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希臘羅馬古典文化【學習目標】1.了解《荷馬史詩》和古希臘著名雕塑的名稱。2.了解古希臘、羅馬建筑藝術的典型代表和特點。3.知道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了解他們的哲學觀點。4.理解羅馬法的形成,了解公歷的緣起。【學習重難點】學習重點:掌握古希臘羅馬的文學和雕塑、建筑和藝術、哲學和法學、公歷的緣起。學習難點:《十二銅表法》的作用。【學習過程】一、自主突破(一)文學和雕塑1.文學:希臘神話影響廣泛,其特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寶貴的文學遺產,也是了解早期希臘社會的主要文獻。2.雕塑:奧林匹亞神廟中的________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_____________是希臘雕塑藝術中的杰作之一。(二)建筑藝術3.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在神廟。它的典型代表是_____________。4.羅馬建筑的典型代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宏大的宗教場所______。5.影響: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的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三)哲學和法學6.古希臘哲學成就突出:(1)____________提出了“原子論”。(2)_____________終生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3)_____________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還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7.古羅馬的法學:(1)地位:法學是羅馬人最偉大的成就之一。(2)構成:①_____________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②羅馬帝國的法學家們對法律進行了廣泛論證,包括適用于羅馬公民和非公民之間關系的萬民法、關于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經濟法,以及眾多的法律概念。它們共同構成了完整的_____________。(四)公歷的緣起8.(1)地位:我們今天使用的公歷,是____________創設的。(2)來源:羅馬的歷法來源于_____________。(3)編制:__________命人以太陽歷為藍本編制新的歷法,稱__________。(4)影響:4世紀,羅馬皇帝以此作為_____________。二、合作探究1.閱讀教材,說說希臘、羅馬建筑風格有何不同,各有哪些著名建筑。2.古希臘哲學成就突出,古羅馬法學成就突出。它們各有哪些代表性成就?三、提升測試1.某同學對早期希臘歷史特別感興趣,下列哪部著作有助于滿足他的興趣需求( )A.《古蘭經》B.《荷馬史詩》C.《天方夜譚》D.《神曲》2.它是希臘建筑藝術的典范之作,其顯著特色是圓柱柱廊和裝點著美妙浮雕的三角形山墻與中楣。它是古希臘宗教活動地點。它是( )A.帕特農神廟 B.圓形大劇場C.巴黎圣母院 D.萬神廟3.歷法是根據天象變化的自然規律,計量較長的時間間隔,判斷氣候的變化,預示季節來臨的法則。“儒略歷”是以下哪一時期制定的歷法( )A.屋大維時期 B.漢謨拉比時期C.伯里克利時期 D.凱撒時期4.小軍和小勇準備編輯主題為“西方文明的發源地——古希臘”的歷史手抄報。他們可以在下列哪一文獻中查找題材?( )A.《史記》 B.《荷馬史詩》C.《十二銅表法》 D.《詩經》5.《荷馬史詩》是一部不朽的世界文學名著。它是( )A.研究早期希臘社會的重要史料B.阿拉伯帝國民間故事集C.古希臘的著名悲劇代表作品D.研究法國城市興起的史料6.希臘、羅馬古典文化豐富多彩,是人類最寶貴的精神遺產之一。下列選項能印證這一觀點的是( )①希臘、羅馬的建筑藝術對后世建筑風格產生了深遠影響②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于古希臘③西方的“哲學”一詞來自古羅馬語④羅馬法是近代很多西方國家法律的基礎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參考答案】一、自主突破(一)文學和雕塑1.“神人同形同性”,《荷馬史詩》;2.宙斯像,《擲鐵餅者》。(二)建筑藝術3.雅典帕特農神廟;4.大競技場、引水道工程、凱旋門、方尖碑,萬神廟。(三)哲學和法學6.德謨克里特,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7.《十二銅表法》,羅馬法學系統。(四)公歷的緣起8.古代羅馬人,古埃及人的太陽歷,凱撒,“儒略歷”,基督教歷法。二、合作探究1.風格:希臘建筑藝術主要體現在神廟。神廟四周以廊柱環繞,柱身有粗有細;羅馬建筑吸收了希臘建筑的特點,并有所創新,如石拱門、穹頂等,既堅固結實,又華麗宏偉。著名建筑:希臘的雅典帕特農神廟;羅馬的大競技場、引水道工程、凱旋門、方尖碑、萬神廟等。2.①古希臘哲學成就突出。德謨克里特提出了“原子論”,認為宇宙萬物是由微小的“原子”組成;蘇格拉底終生探討人的靈魂、美德和幸福等問題;亞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還創立了邏輯學等新的學科;②法學是羅馬人最偉大的成就之一?!妒~表法》是羅馬法制建設的第一步,是后世羅馬法典乃至歐洲法學的淵源。三、提升測試1.B 2.A 3.D 4.B 5.A 6.B4 / 4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