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第2課時)教學設計課題名稱 氣溫的變化與分布 年級 七年級核心素養目標 閱讀世界年平均氣溫分布圖,歸納世界氣溫分布的特點和規律。綜合考慮緯度、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多種因素對氣溫分布的影響,以及這些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 通過觀察和記錄不同區域的氣溫數據,繪制氣溫分布圖,提高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 用實例說明氣溫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以及人類活動如何通過溫室氣體排放等方式影響全球氣溫,從而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教學重 難點 教學重點:氣溫分布的規律,等溫線圖的判讀。 教學難點:理解氣溫分布的全球規律及其影響因素。教學過程 新課導入: 溫故知新:復習等高線的相關知識,舉一反三,嘗試得出等溫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學生活動:回顧舊知識,為新課學習做準備。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等高線的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思考等溫線的概念和基本特征。有助于鞏固學生的舊知識,還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為新課學習做好鋪墊。同時,通過引導學生自主思考等溫線的特征,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新課講授: 自主學習:等溫線。思考等溫線有什么特征? 學生活動:同一條等溫線上各點溫度相等;每相鄰的兩條等溫線溫差相等。 全球等溫線分布規律 在圖中用不同顏色的筆分別標畫出20℃、10℃、0℃、-10℃的等溫線,觀察從赤道向兩極世界年平均氣溫有什么變化規律? 學生活動:閱讀課本圖4.13,小組討論發言。 教師總結:北半球等溫線數值由南向北逐漸減小,南半球等溫線數值由北向南減小。據此可以歸納,氣溫大致由低緯向高緯逐漸降低。 【設計意圖】在圖中標畫出不同溫度的等溫線,并觀察從赤道向兩極世界年平均氣溫的變化規律,旨在培養他們的空間想象能力和數據分析能力。 教師:同一時間,氣溫大致由低緯向高緯減小,氣溫存在差異。那不同季節高低緯度之間的氣溫差異大小會不會變化呢?閱讀圖4.14和4.15,北半球等溫線1月和7月哪個月較密集? 學生:1月更密集。 小結:北半球1月等溫線比7月更密集,說明北半球1月氣溫差異比7月更大。 【設計意圖】小組討論和發言,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碰撞,促進他們對全球等溫線分布規律的理解。教師的總結則是對學生討論的升華,幫助他們形成系統的知識體系。 同緯度海陸氣溫分布規律 引導學生閱讀課本圖4.13,思考:緯度相同,陸地和海洋的氣溫是不是相同? (1)以北半球同緯度為例,1月平均氣溫陸地和海洋哪里氣溫高? (2)7月平均氣溫陸地和海洋哪里氣溫高?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思考緯度相同但海陸位置不同的地區氣溫是否相同,旨在培養他們的對比分析和歸納總結能力,使他們認識到海陸熱力性質的差異對氣溫的影響,從而理解同緯度海陸氣溫分布規律。 3.同一緯度氣溫分布 教師:根據上面的規律,解釋古詩中“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原因。 學生活動:因為海拔高,所以氣溫低。山寺所在地因為海拔高所以桃花開花時間較晚。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解釋古詩“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的原因,旨在培養他們的地理實踐能力和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通過將古詩中的現象與地理知識相結合,使他們認識到海拔對氣溫的影響,從而深化他們對同一緯度氣溫分布規律的理解。同時,這種教學方式也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和審美情趣。 三、鞏固提升: 四、課堂小結:本節課學習了等溫線及等溫線的判讀方法,了解了世界氣溫的分布規律,為后續世界氣候類型的學習打下了基礎。回顧課堂內容,總結學習收獲。 【設計意圖】鞏固所學知識,形成知識體系。教學反思 通過圖表展示和數據分析,學生較好地掌握了氣溫分布規律。但在解釋特殊地區氣溫異常及實踐應用方面,部分學生理解困難,需加強差異化教學和實踐能力培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