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尊重他人》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懂得尊重對個人及社會的重要作用,形成以人為本的價值觀。 道德修養:樹立尊重他人的意識,在生活中踐行尊重理念。 法治觀念:遵守基本道德,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正確處理社會交往的問題與摩擦。 責任意識:關注他人、平等待人、換位思考、欣賞他人,做到尊重他人。 教學 重點 懂得尊重對個人和社會的價值和意義;如何尊重他人。 教學 難點 如何尊重他人。 教學過程導入 聚焦熱點: “糖水爺爺”謝永安因堅持17年不漲價賣糖水走紅后,遭遇網暴,決定放棄糖水生意。 謝永安,67歲,武漢街邊賣糖水爺爺,因堅持17年不漲價,糖水只賣2元,且用料足、可無限續杯,被網友親切稱為“糖水爺爺”。走紅后,其生活被網友扒出,部分網友質疑其操作不衛生、食材不干凈,并造謠其子孫不孝,無依無靠。面對網暴,謝永安表示很無奈,決定放棄糖水生意,不再出攤,并澄清網絡上名為“武漢糖水爺爺”的賬號并非其開設,請網友們切勿上當 。 看到糖水爺爺被網暴,你有何感受 為什么 提示:生氣。因為他們未經調查、無端指責污蔑糖水爺爺,對他實施網絡暴力是對他的極為不尊重。 授新課 筆記:1.尊重的含義及表現 含義:尊重即尊敬、重視。表現: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等。 議學情境一: 思考:被網暴后的糖水爺爺內心有什么感受 傷心、自責、無奈。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與認可,往往會產生自卑感、挫敗感。 思考:得知走紅時的他會是何感受 提示: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 受到他人尊重能夠增強自尊、自信,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 知識拓展: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 議學情境二: 了解到老人的情況,老人租住地所屬社區表示,如果老兩口愿意,可以給他們安排穩定的工作。老人家里也陸陸續續有一些熱心人士送東西、詢問情況。 想一想:與網暴者相比,這類言行是何種性質 有何意義 提示:是對老人的關愛與尊重。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夠減少摩擦,消除隔閡,增進信任,形成互敬互愛的融洽關系,從而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知識小結:為什么要尊重他人? ①(尊重是交往的起點。)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 ②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夠減少摩擦,消除隔閡,增進信任,形成互敬互愛的融洽關系,從而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議學情境三: 對于“糖水爺爺遭無端網暴”這事件,你會如何評論 提示: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不了解實際情況,就靠拍腦袋想象隨意敲下的字詞,是對他人的勞動成果和人格的極為不尊重。 啟示:積極關注、重視他人。 ①給予他人應有的、適當的關注,而不冷落、忽視他人。 ②對他人的疑惑給予細致耐心的解答,對他人的請求給予熱情的幫助。 議學情境四: 新聞一:近期,一則“旅游博主雇轎 上山遭網暴”的話題引爆輿論。網暴者認為博主是對轎夫人格的踐踏,但轎夫恰恰相反,希望能有更多的游客選擇坐轎的方式上山,因為他們以此謀生,靠此吃飯。 這場輿論風波的直接影響,是游客會因擔心輿論壓力有意識地避免選擇坐轎上山,這意味著轎夫們的經濟來源收縮,進而造成生活壓力抬升。 新聞二:7月,鄭靈華拿到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她沒舍得拆封,拿著通知書給病床上的爺爺一個驚喜,并將這一幕拍成了照片,發到了社交平臺。沒想到她突然間成了眾人攻擊的靶子。一些網友分不清鄭靈華是圖中的老人還是女生,誤認成“老少戀”對其頓辱罵。有網友指責她“吃人血饅頭,拿自己爺爺炒作”,不正經、妖精、紅毛怪”,“一 個研究生,把頭發染的跟酒吧陪酒一” 遭遇網暴后,她無法集中注意力學習,嚴重失眠,吃不下飯。親戚看到網絡惡評,說她“多事”,她一度想到自殺。 思考:請對這事件發 表你的看法。 提示:網暴者全憑腦補任意宣泄自己的情緒,給當事人心里造成了重大的恐慌。我們應該將心比心,體會他人的感受,注意自己的言行。 啟示:學會換位思考。 ①我們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 ②應該將心比心,體會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難處,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他人。 知識小結;怎樣尊重他人? ①積極關注、重視他人。 ②平等對待他人。 ③學會換位思考。 ④學會欣賞他人。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 生活中,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個性特點都不同。為此,我們在與人交往時應該( ) A. 真誠坦率,善于聆聽B. 樂觀幽默,熱情大方 C. 尊重差異,平等待人D. 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2.“一個永遠不欣賞別人的人,也就是一個永遠也不被別人欣賞的人。”這告訴我們在交往中要( ) ①學會欣賞、贊美他人 ②學會寬容他人 ③善于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 ④學會欣賞自己獨特的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 社會上,司機開“斗氣車”現象屢禁不止,釀成車禍的也不少。針對開“斗氣車”的現象,下列勸解最恰當的是( ) A. 禮貌是尊重、文明的具體表現,有了禮貌就不會有矛盾 B.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善于寬容,忍讓一切 C. 情緒猶如雙刃劍,我們要懂得調控自己的不良情緒 D. 尊重他人是獲得尊重的前提,要學會尊重他人 4. 一名失去雙手的顧客前往餐廳就餐,他請求餐廳服務生給予幫助,一名年輕男服務生立即坐到他的對面,面帶微笑地細心喂食,全程逾半小時。這一善舉被一名顧客用手機拍攝下來,并上傳至網絡,獲得眾多網友的贊賞。這件事告訴我們( ) ①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關愛,我們應該伸出熱情的手,主動幫助和關心他人 ②要平等待人,不歧視他人 ③尊重他人,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美 ④盡管我們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要承擔的責任卻是相同的 A.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