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名稱 《感受音樂》學科名稱 美術 學生年級 三年級教學內容 感受音樂屬于造型表現、學習領域。是三年級下冊感受課程中的一節。一年級摸一摸,畫一畫,是感受觸覺,二年級五味瓶是感受味覺,三年級感受音樂是感受聽覺,在這個感覺遞進的過程當中。感受音樂是在觸覺和味覺基礎上的進一步提升。主要學習以繪畫的形式表現,用點、線、面相結合的方法表現。對抽象的、某一感覺的獨特理解。 這一課教學重在引導學生用美術的語言去分析、感受和表現聽覺。通過由淺入深的感受不同風格的音樂。引導學生能用美術的語言去分析表達自己的感受從而在內心達到對音樂。感受的升華。充分運用點、線、面、色彩相結合的方法。把抽象的音樂用美術的方法繪畫出來,體現畫面的組合。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課之前,學生的認識還只是停留在點的疏密變化、線條的曲折變化、用三原色組成一幅畫面。通過本節課欣賞不同類型的音樂、欣賞不同國家的繪畫作品,讓學生感受到節奏的快慢、音樂的情感,通過用肢體語言和美術語言表現音樂。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一、感受不同類型的音樂。根據音樂旋律的強弱等變化,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 二、學會用點、線、面和色彩等元素,以抽象的美術語言把對音樂的感受表現出來。 三、理解音樂與美術的密切聯系,感受藝術作品的豐富多彩。過程與方法 教學過程總體分為四個大環節。感受生活中的音樂;感受作品中的音樂;感受內心的音樂;用抽象的畫筆表現對音樂的感受。在這個過程中,融入美術的多種表現元素,如點、線、面的組合表現,色彩的豐富聯想,對畫面的組織安排等,層層深入,最終完成一幅抽象的美術作品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蘇格拉底說,音樂是最令人愉悅的藝術。音樂具有教育作用、凈化作用以及精神享受的作用,更重要的是音樂對我們的潛移默化,讓我們在感受音樂的同時,發現美、感受美、實踐美。讓我們熱愛音樂,熱愛美術,熱愛生活。教學重點 通過感受不同類型的音樂,展開豐富的聯想,用美術的語言進行表現。教學難點 抽象畫面的組織與欣賞音樂。根據自己的感受。用美術的語言把音樂表現出一幅完整的美術作品。教學策略 通過課堂律動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迅速融入到教學當中。通過讓學生欣賞不同風格的音樂、觀賞視頻引導學生加深了解點、線、面和色彩。讓學生欣賞音樂同時用自己的肢體語言表現線條的變化。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組織教學 講授新課 教師示范 布置作業 巡視輔導 師生問好 音樂律動:同學們,上課之前我們先聽一段音樂好嗎?讓我們跟隨音樂唱起來、動起來吧! 引入課題 伴隨著音樂帶給我們的美好體驗,開啟今天的美術課之旅吧!出示課題——《感受音樂》 講授新課 (1)教師播放《爵士樂》請學生欣賞,提出問題:聽到這段音樂,你腦海中聯想到了哪些畫面? (2)教師出示課本中荷蘭畫家蒙德里安的作品《百老匯的爵士樂》,并配以音頻視頻請學生欣賞。(3)教師出示中國畫家吳冠中的作品《春如線》,并配以音頻視頻請學生欣賞。 (4)欣賞音樂,用耳朵聆聽,用心靈感悟,選用不同色彩的物品、展示肢體語言和音樂交流,把抽象的事物轉為具象。 (5)出示《感受音樂》學習任務單,請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6)教師示范: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創作美術作品。 (7)聽音樂,欣賞繪畫作品。 四、布置作業 在電腦上選擇自己喜歡的音樂,邊聽音樂邊創作。 五、學生繪畫,教師巡視輔導。 六、作品展評。 請同學們上臺說一說你喜歡哪些作品 學生聽音樂,跟隨教師進行課桌律動 學生欣賞音樂,說自己腦海中聯想到的畫面 學生欣賞繪畫作品,討論從中獲得了哪些靈感 學生聆聽音樂,觀看視頻,用心感受音樂,用色彩,用動作詮釋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學生獨立自主或者小組討論,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單。 學生欣賞 音樂加上課桌律動讓學生感受到音樂帶來的愉悅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通過欣賞東西方繪畫作品,開闊藝術視野。 音樂能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發揮創造和表現方面的潛能。 倒計時給學生以緊迫感,提高課堂效率,檢驗本節課教學效果。 美術作品都是獨特而又具有個性的創作,給學生空間,不限定他們聽什么、用什么技法畫什么。板書設計 《感受聲音》 用耳朵聆聽 用心靈感悟 點 線 面 色彩 美術創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