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0課 五四運動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學習目標】1.了解五四愛國運動爆發的背景、經過、歷史意義,理解其對中國歷史發展的深刻影響。2.掌握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具體情況,并了解其影響。3.了解中國共產黨成立的背景,認識中國共產黨成立對中國革命的深遠影響。4.掌握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原因、概況,認識國民革命的重要意義。【重點難點】重點: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有傳播,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難點: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基礎知識梳理】一、五四運動和馬克思主義的傳播(一)五四運動(1919年5月4日)1.背景:(1)從國際上看:①一戰期間, 、 加緊侵略中國,促使中國人民的反帝情緒日益高漲。②俄國 的勝利,為中國人民指出了解放道路。(2)從國內看:①北洋軍閥政府對外投靠 ,大肆出賣 ;對內大量掠奪土地和工礦業,賦稅猛增,人民負擔更加沉重;軍閥之間不斷混戰,人民苦不堪言。國內 日益加深,成為五四運動發生的根本原因。②一戰期間,民族工業得到了發展, 隊伍迅速壯大,工人罷工斗爭頻繁發生; 的開展推動了人民思想的解放,促使先進分子,尤其是 積極開展愛國活動。這些為五四運動的發生準備了階級基礎和思想基礎。(3) 導火索: 中國外交的失敗。2.過程:①5月4日,中心在 , 是主力軍。以“還我青島”“取消二十一條”為口號。②6月5日開始,愛國運動發展到一個新階段。 出現大規模的工人罷工和商人罷市,標志著中國 登上政治舞臺。3.結果:北京政府釋放了被捕學生;參加巴黎和會的中國代表也拒絕在 上簽字。4.意義:(1)五四運動是一場以先進 為先鋒、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徹底的不妥協的 的偉大 運動;(2)是一場中國人民為拯救民族危亡、捍衛民族尊嚴、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偉大 運動;(3)是一場傳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識的偉大 運動。(4)它推動了中國社會進步,促進了 在中國的傳播,促進了 同中國 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爭登上歷史舞臺創造了條件。(5)是中國 走向 的轉折點,在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追求民族獨立和發展進步的歷史進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十月革命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廣泛傳播, 和 成為宣傳馬克思主義的中心。在1919年出版的《 》“馬克思研究專號”上,李大釗發表了《 》,系統介紹了馬克思主義學說。1920年3月,李大釗發起了中國最早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團體—— 。1920年5月陳獨秀在 組織了馬克思主義研究會。二、中國共產黨的誕生1.條件:(1)思想基礎: 的廣泛傳播。(2)階級基礎:中國 的持續發展,工人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3)國際條件: 的幫助。(4)組織基礎:上海、北京等地建立了共產黨的 。2.誕生標志:中共一大。時間: 年7月23日。上海、浙江嘉興。主要內容:①確定了 這個名稱。②明確了中國共產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 ,建立 專政,實現 和共產主義。③選舉產生了黨的領導機構, 任書記。3.意義:①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②使中國革命有了堅強的 力量。③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中國革命指明了 。從此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拓展】中國革命的面貌“煥然一新”“新”在何處?(1)新的領導階級:無產階級。(2)新的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3)新的奮斗目標:實現共產主義。(4)新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4.中共二大(1)時間:1922.7(2)地點:上海(3)內容:大會通過的宣言實際上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的 ,即民主革命的綱領:打倒軍閥,推翻國際帝國主義的壓迫。三、國共合作與國民革命第一次國共合作的形成(1)背景① 國共兩黨有著共同的斗爭目標。20世紀初“ ,除軍閥”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國共兩黨在這一階段主要的斗爭目標,② 國共兩黨都認識到建立 的必要性。國共兩黨在過去斗爭的教訓中都認識到要取得革命勝利,必須建立統一戰線③ 努力促成國共合作。(2)標志: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主持召開了中國國民黨 大會,提出了 的主張。大會實際上通過了 、 、 三大政策,第一次國共合作正式形成。2.國民革命(1924—1927年)(1)興起:1925年,國民政府在 成立,編建 , 革命根據地得到鞏固和統一。(2)高潮:1926年7月 開始。對象: 、 、 。使革命勢力從珠江流域發展到 ,基本推翻了 的反動統治。(3)失敗:1927年以蔣介石和汪精衛為代表的反動勢力發動了“ ”反革命政變和“ ”反革命政變,國共合作破裂,國民革命失敗。(4)意義:是中國近代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它基本推翻了 的統治,沉重打擊了 的侵略勢力。(5) 失敗原因:A 客觀方面:①帝國主義與中國 聯合鎮壓中國革命,力量強大。②國民黨 叛變革命。B 主觀方面:①中共缺乏 ;②中共犯了 錯誤,放棄了黨對 的領導權。(6)教訓:①必須堅持 對革命和武裝的領導權。②必須掌握 ,開展武裝斗爭。【總結概括】國民革命運動的特點、歷史功績及教訓1.特點:(1)革命任務:“打倒列強,除軍閥”,說明當時中國的革命任務是反帝反封建。(2)群眾基礎:以國共兩黨合作為核心,成工人階級、農民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統一戰線。(3)指導思想:馬克思主義和新三民主義兩大革命指導思想并存,其中新三民主義占主導地位。(4)革命軍隊:組建國民革命軍,并進行北伐戰爭,基本消滅了封建軍閥,打擊了列強的侵華勢力。(5)活動區域:主要在南方,北伐從廣東誓師,歷經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江蘇,工人運動、農民運動也主要南方省份為主。2.歷史功績:(1)它是中國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革命,基本上推翻了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勢力。(2)推動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進程。它宣傳了中國共產黨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綱領,擴大了中國共產黨在群眾的影響;中國共產黨開始掌握一部分革命武裝;廣大人民群眾受到了一次革命的洗禮。3.教訓(1)要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勝利,就必須堅持無產階級對革命的領導權,必須掌握革命的武裝,堅持武裝斗爭。(2)必須建立由無產階級領導的團結一切革命階層的革命統一戰線。(3)必須建立牢固的工農聯盟。新民主主義革命是指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的中國,由無產階級領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其性質屬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范疇。但是它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最終奮斗目標。中國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五四運動為開端,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概念解讀】1.“五四運動”廣義:1915-1925年間各種政治、社會及文化運動. (<從全球史的角度重看五四運動》 一余凱思在華東師范大學的講演) 一般稱為“五四新文化運動”(下限也有到1923年、1927年之說)狹義:1919年5月4日發生在北京后擴展到上海等地的一場以青年學生為主,廣大群眾、市民、工商人士等階層共同參與的,通過示威游行、請愿、罷工、暴力對抗政府等多種形式進行的愛國運動。2.馬克思主義: 是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的簡稱,是關于全世界無產階級和全人類徹底解放的學說。它由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三大部分組成,是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繼承和吸收人類關于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的基礎上于19世紀40年代創立的,并在實踐中不斷地豐富、發展和完善的無產階級思想的科學體系。3.統一戰線: (1)就其廣義而言,是指不同社會政治力量在一定條件下,為了一定的共同目標而建立的政治聯盟或聯合。(2)就其狹義而言,是指無產階級及其政黨的戰略策略,主要是無產階級自身團結和同盟軍問題。(3)在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統一戰線都是中國共產黨的一大重要法寶。4.國民革命:是指1924至1927年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國民黨合作領導下進行的反帝反封建的國民革命運動,又稱“大革命”。其高潮是北伐戰爭。【重點問題探究】1. 為什么說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端?2.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特點及影響分別有哪些?3.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比較比較項 舊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相 同 點 社會性質革命任務革命性質革命對象不 同 點 時間領導階級指導思想奮斗目標群眾基礎革命結果【總結反思】【達標檢測】1.1919年“大家眼巴巴地企望著巴黎和會能夠給我們一個‘公理戰勝’,哪曉得奢望的結果是失望。” “失望”導致了 ( )A.太平天國運動的爆發 B.武昌起義的爆發 C.五四運動的爆發 D.國民革命的高漲2.1919年6月,天津總商會于罷市之后理直氣壯地致電北京政府:“外交失敗,以致各地騷然。滬鎮等埠,相繼罷市,民氣蒸騰已達極點。……聲言中央不懲罰賣國賊,不保護愛國學生,視民氣如草芥,甘愿違反民意,惟有以罷市為最后要求。”這一現象直接反映了( )A.北洋軍閥的賣國政策不得人心 B.學生運動獲得社會各界的支持C.五四愛國運動取得了初步勝利 D.無產階級的斗爭逐步走向聯合3.軍閥吳佩孚曾致電時任總統徐世昌:“有北京學生因開會宣講被逮者數百余人,滬商全體罷市……仰懇大總統以國本為念,以民心為懷,一面釋放學生,以培養士氣。一面促開國民大會,宣示外交得失緣由,共維時艱。”這反映了( )A.辛亥革命余波未平 B.五四運動影響擴大 C.國民革命如火如荼 D.全民抗戰風起云涌4.“(北洋)軍閥政府不得不被迫向帝國主義進行交涉,巴黎和會的代表陸徵祥等竟不敢簽字和約。這是中國人民的勝利”。五四運動能夠取得這一勝利的主要原因是 ( )A.孫中山的激情呼吁 B.北京學生游行示威C.陸徵祥的愛國熱情 D.人民群眾大力推動5.在十月革命影響下,五四運動中形成了“一批傾向俄國、傾向社會主義的先進分子”,他們“漸知工人階級勢力比學生力量大”,開始“實行和工人階級接觸而作工人運動”。這說明( )A.五四運動因十月革命而起 B.中國共產黨建立的條件已日趨成熟C.工農階級登上了政治舞臺 D.知識分子成為革命的主力軍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國參會的主要目標盡管被認為“沒有實現”,但參戰卻對長期追求的國家建構與國家認同之形成,助益甚巨。圍繞為何參戰、如何參戰以及戰后交涉,外交通過通電、媒體為國內各階層所共有。各地一旦發生涉外案件,外交就為全中國所關心。此等舉國關注普及了維護民族利益、保護和收回主權等國家主義共識,并轉而為參加國際會議的全權代表和進行地方交涉的承擔者所共有,通過這種內外持續互動,“外交”遂成為使國民意識到“中華民國”或“中國”整全存在的有效媒介。——摘編自魏磊杰《“舊邦新造”的國際之維:重思中國與“一戰”的關系》材料二 五四以前,中國的社會可以說是一點沒有組織。從前這個學校的學生和那個學校的學生是一點沒有聯絡的,現在居然各縣各省的學生都有聯合會。從前這個學校的教職員和那個學校的教職員也一點沒有聯絡的,現在居然有好幾省已經組織成了什么教職員工會。從前工界是一點沒有組織的,自從五四以來,有工人的地方,如上海等處也添了許多中華工業協會等種種機關。從前商界也是一點組織沒有的,現在如天津等處的商人有同業公會的組織。——摘編自羅家倫《一年來我們學生運動的成功失敗和將來應取的方針》(1)中國參會的主要目標“沒有實現”指什么事件 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參戰”給中國社會帶來的積極影響。(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歸納五四運動的歷史意義。參考答案【重點問題探究】1. 五四運動是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開端的原因①領導階級:中國工人階級登上歷史舞臺,成為主力軍。②指導思想:五四運動后,馬克思主義的傳播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主流,并和工人運動相結合。③革命前途:工人階級不僅砸碎舊世界,而且要建立新社會。④時代特點:五四運動發生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后。2.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特點及影響(1)特點①先進知識分子起了核心領導作用。②馬克思主義宣傳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③是在與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想的斗爭中傳播的。④以著書立說和創辦報刊為主要傳播手段。(2)影響①與新文化運動的發展相互促進,大大啟發了人們的思想覺悟,促進了人們的思想解放和愛國運動的開展。②使一批先進知識分子從革命民主主義者轉變為共產主義者。③推動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的結合,加速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④使中國革命有了新的科學理論作指導。⑤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提供了思想和組織基礎。3. 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比較比較項 舊民主主義革命 新民主主義革命相 同 點 社會性質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革命任務 反帝反封建革命性質 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革命對象 帝國主義的侵略、本國封建勢力不 同 點 時間 1840—1919年 1919—1949年領導階級 資產階級 無產階級指導思想 三民主義 馬克思主義奮斗目標 建立資本主義社會 建立社會主義社會群眾基礎 缺乏廣泛的群眾基礎 群眾基礎廣泛革命結果 失敗,沒有改變中國社會性質 成功,實現了民族獨立【達標檢測】1. 【答案】C【解析】太平天國運動發生于1851—1864年,故A項錯誤;武昌起義是在1911年,故B項錯誤;巴黎和會中國外交失敗是五四運動的直接原因,故C項正確;國民革命發生于1924—1927年,故D項錯誤。2. 【答案】A【解析】天津總商會是代表民族資產階級的團體,他們對學生的支持和對北洋軍閥的抗爭說明了北洋軍閥的統治不得人心,故A項正確。材料中只反映了商界對學生的支持,“各界”說法過于絕對,故B項錯誤;由“中央不懲罰賣國賊,不保護愛國學生”可知,此時五四運動尚未取得初步勝利,故排除C項;D項與題意無關,排除。3. 【答案】B【解析】根據題干材料“北京學生因開會宣講被逮者數百余人,滬商全體罷市”“宣示外交得失緣由,共維時艱”可知,這反映的是五四運動。根據材料“軍閥吳佩孚曾致電時任總統徐世昌”“仰懇大總統以國本為念,以民心為懷,一面釋放學生,以培養士氣。一面促開國民大會”可以看出吳佩孚主張維護國家主權、同情學生愛國運動,說明五四運動影響在擴大,故B項正確。4. 【答案】D【解析】五四運動取得初步勝利是全國人民群眾斗爭的結果,包括孫中山的呼吁、北京學生的游行和全國工農商人士的積極聲援,故D項表述最為全面。5. 【答案】 B【解析】五四運動中形成了一批社會主義的先進分子,他們積極開展工人運動,說明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組織基礎與階級基礎已日趨成熟,故B項正確。6. (1)事件:巴黎和會無理拒絕中國收回國家主權的正當要求,決定將德國在中國山東的權益轉讓給日本;中國外交代表拒絕在和約上簽字。積極影響:有利于提高民眾的國家主權和民族意識,喚起人們對國家政治事務的關心;有利于提高對外交的重視和通過外交手段維護民族權益。(2)意義:推動了民眾的聯合;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與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基礎;是中國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的轉折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