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課堂教學設計【教學內容】新教材花城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音樂與舞蹈(一)》第2課時《青年友誼圓舞曲+bB大調瑪祖卡舞曲 》。【教材分析】《青年友誼圓舞曲》是新教材花城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音樂與舞蹈(一)》第2課時唱歌課,《青年友誼圓舞曲》是一首充滿青春活力的經典歌曲,歌曲創作于1955年,當時中國青年代表團準備參加由蘇聯發起、在波蘭舉行的第五屆青年與學生和平友誼聯歡節。為了配合這個聯歡節,團中央搞了征歌活動,《青年友誼圓舞曲》在這次征歌活動中創作出來,并成為了聯歡節的代表歌曲。歌曲采用C大調,3/4拍,小快板,屬于三段體結構。每4小節構成一個樂句,共六個樂句。前四句節奏相同,后兩句節奏有所變化,富于圓舞曲特性。律以大跳和小跳為主,形成跌宕起伏的旋律線。同時穿插級進和同音重復的旋律進行方式,使歌曲在熱情洋溢中增添了一種優美抒情的色彩。歌曲表達了青年人熱愛和平、珍惜友誼、增進團結的崇高精神,以及為世界和平貢獻力量的愿望。bB大調瑪祖卡舞曲由肖邦創作,是他早期瑪祖卡作品中的一首,創作于1830至1831年間,出版于1832年。該舞曲為A-B-A-C-A的回旋曲式,結構小巧精致,由兩個插部和三個主部構成。該舞曲充分展現了波蘭人民的歡歌暢舞和淳樸自然的田園風情,同時也體現了肖邦對故鄉的深厚情感。【學情分析】剛剛踏入中學的校門,內心世界比較豐富,對所有的事物都有很強的好奇心,心理上還保持這小學時期的天真愉悅,他們除了注意事物外表的形式之外,更注意對事物的分析和主觀體會,對很多問題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回答。大多數學生學習態度都很端正,因此,老師要積極進行教育和教學工作,注意強調學生行為規范教育,注重學習興趣的培養,使得熱愛音樂,喜歡上音樂課。【教學目標】以2022年版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新頒布的課程目標為依據,圍繞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注重體現課程性質,重點反映課程理念,我們確立本節課的目標:(一)審美感知學唱歌曲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二)藝術表現能辨析樂曲,并能表現各部分音樂。(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或者律動多種形式表現音樂(四)文化理解通過學唱歌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集體榮譽感。同時,歌曲中的友誼、和平等主題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1.能辨析樂曲,并能表現各部分音樂。(二)教學難點:1.能用肢體語言或者律動多種形式表現音樂【教學準備】多媒體、鋼琴【教學過程】一、“提問導入教師: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欣賞外國的物種,圓舞曲,你們知道圓舞曲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圓舞曲(Waltz),有時音譯為“華爾茲”,起源于奧地利和德國的連德勒舞,18世紀后半葉用于社交舞會,19世紀開始流行于西歐各國,它采用3/4拍,強調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暢,節奏明顯,伴奏中每小節僅用一個和弦,由于舞蹈時需由兩人成對旋轉,因而被稱為圓舞曲。今天,那我們學習的這首歌曲名字叫作《青年友誼圓舞曲》(板書《青年友誼圓舞曲》)【設計意圖:以提問的方式導入,通過提出問題調動學習興趣,渲染課堂氣氛。激起學生探究新知的欲望,自然巧妙的導入新課】二、師生互動,學唱歌曲(一)初步聆聽,感受情緒教師: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中速稍快,情緒活潑地、歡快地,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拍子是什么樣的?預設:聆聽音樂并回答問題教師:歌曲是3/4拍,那你們知道3/4拍的強弱規律是什么?預設:回答問題教師:3/4拍的強弱規律是:強弱弱。下面邊聽音樂邊打節奏,聽聽歌曲思考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樂句?預設:回答問題教師:歌曲是一段體,由六個樂句組成。(二)分析作品,分段學唱教師:下面我們學唱第一個樂句簡譜預設:學唱教師: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下面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學唱第二個樂句簡譜預設:學唱教師: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下面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學唱第三個樂句簡譜預設:學唱教師: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下面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學唱第四個樂句簡譜預設:學唱教師: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下面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學唱第五個樂句簡譜預設:學唱教師: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下面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學唱第六個樂句簡譜預設:學唱教師: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下面請再次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填詞演唱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整體演唱第一段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整體演唱第二段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整體演唱第三段預設:演唱教師:下面我們欣賞瑪祖卡舞曲,你們了解嗎?預設:回答問題教師:瑪祖卡是波蘭的一種男女集體舞,18世紀流行于歐洲各地,19世紀更為盛行。這種舞曲的情緒活潑熱烈。接下來我們欣賞《bB大調瑪祖卡舞曲》聆聽音樂感受作品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旋律有什么特點?節奏有什么特點?預設:回答問題教師:bB大調瑪祖卡舞曲由肖邦創作的鋼琴獨奏曲,該舞曲為A-B-A-C-A的回旋曲式,結構小巧精致,由兩個插部和三個主部構成。該舞曲充分展現了波蘭人民的歡歌暢舞和淳樸自然的田園風情,同時也體現了肖邦對故鄉的深厚情感。下面邊聽音樂邊打節奏X X X為樂曲伴奏預設:表現音樂三、拓展認識,情感升華教師:下面我們通過視頻感受一下歌曲預設:欣賞教師:欣賞完視頻談談你們的感受?預設:討論回答【設計意圖:通過學唱歌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集體榮譽感。同時,歌曲中的友誼、和平等主題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四、總結【板書設計】《青年友誼圓舞曲》1=C 3/4 拍中速稍快 活潑地《bB大調瑪祖卡舞曲》鋼琴獨奏 肖邦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42張PPT)第四單元音樂與舞蹈(一)目錄本課目標新知導入新知講解課堂展示課堂拓展課堂總結目 錄(四)文化理解通過學唱歌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集體榮譽感。同時,歌曲中的友誼、和平等主題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正確價值觀。(一)審美感知學唱歌曲感受作品的情感和意境。(二)藝術表現能辨析樂曲,并能表現各部分音樂。(三)創意實踐能用肢體語言或者律動多種形式表現音樂新知導入同學們,這節課我們繼續走進欣賞外國的舞種,圓舞曲,你們知道圓舞曲嗎?新知導入圓舞曲(Waltz),有時音譯為“華爾茲”,起源于奧地利和德國的連德勒舞,18世紀后半葉用于社交舞會,19世紀開始流行于西歐各國.它采用3/4拍,強調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暢,節奏明顯,伴奏中每小節僅用一個和弦,由于舞蹈時需由兩人成對旋轉,因而被稱為圓舞曲。新知導入歌曲《青年友誼圓舞曲》新知講解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和速度是怎樣的?新知講解這首歌曲的速度是中速中速稍快,情緒活潑地、歡快地,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拍子是什么樣的?新知講解歌曲是3/4拍,那你們知道3/4拍的強弱規律是什么?新知講解3/4拍的強弱規律是:強弱弱。下面邊聽音樂邊打節奏,聽聽歌曲思考歌曲可以分成幾個樂句?新知講解歌曲是一段體,由六個樂句組成。新知講解下面我們學唱第一個樂句簡譜新知講解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下面請再次演唱新知講解填詞演唱新知講解下面我們學唱第二個樂句簡譜新知講解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下面請再次演唱新知講解填詞演唱新知講解下面我們學唱第三個樂句簡譜新知講解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下面請再次演唱新知講解填詞演唱新知講解下面我們學唱第四個樂句簡譜新知講解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下面請再次演唱新知講解填詞演唱新知講解下面我們學唱第五個樂句簡譜新知講解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下面請再次演唱新知講解填詞演唱新知講解下面我們學唱第六個樂句簡譜新知講解注意附點音符的演唱,下面請再次演唱新知講解填詞演唱新知講解下面我們整體演唱第一段新知講解下面我們整體演唱第二段新知講解下面我們整體演唱第三段新知講解下面我們欣賞瑪祖卡舞曲,你們了解嗎?新知講解瑪祖卡是波蘭的一種男女集體舞,18世紀流行于歐洲各地,19世紀更為盛行。這種舞曲的情緒活潑熱烈。接下來我們欣賞《bB大調瑪祖卡舞曲》1.聆聽音樂感受作品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2.旋律有什么特點?3.節奏有什么特點?新知講解bB大調瑪祖卡舞曲由肖邦創作的鋼琴獨奏曲,該舞曲為A-B-A-C-A的回旋曲式,結構小巧精致,由兩個插部和三個主部構成。該舞曲充分展現了波蘭人民的歡歌暢舞和淳樸自然的田園風情,同時也體現了肖邦對故鄉的深厚情感。課堂展示下面邊聽音樂邊打節奏X X X為樂曲伴奏課堂拓展下面我們通過視頻感受一下歌曲課堂拓展欣賞完視頻談談你們的感受?課堂總結謝謝欣賞感謝您觀看與支持攻堅克難贏未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8f64daf10db9767d4e3b44a089842cd5.mp4 ce5c3eaeac0702914279c5a1c0a25940.mp4 【新教材新課標】花城版七年級上冊《青年友誼圓舞曲+bB大調瑪祖卡舞曲》-課件.pptx 【新教材新課標】花城版七年級上冊《青年友誼圓舞曲+bB大調瑪祖卡舞曲》-課堂教學設計.docx 青年友誼圓舞曲.mp3 青年友誼圓舞曲(伴奏一).mp3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