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聆聽《快樂進行曲》(教學設計)人音版(五線譜)(2024)一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好朋友一)、教材分析:單元主題契合度:本單元主題為 “好朋友”,《快樂進行曲》作為該單元的聆聽曲目,其歡快、積極的旋律和節奏,能夠進一步強化學生對友誼的感受。樂曲所傳達的快樂情緒與 “好朋友” 之間愉快相處的氛圍相呼應,有助于學生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更好地理解單元主題。音樂特點:這是一首管弦樂合奏曲目,根據《紅領巾之歌》改編而來。采用 2/4 拍,D 大調,進行速度。音樂結構上由兩個樂段組成。第一個樂段由方正的四個樂句組成,其中第一個樂句和第三個樂句、第二樂句和第四樂句基本相同,旋律鏗鏘有力,能夠展現出兒童對特定事物的熱愛以及當代青少年的高尚品質;第二樂段旋律舒展,通過空拍、附點、連音線等節奏型的運用,使情緒更加激動、高漲,具有更強的表現力。二)、學情介紹:認知基礎:一年級的學生以形象思維為主,在音樂方面已經有過一些簡單的體驗,例如在幼兒園可能接觸過一些兒歌或簡單的音樂活動,但對于管弦樂這種音樂形式的認知還比較有限。他們對音樂的節奏和旋律有一定的感知能力,但尚處于初步發展階段。學習特點:這個階段的學生好奇心強、好動、喜歡模仿,并且具有較強的表現欲。在音樂課堂上,他們更容易被生動、有趣的教學方式所吸引。然而,一年級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自我管控能力相對較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保持他們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三)、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關注每一位學生的音樂體驗和感受,鼓勵他們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音樂。強調音樂的審美教育,通過引導學生聆聽、感受《快樂進行曲》的旋律、節奏、音色等音樂要素,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欣賞和理解水平。注重音樂與生活的聯系,引導學生將音樂中所感受到的快樂與自己和好朋友之間的快樂經歷相結合,使音樂學習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強學生對音樂的情感共鳴。四)、核心素養目標:審美感知:學生能夠通過聆聽《快樂進行曲》,感受樂曲歡快、激昂的情緒,體會管弦樂的音色特點和表現力,提升對音樂的審美感知能力。藝術表現:學生可以用簡單的動作或哼唱來表現樂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培養他們的音樂表現能力和節奏感。創意實踐:鼓勵學生在理解樂曲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嘗試用簡單的樂器或聲勢動作來為樂曲進行伴奏或創編,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意實踐能力。文化理解:在欣賞樂曲的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樂曲的創作背景或相關的音樂文化知識,培養學生對音樂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感受《快樂進行曲》的音樂特點和情緒,能夠哼唱樂曲的主題旋律。通過反復聆聽、跟唱等方式,讓學生熟悉樂曲的主題,加深對樂曲的印象。教學難點:幫助學生理解樂曲中節奏型的變化以及兩個樂段之間的差異,并且能夠用聲勢動作或簡單的樂器準確地表現出樂曲的節奏和情感變化。這需要教師通過示范、講解、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逐步掌握。六)、教學準備: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用于播放《快樂進行曲》的音頻、視頻資料;鋼琴或其他樂器,以便教師進行示范演奏;一些簡單的打擊樂器,如木魚、響板、沙錘等,供學生進行實踐操作。教學資源準備:收集與《快樂進行曲》相關的圖片、故事、視頻等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樂曲的背景和內涵。七)、教學方法和手段:情境導入法:通過講述與好朋友一起快樂玩耍的故事,或者播放一段與友誼相關的視頻,引導學生進入 “好朋友” 的情境,從而引出《快樂進行曲》的欣賞。聆聽欣賞法:讓學生多次聆聽樂曲,在聆聽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樂曲的節奏、旋律、音色、情緒等音樂要素,培養學生的音樂聽覺能力和審美感知能力。示范教學法:教師用鋼琴或其他樂器演奏樂曲的主題旋律,或者示范一些簡單的聲勢動作,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樂曲的節奏和旋律特點。實踐體驗法:組織學生用簡單的打擊樂器或聲勢動作來為樂曲進行伴奏或創編,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音樂的樂趣,提高他們的音樂表現能力和創意實踐能力。八)、教學環節:導入環節:故事一:《森林音樂會》在一個美麗的大森林里,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有活潑的小兔子、聰明的小猴子、溫柔的小綿羊等等。有一天,小兔子對大家說:“我們來舉辦一場森林音樂會吧,把我們的好朋友都邀請過來。” 小動物們紛紛點頭同意。于是,小兔子去邀請了小鳥,小猴子去邀請了小熊,小綿羊去邀請了小鹿。大家都興高采烈地來到了音樂會現場。小鳥站在樹枝上唱歌,歌聲清脆悅耳;小猴子在樹下敲著鼓,節奏歡快有力;小綿羊和小鹿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大家一起唱歌、跳舞、玩耍,度過了一個非常快樂的時光。音樂就像一條神奇的紐帶,把小動物們緊緊地聯系在一起,讓他們的友誼更加深厚。故事二:《海邊的歡樂》夏天到了,陽光明媚,海風輕輕吹著。小明和小紅是一對好朋友,他們一起去海邊玩耍。他們在沙灘上奔跑、追逐,留下一串串快樂的腳印。他們一起堆沙堡,小明負責搬運沙子,小紅負責把沙子堆砌起來。不一會兒,一個漂亮的沙堡就堆好了。接著,他們又去撿貝殼,各種各樣的貝殼在陽光下閃閃發光。他們把貝殼串成項鏈,戴在脖子上,開心極了。這時候,他們聽到了一陣悠揚的音樂聲。原來是一個老爺爺在海邊拉著小提琴。他們靜靜地坐在旁邊聽著音樂,感受著海風的吹拂。音樂讓他們的心情更加愉悅,他們的友誼也在這美好的氛圍中變得更加牢固。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聽了好聽的故事,我們現在來聽一聽好聽的音樂。(播放鋼琴版和小提琴版音樂《快樂進行曲》片段)師: “同學們,你們和好朋友在一起最快樂的事情是什么?” 引導學生分享自己與好朋友的快樂經歷,營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生1:我覺得和好朋友在一起最快樂的事情是一起畫畫。我們會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鋪開畫紙,拿出彩筆。我畫太陽,好朋友畫花朵,然后我們把畫拼在一起,就像一個美麗的花園。我們還會互相給對方的畫涂上漂亮的顏色,一起想象畫里的故事。每次和好朋友一起畫畫,我都覺得特別開心,時間過得好快呀。生2:和好朋友在一起最快樂的事情是一起玩捉迷藏。我們在公園里找一個大大的地方,一個人閉上眼睛數數,其他人就趕緊找地方藏起來。等數完數,那個人就開始找大家。每次被找到的時候,我們都會哈哈大笑。有時候我們還會一起想辦法藏得更隱蔽,不讓別人找到。和好朋友一起玩捉迷藏,又刺激又好玩,我最喜歡啦。繼續播放一段歡快的音樂,讓學生跟隨音樂自由地舞動,感受快樂的情緒,然后引出《快樂進行曲》。聆聽感知環節:初次聆聽:讓學生安靜地聆聽《快樂進行曲》,感受樂曲的整體情緒和速度。提問學生:“這首樂曲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 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詞語描述樂曲的情緒,如歡快、激昂、快樂等。分段聆聽:將樂曲分為兩個樂段,分別播放給學生聽。引導學生關注兩個樂段之間的差異,如節奏、旋律、情緒等方面的變化。提問學生:“兩個樂段有什么不同?” 讓學生通過聆聽和對比,加深對樂曲的理解。學習體驗環節:節奏練習:選取樂曲中的一些典型節奏型,用拍手、跺腳等方式進行節奏練習,讓學生熟悉樂曲的節奏特點。例如,可以讓學生跟著教師的示范,一起拍打 “×× | ×× × |” 等節奏型。旋律哼唱:教師用鋼琴彈奏樂曲的主題旋律,讓學生跟著哼唱。在哼唱的過程中,注意引導學生的音準和節奏,讓學生準確地唱出樂曲的主題旋律。聲勢動作創編:組織學生分組,根據樂曲的節奏和情緒,創編一些簡單的聲勢動作,如拍手、跺腳、點頭等。讓學生在創編的過程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同時也加深對樂曲的理解和感受。展示評價環節:分組展示:讓每個小組上臺展示自己創編的聲勢動作或用打擊樂器為樂曲進行的伴奏。其他小組的學生認真觀看,并在展示結束后進行評價,指出優點和不足之處。教師評價:教師對每個小組的表現進行評價,肯定學生的努力和創意,同時也提出一些改進的建議。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繼續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不斷提高自己的音樂表現能力。拓展延伸環節:介紹樂曲的創作背景和相關的音樂文化知識,讓學生了解樂曲的由來和意義,增強學生對音樂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播放一些其他的進行曲風格的音樂作品,如《運動員進行曲》《拉德茨基進行曲》等,讓學生對比欣賞,感受不同進行曲的風格特點和魅力。九)、板書設計:在黑板的中央,寫上課題 “《快樂進行曲》—— 聆聽”。左側可以列出樂曲的基本信息,如 “曲名:《快樂進行曲》”“作者:(待介紹)”“節拍:2/4 拍”“調式:D 大調” 等。右側可以繪制一些簡單的圖形或符號,用來表示樂曲的節奏型、旋律走向等,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樂曲的音樂特點。例如,可以用一些箭頭表示旋律的上行或下行,用一些圖形表示不同的節奏型。十)、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對某個教學環節不感興趣或參與度不高,需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注重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的關注。每個學生的音樂基礎和學習能力都不同,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指導和幫助,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在教學評價方面,要注重評價的多樣性和全面性。不僅要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還要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和學習態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培養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和自信心。、課后練習選擇題1、以下哪一個是《快樂進行曲》的節拍?( )A. 3/4 拍 B. 2/4 拍 C. 4/4 拍2、《快樂進行曲》的調式是( )。A. C 大調 B. D 大調 C. E 大調3、《快樂進行曲》是由什么樂器合奏的?( )A. 鋼琴 B. 小提琴 C. 管弦樂器4、《快樂進行曲》的第一樂段旋律特點是( )。A. 舒緩 B. 鏗鏘有力 C. 柔和5、《快樂進行曲》的第二樂段情緒與第一樂段相比( )。A. 更平靜 B. 更激動 C. 更悲傷6、聆聽《快樂進行曲》時,我們可以用什么方式來感受節奏?( )A. 點頭 B. 拍手 C. 跺腳7、《快樂進行曲》是根據哪首歌曲改編的?( )A. 《好朋友之歌》 B. 《紅領巾之歌》 C. 《快樂之歌》8、以下哪種音樂表現形式不適合《快樂進行曲》?( )A. 獨唱 B. 合奏 C. 舞蹈9、《快樂進行曲》給人帶來的主要感受是( )。A. 悲傷 B. 快樂 C. 憤怒10、在欣賞《快樂進行曲》時,我們應該( )。A. 安靜聆聽 B. 大聲討論 C. 隨意走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