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情境表演《我愛大自然》(教學設計)人音版(五線譜)(2024)一年級上冊 第一單元 好朋友一、教材分析單元主題關聯性:在 “好朋友” 這一單元中,《我愛大自然》通過情境表演的形式,將大自然視為人類的好朋友,拓展了 “好朋友” 的概念范疇,引導學生關注自然、熱愛自然,與自然建立和諧的關系。音樂內容特點:這首作品旋律優美、節奏輕快,充滿了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音樂中可能運用了一些簡單的音樂元素,如重復的節奏型、易記的旋律片段等,適合一年級學生演唱和表演。同時,作品可能還會通過音樂的變化來表現大自然中的不同景象,如微風、流水、鳥鳴等,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二、學情介紹認知水平:一年級的學生對大自然有著天然的好奇心和親近感,但他們對音樂的理解和表現能力還處于初步階段。他們可能能夠通過直觀的感受來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感,但對于音樂的節奏、旋律等專業知識的掌握還比較有限。學習特點: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喜歡模仿,具有強烈的表現欲。他們對新鮮事物充滿興趣,但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在教學中,需要采用生動有趣、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三、教學理念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需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積極參與的過程中體驗音樂、學習音樂。情境教學:通過創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音樂、理解音樂、表現音樂,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綜合藝術教育:將音樂與表演、美術等其他藝術形式相結合,培養學生的綜合藝術素養。情感教育:引導學生通過音樂表達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和情感價值觀。四、核心素養目標審美感知:學生能夠感受《我愛大自然》的音樂美,體驗音樂所表達的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培養學生對音樂的審美感知能力。藝術表現:學生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我愛大自然》,并通過簡單的動作和表情進行情境表演,培養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創意實踐: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為《我愛大自然》設計簡單的情境表演,培養學生的音樂創意實踐能力。文化理解:學生能夠了解音樂與自然的關系,認識到大自然是人類的好朋友,培養學生對音樂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五、教學重難點教學重點:引導學生用自然的聲音演唱《我愛大自然》。組織學生進行情境表演,表現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教學難點:幫助學生準確把握音樂的節奏和旋律,提高演唱的準確性。引導學生在情境表演中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表現出大自然的不同景象。六、教學準備教具準備:多媒體設備、鋼琴、音響、頭飾、道具(如花朵、樹葉、小鳥模型等)。教學資源準備:收集與大自然相關的圖片、視頻資料,制作教學課件;準備一些關于大自然的詩歌、故事,用于導入和拓展環節。七、教學方法和手段情境導入法:通過播放大自然的聲音、展示大自然的圖片等方式,創設生動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我愛大自然》的學習氛圍。示范教學法:教師用鋼琴彈奏《我愛大自然》的旋律,并用自然的聲音演唱,為學生提供示范。同時,教師還可以示范一些簡單的動作和表情,引導學生進行情境表演。體驗教學法:組織學生通過聆聽、演唱、表演等方式,親身體驗《我愛大自然》的音樂魅力,提高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合作學習法:將學生分成小組,讓學生在小組內進行合作學習,共同設計情境表演,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八、教學環節導入環節:播放大自然的聲音(如鳥鳴、流水聲等),讓學生閉上眼睛,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展示大自然的圖片,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對大自然的感受。教師講述一個關于大自然的故事或朗誦一首關于大自然的詩歌,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故事1《大自然的奇妙世界》親愛的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要給你們講一個關于大自然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大自然是一個神奇而美麗的地方。有一片茂密的森林,里面住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小兔子在草叢中蹦蹦跳跳,尋找著美味的胡蘿卜;小松鼠在樹枝上歡快地跳來跳去,收集著松果準備過冬;小鳥在枝頭歡快地歌唱,仿佛在演奏一場美妙的音樂會。森林旁邊有一條清澈的小河,河水嘩嘩地流淌著。小魚在河里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它們時而跳出水面,時而在水底嬉戲。河邊的花朵五顏六色,美麗極了。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蜜蜂在花叢中忙碌地采著花蜜。大自然就像一個巨大的寶庫,里面有無數的寶藏。有高大的山脈,山上覆蓋著皚皚白雪;有廣闊的草原,草原上牛羊成群;有深邃的海洋,海洋里有各種各樣的奇妙生物。小朋友們,大自然是如此的美麗和神奇,我們應該愛護它,保護它。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隨地亂扔垃圾,不破壞花草樹木,讓大自然永遠保持它的美麗和生機。接下來,老師再給大家朗誦一首關于大自然的詩歌。《大自然的禮物》大自然,是個奇妙的地方,有山有水,有花有草。春天,大地復蘇,花朵綻放,五彩斑斕。夏天,陽光燦爛,綠樹成蔭,蟬鳴聲聲。秋天,果實累累,金黃的稻田,豐收的喜悅。冬天,白雪皚皚,銀裝素裹,宛如童話世界。大自然,給予我們許多禮物,清新的空氣,美麗的風景。讓我們珍惜這份禮物,愛護大自然,保護我們的家園。師:老師非常希望小朋友們通過今天的這個故事和詩歌,更加熱愛大自然,讓我們一起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快樂成長。師:不知道小朋友們有沒有在家和媽媽做過瑜伽的“冥想”環節,這中“冥想”過程很多是播放大自然的聲音。如鳥叫,流水的聲音。有一種說法,各種動物與植物天生具有治療、放松、睡眠、或保持清醒的作用,對很多壓力大導致患病能輔助治療。我們也來感受一下大自然的聲音吧。聆聽感知環節:播放《我愛大自然》的音樂,讓學生初步感受音樂的旋律和節奏。教師提問:這首音樂給你帶來了怎樣的感受?引導學生用簡單的詞語描述音樂的情緒。再次播放音樂,讓學生邊聽邊跟著音樂輕輕晃動身體,感受音樂的節奏。學唱歌曲環節:教師用鋼琴彈奏《我愛大自然》的旋律,讓學生跟著琴聲用 “la” 音哼唱旋律。教師逐句教唱歌曲,注意糾正學生的發音和節奏。讓學生完整地演唱歌曲,教師可以用鋼琴伴奏,也可以播放音樂伴奏。情境表演環節:教師引導學生根據歌曲的內容,設計簡單的情境表演。可以讓學生扮演大自然中的不同角色,如花朵、小草、小鳥等,通過動作和表情來表現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學生分組進行情境表演,教師可以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每組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情境表演,其他學生進行欣賞和評價。拓展延伸環節:教師播放一些與大自然相關的音樂作品,讓學生欣賞,拓寬學生的音樂視野。組織學生討論如何保護大自然,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教師總結本節課的內容,鼓勵學生在生活中多關注大自然,用自己的行動保護大自然。九、板書設計課題:《我愛大自然》情境表演歌詞:(根據歌曲內容書寫)節奏型:XX X | XX X |表演提示:小鳥--飛翔--嘰嘰咋咋十、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和學習興趣。如果學生對某個教學環節不感興趣或參與度不高,需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注重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的關注。每個學生的音樂基礎和學習能力都不同,在教學過程中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給予不同程度的指導和幫助,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提高。在情境表演環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鼓勵學生大膽表現。同時,要注意引導學生在表演中注意安全,避免發生意外。在拓展延伸環節,可以引導學生將音樂與其他學科(如美術、語文等)相結合,開展綜合性的學習活動,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課后練習選擇題1、《我愛大自然》的音樂情緒是( )。A. 歡快的 B. 悲傷的 C. 平靜的2、這首歌曲適合用什么聲音演唱?( )A. 大聲喊叫 B. 自然的聲音 C. 假聲3、在情境表演中,扮演花朵的同學可以做什么動作?( )A. 揮舞手臂 B. 彎腰點頭 C. 跳躍4、《我愛大自然》的節奏特點是( )。A. 緩慢的 B. 輕快的 C. 激烈的5、以下哪個是大自然中的聲音?( )A. 汽車喇叭聲 B. 鳥鳴聲 C. 手機鈴聲6、在演唱《我愛大自然》時,我們應該帶著什么樣的感情?( )A. 憤怒的感情 B. 悲傷的感情 C. 熱愛的感情7、這首歌曲的旋律是( )。A. 上行的 B. 下行的 C. 波浪形的8、在情境表演中,扮演小鳥的同學可以發出什么聲音?( )A. 喵喵叫 B. 汪汪叫 C. 嘰嘰喳喳的叫聲9、《我愛大自然》的歌詞中提到了哪些大自然的事物?( )A. 高樓大廈 B. 汽車 C. 花朵、小草、小鳥10、學習完《我愛大自然》后,我們應該怎么做?( )A. 破壞大自然 B. 保護大自然 C. 不理會大自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