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家鄉物產養育我》教學設計(第2課時)課程 道德與法治 類型 新授課一、教學目標:1. 深入了解家鄉特色物產的多樣性及其重要性。 2. 認識到家鄉物產與自己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其對家鄉發展的貢獻。 3. 培養對家鄉物產的自豪感和愛護之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感。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家鄉主要物產的名稱、特點及用途。 難點:理解家鄉物產對家鄉經濟、文化及個人生活的深遠影響。三、教學準備:1.多媒體課件(包含家鄉物產的圖片、視頻資料)。 2.實物展示(如果條件允許,可準備一些家鄉特產的樣品)。 3.分組討論材料,如家鄉物產小調查表、討論話題卡片。四、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回顧上節課內容,簡要復習家鄉的概念及初步了解的物產。 2.引入新課話題:“上節課我們認識了家鄉的美麗,今天我們要更深入地了解那些養育我們的家鄉物產。” 老師:同學們,大家早上好!在開始今天的新課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上節課的內容。誰能告訴我,我們上節課主要講了什么呢? 學生A:老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家鄉的概念,知道了家鄉是我們成長和生活的地方,充滿了我們的回憶和感情。 老師:非常好,A同學回答得很準確。那么,除了家鄉的概念,我們還初步了解了什么呢? 學生B:我們還初步了解了家鄉的物產,比如有的地方盛產水果,有的地方則以農產品或者手工藝品聞名。 老師:沒錯,B同學也回答得很好。看來大家對上節課的內容都掌握得不錯。那么,今天我們要在這個基礎上,更深入地了解那些養育我們的家鄉物產。 老師:首先,我想請大家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我們說家鄉的物產是養育我們的呢? 學生C:因為家鄉的物產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比如我們吃的糧食、蔬菜、水果,還有穿的衣物,很多都來自家鄉的物產。 老師:C同學說得很對。家鄉的物產不僅滿足了我們的基本生活需求,還承載著家鄉的文化和歷史。那么,接下來我們就來具體了解一下,我們家鄉的物產有哪些獨特之處,它們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 老師:現在,請大家分組討論,每組選擇一種你們家鄉具有代表性的物產,然后準備一段簡短的介紹,包括它的特點、用途以及它在你們家鄉的重要性。 (學生開始分組討論,氣氛熱烈) 老師:好了,時間到。現在請各組派代表上臺來分享你們的討論結果吧。 (各組代表依次上臺分享) 老師:非常感謝大家的分享,通過今天的討論,我們不僅更深入地了解了家鄉的物產,還感受到了它們對我們生活的重要影響。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更加珍惜和愛護我們的家鄉物產,傳承和發揚家鄉的文化。(二)新課講授1. 家鄉物產的多樣性 利用多媒體展示家鄉各種物產的圖片或視頻,引導學生觀察并說出它們的名稱。 小組討論:這些物產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它們各自的特點是什么? 匯報交流,教師總結歸納家鄉物產的多樣性。 教師:(展示的圖片)請大家仔細觀察屏幕上的這些圖片和視頻,告訴我你們看到了哪些家鄉的特產? 學生A:我看到了我們家鄉有名的蘋果園,那些蘋果紅彤彤的,看起來好誘人啊! 學生B:我看到了家鄉的手工陶瓷,每一件都精美絕倫,顏色也很鮮艷。 教師:非常好,大家觀察得很仔細。那么,現在請我們分小組討論一下,這些物產之間有哪些共同點和不同點呢?它們各自又有哪些獨特的特點? (學生開始討論,氣氛熱烈) 小組代表A:我們小組發現,這些物產都是我們家鄉獨有的,代表了我們的地方特色。共同點可能是它們都與我們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和文化傳統緊密相關。不同點的話,比如蘋果是農產品,而陶瓷則是手工藝品,它們的生產方式、用途和價值都不同。 小組代表B:我們小組還補充一點,這些物產都各具特色。比如蘋果,我們家鄉的蘋果因為日照充足、土壤肥沃,所以口感特別甜、汁水多;而陶瓷呢,則是我們家鄉工匠們世代傳承的手藝,每一件作品都蘊含著匠人的心血和智慧。 教師:同學們的討論非常深入,也很有見地。確實,我們家鄉的物產因為地理環境、氣候條件和文化傳統的不同而呈現出多樣性。它們各自都有獨特的魅力,有的以美味著稱,有的則以精美聞名。這些物產不僅是我們家鄉的驕傲,也是我們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通過今天的學習,希望大家能夠更加珍惜和熱愛我們的家鄉,同時也為家鄉的繁榮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2. 家鄉物產的重要性 引導學生思考:這些物產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它們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生活的? 通過故事講述或案例分析,讓學生了解家鄉物產對家鄉經濟、文化及個人生活的貢獻。 小組討論:你能舉出幾個例子來說明家鄉物產的重要性嗎? 學生分享,教師點評并補充。 教師: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家鄉的那些特產、農作物、手工藝品等等,它們在我們的生活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呢? 學生A:老師,我覺得家鄉的蘋果特別好吃,每年秋天都會有很多人來買,給家里帶來了不少收入。 教師:非常好,學生A提到了家鄉的經濟方面。家鄉的物產確實能夠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為農民增加收入,甚至形成特色產業,吸引游客和投資者。那么,除了經濟上的貢獻,大家還能想到哪些方面的作用嗎? 學生B:我認為家鄉的特產也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比如我們那里的剪紙藝術,不僅在國內有名,還出口到國外,讓更多人了解了我們的文化。 教師:沒錯,學生B說得很對。家鄉物產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財富,更是我們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它們承載著地方的歷史、風俗和民俗,是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 教師:接下來,我們來進行一個小組討論。請大家分組討論,并嘗試舉出幾個具體的例子,來說明家鄉物產對家鄉經濟、文化及個人生活的貢獻。給大家五分鐘時間準備。 教師: 好,時間到。哪個小組愿意先來分享你們的討論結果? 學生C(代表小組): 我們小組討論后認為,家鄉的茶葉是非常重要的物產。它不僅為當地農民提供了穩定的收入來源,還帶動了整個茶產業鏈的發展,包括茶葉加工、包裝、銷售等環節。同時,茶文化也是我們家鄉的一大特色,吸引了眾多茶文化愛好者和游客前來體驗和學習。此外,對于我們這些當地人來說,每天喝一杯家鄉的茶,已經成為了一種生活習慣和享受。 教師:非常精彩的分享!學生C小組從經濟、文化和個人生活三個方面全面地闡述了家鄉茶葉的重要性。其他同學還有沒有其他例子要補充呢? (其他學生陸續分享,教師點評并補充) 教師總結:通過今天的討論,我們深刻認識到家鄉物產在我們生活中的多重作用。它們不僅是經濟的支柱、文化的載體,更是我們個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讓我們更加珍惜和愛護家鄉的物產吧!3. 培養自豪感與愛護之心 引導學生思考:作為家鄉的一員,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寶貴的物產? 情感教育:通過視頻或圖片展示家鄉人民辛勤耕耘、保護物產的情景,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責任感。 實踐活動:設計“我為家鄉物產代言”小活動,鼓勵學生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鄉物產的喜愛和支持。 老師:同學們,我們剛剛一起了解了我們家鄉豐富的物產,大家有沒有覺得特別驕傲呢? 學生A:當然驕傲了!我們的家鄉有好多好吃的和好看的東西,比如那香甜的蘋果和美麗的風景。 老師:非常好,A同學說得很對。那么,作為家鄉的一員,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寶貴的物產呢?大家有沒有什么想法? 學生B:我覺得我們應該珍惜它們,不要浪費。 學生C:我們還可以告訴其他人我們的家鄉有多好,讓更多的人來了解和喜歡它。 老師:B同學和C同學都說得很好。珍惜物產,不浪費,這是非常重要的。同時,向外界展示我們家鄉的美麗和富饒,也是我們作為家鄉一員的責任。現在,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看看家鄉人民是如何辛勤耕耘、保護這些物產的。 (播放視頻,展示家鄉人民在田間地頭辛勤勞作,以及他們如何細心照料和保護家鄉物產的情景。) 老師:同學們,看到這些畫面,你們有什么感受呢? 學生D:我覺得他們真的很辛苦,但是也很偉大,因為他們為我們創造了這么多美好的東西。 學生E:我現在感覺更加愛我的家鄉了,我想為它做點什么。 老師:非常好,大家都有很深的感觸。這份自豪感和責任感正是我們今天要培養的。接下來,我們要進行一個實踐活動——“我為家鄉物產代言”。大家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比如畫畫、寫文章、制作小視頻等,來表達對家鄉物產的喜愛和支持。大家準備好了嗎? 全體學生:準備好了! 老師:非常好,那我們就開始吧!期待大家精彩的作品。(三)鞏固練習完成“家鄉物產小調查表”,記錄自己家中常用的家鄉物產及其用途。 角色扮演:分組進行,每組選擇一個家鄉物產進行介紹,包括其名稱、特點、用途及對家鄉的意義。 老師:現在,請大家先拿出準備好的“家鄉物產小調查表”,我們先一起回顧一下需要填寫的內容。 學生A:老師,我們需要填寫哪些內容呢? 老師:很好的問題,我們需要填寫家鄉物產的名稱、它的特點、用途,以及這個物產對家鄉的意義。現在,我們將分組進行,每組選擇一種家鄉的物產來進行詳細介紹。 老師:好了,現在請各組組長上來抽簽,決定你們要介紹的物產。 學生B(組長):我們組抽到了“龍井茶”! 老師:非常好,龍井茶是我們家鄉非常有名的特產。現在,請你們組討論一下,如何介紹龍井茶的名稱、特點、用途以及對家鄉的意義。 學生C(代表發言):我們組介紹的是龍井茶。龍井茶是中國十大名茶之一,產于浙江杭州的西湖龍井村周圍群山。它的特點是色澤翠綠,香氣濃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龍井茶不僅可以直接沖泡飲用,還有提神醒腦、生津止渴的功效。對家鄉來說,龍井茶是文化的一張名片,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也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品嘗。 老師:非常精彩的介紹!你們組不僅詳細介紹了龍井茶的特點和用途,還闡述了它對家鄉的重要意義。接下來,請其他組也按照這樣的模式,介紹你們抽到的家鄉物產。(學生上臺分享) 老師:經過大家的精彩介紹,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家鄉的豐富物產。這些物產不僅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家鄉文化的重要載體。希望大家通過這次活動,能夠更加珍惜和傳承家鄉的物產文化。(四)課堂總結總結本節課所學內容,強調家鄉物產對家鄉和個人的重要性。 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帶回家,與家人分享并一起探索更多關于家鄉物產的故事。 老師:同學們,我們這節課就快要結束了。在結束之前,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一下我們今天學習的內容吧。 學生:好的,老師! 老師:首先,我們探討了家鄉物產的豐富性和多樣性。大家還記得我們提到了哪些家鄉的特產嗎? 學生A:我記得有我們家鄉的蘋果,又大又甜,遠近聞名! 學生B:還有我們的茶葉,香氣撲鼻,每次回家我都要帶些給朋友們嘗嘗。 老師:非常好,同學們都很用心。我們確實了解到了家鄉物產的多樣性和特色。那么,為什么我們要了解和珍惜這些家鄉物產呢? 學生C:因為它們是家鄉的象征,代表了我們的文化和傳統。 學生D:而且,這些物產也給我們帶來了經濟收益,讓家鄉更加繁榮。 老師:對,你們說得非常對。家鄉物產不僅是我們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我們經濟的重要支柱。更重要的是,它們承載著我們對家鄉的熱愛和歸屬感。所以,了解和珍惜家鄉物產對我們每個人來說都非常重要。 老師:接下來,我想強調的是,我們不僅僅要在課堂上學習這些知識,更要將它們帶回家,與家人分享。我們可以和家人一起探索更多關于家鄉物產的故事,了解它們背后的歷史和文化。這樣,我們不僅能增進對家鄉的了解,還能增強家庭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學生E:老師,我有個想法。我們可以把今天學到的內容做成一個家庭小報,貼在墻上,讓家人都能看到。 老師:這個主意太棒了!你們還可以嘗試用家鄉物產做一些小手工或者美食,和家人一起分享。這樣既能加深你們對家鄉物產的認識,又能增進家庭的溫馨和樂趣。 老師:最后,我希望大家都能成為家鄉物產的傳播者和守護者。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里,都要積極宣傳和推廣我們的家鄉物產,讓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歡它們。同時,我們也要保護好家鄉的生態環境和資源,讓家鄉物產能夠持續繁榮發展。 學生:(齊聲)好的,老師!我們會做到的! 老師:好,那我們今天的課就到這里。希望大家都能把所學知識帶回家,與家人一起分享并探索更多關于家鄉物產的故事。下課!(五)作業布置:了解家鄉的一種特色物產從種植/養殖到加工成品的全過程,并準備在下節課進行分享。五、教學反思以上的教學設計旨在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深入了解家鄉物產,培養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