求較大的城市,D錯誤。故選A。答案:1.D 2.A3~4.解析:第3題,新疆地區自然環境惡劣,深居內陸,經濟落后,面積廣闊,人口稀疏;澳門位于東部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程度較高,經濟發達,面積狹小,人口稠密,因此新疆與澳門人口差異大的主要因素是經濟發展水平和面積,B正確;土壤、科技、礦產、生活消費水平、氣候不是導致兩地人口密度差異的主要因素,A、C、D錯誤。故選B。第4題,新疆地區自然環境惡劣,生態脆弱,不適合移民,A錯誤;單純鼓勵生育會使人口數量短期內快速增多而破壞生態環境,B錯誤;新疆的人口容量較低主要因為水資源短缺,解決水資源問題,如發展節水農業,可提高人口合理容量,C正確;城鎮化發展無法增加水資源量,故對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作用較小,D錯誤。故選C。答案:3.B 4.C5.解析:(1)環境承載力的高低與區域自然資源、經濟發展與科技水平、人們的消費水平、對外開放程度等因素有關。讀圖可知,準噶爾盆地南部礦產資源以及水資源較豐富,經濟基礎較好;同時,鐵路經過,交通便利,對外開放程度相對較高,所以環境承載力相對較高。(2)新疆地處我國內陸地區,氣候干旱,生態環境脆弱。同時,該區域經濟發展水平一般,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人口增長較快。如果不限制人口快速增長,容易加大生態環境壓力,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因此應控制人口。另外,環境承載力決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一味追求資源開發和片面追求經濟增長,使得人口大量增加,人口密度達到最大值,會制約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會進一步加大區域生態環境的破壞。答案:(1)礦產資源豐富,經濟基礎較好;交通便利,對外開放程度較高;水資源較豐富。(2)資源環境承載力決定人口的最大容量,如果人口密度達到最大值,不但會制約社會經濟的發展,而且會導致生態環境的惡化;該地區人口自然增長率較高,人口增長較快,因此應控制人口;新疆氣候干旱,生態環境脆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