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蘇教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教材解讀部分★★(54頁)教材解讀《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上冊說明一 教學內容二 編寫特點三 教學建議《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上冊各單元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綜合實踐活動:數學游戲分享第一單元 0~5的認識和加減法綜合實踐活動:生活中的位置第二單元 6~9的認識和加減法第三單元 圖形的初步認識(一)第四單元 10的認識和加減法綜合實踐活動:好玩的“搶10”第五單元 認識11~19期末復習一 教學內容本冊教科書有5個教學單元,分別屬于“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等內容領域,還安排了3次“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最后安排了期末復習。具體內容見下表。內 容 領 域 主 題 單 元數與代數 數與運算 數量關系 一 0~5的認識和加減法二 6~9的認識和加減法四 10的認識和加減法五 認識11~19圖形與幾何 圖形的認識與測量 三 圖形的初步認識(一)綜合與實踐 數學游戲分享生活中的位置好玩的“搶10”“數與運算”主題的教學內容主要是認識0~19這些自然數,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數的認識是小學數學課程最基礎的內容之一。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面對各種各樣的事物,自然產生了計數的需要,并逐步形成抽象的數概念。回溯古人計數的歷史,有助于我們把握計數的本質。首先,計數一開始就建立在對應的基礎上。打了2只野免,會用2根手指表示野兔的只數;捕了3條魚,會用3根手指表示魚的條數。其次,從借助身體器官計數過渡到用替代物計數。當事物的數量比較多時,手指的數量常常不夠用,人們想到用身體的其他器官、小棒或石子等來計數。這為用符號記錄數打下了基礎。最后,逐步產生按群計數的思想。當要計數的數量比較多時,人們慢慢發現可以兩個兩個地數,也可以五個五個地數,十個十個地數。這成為用不同“單位”計數的思想基礎。為了交流的方便,不同民族和地區的人們不約而同地采用符號來記數。和計數建立在“對應”基礎上相一致的是,用不同的符號對應表示不同的數也是理所當然的。但用不同的符號來表示多個更大的數顯然是十分棘手的問題。于是,基于按群計數的經驗,人們將這些符號放在不同位置表示不同的數,在不同位置的數字符號表示的意義不同。于是,記數的位值原則也產生了。可能是因為人有10根手指,即人們更習慣于將十作為單位來按群計數,所以十進制也成為不同民族和地區人們的共同選擇。這樣,人們只要用0~9這10個數字符號,借助十進制位值制,就可以表示無限多個自然數。在認識10以內的數時,先認識1~5,再認識0,然后認識6~9,最后認識10。把0放在稍后一些認識,是因為數起源于數,數數一般并不從0開始,0和其他自然數的產生過程不一樣。而如果用0來表示沒有時,它和其他自然數的意義是一致的。規定自然數從0開始的主要原因是:如果沒有0,將無法定義相反數,進而無法定義負整數;如果定義不出負整數,將無法通過加法的逆運算定義減法,自然數集合就不可能在公理化結構下擴張為整數集合。單獨認識10這個數,是因為它既是一個新的數,也是學生第一次學習新的計數單位,感悟把相同的數字符號放在不同的位置表示不同的大小。在認識11~19時,學生將在以一為單位數數的基礎上,感悟十幾還可以看作由1個十和若干個一組成的數,初步感悟十作為一個計數單位的作用。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是學生學習四則運算的開始。學生在這一階段認識加法和減法,主要是結合現實情境感悟加法和減法的含義。從運算產生的過程來看,加法來源于數數。在數數時,從1開始,依次往后“+1”,分別得到2,3,4,…這一過程就是原來的自然數和1合并在一起得到新的自然數,可以用加法表達:1+1=2,2+1=3,3+1=4…因此,兩個數相加的得數可以通過數數得到。正因為加法和數數的過程有密切聯系,而一個自然數既能表示基數意義,也能表示序數意義,因此和自然數的兩種意義相對應,加法也可以用基數理論和序數理論進行定義。基數理論:設A、B是兩個不相交的有限集合,它們的基數分別是a和b,如果集合A與B合并所得的并集是C,那么并集C的基數c就叫作a與b的和,求兩個數的和的運算叫作加法。記作:a+b=c。序數理論:如果數a與數b都是自然數,在自然數列中的數a之后再數出b個數來,恰好對應于自然數列中的數c,那么,數c叫作a與b的和,求兩個數的和的運算叫作加法。記作:a+b=c。與加法的序數理論相對應的現實情境具有明顯的“添上”動作,更便于學生聯系生活經驗理解“加”的數學意義,所以教科書一般先出示在已知量的基礎上“添上”一個量的情境,幫助學生初步認識加法的含義。在此基礎上,教科書呈現把兩個量“合并”成一個量的情境,幫助學生體會基數理論的加法含義。和加法的含義相對應,教科書從上述情境中加法的逆運算出發呈現減法情境,引導學生感悟減法的含義。在求未知加數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加法的含義,感受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豐富對等號意義的理解。在認識加法、減法含義的同時,還要學習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由于1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數目比較小,學生通常能夠正確算出得數,要引導學生經歷在數軸上數數運算的過程,感悟數數與加減運算的聯系,直觀地感悟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有關0的加法和減法運算是補充定義的,也即a+0=a,0+a=a,a-a=0,a-0=a。對于小學生而言,不能嚴格按照知識邏輯對加法和減法運算“打補丁”,而是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體會有關0的加、減運算方法。“數量關系”主題的教學內容主要是在簡單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數和數的運算解決問題。在《0~5的認識和加減法》單元教學看圖講加法和減法故事,在《6~9的認識和加減法》單元教學嘗試用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表述題意,在《10的認識和加減法》單元教學用加法和減法解決實際問題。在《期末復習》中引導學生感受畫圖、列表整理條件等幫助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同時,教科書還在練習中設置探索規律的問題,導學生發現簡單的數、算式或圖形的排列規律,以及簡單的數量關系規律,根據規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圖形的認識與測量”主題的教學內容是初步認識立體圖形,通過實物或模型辨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能直觀描述這些立體圖形的特征。學生在現實生活中會接觸各種各樣的物體,如果將物體的形狀、大小抽象出來,就成為立體圖形。一個立體圖形有長短、高矮和厚薄,因此占有一定的空間。立體圖形可以在三個不同維度進行變化,教科書讓學生用幾個相同小正方體進行拼圖,感悟立體圖形的維度變化。綜合實踐活動“數學游戲分享”主要讓學生用“數”介紹自己,認識同學,介紹自己的幼兒園;回顧、分享在幼兒園經歷的與數學內容相關的游戲活動;和同學一起數數、比較數量多少,拼搭積木和圖形,比較圖形大小,分類整理物品等,在游戲、活動的過程中初步了解數學的研究對象,感受觀察、操作、比較、分類等數學學習的基本方法,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和好奇心,逐步適應小學數學學習的要求。綜合實踐活動“生活中的位置”主要讓學生結合教室情境,認識前、后、上、下、左、右,會用這些詞語描述物品和同學之間的位置關系,在布置教室后面黑板或墻面的活動中加深對位置關系的體驗;了解并能運用上、下、前、后、左、右等詞語介紹生活中的位置,形成對現實空間三個維度方向的初步認識。綜合實踐活動“好玩的‘搶10’”主要讓學生結合和是10的兩個數或多個數的加法,在分組游戲的過程中按照游戲規則進行思考,感受數學游戲的趣味性;在教師的指導下嘗試設計、介紹與加減法運算相關的其他數學游戲,積累設計并實施游戲的活動經驗,感受與同學合作學習的價值。二 編寫特點本冊教科書依據2022年版課標規定的第一學段的具體目標,統籌規劃第一學段的課程內容,充分考慮一年級新入學學生的年齡特征、生活經驗,力求面向全體學生,并兼顧不同學生的數學學習需要,優化內容呈現方式,便于教師有效開展教學,落實相應的教學目標。1.體現數與運算之間的密切關聯。數是運算的對象,數的表示方法影響著運算的算理。數的運算有助于學生加深對數的認識,增強數感。為了幫助學生感悟數與運算之間的聯系,教科書將10以內數的認識與相應的加減法有機結合,分成《0~5的認識和加減法》《6~9的認識和加減法》《10的認識和加減法》三個單元進行教學,這樣便于學生聯系數數的過程探索加法和減法運算的結果。在認識11~19時,結合數的組成教學10加幾和十幾減10、十幾加幾和十幾減幾的計算,以數的組成理解相應的運算方法,在運算過程中加深對數的組成的認識。借助數軸將數數和加減運算結合起來。較小的數更容易在數軸上清楚地表示出來,便于學生建立數的位置表象,把握數的大小關系,通過數數得出加減法運算的結果。教學認數時,先借助直尺直觀地顯示數的排列順序,然后讓學生在數軸上用點表示數初步感悟數軸上數的位置以及順序,把握數的大小關系。在教學加法和減法運算方法時,引導學生在數軸上“接著數”或“接著倒數”,體會加減法運算與數數的聯系,感悟加減法運算之間的關系。2.循序漸進地編排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經歷過求和、求剩余(或另一部分量)的問題,對這些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具有一定的感性經驗。教學《0~5的認識和加減法》時,注意結合“添上”和“求剩余”的現實情境,引導學生看圖說加法和減法的故事,分別列出一道加法和減法算式,感受求和或求剩余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教學《6~9的認識和加減法》時,通過呈現兩個部分量“合并”的現實情境,引導學生看圖或填空,初步感受可以用兩句話和一個未知的結果表達完整的數學問題,同時根據求和、求另一部分量的不同問題分別列出兩道加法和減法算式,感受求和或求另一部分量實際問題的數量關系。教學《10的認識和加減法》時,注意結合“合并”的現實情境,繼續引導學生看圖說加法和減法的故事分別列出一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初步感受加法和減法之間的聯系。在此基礎上,呈現用兩個條件和一個問題呈現完整的數學問題,通過4種不同顏色的線條組成的板塊引導學生經歷解決問題的基本步驟,聯系加法和減法的含義分析并解決求和、求剩余(或另一部分量)的實際問題,不斷深化對相應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認識。最后以圖文結合的形式安排求未知加數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加深對求和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理解,體會減法與加法的聯系,豐富對“=”表示兩部分的數量相等關系的認識。3.注重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一年級上學期的學生剛從幼兒園進人小學,更需要從生活實際引出教學內容,設計能夠激發興趣的教學活動和數學游戲,引導學生多種感官投入學習活動。教學數的認識和運算時,在單元主題圖中設計富有童趣的童話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意聯系學生熟悉的校園場景、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場景,激活學生數數和運算的經驗,從而理解數和運算的含義。同時,通過用手勢、擺小方塊表示數,擺小方塊表示加法和減法運算,在數軸上畫箭頭進行計算等不同形式和思維水平的活動,引導學生逐步深人地理解數與運算的含義,學會加減計算,積累相應的數學活動經驗。教學圖形的初步認識時,注意聯系家里房間布置的場景,引導學生借助熟悉的物體,初步體會圖形和實際物體形狀之間的對應關系,在頭腦中初步建立圖形的表象。同時通過滾一滾、搭一搭、堆一堆、拼一拼等活動,加深對這些圖形特征的感受。教科書還重視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需要設計“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引導學生開展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的學習。在剛開學時開展“數學游戲分享”的主題活動,嘗試用“數”介紹自己和幼兒園,分享在幼兒園玩過的不同形狀的玩具和最喜歡的游戲,并在教師的指導下與同伴一起玩這些游戲,經歷數數、比較大小,拼圖,比較線段長短、圖形大小,分類整理物品等活動,熟悉新的學習環境和同學,初步了解數學的研究對象和學習數學的基本方法,順利完成從幼兒園向小學學習的過渡。在學生認識0~5和加減法之后,引導學生在教室場景中認識上、下、前、后、左、右,在動手布置教室墻面或后面的黑板的過程中運用這些方位詞,同時能用方位詞描述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介紹自己家物品擺放的位置,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在學習10的加減法之后,讓學生開展“搶10”游戲,在和同伴合作、理解游戲規則的前提下參與活動,提高計算的熟練程度,培養思維的發散性,同時學會設計游戲規則,嘗試對他人的想法提出建議,在教師的指導下組織同伴開展活動。4.提供更加豐富的課程資源。為了更好地滿足多樣化的教學需求,促進不同學生思維的發展,教科書注意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課程資源,增加課程內容的彈性,發揮課程育人的功能。在精心設計針對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習題基礎上,更加重視習題背景的現實性和人文性、思維過程的探索性和開放性。例如,教學“幾和第幾”時,呈現了售票窗口排隊時禮讓老人的場景,對學生進行尊老敬老的教育;設計了學生與同伴合作按要求拼擺動物卡片的場景,活動過程具有較強的開放性;教學認識0~5后,安排了一道思考題,讓學生看圖用學過的數表示小紅洗碗的先后順序,感悟可以用數定性地描述生活中的事件;教學認識 11~19之后,讓學生調用生活中認識鐘面的經驗,學會認識整時;教學認識圖形后,讓學生通過觀察尋找給定圖形的排列規律,并按規律接著擺。教科書還注意結合教學內容編排“你知道嗎”欄目,結合認數的教學讓學生了解古人計數的方法,了解我國歷史悠久的記數文字和古詩中的數字,了解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豐富對數學內容的認識,受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三 教學建議根據本學期教科書的教學內容與教學目標,提出以下幾點教學建議。1.經歷抽象過程,理解數與運算。數是對數量的抽象。教學認數時,應重視引導學生經歷數的抽象過程,理解數的合義。例如,教學認識1~10時,可以先出示主題情境圖,引導學生數出圖中各個事物的數量,并把相同數量的事物分為一類,用手勢表示每類事物的數量。用手勢表示是古人最初的計數方法,也是對具體數量的初步抽象,因為它舍棄了事物本身的其他屬性,只保留了量的屬性。再數出相應個數的小方塊,以半抽象的小方塊作為具體數量的替代物,也作為后續計數與計算的主要直觀材料。在此基礎上,介紹用數字符號表示的數完成對數量的抽象,培養初步的符號意識。在經歷數的抽象過程之后,還應及時引導學生將抽象的數具體化,回到現實生活中尋找相應的實例,豐富對數概念外延的認識。上述過程是感性具體抽象為數學概念,再回到理性具體的過程,有助于學生形成初步的抽象意識。教學加法、減法的含義,也應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經歷加法或減法算式的抽象過程。可以先出示主題情境圖,引導學生看圖說說知道什么,并將情境圖中的數量及其關系用小方塊和相應的符號表示出來,進而抽象出加法或減法算式。在初步認識加法或減法算式之后,引導學生再講一個相應的數學故事,將算式表示的含義具體化,感悟算式表示意義的普遍性。2.自主探索交流,理解算理算法。本學期學習的加減計算數目較小,學生容易算出得數,但教學時仍應重視引導學生經歷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理解運算的算理,逐步掌握算法。在10以內的加減運算(含得數是10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下同)中,有的學生會通過數數進行計算,也有的學生能直接說出得數。過去的教材花了較多的時間教學數的分與合,學生在計算時能夠直接利用相關知識說出得數,盡管提高了運算速度,但卻可能弱化對算理的理解。因此,應注意結合數軸引導學生順著數數或倒著數數,感悟加法是加上若干個一,減法是減去若干個一。在數軸上計算加法,既可以從第一個加數接著數,也可以先數出第-個加數,再接著數出第二個加數。前一種方法與“添上”的情境更吻合,后一種方法與'合并”的情境更吻合。教材分別結合5以內的加法和10以內的加法呈現了兩種不同的數數方式。與之相對應,減法也分別按照相應的方法倒著數數。這樣做,不僅溝通了加法與數數的聯系,也直觀地孕伏了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教學十幾加幾或減幾時,應鼓勵學生獨立思考,提出不同的算法。在交流多樣的算法之后,引導學生借助計數器上撥珠計算的過程,感悟十幾加幾或減幾都要將幾個一相加或相減。3.及時回顧整理,建立認知結構。在一段學習結束之后,引導學生及時回顧相關知識,有助于從整體上把握知識全貌,感悟同一主題的內容核心。同時,通過整理知識之間的縱橫聯系,有助于提綱挈領地把握知識結構,在頭腦中形成相應的認知結構。在5以內的加減法教學結束之后,教科書在練習二中編排了第8、9題,引導學生將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算式分一分、排一排,這樣既能完整地呈現所學過的加減法算式,也能通過有規律的排列,引導學生認識算式之間的聯系,體會和或差相等的不同算式:在9以內的加減法教學結束之后,通過單元復習引導學生整理學過的加法和減法算式,發現相關算式之間的規律。期末復習時,注意引導學生回顧與整理已經學過的數和算式,加深對不同數的計數單位的認識,感悟數與運算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回顧已經學過的立體圖形,通過分類加深對平面與曲面的認識,從不同角度感受這些立體圖形之間的聯系。4.開展評價反思,激勵學習,改進教學。評價的主要作用是激勵學生學習,改進教師教學。在每一單元教學結束之后,應充分利用“評價與反思”中的內容,讓學生逐條對照,開展自我評價。“評價與反思”包含對學習內容的評價和學習習慣與方法的評價。既應重視學生理解與掌握學習內容的評價,也應重視學習習慣與方法的評價,幫助學生逐步養成“專心聽”“大膽說”“不懂就問”“認真寫”“遇到問題認真想”等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同時,還可在適當的時機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互評,逐步學會客觀地評價他人,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在評價之后,還應引導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總結自己的學習經驗和感受,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逐步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在開展“綜合與實踐”主題活動的過程中,應及時組織學生開展過程性評價。在活動結束之后,組織學生回顧活動過程,對自己在活動中的表現進行反思與評價。反思與評價的內容應既關注運用數學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的表現,也關注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的表現;既關注每個學生個體的活動,也關注小組合作交流的情況;既關注學生對數學的理解與運用,也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感態度。通過反思與評價,不斷內化、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感悟數學思維方法,促進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義務教育教科書 數學》一年級上冊各單元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綜合實踐活動:數學游戲分享為幫助一年級新生消除人學初期的緊張感和陌生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教材在起首部分以“數學游戲分享”為主題,引導學生介紹分享自己幼兒園生活中經歷的數學活動和數學游戲,與同伴一起玩數學游戲,寬松自由的學習氛圍,能夠幫助學生完成從幼兒園到小學學習生活的順利銜接。在回憶游戲、分享游戲、合作游戲的活動過程中,一方面為學生創設了主動參與、大膽交流表達、與同學交往互動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喚醒了學生人學前已經積累的關于數和形等方面數學知識的感性認識和學習經驗,為后續學習奠定了基礎。相對于以往教材安排的“數一數”“比一比”“分一分”“認位置”等系列“起始課”,新教材的一個重要變化就是將這些內容進行了有機統整,彰顯了跨學科學習的特點,落實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的“注重幼小銜接”和“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注重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的學習設計”的基本要求。此外,這一板塊的教學時間相對于以往教材的“起始課”明顯拉長,活動內容也更為豐富,在教學過程中要保證學生能真正動起來、玩起來,要更加關注學生積極的參與體驗、活動經驗的獲得以及情感態度的發展,要適時引導學生描述感受、表達收獲、總結發現。一、創設熟悉的現實情境,喚醒學生在幼兒園學習和日常生活中關于“數”和“形”的經驗教材首先以“我和我的幼兒園”為主題,引導學生通過介紹自己的幼兒園和在幼兒園經歷的數學活動,嘗試用“數”表達和介紹自己、介紹自己熟悉的幼兒園,和小伙伴彼此分享在幼兒園玩過的有趣的數學游戲,邀請同伴一起再玩一玩這些數學游戲,通過游戲認識新同學、融入新集體,銜接幼兒園與小學生活,順利開始小學數學的學習。“我和我的幼兒園”這部分教學內容,包含了以下幾個環節:用“數”介紹自己、用“數”介紹自己的幼兒園、介紹自己在幼兒園玩過哪些形狀的玩具、介紹自己最喜歡的數學游戲,說一說并玩一玩。這部分教學內容是學生進入小學后數學學習的起始課,應重點關注幼兒園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的喚醒和激發,使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開展喜歡的數學游戲一方面回顧以前生活學習中積累的對“數”和“形”的感性認識和已有經驗,另一方面對小學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和向往,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正因為是新學期第一節數學課,同學們之間還不熟悉,因此教材安排了“介紹自己’“介紹自己的幼兒園”這樣的教學環節,目的是通過介紹分享,消除陌生感,增進彼此的了解,做好新生人學適應教育。這個環節中可以創新教學形式,鼓勵學生用各種方式向其他同學介紹自己,引導學生用數來介紹自己的生日、年齡、身高、家庭住址、父母的電話號碼等,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世界和生活世界有密切聯系,很多信息可以用數來表達,更讓學生回顧在幼兒園階段學習的有關數的內容,為后續認識更大的數作好學習準備。除了對數的已有認識,學生在幼兒園與數學相關的集體學習活動和區域活動中,參加過大量對物體形狀特征感知的游戲活動,因此,教材也特別安排了“介紹幼兒園玩過哪些形狀的玩具”的活動,通過回憶幼兒園曾經玩過的游戲,回憶玩具的形狀,喚醒學生已經積累的與圖形相關的知識經驗。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充分交流表達,說一說玩具中有哪些認識的圖形,它們的名稱分別是什么,形狀有什么特征,也可以說一說,用這些玩具玩過哪些游戲,還可以開展搭積木的游戲。通過這樣的介紹分享、游戲活動,增加學生之間的互相交流,同時也讓學生回顧了關于立體圖形的已有認識,為后續初步認識立體圖形奠定認知基礎。除了以上內容,教材還安排學生“介紹自己最喜歡的數學游戲”,說一說并玩一玩。這個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前三個環節的教學重在回憶、交流和表達,喚醒學生在學前階段關于“數”和“形”的已有經驗,這個環節則重在讓學生玩游戲。但考慮到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建議增加1課時,專門讓學生開展游戲。游戲前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說出自己最喜歡的游戲,并且共同決定要玩哪一個游戲。玩游戲之前要注意提醒學生共同商議游戲規則,確定玩游戲的先后順序,明確玩游戲的紀律要求,提供玩游戲的學習素材,保障充分玩游戲的時間,讓學生在這個環節中真正感受到數學游戲有趣好玩,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二、選擇學生感興趣的內容,把數數和具體數量大小比較融于有趣的數學游戲之中教材第3~4頁“數數比比”活動,通過數一數、比一比的相關數學游戲活動,幫助學生結合具體游戲數一數情境中物體的個數,初步學會口頭用1~10各數表示。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具備學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基礎,大部分幼兒已經具備20以內唱數、點數的方法和對10以內數量的物體進行準確計數的經驗,一般能數出10以內各數。本課時教學一方面幫助學生在數數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分類,一一對應等數學方法,感受用數表達物體個數和數量關系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為后面正式學習認數和計算作好鋪墊和準備。“數數比比”活動包含了以下幾個小游戲:報數拿球、報數畫圖、數出10個花片擺成不同的樣子、畫花片比一比,兩人一組畫盤子和蘋果。這些小游戲都圍繞“數數比比”的活動目標,讓學生在感興趣的游戲情境中數出個數在10以內的物體。教學重點是通過游戲操作,讓學生學會認真觀察、仔細聆聽、動手操作,正確運用已有的數數經驗完成游戲,教學難點是根據要求的數拿出或畫出相應個數的物體,正確建立物體個數與數之間的對應關系,感知10以內的數量,發現物體的數量不會因其排列方式的改變而變化。這些游戲能客觀反映學生對10以內數的認知水平,也便于教師把握真實學情,為后續教學打下基礎。以第一個游戲報數拿球為例。報數拿球是幼兒園階段經常玩的游戲,選擇這個游戲素材開展數數游戲,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個游戲的主要目的是把數數與具體數量的認識相結合,教學時可以四人一小組開展游戲,由一名學生報出10以內的數,其他三名學生根據要求從籃子里拿出相應個數的球,拿完之后互相數一數,驗證是否正確,拿對一次可以得一顆星,誰的星數多就算獲勝。游戲前需要確定分組,明確游戲規則,并作好游戲記錄,游戲過程中通過所報的數與所取球的個數的對應,幫助學生回憶根據指定數目取出相應數量物體的計數方法,統計得星的過程也蘊含著比較數量大小的數學活動。三、提供豐富的操作材料,通過積木拼搭和圖形組合的游戲活動喚醒學生對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的感知教材第5~6頁“搭搭拼拼”活動,著重引導學生通過積木拼搭和圖形組合的游戲活動,一方面回顧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等立體圖形和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的感性認識,感知和發現常見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了解它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和應用,另一方面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且在游戲活動過程中,學會與同學進行合作學習,培養初步的合作意識,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搭搭拼拼”活動包含了以下四個游戲活動:看一看搭一搭、想一想搭一搭、彩紙拼圖、創意拼圖。活動目的是使學生在感興趣的游戲活動中經歷看看、搭搭、想想、堆堆、拼拼、數數的過程,在動眼觀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動口表達中進一步感知常見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引導學生在“搭搭拼拼”的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嘗試用上下、前后、里外、中間、旁邊等方位詞描述物體的位置關系,初步培養學生對不同幾何圖形的直觀判斷能力,滲透分類意識,發展空間觀念。其中“看一看搭一搭”“想一想搭一搭”這兩個活動用積木拼搭,教學重點是在用不同幾何體搭積木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相關幾何體的主要特征,例如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面是平的,便于拼搭,圓柱有的面是曲的,可以滾動,等等。“彩紙拼圖”“創意拼圖”這兩個活動用不同形狀的彩紙拼圖,教學重點是用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進行組合操作,操作中讓學生感受平面圖形的特征及各種變式,學會把已有圖案分解成若于個平面圖形,或把幾個不同的平面圖形拼組形成不同圖案,通過觀察、拆分、拼圖的活動,讓學生初步體會分類、比較等認識事物的方法,培養初步的觀察、操作能力,增強對數學學習的好奇心,初步培養數學審美。四、用好釘子板,合理安排圍一圍、畫一畫的實踐活動,在操作中初步感知點、線、面的關系教材第7~8頁編排的數學游戲是圍“草地”,這部分內容可以安排1個課時進行活動。教材編排這部分內容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通過圍一圍、畫一畫的實踐活動,一方面回顧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平面圖形的認識,感知和發現常見幾何圖形的基本特征,通過釘子板上單位面積(方塊)覆蓋的方式,初步體驗平面圖形的面有大有小,初步感悟面積和面積測量的意義,了解平面上兩點之間可以有多種連線方式,且連線段距離最短,另一方面通過實踐活動使學生了解平面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價值和應用,從中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經驗,在操作中初步感知點、線、面之間的密切聯系,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圍“草地”這個游戲活動中,包含以下三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圍一個比釘子板上的“草地”更大些的“草地”;第二個環節是兩人一組,一個人圍“草地”,另一個人圍出更大的“草地”;第三個環節是在“草地”上修路,想辦法把兩座小房子連起來。三個環節的活動都是以圍“草地”為主題情境前后貫通,編排目的是使學生在看一看、圍一圍數一數、比一比、連一連、想一想的實踐活動中經歷思維過程,引導他們在“圍圍比比的活動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體驗平面圖形的面的大小關系,感悟兩點之間線段最短,初步培養學生對不同幾何形體的直觀判斷能力,滲透分類意識,發展初步的空間觀念。這本課的第一個環節是圍一個比釘子板上的更大些的“草地”,課前教師一定要給學生準備好釘子板等學習材料。這個數學活動建立在學生學前已經具備一定的長度和面積的測量經驗,他們會用首尾相接擺放單位量的方式,進行長度的自然測量,也會用方塊覆蓋的方式比較兩個面的大小。例如,幼兒園大班就有“菜園有多大”“果園有多大”的集體教學活動,活動目標就是讓幼兒學會選擇合適材料,用不重疊、不留空地平鋪自然物的方法測量圖形面的大小。教學時先出示釘子板上小清同學圍的“3×2”大小的長方形“草地”,讓學生充分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這塊“草地”有多大,再讓學生想一想能否圍出比“3×2”的長方形“草地”更大的“草地”,相機出示幾種不同的圍法,讓學生比較、分析、說理,判斷每一種方法圍得對不對,為什么。教學活動重點是引導學生對不同圍法進行比較,分析所圍成的面的大小關系,在實踐操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學會觀察、分析、比較的思考方法,初步感悟體驗面積大小比較和測量的方法,理解面積大小就是多個單位量的累加。五、聯系生活經驗學會分類整理,感受分類的價值和意義,初步養成整理物品的良好習慣第9~10頁“數學游戲”內容是“理物品”,這部分內容可以安排1課時進行活動教材編排這部分內容的主要目的是通過“理物品”的實踐活動,一方面使學生聯系生活經驗初步體會分類的含義,學會按照一定標準把一些物品進行簡單的歸類整理,感受分類為生活學習帶來便利,另一方面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對物品進行簡單分類的過程中,體會分類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感悟分類活動的內在邏輯性,初步養成整理生活用品和學習用品的良好習慣,做好幼小科學銜接的入學生活適應教育。對“理物品”這個教學內容中,包含了以下四個環節:第一個環節是回顧幼兒園整理物品的經驗,回憶分類整理的方法:第二個環節是運用分類整理的方法,把書包里的書本分一分、理一理;第三個環節是讓學生鞏固分類整理的方法,繼續把書包里的其他物品進行分類整理;第四個環節是讓學生在家長的協助下,對家中的玩具和衣物等進行整理。本課時教學內容首先是喚醒學生日常生活中已經積累的物品分類經驗,進一步通過分一分、理一理的數學活動讓學生學會按照一定標準對一些熟悉的物品進行簡單分類,繼而為后續學習數的分類、圖形的分類和簡單數據整理等內容打好基礎。教學時需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注意聯系實際,有層次地引導學生認識和學會分類。教材中所提供的場景圖有對玩具的整理和分類,也有對書包中物品的整理和分類,還有生活中學生家里玩具和衣服的整理和分類。這些場景是生活中經常遇到的,蘊含豐富的分類信息。學生通過觀察、交流,不僅能感受和認識分類,而且能體會分類的作用。而這些認識和體會是以后進一步學習分類的基礎。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同樣的物品可以按照不同的標準進行分類,由于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自然也就不同。要注意依據學生的學習心理,先讓學生按照指定標準分一分,再讓學生按照自己確定的標準分,最后引導學生把學到的分類方法應用于實際生活,進一步體會分類在生活中的價值,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二是基于學生的生活經驗,精心選擇可供分類的物品。一年級學生由于認識水平和生活經驗的限制,對很多事物的認識是比較模糊的,因此選擇他們熟悉的事物來認識分類就顯得十分重要。教材中提供了玩具、書包等常見物品,在實際教學中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豐富學習素材,盡可能地讓學生在分類的活動中拓寬知識面。三是采用恰當形式組織好實踐活動,以便于學生自主完成相關的分類活動。六、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確保游戲活動有效開展,關注學生在游戲過程中的積極情感體驗本單元的重要價值就是為了保障學生在幼小銜接的過渡階段,通過這樣的活動化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更好地適應從幼兒園到小學的轉變。教學時,教師一定要為學生的游戲活動提供時間和空間的保障,提前準備好相應的學習材料和游戲素材,確保游戲活動能正常有效開展。單元反思與評價建議關注學生參與各種數學游戲的活動情況,主要評價方式是開展課堂觀察,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參與各種數學游戲活動過程中的行為表現進行過程性描述性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對數學游戲內容的掌握,也要關注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可以從以下幾個維度進行評價:評價學生是否比較清晰地描述幼兒園和學前生活中所經歷的數學游戲活動內容,比較準確地表達自己對數、數量、圖形、位置等數學知識的理解;是否能夠說明或演示自己玩過的數學游戲的內容和規則,并在教師的協助和同學的幫助下一起玩好數學游戲。評價學生參與數學游戲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游戲活動中是否能持續保持專注并能認真觀察、操作、思考,是否能在活動中收獲相關數學知識,積累一定的活動經驗。評價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能否主動表達感受、收獲和發現,與同伴合作交流是否愉快、融洽,是否有學好數學的信心和愿望。第一單元 0~5的認識和加減法本單元教學0~5各數的認識及相應的加減法,主要包括數數、認數、讀數、寫數、數的大小比較,以及初步認識加減法的含義和掌握相應的計算。學生學習這部分內容,一方面經歷從具體情境抽象出數的過程,認識0~5各數的含義,初步建立數的概念,體會數來源于生活,并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另一方面,從數的意義出發,初步認識加減運算的含義,能熟練掌握5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為形成初步的運算能力奠定基礎。本單元教材內容的結構如下圖所示。0~5各數的認識,重在引導學生在實際情境中感悟并理解0~5各數的意義,會讀寫0~5各數;在數數、認數的過程中,掌握5以內數的順序,能夠在實際情境中,區分幾和第幾,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理解“同樣多”和“多”“少”的實際意義會用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了解符號=、>和<的含義,會使用這些符號比較5以內數的大小,通過數的大小比較,感悟相等和不等關系,形成初步的數感和符號意識。加減法含義的初步認識,重在引導學生結合具體情況,初步感悟加法數量關系;借助數數、認數的經驗,探索5以內加法和減法的計算方法,能熟練進行計算;學會選擇合適的算式表示簡單情境中的數量關系,并能簡單說明自己思考的過程,形成初步的符號意識和運算能力。與前一版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內容編排上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變化:一是豐富了由實際情境抽象出數的過程,增加了用手勢、方塊表示數的活動,然后再過渡到用算珠表示數以及學習數字的書寫,這樣的順序安排,既便于學生體會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認數的興趣,又有利于學生理解數的具體含義,形成初步的數的概念;二是將加減法含義的認識與數的認識整合到一個單元,充分利用認數過程中獲得的經驗,直觀認識加減法的含義,溝通了數與運算的聯系,學生在基于數的意義認識運算的同時,也進一步加深了對數的意義的認識;三是在認識加減法含義的過程中引進數軸,通過激活學生數數的經驗,探索運算的本質,掌握基本的運算方法;四是重視從真實鮮活的情境中理解加減運算與相應的數量關系,一方面從情境中數量的變化情況抽象出加減法的含義,另一方面注重以“講故事”的方式引導學生根據加減法算式,具體描述生活中常見的數量關系,讓學生體會數學既源于生活,又能回到生活中去,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況能力,讓學生學會用學到的數學知識交流信息、交流思考、表達應用,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設計合理的抽象層次,引導學生逐步加深對0~5各數含義的理解本單元內容之一是認識0~5各數,共3課時。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以熟悉的情境,讓學生感受具體情境中的數量,借助對應方法,進行初步抽象,理解數的含義,溝通數與數之間的聯系,初步感悟數與加減運算的關聯。前兩課時,分別是認識 1~3、認識4和5。教材編排均依循“呈現場景圖——數一數——認一認——撥一撥、寫一寫”的順序,讓學生先在熟悉的運動場景中,進行觀察和數數,數一數具體情境中不同物品的數量,用對應的方法,借助手指、小方塊等表示相等的數量再逐步過渡到用數字表達,進一步體會用一個數字符號,就可以表示所有同樣的數量,初步經歷逐步抽象數的過程,建立初步的符號意識;接著,通過撥數珠,依次數數的過程,感受“1添上1是2,2添上1是3”,體會1~5各數之間的聯系,初步感悟計數單位的不斷增加產生新的數的過程。這兩課時教學中,在初步抽象數的含義后,都借助“1還可以表示什么”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一步體會,同一個數字可以表達含義與之對應的不同物體的數量,進一步豐富學生的數感。認識0,教材編排時,安排了兩個例題,以豐富學生對0的含義的理解。第一個例題,呈現了小朋友套圈的場景圖,引導學生思考“每個同學分別套中幾個”,用對應的方法,讓學生畫出相應數量的小正方形表示套中的個數,再寫出對應的數。在這個過程中,聚焦“一個也沒有套中”,對應“一個小正方形也沒有”,可以用數0表示,初步體會。表示“一個也沒有”,感受0的產生的計數需要。第二個例題,呈現了直尺的一部分,讓學生按順序讀一讀上面的數,體會這些數是怎樣排列的,0在哪里,從而使學生感受到0還可以表示起點,它應該排在1的前面,初步感悟0的另一個含義。認數的三個課時學習中,還有一個相同的部分,就是寫數。寫數教學,遵循從描到寫的順序,學會規范書寫數字。初入小學學生的書寫能力還處于初級階段,不同學生的書寫能力也有著較大的差異,要關注并作好個別化的輔導。二、在鮮活的情境中認識幾和第幾,通過具體的表征方式,在對比中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區別本單元在認識 1~5名數之后、認識0之前,用1課時,安排教學認識幾和第幾的內容這部分內容的教學,要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已經積累的數學活動經驗,在具體情境中,通過回應不同問題,初步體會同一個數在具體情境中表示幾或第幾的區別。教材用小朋友投籃這一熟悉的場景,引導學生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說出每個小朋友排在第幾,這里一共有幾人,讓學生在觀察、數數和交流的活動中,初步認識到第幾是表示隊伍中某一個小朋友排隊的順序,是指向某一個人的,而隊伍中一共有幾人,這里的幾是表示隊伍的總人數,即隊伍中一共有多少人。教學中,要注意通過數數和對話活動,讓學生初步感受兩者的區別:幾表示物體有多少,第幾表示物體排列的順序,即人們常說的自然數的基數和序數的含義,并能在實際情境中區分一個數表示的是幾還是第幾。教學時,還可以實際安排學生排成一隊,或結合教室里某一排(某一列)上座位的情況,讓學生仿照著說一說,進一步理解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不僅要弄清楚第幾和幾的區別,還要恰當應用前、后等方位知識。這一內容的教學涉及自然數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兩個方面,而這兩方面的意義常常會互相干擾,因此也是本單元的教學難點之一。要注意的是,這里只要求學生能分清具體情境中幾和第幾的不同含義,不必向學生介紹基數和序數的名稱。在這部分內容的想想做做中,要注意指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確定排列的順序,如樓房層數要從下往上數,游泳比賽中游在最前面即排在第一,上山、下山的次序則要相應的從前往后數等。三、認識=和>、< 時,體會對應思想,初步學會數學表達認識=和>、<,是認數部分的最后一課時,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需要通過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發學生產生比較數的大小的需要,用抽象的小正方體表示對應的數量,并借助一一對應的方法,讓學生理解=和>、<的不同含義,同時,學會這些符號的讀法和寫法,初步掌握用這些符合表示兩數之間的大小關系。教材繼續沿用運動主題的場景圖,呈現幾組小朋友參加不同體育活動的情景。編排時,依循“呈現場景圖——數一數——擺一擺——比一比”的順序,讓學生先在場景圖中,數出參加三種體育活動的人數,再用小方塊擺一擺,通過連線一一對應,體會兩個數“同樣多”“多”“少”三種不同的大小關系,并逐步抽象出數學符號“=”和“>”“<”,進一步認識表示兩個數的大小關系的式子。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數一數,每種活動分別有幾人,再引導學生用小方塊擺出相應的數量,充分喚醒學生之前認數,數數的經驗,之后借助一一對應的方式,擺一擺小方塊,體會“一個對一個,正好同樣多”,引導學生發現兩種活動的人數相同,以此建立“同樣多”的概念,在此基礎上,抽象出“3=3”,認識并理解“=”的含義,使學生知道,當兩種物體個數“同樣多”時,可以用“=”表示。建立相等概念后,繼續用小方塊表示打籃球和跳繩的人數,再通過一一對應的排列方式,引導學生觀察發現,明確“打籃球的人數比跳繩的人數多”“跳繩的人數比打籃球的人數少”,從而建立“多”和“少”的概念,在此基礎上,抽象出“5>3”和“3<5”,認識并理解“>”和“<”的含義,學會用“>”和“<”表示兩個數之間的關系,并進行數量的比較,建立數的大小概念。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中,要注意區分“>”和“<”兩種相近的符號,可以采用適當的方法,幫助學生進行必要的記憶,比如根據符號的形象,記住口訣“開口朝大數,尖尖朝小數”等。四、利用認數經驗認識加法和減法,溝通數與運算之間的聯系本單元的另一個重要內容,是認識加法和減法,分別安排了1課時。這部分內容的教學,讓學生進一步從數的意義出發,引導學生通過具體操作活動,利用對應的方法,在數數(正著數或倒著數)解決問題的活動中,感悟“幾個添上幾可以用加法表示”“幾個去掉幾可以用減法表示”,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感悟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初步感受數與運算的一致性。教材通過小朋友玩滑板的場景,分別呈現了“原來有3人,又來了2人,一共有幾人”和“一共有5人,走了2人,還剩幾人”的情境,讓學生借助數的意義,在直觀操作過程中,體會“幾個添上幾可以用加法示”“幾個去掉幾可以用減法表示”,在此基礎上逐步抽象出“3+2=5”“5-2=3”的數學表達,初步建立加法和減法的運算概念。再借助直線上的數,引導學生直觀理解正著數計算加法和倒著數計算減法的過程,理解加法和數一樣,是1個1個累加得到的結果,而減法和加法正好是相反的過程。認識加法時,可以讓學生先觀察場景圖,說說一共有幾人,引導學生借助原有的數數經驗,一個一個數出一共有5人,也能夠借助一定的數感,體會到原來有3人,又來了2人,一共有5人。再借助小方塊,引導學生動手操作,進一步直觀感受“3人添上2人是5人”。最后,讓學生認識到,這樣的過程可以用加法表示,進而抽象出加法算式“3+2=5”,初步感受加法的含義,認識加法各部分的名稱和讀寫的方法。在理解加法算式含義的基礎上,繼續借助直線上的點,從3接著數2個數,探索 3+2的計算方法。認識減法的教學過程和認識加法相近,學生觀察場景圖后,說說還剩幾人,體會從“5人中去掉1人是4人,再去掉1人是3人”,也能夠借助一定的數感,體會到“原來有5人,走了2人,還剩3人”。認識減法時,也要讓學生充分借助學具,直觀感受,經歷抽象出減法算式“5-2=3”的過程,初步感受減法的含義,認識減法各部分的名稱和讀寫的方法。在理解減法含義的基礎上,繼續借助直線上的點,從5接著倒數2個數,探索5-2的計算方法,并初步體會減法和加法的含義、算理算法是相通的。在認識加法和減法運算中,還需要學生嘗試講加減法的故事,通過講故事這樣一種與本階段學生思維特點和認知規律相符合的方式,為學生提供一種更為生動有趣的數學活動,引導學生將抽象的算式與具體的生活情境建立聯系,引導學生發現生活中簡單的加減法數量關系,發展學生的數學表達和應用意識。綜合實踐活動:生活中的位置《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 2022年版課標)在第一學段綜合與實踐領域推薦了6個主題活動,“我的教室”是其中之一。本單元教材以“生活中的位置”為主題,設計了“我們的教室”和“我在教室中的位置”兩個實踐活動,一方面讓學生通過教室中的人與物體的位置關系初步體會用上、下、左、右、前、后等方位詞描述生活中物體的相對位置,為后續開展“我的教室”主題活動、學習圖形與幾何領域的其他知識打好基礎,另一方面通過本單元實踐活動突出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引導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及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在生活情境中感受物體位置關系,教學難點是辨認左右方位,理解在現實生活中物體的相對位置,小學一年級的學生對上、下、前、后的認識有著較為豐富的生活經驗,絕大部分學生能清楚地辨認,但有一部分學生對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因此辨認左右是一個難點,第二個難點是利用物體位置關系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如布置教室黑板或墻面、介紹家中物品擺放等。相比前一版教材,教材本單元的最大變化就是將“認位置”“認方向”等內容納入了綜合與實踐領域,成為融人數學知識學習的主題活動,相較于原來,其重要價值是學生從以知識為主的學習轉向以實踐活動為主的學習,教學中應充分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把關于位置知識的教學融于現實情境的場景中,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感受物體位置關系,并能主動利用有關物體空間位置的知識去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一、重視任務驅動,以真實問題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知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活動的開展關鍵在于要創設合適的任務情境,以問題驅動的方式引導學生在具體情境中獲得對知識的感知和體驗。“我們的教室”主要突出了對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體驗和辨認。教材出示的主題活動情境圖以及之后的鞏固環節中都安排了形式多樣的問題情境和簡便易行的實踐活動。這些活動都以辨認物體的空間位置為主線,以辨認左右方位為重點。例如教材中所提供的教室場景圖,核心問題就是以左右來表達“貝貝”和“月月”的位置關系,以前后來表達“紅紅”和“月月”的位置關系。之后的環節也都針對物體左右的位置關系,安排了形式多樣的實踐操作活動。教學時可以創設真實的學習場景,將現實中的教室情境與主題活動進行融合,并設計合適的任務,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展活動,在活動中解決問題。活動一是觀察自己的教室,看一看教室前面和后面的墻壁是怎樣布置的,互相說一說,前面的墻上有什么,后面的墻上有什么。學生在幼兒園經歷了:三年的學習和生活他們對教室的布置已經有了豐富的經驗和體會,教學時可以讓學生先回憶一下自己在幼兒園時,生活區域、活動區域的環境布置,再對現在教室環境進行充分觀察,重點觀察教室前面、后面的墻壁布置,再互相說一說,重點要說清楚墻面上有哪些物體。活動二是觀察墻上物體的位置關系,再用上、下、左、右這些方位詞說一說墻上物體擺放的位置。活動二是在活動一的基礎上進行的,當學生已經能全面觀察到墻面上所布置的物體后,進一步提出讓學生用上、下、左、右這些方位詞說一說墻上物體的位置關系,比如“國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國旗的下面”,讓學生在這樣的表達中感受物體的空間的位置關系。教學時可以安排學生四人小組或兩人小組互相說一說,在交流與表達的過程中,體會怎樣表達能清楚準確地描述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活動三是讓學生運用已有的物體空間位置關系的知識,想辦法裝飾自己教室的黑板或墻面,可以先觀察現在教室的黑板和墻面,看看是怎樣布置的,然后再說一說自己想怎樣布置,和同學一起動手做一做、畫一畫、貼一貼。這些實踐能讓學生在輕松的活動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充分體驗,進而形成對物體空間位置的清晰認識。對于上、下、前、后,教師可以結合具體情境,引導學生在使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位置關系的過程中,自主獲得認知。但要正確幫助學生辨認左、右方位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利用學生已有經驗,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例如右邊拍拍手、左邊拍拍手,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等等,這樣的活動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形成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也豐富對物體位置關系的認識和體驗。布置教室黑板和墻面的任務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而定,如果新學期教室里黑板和墻面已經作了相應的布置,那么這個實踐活動就可以讓學生通過畫圖,剪貼等方式在小黑板或卡紙上進行創意設計,再分享交流。二、重視過程體驗,引導學生靈活利用所學解決簡單問題,體現學科融合本單元第二課時是“我在教室里的位置”,是在前一個課時實踐活動的基礎上繼續鞏固對上、下、前、后、左、右方位的體驗和辨認。教材安排了四個層次的實踐活動。第一個活動是觀察自己坐在教室里的實際位置,然后判斷自己的前、后、左、右各是哪個同學;第二個活動是從前往后、從左往右數數一數自己的位置在第幾個,這個環節的活動主要是讓學生結合座位的位置關系用數準確表達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也結合位置關系的表達喚醒學生學前數數的經驗:第三個活動是讓學生利用所學,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會用到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關系表達,再互相說一說。在生活中人們經常用上、下、前、后、左、右這些方位詞來表達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因此教材安排了這個活動,讓學生把課堂上學到的數學知識延展到現實生活中,也讓學生嘗試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生活。教材提供了四個情境圖,其中有小朋友排隊的場景,有體育課教師訓練隊列的場景,有小朋友玩折紙飛機的場景,也有上下樓梯靠右走的場景,這些都是生活中用方位詞來表述物體位置的實際例子。其實可以讓學生先觀察情境圖,看一看,說一說圖上的小朋友在做什么,讓學生從情境圖中充分感受到生活中位置關系的實際應用。再讓學生想一想,除了這些情境,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會用到這些方位詞來表述物體的位置關系。讓學生充分展開思考。第四個活動是用上、下、前、后、左、右向同學介紹自己家中物品的擺放位置。學生最熟悉的場景就是自己生活的空間,因此教材設計了這樣一個學習活動,讓學生用方位詞向同學介紹自己家物品擺放的位置。教學時應精心規劃四個層次的實踐活動,重視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的過程體驗,不僅體會數學知識對于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和意義,也感受到綜合與實踐的學科融合。例如,第三層次的實踐活動,教材提供了非常豐富的生活和學習情境,要求學生思考物體位置關系在現實情境中的實際運用,這個環節的教學要體現綜合與實踐領域跨學科主題學習的特征。教學時先讓學生自己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地方會用到物體位置關系的表達,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并嘗試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如果學生思路打不開,教師可以相機出示教材上的生活情境圖,看一看日常生活中,這些位置關系是如何解決問題的。圖一是學生在排隊時,用到了從前往后數排在第幾個的方式確定位置,平時在做操排隊、購物排隊時都會有這樣的場景。圖二是體育課上同學們進行隊列訓練的場景,其中有“向左轉”“向右轉”的要求,隊列訓練時常常會有學生辨不清左右方向,教師應明確告知學生把自己作為行為主體,明確“向右轉”是向自己右手那邊轉;圖三是學生做手工折紙飛機的場景,從中觀察上下的位置關系,有條件的還可以鼓勵學生嘗試折一折,看看誰的紙飛機飛得高。圖四是呈現上下樓梯時的規則要求,上下樓梯都要靠右側行走,這樣才不會引起下課時小朋友在樓梯上的碰撞,同時也可以滲透課間活動的規則教育。除了教材提供的排隊、體育課隊列訓練、紙飛機飛、上下樓梯靠右走等實際情境,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大膽聯想物體位置關系在生活中的應用如貨架擺放、裝修設計、繪制平面圖等。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與數學的聯系結合教學的實際內容滲透品德教育、健康教育、習慣養成教育等,充分體現綜合與實踐領域的學科融合。最后一個環節是用上、下、前、后、左、右向同學介紹自己家物品的擺放位置。這個環節的活動也是開放的,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情況進行,也可以提前讓學生把家里物品陳設拍成照片或畫成圖畫來進行交流,交流時要注意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準確介紹每一個物品的擺放位置,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可以介紹“沙發的前面是茶幾”,也可以說“茶幾在沙發的前面”等。當然這個活動也可以把學生分成小組開展,可以由一人負責介紹,小組其他成員聽介紹畫出物品的位置,然后進行核對。總之,這樣的實踐活動一定要讓學生參與其中,真正動手、動腦、動口,從而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樹立學習自信。三、重視學習成果的多元化表達,引導學生在觀察、操作、實踐的活動過程中,培養積極的學習情感態度本次綜合實踐活動除了讓學生掌握對現實生活中物體間位置、方向的關系描述,還應關注學生在觀察、操作、實踐的活動過程中,活動經驗的獲得和情感態度的發展。因此主題活動的設計更提倡基于學情的個性化設計,主體活動的實施更主張有利于學生全程全體的參與和充分的過程體驗,主體活動的成果更強調學生的個性化、多元化表達。本單元反思與評價建議要關注學生參與各種數學活動的情況,主要評價方式是開展課堂觀察,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參與各種數學活動過程中的行為表現進行過程性、描述性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對主題活動內容的掌握,也要關注學生主動參與數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除此以外,還應該創新評價方式,讓學生有機會把自己學到的物體位置關系的知識用于實踐。例如,布置黑板報、設計自己的臥室等,通過這種形式新穎的活動設計,進一步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積極的學習態度。第二單元,6~9的認識和加減法本單元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6~9的認識和相應的加減法,是在第一單元《1~5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6~9各數的意義,讀寫法和大小關系,以及進一步認識加法、減法的含義和計算方法,并在此基礎上學習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本單元共編排了四道例題、四個“想想做做”四個練習,還有一個復習和兩道思考題。下面是本單元的教學內容結構圖。.本單元教材主要通過具體情境,讓學生經歷抽象出6~9各數的過程,引導學生理解 6~9每個數的含義,能熟練地數出數量是6~9的物體的個數,會讀寫6~9各數;并能在數數、認數的過程中掌握9以內數的順序,能夠區分幾和第幾,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和事物的順序。在此基礎上,教材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加法和減法的含義,熟練計算9以內的加法和減法,能正確計算9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算式。在認數和加減法運算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數量之間的關系,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比較、抽象、推理等思維能力,形成初步的數感,具有初步的用數和運算進行交流的意識和能力。通過豐富的學習活動,讓學生初步產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愿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初步養成認真書寫的態度和良好的計算習慣。與前一版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重視學生對數的意義的本質理解,加強了學生對加減法意義的感悟,并強調了加減法的計算方法,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和運算的關系,形成數感、運算能力和建立模型意識。主要變化有如下三個方面:1.拉長了數的意義的建構過程。教材拉長了對 6~9各數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的建構過程,突出了對數的意義的理解。教材例題編寫主要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的學習路徑是生活情境圖→相同數量的集合圖(具體表征)→手指表示數量(半具體半抽象表征)→方塊圖表示數量(半具體半抽象表征)→數字符號表示數量(抽象符號表征),這個過程就是基于現實不斷抽象出數的本質的過程,有助于學生感悟數的基數意義;第二層次的學習路徑是用數珠表示數→認數字→寫數→數軸上用點表示數,這個過程有助于學生完整地認識這些數的順序,體會每個自然數都是在前一個自然數基礎上加1得到的,這不僅僅是自然數產生的基本方法,還蘊含了加法的思想。而對于每次加1的認識,也有助于學生感知數的順序和大小關系,體會數的序數意義。特別地,用數珠撥數的過程中,還可以讓學生體會自然數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是密不可分的。例如,撥到第6顆珠時,這里的6既表示這是第6顆珠,也表示前面的珠一共有6顆。2.豐富了加法和減法運算的內涵。教材在《0~5的認識和加減法》中已經讓學生初步體會到“添上”用加法表示、“去掉”用減法表示。學習6~9的加減法時,教材先通過小朋友玩輪滑的情境圖,引導學生觀察得出圖中一共有多少人,讓學生形象地體會到“把兩個數合起來,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算”,可以用兩道算式來表達,讓學生體會加法的含義。接著,教材用同樣的情境圖,結合前面學習的經驗,讓學生體會“從總數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減法算”,也可以用兩道算式來表達,讓學生體會減法的含義。同樣的情境圖,有利于學生對加法和減法進行比較,感悟加減法之間的聯系。此后,教材緊接著安排了9以內的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運算,雖然情境更加復雜了,但是加減法的意義不會改變,有助于學生將探討兩個數之間的運算關系,推廣到兩個以上的數的加減運算中,更能夠使學生在復雜的情境中,加強對加減運算意義的認識。特別是加減混合運算中,既有“添上”“合起來”的關系,也有“去掉……剩下”的關系,兩種關系在同一個問題情境中,會引發比較,顯示出加法和減法意義的不同,這種比較也能加強學生對運算本質的體會。3.突出了加、減運算的計算方法。教材不再用“分與合”作為加減法計算的直接基礎,而是在例題中選擇了用“接著數”和“接著倒數”的計算方法,在練習中讓學生逐步優化方法,熟悉加減法計算的基本事實。主要原因一是基于數數和運算之間內在的聯系,二是基于學生已有知識和經驗,尊重學生認知發展的規律。根據本單元教材的內容特點,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一、通過逐層遞進的活動設計,引導學生在6~9 的認識中體會數的本質6~9的認識,教材例題分為三個層次來引導學生完成對數的抽象。第一個層次數一數、認一認,從情境圖中抽象出數的基數意義。例題呈現了小朋友在打乒乓球的場景,場景中有著豐富的學習素材。圖中的水杯、盆栽的個數是6,小紅旗的個數、花朵的枝數是7,小朋友的人數、乒乓球拍的個數是8,蘋果、乒乓球的個數是9。教材要求學生先數一數圖中物體的個數,接著把數量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用相應根數的手指表示該數量,接著用小方塊替代手指表示數量,最后抽象出用數字6~9分別表示前面的數量,讓學生數一數、認一認、讀一讀,經歷數從數量中抽象出來的過程,同時感受6~9與1~5之間的關系,感悟數的結構,體會數的大小關系。教材中白菜老師提出問題“6還可以表示什么?7,8,9呢?”是讓學生結合對數的含義的認識舉例,通過聯系生活中的經驗擴大數的外延,體會數的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感悟一般與具體之間的關系,從而進一步感受數的意義。第二個層次:撥一撥,寫一寫,體會數的產生過程,感悟數的大小關系。教材呈現用數珠撥一撥,再寫一寫6~9這幾個數,在操作中讓學生感受“5添上1是6,6大于5……”,體會6~9這幾個數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大小關系。教材用數珠表示物體的個數,出于兩點考慮:首先,數珠能半直觀、半抽象地表示物體的個數,符合一年級學生思維發展的狀況,能夠引領他們完成認數學習過程中的抽象概括過程;其次,五顆珠添上顆是六顆珠,六顆珠添上一顆是七顆珠……這個過程體現了自然數是計數單位累加的結果,也體現出兩個相鄰自然數之間的關系。寫一寫是讓學生由描一描到獨立寫數逐步學會規范地寫數。第三個層次是在數軸上填一填,讀一讀0~9各數,讓學生在觀察的基礎上,明確0~9的排列順序,感受數的大小關系,體會6~9的序數意義。數軸也有利于學生感受點和數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有助于學生幾何直觀的形成。二、在大小關系比較中,感悟數學思想方法相等和不等是數的兩個基本關系,教材在第一單元認識了用“=”和“>”“<”表示大小關系符號的基礎上,在認數的練習中,結合具體情境,進一步引導學生感悟數的相等和不等關系,并感悟大小關系的傳遞性。在例1后教材(第38頁)“想想做做”的第4題中,教材要求先“照樣子填一填,再比較大小”,這是讓學生先根據方框中圖形的數量,填出相應的數,豐富對6~9各數含義的認識。接著對圖形數量大小進行比較,再用數學符號進行表達,讓學生體會數的大小關系是數量大小關系的抽象表達,滲透符號化思想。讓學生經歷由數量抽象到數、由數量的多少關系抽象為數的大小關系的過程。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用“連一連”的方法比較兩個集合中元素的多少,進一步感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能夠進行數量多少的比較,建立數感。練習三第2題,教材讓學生先擺一擺、數一數,再想一想、說一說,引導學生體會數量的不等關系,可以用不等號與數來表示,感悟大小關系的傳遞性。第2題對學生而言比較陌生,教師要加強指導。教學時要幫助學生明白題目的意思和要求后,再進行操作。操作時可以讓同桌為一組,兩人分別擺,然后互相說一說。可以讓每人先擺一樣多的小方塊,比如6塊,再讓其中一人擺比6塊多的小方塊,比如8塊,另一人擺比6塊少的小方塊,比如3塊,引導學生互相觀察后說出:8>6,6>3,所以8>3。還可以適當變化擺的小方塊的數量,鞏固對不等號傳遞性的感知,滲透推理意識。復習的第5題(教材第51頁),教材編排的數和算式的大小比較,要指導學生整體觀察符號兩邊,遇到有算式的,要先算出算式的得數,再比較大小,體會等號的意義,發展學生的運算能力。三、重視加減法意義的理解,逐步體會加減法的內在聯系教學加法和減法,首先要教學加法和減法的意義,加減法計算以及解決實際問題都離不開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加法和減法概念是比較抽象的,學生形成概念有一個相對長的過程。根據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教材在第一單元已經初步介紹了加法和減法,本單元要求學生能夠聯系具體的情境,初步理解加法是把兩部分合起來的運算,進一步理解減法是從總數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是多少的運算。教材把這部分內容安排成了三個階段,循序漸進地進行。1.借助生活情境,認識加法和減法的意義。例2和例3教學的是得數是6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兩個例題的教材都是分三個層次呈現運算的含義和算法。第一個層次,借助同樣的情境初步體會加法或減法含義。例2呈現了小朋友在玩輪滑的場景,其中參加的小朋友清晰地分成兩部分:4人正在滑,2人正在休息。教材接著出示了“說說一共有幾人”這一問題。引導學生說出既可以把4人和2人合起來是6人;也可以把2人和4人合起來,是6人。“合起來”正是加法含義核心的體現。例3則是讓學生說一說,寫一寫。一共有6人,正在滑的有4人,休息的有見人;一共有6人,休息的有2人,正在滑的有幾人。讓學生根據情境說出減法的過程:從6人中去掉4人,是2人;從6人中去掉2人,是4人“去掉”是減法含義核心的體現。第二個層次,操作體會加法和減法的含義并列出相應的算式。例2呈現了4個小方塊和2個小方塊合并在一起的操作,讓學生體會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的運算可以用加法表示,這是對加法含義的抽象。這里的方塊圖與表示1~5的加法的方塊圖是不同的,這里外圈的兩個箭頭,意味著將兩部分合并起來,而不再是添加的意思。基于此,教材又對應著操作小方塊的過程抽象出了加法算式,得到:4+2=□,2+4=□。例3通過小方塊呈現:一個整體(6個小方塊)中,去掉一部分(用虛線框出4個小方塊/或2個小方塊),求剩下一部分(2個小方塊/或4個小方塊),可以列出減法算式6-4=□,6-2=□,這就完成了從減法含義到減法算式的抽象。第三個層次,教材基于前面的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提出了“說說可以怎樣算”這一問題。例2借助數軸這個工具,用往后接著數的方法,求得結果。這里要注意的是數軸上箭頭的畫法,要先畫出一個加數,再畫出另一個加數,讓學生感受這里的和是兩個加數合起來對應的結果,也突出加法的含義。例3是借助數軸,先用箭頭標出被減數,再用不同顏色的箭頭標出減數,最后箭頭指向的是計算的結果,兩個卡通人物說的接著倒數的方法和數軸上畫的方法是對應的。“試一試”教學的是得數是7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幫助學生及時鞏固加法和減法的含義和計算方法,給學生自主探索加減法的機會。而得數是8、9的加法和相應的減法則是在想想做做中逐步完成的,給了學生遷移知識、自主學習的空間。2.借助“一圖兩式”,深化學生對加減法意義的認識。不論是例2還是例3,都是根據一個情境中的數量關系寫出兩道算式。根據“合起來”的數量關系可以寫出兩道加法算式;根據一幅圖中總數的構成,從中去掉一部分,剩下另一部分的數量關系,可以寫出兩道減法算式。這樣的“一圖兩式”是讓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現象,全面了解情境圖的意思,從而進一步感受加減法的意義。例2中,在得到完整的加法算式4+2=6和2+4=6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一步解釋所列算式的實際意義。然后引導學生觀察這兩道算式的共同點和不同點,發現相加的兩個數的位置不同,但得數相同,從而體會兩道算式之間的聯系。例3中,在得到完整的減法算式6-4=2和6-2=4之后,要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兩道減法算式,說說它們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被減數都是6,不同之處是減數和差的位置不同減數不同,差也不同。第41頁和43 頁的“試一試”和“想想做做”中的前兩題,都是練習“一圖兩式”。左邊一題根據圖意列出的兩個算式已經列出至少一道,學生只要聯系圖意,明白算式的構成與數量關系就能完成;右邊一題則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從兩個角度理解圖意,分別列出算式。這樣可以讓學生在練習中逐步學會對“一圖兩式”的理解和把握。3.通過加減法的計算,讓學生體會加減法之間的內在聯系。在練習四中,教材安排了加減法在一起的對比練習,幫助學生體會加減法之間的內在聯系。第2題是讓學生根據算式在數軸上畫出計算的過程,寫出得數,鞏固計算方法。教學時可以先讓學生觀察算式,再要求學生獨立在數軸上畫出計算的方法并寫出得數在完成之后,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畫的,還可以引導學生比較兩道算式對應的數軸上的畫法,說說相同和不同之處。第3題是通過題組練習,讓學生進一步感悟加法和減法算式之間的聯系。第3題可以讓學生先獨立完成,再交流算法,最后對每組的算式進行比較,體會加法算式和減法算式之間的內在聯系。第4題設計了一個有趣的練習形式,選卡片,列算式。練習形式比較靈活和開放,讓學生在數字卡片0~9之間抽取兩個不同的數,列出加減法算式,并算出結果,進一步體會根據一道加法或減法算式推想出相應的另一道加法或減法算式的得數。本題中的數包含0,目的是讓學生把前面學習的與0有關的加減法計算方法類推到6~9的加法和減法的計算中來,進一步積累計算經驗,培養初步的運算能力。可以在學生充分活動的基礎上,再把他們說的算式加以整理,使學生對6~9的加減法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四、通過混合運算,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在6~9的加法和相應減法的后面,教材編排的兩道例題依次教學連加和連減計算,并在“想想做做”中安排了加減混合計算。這樣編排的目的是促進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意義、計算方法與實際應用,加強概念理解,熟練技能。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計算都要分兩步進行口算,需要記住前兩個數相加(或相減)所得的結果,再和第三個數相加(或相減),學生往往容易忘掉第一步的得數,使計算發生困難。在復雜的情境中進一步體會運算的意義。教學例4時,教師要讓學生聯系情境認識連加的含義,理解運算順序,掌握計算方法。要幫助學生感受到其中兩次“合起來”,理清楚每一次是哪兩個數量的合并。可以通過操作小方塊進一步體會兩次“合起來”就是進行兩次加法,而第二次“合起來”及其加法,是第一次合并的結果與第三個數的合并,是第一次加法的得數與第三個數相加。在操作中也明確了連加的運算順序。教學例5是讓學生體會到兩次“去掉……剩下”,弄明白每一次從什么里面去掉什么,剩下的是什么;每一次計算是幾減幾,得數是什么意思。學生理解和解釋連減情境里第一次剩下的是什么,經常會有困難,而這個障礙會影響他們對連減意義的領會。應該幫助學生通過操作弄清楚原來有8朵向日葵花,已經摘下3朵,剩下5朵;剩下的5朵,再摘下1朵,最后剩下4朵。這里的兩次“剩下”,意思是不同的。加減混合計算有“先加再減”和“先減再加”兩種情況,教材都安排在想想做做中,結合具體情境幫助學生去體會這里“先加再減”和“先減再加”的道理。教學中要引導學生仔細分辨“什么與什么合起來”和“從什么里去掉什么”,根據數量關系選擇算法、解釋算式。通過兩步計算,進一步熟練9以內的加法和減法。本單元只要求直接說出(寫出)連加、連減、加減混合計算的最后得數。其實,得出最后結果都進行了兩次計算。先把算式里的前兩個數相加或相減,再把得數加或減算式的第三個數。教材盡管沒有提出運算順序,但已經有所體現。學生聯系情境里的數量關系選擇算法,也感受了這樣的運算順序。事實上,學生會根據算式從左到右依次計算,但得出“從左往后依次計算”的數學結論還為時過早。連加、連減、加減混合的第一步計算,在算式里能夠直接看到,第二步計算的一個加數或被減數在算式里是看不到的。計算時,可以讓學生把第一步計算的結果記在腦子里,連貫地算出第二步的得數。如果學生計算有困難,記不住第一步計算的結果,也可以先畫線標出第一步計算,然后在線下記下第一步計算的結果。教學時,一方面可以利用一些畫線的辦法幫助學生明白連加、連減和加減混合是怎樣計算的,另一方面也要指導學生短時記憶,盡量記住第一步計算的結果,這是以后學習所需要的習慣與能力。五、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數學源于生活,也高于生活。教材始終注重將數學知識與具體的生活情境相聯系,讓學生能夠在真實情境中理解數的含義,能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或事物的順序,感受用數表示數量的簡潔性,并能在簡單真實的情境中進行合理的推斷,發展數感。例如,第38頁想想做做第3題,借助直尺,讓學生思考“5離8近一些,還是離1近一些?”第 39頁練習三的第2題,借助操作圖提問“紅色小方塊比綠色多嗎?”這些問題都是引導學生通過合理的方式自主進行推斷,進而發展數感。第6題,將8~9按順序填一填,讓學生填好后觀察所填的數的規律,如填的最小數是1,填的最大數是7,對應的上下兩個數合起來都是8等等,啟發學生尋找規律,形成數感。教材中多次使用數軸幫助學生認識數的順序和大小關系,以及計算加法、減法、連加和連減,還使用小方塊幫助學生理解加法和減法的意義,這些圖形都有助于學生幾何直觀的形成。而形式多樣的練習則為學生運算能力的發展提供了素材。而每一道加法和減法算式都是實際問題中數量關系的抽象表達,教材通過從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得到數學算式,再通過“你能再講一個用這道算式計算的故事嗎?”讓算式回歸到生活中去,讓學生體會算式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培養學生初步的模型意識。例如第41頁第4題,可以讓學生先觀察圖中的信息,引導學生有條理的表達,如左邊的樹上有4只鳥,右邊的樹上有3只鳥,一共有7只鳥,列出算式是4+3=7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圖中信息,列出合理的加法算式。在學生充分表達之后也可以讓學生講一個用自己列出的算式計算的故事,感受數學模型的應用性。第43頁第4題也可以讓學生先觀察圖中的信息,引導學生有條理地表達,列出合理的減法算式,這里可以列出9-3=6或者9-6=3兩道算式。在學生充分表達之后,再讓學生講一個用自己列出的算式計算的故事,培養初步的模型意識。第三單元“圖形的初步認識(一)本單元的教學內容是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所謂直觀認識,是指學生通過觀察和簡單操作,初步了解這些幾何形體的形狀,并在大腦中形成表象,作為以后識別和辨認這些幾何形體的參照。通過這部分內容的教學,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通過觀察實物了解常見的立體圖形的形狀特征,根據其形狀特征抽象出幾何圖形,知道它們的名稱并能正確識別,同時了解生活中不同形狀的物體,并能把看到的實物與相應的人何形體聯系起來,為后續進一步學習圖形與幾何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動手操作幫助學生積累立體圖形拼搭的活動經驗,在活動中進一步感知物體空間方位和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需要注意的是,在直觀認識階段不需要細致深入地研究幾何形體的結構特征,更不要求對幾何形體的結構特征有規范的語言描述,學生直觀認識幾何形體的主要方式是觀察和操作。教學中一方面要幫助學生學會從“形”的角度觀察生活中常見的物體,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數學學習的興趣,增強好奇心、求知欲;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動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學習活動,培養善于動手、樂于思考、勤于表達的良好習慣。本單元的教學重點是判斷相關物體形狀是正方體、長方體、圓柱,還是球,識別的過程依賴于對相關幾何形體主要特征的感知,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通過充分觀察,體會物體的形狀特征,并嘗試分類,繼而通過對同一類立體圖形的特征觀察,抽象出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幾何體的直觀圖。教學難點在于幫助學生形成對常見物體的幾何抽象。相對于上一版教材,本單元教材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變化:一是把上一版教材中綜合實踐活動《有趣的拼搭》融合在本單元例1的教學內容中。其中《有趣的拼搭》中“滾滾”的活動放在例1教學之后,作為直觀認識立體圖形之后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進一步感受立體圖形的形狀特征。而“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數一數”這幾個操作活動則納入例1之后的“想想做做”板塊,作為課堂練習呈現,學生通過多種形式的學具操作,在頭腦中進一步強化并鞏固立體圖形的表象。二是增加了例2,教學“立體圖形的拼搭”。這部分內容主要是用幾個完全一樣的小正方體或幾個不同的立體圖形去拼成一個組合圖形,是“搭一搭”實踐活動的延伸和拓展,安排這部分教學內容的主要意圖是在實踐操作中培養和發展學生對幾何形體的分解與組合能力,即“把不同的形狀放在一起或者把它們拆開組成各種圖形”。其中“搭一搭”是同樣形狀、不同數量的幾何體或不同形狀、不同數量的幾何體的配合應用,根據幾何體的形狀、數量可以推測和想象拼成的組合圖形的形狀,反之,根據組合圖形的形狀也可以將其拆分成若干個幾何體。在拼拼搭搭的活動中,還可以通過“數一數”綜合應用認數和認圖形的知識,數出較復雜的組合圖形中各種幾何體的個數,進行分類統計活動。一、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充分開展觀察、比較、分類,直觀感知立體圖形教學例1前,可以先讓學生一起觀察單元主題圖,共同回憶在海灘堆沙雕的游戲經驗,幫助學生將生活經驗和本節課的學習建立聯系,產生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欲和好奇心。例1創設了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充分經歷“直接感知、觀察比較、嘗試分類、抽象直觀圖、揭示名稱”的活動過程,喚醒他們關于立體圖形的相關經驗。課前可以準備二些生活中常見物體,如餅干罐、茶葉罐、魔方、薯片罐、水杯、地球儀、皮球等,還可以準備一些積木玩具。在教學時充分利用這些生活實物和教學素材,組織學生認真觀察,并說一說這些物品的形狀有什么特點,再讓他們把這些物品根據其形狀特征進行分類,在分一分的活動后組織匯報交流。匯報交流時,要讓學生重點說一說,為什么要這么分,分成同一類的物品的形狀有什么共同特征,從而獲得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初步感知。讓學生把生活中常見物品按形狀進行分類,是學習的重點。引導分類時,教師可以出示實物,先讓學生認一認、摸一摸這些生活中常見的物品,說一說它們的名稱,直觀感知物品形狀的特點,然后再嘗試進行分類,并說一說是怎樣分類的,以及為什么要這樣分類。組織學生充分展開觀察、交流、討論,可以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每一類物體的形狀特征,統一分類標準,達成共識,形成表象。在此基礎上,教師進一步對每一類立體圖形抽象出直觀圖形,并揭示名稱。初步認識立體圖形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借助直觀圖形再說說生活中還在哪里見過這些形狀的物品,也可以讓學生根據直觀圖形,找到相應形狀的積木,摸一摸、滾一滾、比一比,說一說,看看有什么發現,幫助他們加深對立體圖形特征的認識。二、用好積木,組織學生滾一滾、堆一堆、摸一摸、搭一搭,感知幾何體形狀特征在本單元的學習中,一定要充分用好積木學具。課前教師應該和學生一起準備好充足的積木,課上教師要精心創設滾積木、堆積木、摸積木、搭積木的活動環節,引導學生在游戲活動中一起玩積木、堆積木,充分感受不同積木的形狀特征。當學生初步形成立體圖形的直觀印象后,可以進一步開展小組合作或師生互動,例如,由教師出示某種幾何體或直觀圖,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積木依次找出來。這個活動也可以讓學生在小組內開展;當學生能把所有形狀的積木都找出來后,再進行下一個環節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將這些積木分別在木板上滾一滾,滾的時候注意木板要有一定的傾斜角度。開始前可以讓學生先想一想,不同形狀的積木滾動時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在小組里進行表達和交流,讓學生在滾積木的游戲中觀察、比較、交流,看看有什么發現,幫助他們加深對立體圖形特征的認識。當然,也可以結合“想想做做”的練習,設計堆積木、摸積木等活動,在游戲活動中體會長方體、正方體易于拼搭堆放,因為它們都是長長方方的,有平平的面,而圓柱和球則不容易堆,容易滾動。可以進一步比較圓柱和球的特征,圓柱有平平的面,把一些圓柱堆在一起(如教材圖)也是可以的。球最容易滾,最難堆。通過比較進一步感受幾何體的特征。開展好這些教學活動的首要前提一定是要充分準備好學具,例如積木、小方塊等,教師也可以自主開發有利于學生感知幾何體形狀特征的學具教具,組織學生收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等形狀的物品代替積木。組織學生活動時,應該提出明確的活動要求,堆積木、玩積木的時候要注意觀察積木的形狀,強化對幾何體形狀特征的感知。三、操作拼搭,直觀感知相同或不同形狀的幾何體的組合或分解通過對實物的觀察和積木的操作,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體等四種幾何體。在此基礎上,教材還進一步安排了立體圖形拼搭教學,這部分內容重點是引導學生動手實踐,操作拼搭,直觀感知用幾個完全一樣的小正方體或幾個不同的幾何體能拼成不同的組合圖形,在拼的過程中,幾何體位置變化使得拼成圖形形狀也會發生變化,從而使學生進一步感受幾何體形狀特征和物體位置的空間關系。教學例2時,要引導學生充分開展拼一拼的操作活動,并結合上、下、前、后、左、右這些方位詞,感受幾何體拼成組合圖形過程中的空間位置關系和變化。教學時可以分層次開展活動,并提前準備好相應的教具學具,例如若干個小正方體以及不同形狀的積未等。第一個活動圍繞例題中的第一個問題展開,要求把2個完全一樣的小正方體拼在一起,在拼的過程中學生不僅要清晰表達2個小正方體的位置關系,還要掌握不同的拼法;第二個活動是用3個完全一樣的小正方體拼一拼;第三個活動用4個完全一樣的小正方體拼一拼。教學時可以拋出問題引導學生先進行思考和討論,結合前兩個活動獲得的經驗,啟發學生想一想:4個完全一樣的小正方體可以怎樣拼?可能拼成什么形狀?至少用幾個完全一樣的小正方體,可以拼成一個大正方體呢?在思考討論的過程中促進學生感悟幾何圖形的維度變化,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完成“想想做做”時要讓學生通過圈圈、連線、拼搭等操作,進一步鞏固對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的認識。第1題引導學生充分觀察左邊積木的形狀,想一想能拼成右邊的哪一個物體,并圈一圈,并讓學生說明這樣圈的原因。比較而言,教材中兩幅圖,左邊的圖比較容易判斷,但右邊的圖則需要學生充分觀察、想象、推理,可以從小正方體的個數判斷,也可以從四個小正方體組合能拼成哪些圖形去思考。第2題要引導學生充分觀察,可以從左往右,看左邊的組合圖形能分成哪些幾何體,在右邊的圖里圈一圈;也可以從右往左,看右邊的幾何體能不能拼成左邊的組合圖形,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思考和判斷。第3題可以先操作拼一拼,再數一數、填一填,充分利用小正方體學具,讓學生通過操作進一步鞏固例題所學,也可以讓學生通過題目的直觀圖,先想一想、數一數再進行匯報交流。關注現實,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周圍事物,把“體”的表象具體化通過例題學習和積術的操作,學生直觀認識了長方體等四種幾何體。在練習中要引導學生帶著對幾何體的表象認識,回歸現實生活,尋找具有這些形狀的實物。進一步的教學活動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通過數學表象的具體化,再次感受四種幾何體的形狀,進一步加強已經建立的表象,如尋找生活中長方體形狀的物體,就是要把物體與頭腦中的長方體模型作形狀的比照,從而判斷這個物體是否是長方體,這樣的比照有助于強化學生對長方體表象的認識。二是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體會生活中存在大量這樣形狀的物體,只要留心觀察,到處都能看見,從而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待身邊事物的態度和習慣。練習六第1題,教學時要抓住兩點:一是借助題中的實物圖,讓學生回顧已經認識的幾何體;一是根據每個問題的要求進行辨認,選出符合要求的物體,在方框里畫“√”并說一說是怎樣判斷的,以此對幾何體特征進行鞏固,還可以讓學生發散思考,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這些形狀的,培養學生善于觀察和思考的良好習慣。練習六第8題,同樣是引導學生把“體”的表象具體化,教學時要讓學生認真觀察情境圖,說一說圖中有哪些物體以及這些物體的形狀,繼而讓學生說一說這些物體的位置關系,例如,“紙巾盒在茶幾的上面”“筆記本在地球儀的右邊”等,讓學生學會從“形”的角度觀察生活中的常見物體,并感知物體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五、多元評價,重視實踐操作過程中的合作與交流,培養良好習慣,樹立學習信心本單元教學圖形的初步認識,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幼小科學銜接理念,本單元主要評價方式是開展課堂觀察,教師通過觀察學生在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這些立體圖形的學習過程中的行為表現進行過程性、描述性評價。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重視實踐操作過程中的合作與交流。評價重點有以下三點:一是評價學生是否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知道它們的名稱并能正確辨認,會用這些幾何體拼拼搭搭;二是評價學生參與認識圖形各項學習活動的有效性,例如在操作活動中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