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8.1 辯證思維的含義與特征 學案【課標要求】1.了解形而上學的含義;了解辯證思維的含義;區分辯證思維和形而上學;知道辯證思維的發展歷程。2.理解整體性地思維的內涵、作用和特點;理解動態性地思維的內涵、作用和特點;概括辯證思維的意義。3.正確認識辯證思維的整體性與獨立性、動態性與靜態性的關系。【學科素養】1. 科學精神:理解辯證思維的整體性、動態性特征,把握整體性地思維與動態性地思維的關系,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提高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2. 公共參與:能夠進行整體性的辯證思維和動態性思維,進一步形成對問題進行獨立探索的能力。樹立辯證思維的意識和自覺性,培養科學思維的品質和習慣。【問題導學】一、辯證思維的含義1.形而上學思維方式(1)形而上學思維的含義:認為事物是 的,事物之間的界限都是 和 的,并把這種看法變成一種 、 ,就是形而上學思維。(2)形而上學思維的弊端:完全切斷事物及其各個部分、各種性質之間的聯系,就不能 事物的本來面貌。2.辯證思維方式(1)辯證思維的含義:所謂辯證思維,就是用 、 、 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其實質和核心是 ,在 中把握事物。(2)辯證思維的發展歷程①古代人以 的辯證思維方式把握世界的整體發展和矛盾運動。②隨著近代科學的產生和發展,人們開始 研究辯證思維,但這時的研究大多帶有 的性質。③在總結人類最新科學成果、批判地繼承以往辯證思維研究的 ,特別是黑格爾的辯證法的基礎上,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了 形態的辯證思維學說。二、辯證思維的特征1.整體性的辯證思維(1)整體性的辯證思維的含義:辯證思維用 的觀點看問題,將認識對象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的 和 在頭腦中再現出來,并從 角度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2)整體性的辯證思維的作用①能夠科學地處理“ ”與“ ”之間的關系。②能夠科學地處理 與 之間的關系。2.動態性的辯證思維(1)動態性的辯證思維的原因: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人們的思維要正確地反映事物實際存在的過程,就必須以動態的方式去思考認識對象。(2)動態性的辯證思維的含義:用動態性的辯證思維看問題,就是用 的觀點看問題,用 的觀點看問題。(3)正確理解辯證思維的整體性與局部的獨立性、動態性與相對的靜態性的關系辯證思維強調整體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獨立性;辯證思維強調動態性,但不排斥相對的靜態性。辯證思維是在整體性與 、動態性與 的 中把握事物。(4)辯證思維與詭辯論的區別:辯證思維用 的觀點看問題。凡未經 檢驗的認識,決不輕信和盲從。這是辯證思維同唯心主義詭辯論的根本區別。【互動探究】互動探究一: 有一個人十分擅長捕鳥,他編織了捕鳥的羅網,那羅網上結滿了密密匝匝的網眼,捕鳥人拿了這張網去捕鳥,每次都能捕到不少鳥雀。這一天,捕鳥人又守候在樹林里,他張開了他那張捕鳥羅網,又在網下撒些食物。不一會兒,有一群鳥雀飛下來了。果然,有不少的鳥雀撞到了網上,成了捕鳥人的囊中之物。有個人一直在一旁看捕鳥人捕鳥,他覺得十分有趣。可是,他卻發現了一個“秘訣”,那就是:一只鳥頭只鉆進一個網眼就被捉住了。于是他想到:既然網住一只鳥只需一個網眼就夠,那干嘛還要去編結那么多的網眼呢?成百上千個網眼,難道一次能網那么多鳥嗎?那個捕鳥人也真是不嫌麻煩,實在太笨了?,F在看我的吧。于是他回到家里,將捕鳥的羅網來了一次“革新”。他將麻繩一根根結成單獨的小圓圈,然后把這些小圓圈分別系在一根長竹竿上,準備也到樹林中去捕鳥。他把長竿靠在樹椏上,守候著鳥雀撞在那一個個的圓圈里,可是一批批的鳥飛下來,又都飛走了,他在樹林里守候了一天,連一根鳥羽毛都沒得到。他沮喪地扛著長竹竿回家。路上別人見了都覺得奇怪,問他:“你這個東西是做什么用的?”他回答說:“捕鳥用的。”別人問他:“那你捕的鳥呢?”他慚愧地低頭不語。(1)運用思維的知識,分析一個個小圓圈為何不能捕到鳥?(2)上述材料給我們什么樣的思維啟示?互動探究二:櫻桃、麻雀與害蟲據說,普魯士腓特烈國王非常喜愛櫻桃。因此,他在花園里種植了一大片櫻桃樹。可是,每當櫻桃豐收在望的時候,總有一部分被麻雀啄食,國王感到非常惱火,于是下了一道命令,向麻雀宣戰,并規定凡捉一只麻雀,可得一筆獎金。最后,麻雀被消滅得差不多了,但櫻桃樹葉卻被害蟲吃個精光,結果一個櫻桃也沒收獲。問題:你知道其中蘊含的道理嗎?互動探究三:2023年10月22日,首個以長征為主題的全域行浸式數字體驗館“紅飄帶”在貴州試運營?!凹t飄帶”是貴州推進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重要標志性、引領性工程,通過“藝術+科技”的創新表達形式,講述長征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紅飄帶·偉大征程》以“科技+藝術”為媒介,以“一面紅旗、一盞馬燈”作為跨越時空的核心線索,通過行進式、沉浸式、全景式體驗,展現紅軍在極端困境下的頑強意志和英勇斗志,讓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黨的偉大征程,銘記長征的偉大意義?!都t飄帶·偉大征程》由無名英雄、血火洗禮、偉大轉折、砥礪征途、勝利豐碑以及新時代新長征六個篇章構成,為逼真還原戰場場景,制作團隊打造了目前業界最為復雜的實景異形顯示系統,并根據歷史資料模擬道具與炸裂的聲光特效,共同制造了一個充滿戰爭氛圍的空間。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長征精神發揚好,樹立不負人民的家國情懷,追求高尚純粹的思想境界,為黨和人民事業拼搏奉獻,在新時代新征程上留下無悔的奮斗足跡,是每一個新時代的中國人應該堅守的信念!結合材料,運用“辯證思維的特征”的知識,說明“紅飄帶”體驗館是如何實現紅色文化“傳承”與“創新”的。試卷第1頁,共3頁【體系構建】【易混辨析】1.辯證思維是與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觀點相對立的思維方式。( )2.辯證思維強調整體性和動態性,反對獨立性和靜態性。( )3.辯證思維的實質和核心就是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 )4.整體性思維排斥部分的獨立性,動態性思維排斥相對的靜態性。( )5.動態思維要求把握事物發展的動態性、暫時忽略其靜態性。( )6.辯證思維的實質和核心是堅持辯證的否定觀。( )7.辯證思維的發展和人們對辯證思維的研究經歷了一個由自覺走向自發的過程。( )8.辯證思維就是用聯系、發展、片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 )9.辯證思維的發展和人們對辯證思維的研究經歷了一個由自覺走向自發的過程。( )10.凡未經實踐檢驗的認識,絕不能輕信和盲從。這是辯證思維同形而上學的根本區別。( )【當堂達標】11.“消除白色污染,需要限制使用、替代品開發、回收再利用等多管齊下,共同發揮作用。”上述消除白色污染的要求體現的辯證思維特征是( )A.概括性 B.動態性C.抽象性 D.整體性12.《中國古典藝術的辯證思維》一文論述了辯證思維在古典藝術領域表現為多種對立的藝術范疇,這些對立的范疇有統一性、普遍應用性,并舉例說明了藝術發展史中由于對立不盾的存在促使著事物發展變化。辯證思維的實質和核心是( )A.堅持用聯系、發展的眼光看問題B.運用矛盾分析方法來思考問題C.堅持用實踐的觀點看問題D.在整體性與獨立性、動態性與靜態性的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13.正確認識事物需要辯證思維,是因為( )①事物是由多要素構成的②事物有多層次、多方而的屬性③事物總是以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相結合的方式而存在的④事物的發展是雜亂無章的、毫無規律可循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14.臺風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帶來很大的危害,但同時也帶給人類大量的淡水資源,是維持地球熱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從思維的方式上看,材料體現了( )A.任何事物都有兩重性 B.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C.事物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 D.應從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15.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達,但能源短缺、污染嚴重,西部地區能源豐富、經濟落后,國家因此決定實施西氣東輸計劃。這個計劃的實施,要考慮多處氣源聯網互供、大型地下儲氣庫、高質量管道、數字化管理等很多問題,還要考慮這個計劃的未來發展。國家實施西氣東輸計劃,從思維方法上說明了( )①人們只要用動態性的辯證思維看問題,就會把事情辦好②辯證思維要求用實踐的觀點看問題③辯證思維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④我們不僅要重視事物之間的表面聯系,也要重視事物之間的內部聯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6.“盲人摸象”“坐井觀天”“管中窺豹”給我們的啟示( )A.世界是普遍聯系、變化發展的B.從實際出發,接受實踐的檢驗C.要認識事物的各個局部、各種層次、個別屬性以及各個階段D.認識事物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正確處理整體與部分之間的關系17.清代詩人翁格在《暮春》中寫道:“莫怨春歸早,花余幾點紅。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边@首詩主要說明了( )A.要堅持整體性的辯證思維 B.要堅持動態性的辯證思維C.事物是普遍聯系的 D.人與自然是協調發展的18.2022年2月,“東數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啟動。它將東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使數據要素跨域流動,織就全國算力一張網。在緩解東部能源緊張問題的同時,給西部發展開辟新路。國家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從思維方法上說明了( )A.辯證思維強調整體性思維,否認部分B.只要堅持辯證思維,就能認清一切事物C.強調動態性思維,排斥相對靜態性思維D.辯證思維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參考答案【互動探究】互動探究一:(1)世界是普遍聯系、變化發展著的。如果完全切斷事物及其各個部分、各種性質之間的聯系,就不能正確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用“一個個小圓圈捕鳥”是一種形而上學思維。(2)材料告訴我們,我們認識事物,不僅要分別認識事物的各個局部、各種層次、各個階段以及個別屬性,而且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及其發展趨勢,這就需要辯證思維。所謂辯證思維,就是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其實質和核心是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互動探究二:①如果完全切斷事物及其各個部分、各種性質之間的聯系,就不能正確地反映事物的本來面貌。如果認為事物是一成不變的,事物之間的界限都是絕對分明和固定不變的,并把這種看法變成一種世界觀、方法論,就是形而上學。②形而上學思維不能正確反映認識對象的全貌及其變化發展,在面臨復雜問題時往往會陷入片面、僵化和自相矛盾。互動探究三:①整體性是辯證思維的重要特征。辯證思維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將傳承與創新紅色文化有機綜合,從整體角度去思考,把紅色基因傳承好,把長征精神發揚好。②動態性是辯證思維的又一重要特征。用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源源不斷的科技創新與紅色文化探索相融合,通過“藝術+科技”的創新表達形式,講述長征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易混辨析】1.錯誤【詳解】辯證思維是與形而上學相對立的思維方式。故原觀點錯誤。2.錯誤【詳解】不排斥局部的獨立性,相對的靜態性;在整體性與獨立性、動態性與靜態性的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故原觀點錯誤3.錯誤【詳解】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故原觀點錯誤。4.錯誤【詳解】辯證思維強調整體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獨立性;辯證思維強調動態性,也不排斥相對的靜態性。辯證思維是在整體性與獨立性、動態性與靜態性的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的,因此,原觀點錯誤。5.錯誤【詳解】辯證思維強調動態性,但不排斥相對的靜態性。辯證思維是在整體性與獨立性、動態性與靜態性的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故該判斷錯誤。6.錯誤【詳解】辯證思維的實質和核心是運用矛盾分析方法,在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所以原題觀點是錯誤的。7.錯誤【詳解】辯證思維的發展和人們對辯證思維的研究經歷了一個由自發走向自覺的過程。故本題觀點錯誤。8.錯誤【詳解】辯證思維就是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故該判斷錯誤。9.錯誤【詳解】辯證思維的發展和人們對辯證思維的研究經歷了一個由自發走向自覺的過程,故本題說法錯誤。10.錯誤【詳解】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區別在于是否承認事物的內部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故本題說法錯誤。【當堂達標】11.D【詳解】D:消除白色污染是系統工程,這就要做到從整體上去思考和解決問題,題中對消除白色污染的要求體現了辯證思維的整體性特征,D正確。AC:概括性、抽象性不是辯證思維的特征,AC排除。B:動態的辯證思維是從認識對象的產生、發展過程上來思考問題,B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12.B【詳解】B:辯證思維就是運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其實質與核心是運用矛盾分析法,在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辯證思維在古典藝術領域表現為多種對立的藝術范疇,這些對立的范疇有統一性、普遍應用性。藝術發展史中由于對立矛盾盾的存在促使著事物發展變化,體現了矛盾分析法,B符合題意。A:辯證思維運用聯系、發展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但這不是辯證思維的實質與核心,A不符合題意。C:辯證思維用用實踐的觀點看問題,但這不是其實質與核心,C不符合題意。D:辯證思維強調整體性,不排斥局部的獨立性;強調動態性,但不排斥相對的靜態性。但這是辯證思維的特征,不是實質與核心,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3.A【詳解】①②③:正確認識應該反映客觀事物變化發展的規律。事物以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相結合的方式存在,由多要素構成,有多層次、多方面的屬性。我們認識事物,不僅要分別認識事物的各個局部、各種層次、各個階段以及個別屬性,而且要著眼于事物的整體及其發展趨勢。這就需要辯證思維。所謂辯證思維,就是用聯系、發展、全面的觀點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①②③符合題意。④:事物的發展是有規律的,不是雜亂無章的,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14.D【詳解】D:辯證思維應該遵循客觀事物辯證發展的規律,材料既看到了臺風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很大的危害也看到了臺風的好處,體現了應從對立面的統一中把握事物,故D項正確。ABC:題目限定從思維的方式角度分析,任何事物都有兩重性、任何事物都有兩重性、事物處于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都不是思維的方式,與題意不符,故ABC項排除。故本題選D。15.D【詳解】①:“只要用動態性的辯證思維看問題,就會把事情辦好”過于絕對化,要將事情辦好,不僅僅需要動態性的辯證思維,還需要整體性的辯證思維,等等,①錯誤。②: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兩個“要考慮”反映的是看待問題,材料并未涉及實踐的觀點,②排除。③④:國家實施西氣東輸計劃,考慮多處氣源聯網互供、大型地下儲氣庫、高質量管道、數字化管理等很多問題,要考慮這個計劃的未來發展,這說明辯證思維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也說明我們不僅要重視事物之間的表面聯系,也要重視事物之間的內部聯系,③④正確切題。故本題選D。16.D【詳解】D:三個成語反映的都是只看到了事物的局部,沒有從整體上認識事物,沒有正確處理整體與部分的關系,D正確。ABC:材料中的“盲人摸象”“坐井觀天”“管中窺豹”的共同寓意是從整體上把握事物,而不是強調“世界是普遍聯系、變化發展的”、“從實際出發,接受實踐的檢驗”、“要認識事物的各個局部、各種層次、個別屬性以及各個階段”,ABC排除。故本題選D。17.B【詳解】A:整體性的辯證思維的含義是辯證思維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將認識對象的各個要素、各種聯系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在頭腦中再現出來,并從整體角度去思考如何解決問題,“莫怨春歸早,花余幾點紅。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意思是花開花落,只要花根不死,春去了還會再來,強調的是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強調了要尊重客觀規律,并不能體現要堅持整體性的辯證思維,A不符合題意。B:動態性的辯證思維的原因是客觀事物是變化發展的,人們的思維要正確地反映事物實際存在的過程,就必須以動態的方式去思考認識對象,“莫怨春歸早,花余幾點紅。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這首詩意思是花開花落,只要花根不死,春去了還會再來,主要說明了要堅持動態性的辯證思維,B符合題意。C:“莫怨春歸早,花余幾點紅。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強調的是發展是新事物代替舊事物,而不是反映事物是普遍聯系的,C不符合題意。D:“莫怨春歸早,花余幾點紅。留將根蒂在,歲歲有東風”強調的是自然界的變化發展,未涉及人與自然是協調發展的,D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8.D【詳解】A:辯證思維強調整體性,但不排斥局部的獨立性,也不否認部分,A錯誤。B:只要堅持辯證思維,就能認清一切事物,此說法過于絕對,B錯誤。C:辯證思維強調動態性,也不排斥相對的靜態性,C錯誤。D:國家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將東部密集的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使數據要素跨域流動,織就全國算力一張網,說明辯證思維用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問題,D正確。故本題選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