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第二節 世界的地形第2課時 海底地形1.能夠在海底地形示意圖中識別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洋中脊這五種地形。(區域認知)2.掌握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洋中脊這五種地形的特征和區別。(綜合思維)3.根據海底地形示意圖,能夠分析海底地形的分布及深度變化。(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學習目標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導入新課盆地海洋的底部是什么樣的?內容講解現代海洋探測結果表明,海洋底部與陸地表面一樣,也是高低起伏、形態多樣。世界海底地形從海岸到大洋中部,海底地形大致可分為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和洋中脊等主要類型,其分布具有明顯的規律性。海底地形類型大陸架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海洋資源。已發現的有石油、煤、天然氣、銅、鐵等20多種礦產;其中已探明的石油儲量是整個地球石油儲量的三分之一。大陸架是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坡度較緩,海水深度一般不超過200米。大陸架大陸坡由于隱藏在深水中,因此很少受到破壞,基本保持了古大陸破裂時的原始形態。大陸坡是大陸外緣的巨大陡坡,海水深度從幾百米陡增到幾千米。介于大陸架和大洋底之間,是聯系海陸的橋梁。大陸坡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最深的海溝,也是世界最深處。海溝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常常出現在大陸坡與洋盆的交界處。海溝馬里亞納海溝的成因馬里亞納海溝是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碰撞形成的。因海洋板塊巖石密度大,位置低,俯沖插入大陸板塊之下,在發生碰撞的地方會形成海溝。大洋底的主體部分,如波斯灣盆地、東海盆地、珠江口盆地等。洋盆是指寬廣而又相對平坦的大洋底部。四周通常被海嶺包圍,故洋盆底部又稱為“深海平原” 。洋盆洋中脊是地球上規模最大的山脈,縱貫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洋中脊又稱中央海嶺,是指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脈。是大洋中新海底誕生的地方,火山地震活動比較強烈。洋中脊世界洋中脊分布圖19世紀70年代,科學家在測量大西洋水深時得到了一個出乎預料的結果:大洋中部的水深比其兩側淺很多!難道不是越往大洋中部水越深嗎?直到20世紀70年代,隨著海洋探測技術的發展,科學家證實了大西洋中部有一條縱貫南北的海底山脈。這條巨大的海底山脈與大西洋輪廓一致,大致呈“S”形,南北長約17 000千米,就好像是大西洋的脊梁,故被稱為大西洋洋中脊。此后,科學家又陸續證實各大洋中都有洋中脊,而且四大洋的洋中脊相互連通,綿延起伏,蔚為壯觀,全長超過80 000千米。洋中脊是如何被發現的?指一指大陸坡大陸架海溝洋中脊洋盆海底地形類型 海底深度 主要特點大陸架大陸坡海溝洋盆洋中脊填一填不超過200米從數百米陡增到數千米大于6000米4000-6000米2000-4000米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大陸外緣的巨大陡坡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寬廣而又相對平坦的大洋底部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脈課堂小結海底地形大陸架:大陸向海洋的自然延伸大陸坡:大陸外緣的巨大陡坡海溝: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洋盆:寬廣而又相對平坦的大洋底部洋中脊: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