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習題課件 (共6份打包)粵滬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習題課件 (共6份打包)粵滬版(2024) 八年級上冊

資源簡介

(共24張PPT)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4.4 升華和凝華
4.4 升華和凝華
新知預習 導學
知識梳理
1.升華
(1)定義:物質由______直接變為______的過程叫做升華。物質在升
華過程中要____熱。
(2)常見升華現象:冬季時表面結冰的衣服變干,衣柜里的樟腦丸越
來越小,白熾燈泡用久了鎢絲變細等。
固態
氣態

2.凝華
(1)定義:物質由______直接變為______的過程叫做凝華。升華和凝
華是相反的兩個過程,物質在凝華過程中要____熱。
(2)常見凝華現象:冬天時窗戶玻璃上形成“冰花”,霜、雪、霧凇的
形成等。
氣態
固態

問題導思
1.在“觀察碘的升華現象”活動中,將裝有固態碘的試管浸入熱水中,而
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這樣做的理由是什么?(碘的熔點為 ,
沸點為 )
【答案】因為酒精燈火焰的溫度高于碘的熔點、沸點,可能使碘發生熔
化和汽化,不能說明碘發生了升華;而熱水的溫度低于碘的熔點、沸點,
不可能使碘發生熔化和汽化。
2.在東北地區的冬天,將凍梨從寒冷的室外取回,放在溫暖的室內一會
兒,就會發現凍梨的表面布滿了白霜。請你解釋白霜產生的原因。
【答案】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凍梨凝華形成小冰晶,
即在凍梨的表面形成白霜。
4.4 升華和凝華
重點直擊 導析
典例精析
知識點 升華和凝華
例 在下列幾種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升華的是____,屬于凝華的是
_____,其中是放熱過程的有______。(均填數字序號)
①晾在室外的濕衣服變干了;
②冬天,河面上結了一層冰;
③房間里放一盒固體清香劑,過一段時間后盒里空了;
④嚴冬的清晨,草地上常有厚厚的霜。
【解析】①晾在室外的濕衣服變干,液態的水汽化為水蒸氣,汽化吸熱。
②河面上結了一層冰,冰是由水凝固成的,凝固放熱。③固體清香劑由
固態變成了氣體,于是“消失”了,升華吸熱。④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
冷凝華形的小冰晶,凝華放熱。
典例精析
知識點 升華和凝華
例 在下列幾種物態變化現象中,屬于升華的是____,屬于凝華的是
_____,其中是放熱過程的有______。(均填數字序號)
①晾在室外的濕衣服變干了;
②冬天,河面上結了一層冰;
③房間里放一盒固體清香劑,過一段時間后盒里空了;
④嚴冬的清晨,草地上常有厚厚的霜。


②④
小錦囊 升華和凝華是固態和氣態之間的直接變化,均沒有經過液態這
一中間環節。
針對訓練
1.放在衣柜中的樟腦丸可以用來防蟲,這是因為樟腦丸_______(填物態
變化的名稱)會產生刺激性氣味,起到驅趕蛀蟲的效果。
升華
2.人工降雨常通過飛機在空中噴灑干冰(固態二氧化碳)來實現。干冰
在空氣中迅速吸熱______,從固體變成氣體,使空氣溫度急劇下降,空
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成小冰粒,冰粒逐漸變大而下落,下落過程中
熔化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均選填物態變化的名稱)
升華
凝華
4.4 升華和凝華
素養達標 導練
基礎鞏固
1.在寒冷的冬天,晾在室外的濕衣服結了冰,未見冰熔化,衣服卻慢慢
變干了,這是因為衣服上的冰發生了( ) 。
D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升華
2.在溫度低于 的冬天,有人做了一些冰雕作品讓游客觀賞,但是冰
雕沒有熔化卻會一天天慢慢變小。冰雕變小的部分變成了( ) 。
B
A.水 B.水蒸氣 C.冰 D.小水珠
3.2024年春節期間,我國多地出現了一種罕見的天氣現象——霰,霰是
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冷變成的小冰粒。下列自然現象與霰的形成屬于相同
物態變化的是( ) 。
C
A.白露沾草 B.冰雪消融 C.白霜鋪地 D.滴水成冰
4.凍干食品是真空冷凍干燥食品的簡稱,它首先將食品中的水分速凍成
冰,然后在真空條件下使之直接變為水蒸氣,食物因此而脫水干燥。在
加工凍干食品的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
D
A.先升華后凝華 B.先凝華后升華 C.先凝固后凝華 D.先凝固后升華
5.目前,很多醫院使用的氧氣是通過醫用氧氣運輸車運輸的,卸載時先
將運輸罐內的液態氧通過一根管道輸送到汽化器里進行汽化,再將氣態
氧輸送到病房。連接氧氣罐與汽化器的管子外壁附著有很厚的白色冰晶。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B
A.冰晶形成過程需要吸收熱量 B.水蒸氣凝華形成了白色冰晶
C.液態氧在汽化器中放出熱量 D.管道內溫度比外界氣溫高
【解析】液態氧在汽化器中吸收熱量而變成氣態氧,故管道內的溫度比
外界氣溫低。管道附近的水蒸氣遇到較冷的管道,直接凝華成白色冰晶,
這個過程需要放熱。
6.由于高速運動,太空飛船的外殼溫度會比較高。飛船外殼上涂有特殊
的固態涂層,該涂層可以瞬間___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為氣體,
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達到降溫的目的。
升華
吸收
能力提升
7.(多選)小紅在觀察盛有干冰的容器時,發現容器外壁出現一層白霜。
接著,小紅用鑷子夾取一塊干冰放入裝有常溫水的燒杯中,水立刻劇烈
“沸騰”起來,內部有大量氣泡產生,水面上方出現大量“白霧”。下列說
法正確的是( ) 。
A.白霜是凝華形成的
B.“白霧”是干冰升華后二氧化碳氣體迅速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C.氣泡內主要是水蒸氣
D.在水中放入干冰后的過程中水在放熱
【解析】白霜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的容器壁發生凝華形成的,故A
正確。“白霧”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錯誤。由
題意可知,“氣泡”內主要是干冰升華形成的二氧化碳氣體,不是水蒸氣,
故C錯誤。在水中放入干冰后,干冰升華吸熱,而水在放熱,故D正確。
【答案】AD
8.冬天的早晨,小梅發現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麗的“冰花”,這是室
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_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形成的,形成過程
中需要_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冰花”出現在玻璃窗的
______(選填“室內”或“室外”)一側。
凝華
放出
室內
【解析】室內的水蒸氣遇到溫度很低的玻璃,直接凝華為固態的小冰晶,
并附著在溫度較高的室內一側。
綜合拓展
圖4-4-1
9.2024年伊始,哈爾濱吸引了很多游客在戶外體驗
了“潑水成冰”游戲,如圖4-4-1所示。在氣溫低于
的冬天,將一杯滾燙的開水迅速潑向空中,
馬上就會看到如天女散花般的漂亮小冰晶。請你解
釋:
(1)小冰晶形成的原因;
(2)用開水比冷水更容易形成“小冰晶”的原因。
(1)小冰晶形成的原因;
圖4-4-1
【答案】開水的溫度高,在拋向空中時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溫度較高
的水蒸氣遇到溫度極低的空氣,迅速放熱,溫度會驟降至遠低于 ,
凝華成小冰晶。
(2)用開水比冷水更容易形成“小冰晶”的原因。
圖4-4-1
【答案】冷水拋向空中不會產生大量的水蒸氣,只在空中形成了較多的
小水滴,凝固成冰的時間較長,無法在瞬間形成大量的小冰晶。(共34張PPT)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4.2 汽化和液化
4.2 汽化和液化
新知預習 導學
知識梳理
1.汽化:物質由______變為______的過程。
液態
氣態
(1)汽化分為蒸發和沸騰兩種方式。
蒸發 沸騰
發生部位 只在液體______進行 在液體表面和______同時進行
條件 在任何溫度下均可發生 達到一定的溫度(沸點),且液體繼續______
特點 蒸發時______熱量 雖然持續加熱,但液體的溫度
______
表面
內部
吸熱
吸收
不變
(2)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①液體的溫度越高,蒸發越____;②液體的
表面積越大,蒸發越____;③液體表面附近的空氣______越快,蒸發越快。
(3)沸點:液體______時的溫度叫做沸點,液體的沸點與液體的種類
及液體表面上方的氣壓有關。


流動
沸騰
2.液化:物質由______變為______的過程。
液化方法 適用范圍 示例
①降低______ 一切氣體 夏天的早晨,葉片上形成露珠
②壓縮______ 部分氣體 常溫下鋼瓶中的石油液化氣
氣態
液態
溫度
體積
3.吸放熱情況
(1)物質在汽化過程中____熱。
(2)物質在液化過程中____熱。


問題導思
1.夏天,人在游泳池里游泳時并不感覺水有多冷,可是到了岸上后就會
立刻感到冷,當有一陣風吹來時,這種冷的感覺就更加明顯,為什么?
【答案】剛從水中出來的人身上有水,水蒸發要從身體上吸熱,故人感
到冷;當有一陣風吹來時,加快了水表面的空氣流動,從而加快了水分
的蒸發,故冷的感覺就會更加明顯。
2.寒冷的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進到室內后,眼鏡片會變得模糊,這
是為什么?
【答案】這是因為室內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鏡片時會發生液化,于
是在其表面形成大量的小水珠。
4.2 汽化和液化
重點直擊 導析
典例精析
知識點1 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
例1 同學們用圖4-2-1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
圖4-2-1
(1)組裝下列實驗器材時,合理的順序
是__________ (填寫序號)。
①溫度計 ②石棉網
③盛水的燒杯 ④酒精燈
④②③①
【解析】實驗中要用酒精燈外焰給燒杯中的水加熱,溫度計的玻璃泡浸
沒在水中且不接觸容器底,故實驗裝置應按自下而上的順序安裝。
圖4-2-1
(2)正確組裝好器材后,點燃酒精燈。
在對水進行加熱的過程中,判斷燒杯中
水沸騰的依據是___(填字母代號)。
A.水面上方開始冒“白氣”
B
【解析】水沸騰時的明顯標志是產生大量的氣泡并上升到液面破裂開來。
水面上方開始冒“白氣”,只表示有水蒸氣存在,并不能直接判斷水是否
沸騰。
B.大量的氣泡產生并上升到液面而破裂
圖4-2-1
示。分析圖像可知:水在沸騰過程中,持
續吸熱,但溫度______;水的沸點是____ 。
(3)當水溫接近時,每隔 記
錄一次溫度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一段
時間后停止讀數,由測得的數據繪制出
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4-2-1乙所
不變
98
【解析】由題圖乙可知,在加熱水的過程中,水的溫度上升到 后
保持不變,這個不變的溫度就是水的沸點。
圖4-2-1
(4)移開酒精燈并熄滅,發現水很快停止沸騰,說明水沸騰時需要不
斷地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
【解析】水的沸騰隨著加熱的停止而停止,說明沸騰過程需要不斷吸收
熱量。
吸熱
小錦囊 水沸騰時,整個容器中的水溫度相同,水內部不停地汽化,產
生大量的水蒸氣進入氣泡,故氣泡不斷上升且體積逐漸增大,在水面
處破裂。由于實驗環境的大氣壓不一定是1個標準大氣壓,所以實驗測
得水的沸點不等于 。
針對訓練
圖4-2-2
1.小明利用圖4-2-2甲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
“水的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
(1)組裝器材時,應先固定圖甲中的鐵圈
___(選填“”或“ ”)。
(2)在水溫升高到后,小明每隔 觀察一次溫度計的示數,并
記錄在下表中,直至水沸騰持續后停止。但在第 小明忘記記
錄數據,同桌認為此時的水溫應為 ,他判斷的理論依據是水沸騰時,
繼續吸熱而__________。
時間/ 0 1 2 3 4 5 6 7 8
溫度/ 90 92 94 96 98 99 99 99
溫度不變
(3)第 時,小明觀察到水中氣泡的情形為
圖4-2-2乙中的___(選填“C”或“D”)圖。
D
圖4-2-2
(4)小明發現,水從室溫加熱到沸騰共用時 。為了節約課堂時
間,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___。
B
A.加大酒精燈火焰
B.增加燒杯中的水量
C.用初溫較高的水
知識點2 汽化和液化
例2 2024年1月17日,“長征七號遙八”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
成功發射。火箭點火升空瞬間,噴水系統將大量的水噴撒到發射平臺上,
可看到平臺升騰起大量“白霧”。這個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
A.僅液化 B.僅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解析】水在高溫下先汽化為水蒸氣,水蒸氣遇到周圍冷空氣液化為小
水珠,形成“白霧”。
D
小錦囊 水蒸氣是無色透明的氣體,我們用肉眼是觀察不到的。“白氣”
或“白霧”并不是氣態的,而是由水蒸氣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它們懸浮
在空中對光有反射作用,因而看起來呈白色。
針對訓練
2.清晨,草葉上常掛有晶瑩的露珠,這是由于夜間溫度低,空氣中的水
蒸氣______形成的;在陽光照射下這些露珠又會慢慢消失,這是露珠發
生了______的緣故。(均填物態變化名稱)
液化
汽化
3.濃度為 的酒精有較好的消毒殺菌效果。當使用酒精濕巾擦手時,
會感到手的皮膚變涼,這主要是因為( ) 。
B
A.酒精蒸發時放熱 B.酒精蒸發時吸熱
C.酒精本身的溫度低 D.酒精沸騰時吸熱
4.2 汽化和液化
素養達標 導練
基礎鞏固
1.夏天,從冰箱中取出一瓶飲料,不久可觀察到瓶子表面會出現許多小
水珠,這是因為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發生了( ) 。
D
A.蒸發 B.沸騰 C.汽化 D.液化
2.據《天工開物》記載,“曬紙”是造紙工藝的流程之一,其做法是將濕
紙放在陽光下曬干。“曬紙”時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
B
A.凝固 B.汽化 C.熔化 D.液化
3.某農場大棚里采用的滴灌技術,即水通過塑料管上的細孔口送到農作
物根部進行灌溉,能減少水的蒸發,提高水的利用率,其主要原因是
( ) 。
C
A.水的溫度低 B.水的流速大
C.水和空氣的接觸面積小 D.水和植物的接觸面積大
4.在寒冷的冬天,在戶外的人會呼出“白氣”,這些“白氣”是( ) 。
D
A.人呼出的水蒸氣
B.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氣體
C.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D.人呼出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5.(多選)治療外傷疼痛的噴霧劑的主要成分為液態氯乙烷(1個標準氣
壓下沸點為 ),將液態氯乙烷噴到人體皮膚上會使人體受傷的皮
膚溫度迅速降低,有助于毛細血管收縮,起到鎮痛的作用。液態氯乙烷
在人體皮膚上會( ) 。
BC
A.凝固變成固體 B.沸騰變成氣體 C.吸收大量的熱 D.一直保持液態
6.夏天,當我們從游泳池上來后,風一吹感到很涼爽,這是因為風加快
了____________,進而加快身上水的蒸發,而且蒸發要______熱量,使
人體的皮膚溫度降低。
空氣的流動
吸收
7.小明媽媽在燉骨頭湯,湯沸騰后改用“小火”維持湯的沸騰以節省燃料,
湯在用小火維持沸騰時溫度______(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這
時湯______(選填“需要”或“不需要”)繼續吸熱。
不變
需要
圖4-2-3
8.如圖4-2-3所示,將燒瓶內水沸騰時產生的水蒸氣通
入試管中,試管放在裝冷水的容器 內,過一段時
間,觀察到試管 中產生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
同時看到溫度計 的示數升高。這個實驗說明了水蒸氣
液化時要______熱量。
中有水滴出現
放出
【解析】通入試管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附著在試管 的
內壁上。
能力提升
9.(多選)如圖4-2-4所示,常溫下的兩個燒杯分別盛有冰塊和熱水,杯
口分別蓋有玻璃片、 。一段時間后,觀察到玻璃片表面均出現小水珠。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BC
圖4-2-4
A.小水珠都在、 的上表面
B.小水珠在的上表面、 的下表面
C.玻璃片上的小水珠都是由水蒸氣遇冷液化形
成的
D.玻璃片 的小水珠是由水蒸氣液化形成的,玻
璃片 的小水珠是由熱水液化形成的
10.如圖4-2-5所示,用水壺燒開水,水燒開時,在離壺嘴一定高度處冒
出大量“白氣”,而在壺嘴處卻沒有“白氣”冒出。這段空白區域的物質是
________,當它上升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便_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
成小水珠,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白氣”。根據甲、乙兩房間壺嘴的白氣多
少,可以得知____(選填“甲”或“乙”)房間里的溫度較高。
圖4-2-5
【解析】水燒開時,壺嘴噴出溫度較高的水蒸氣,接近壺嘴的區域溫度
較高,水蒸氣不容易液化;隨著水蒸氣的上升,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就
會液化,形成“白氣”。房間里的溫度(壺嘴周圍的空氣溫度)越低,液
化效果越明顯,產生的“白氣”越多。
圖4-2-5
10.如圖4-2-5所示,用水壺燒開水,水燒開時,在離壺嘴一定高度處冒
出大量“白氣”,而在壺嘴處卻沒有“白氣”冒出。這段空白區域的物質是
________,當它上升遇到溫度較低的空氣便_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
成小水珠,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白氣”。根據甲、乙兩房間壺嘴的白氣多
少,可以得知____(選填“甲”或“乙”)房間里的溫度較高。
圖4-2-5
水蒸氣
液化

【解析】調節鐵圈 的高度時,需要點燃酒精燈,用酒精外焰進行加熱;
中間有孔的紙板作用是主要是減少熱量的損失,還可以固定溫度計。
綜合拓展
11.實驗小組的小明和小華都選用如圖4-2-6甲所示
的裝置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
圖4-2-6
(1)調節鐵圈 的高度時,______
(選填“需要”或“不需要”)點燃酒精燈;
實驗裝置中帶小孔的紙板的作用是_______
_______,加快水的沸騰。
需要
減少熱量散失
(2)實驗過程中小明和小華分別繪制了水
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4-2-6乙),
由圖像可知水的沸點是____ ;他們用相
同的酒精燈和相同的燒杯進行實驗,他們
97
水量不同
所繪圖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
(寫出一個即可)。
圖4-2-6
(3)水沸騰后,將水倒入燒瓶,發現水停止沸騰。如圖
4-2-6 丙所示,用橡皮塞塞住燒瓶口并將其倒置,向燒瓶
底部澆冷水,發現水重新沸騰了。這是因為澆冷水后瓶內
水蒸氣_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瓶內氣壓減小,水
的沸點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圖4-2-6
【解析】澆冷水后瓶內水蒸氣遇冷液化成水,瓶內氣體減
少,氣壓減小,會導致水的沸點降低,當沸點降低到燒瓶
內水溫以下時,燒瓶內的水會重新沸騰。
液化
降低(共27張PPT)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4.1 從全球變暖談起
4.1 從全球變暖談起
新知預習 導學
知識梳理
1.溫度
(1)溫度是表示物體__________的物理量。
冷熱程度
(2)攝氏溫標的規定: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___,
水______時的溫度為,在和 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
份為 ,讀作_________。
0
沸騰
1攝氏度
(3)熱島效應:城市(城區)的氣溫____于周圍地區(郊區)的現象。

2.溫度計及其使用
(1)原理:液體的__________性質。
熱脹冷縮
(2)使用方法:①估計被測液體的溫度,選擇量程與分度值合適的溫
度計;②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能接觸容器的____、
____;③待示數________后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不能離開被測液體,
視線與溫度計內液面______。


穩定
相平
(3)體溫計:①測量范圍為____,分度值為____ ;②結構特點:
玻璃泡與玻璃管的連接處特別細且略有彎曲;③使用特點:可以離開人體
后讀數,每次使用前都要拿住它上部____________,使汞回到玻璃泡里。
0.1
向下甩幾下
問題導思
1.體溫計與實驗室溫度計有什么不同?(提示:從量程、分度值、構造、
使用方法等方面進行比較)
【答案】體溫計與實驗室溫度計的區別如下表所示。
實驗室溫度計 體溫計
量程
分度值
構造 玻璃泡上部是均勻的 細管 玻璃泡與玻璃管的連接處特別細
且略有彎曲
使用方法 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讀 數,不能甩 可以離開人體讀數,使用前要向
下甩幾下
2.用體溫計測量口腔溫度前要先消毒,如果將體溫計放在沸水中煮
,會產生什么后果?
【答案】醫用體溫計的量程通常是 ,而沸水的溫度在標準大
氣壓下是 ,遠遠超過了體溫計的測量范圍,將體溫計放入沸水中
后,體溫計的玻璃泡會因測溫物質的膨脹而爆裂。
4.1 從全球變暖談起
重點直擊 導析
典例精析
知識點1 溫度
例1 下列有關溫度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溫度的高低憑感覺判斷是準確的 B.的水比 的冰溫度高
C.讀作“攝氏零下6度” D.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
【解析】風、濕度等都會影響人對溫度的感知,僅憑人體的感受來判斷
溫度的高低是不準確的,故A錯誤。的水與 的冰溫度相同,故B
錯誤。 讀作“負6攝氏度”或“零下6 攝氏度”,故C錯誤。人體的正
常體溫在 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D正確。
D
小錦囊 常用的溫度單位是攝氏度 ,需要掌握其規定,并熟悉常見
物體(或狀態)的溫度。注意:在攝氏溫標中,和 是在1個
標準大氣壓的條件下規定的,我們平時大多處于1個標準大氣壓的環境
中。
針對訓練
1.我國北方冬天,氣溫可低至 ,此時河面會結上一層厚厚的冰。
如果冰面以下河水仍然在流淌(1個標準大氣壓下),那么水與冰交界
處的溫度是( ) 。
C
A. B. C. D.
【解析】攝氏溫標規定:在1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 。
水與冰交界處就是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即 。
知識點2 溫度計及其使用
例2 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水的溫度,下列有關溫度計的使用方法正確的
是( ) 。
A. B. C. D.
【解析】由題圖可知,A中溫度計接觸了容器壁,B中溫度計的玻璃泡
沒有與被測液體充分接觸,D中視線沒有與溫度計的液面相平。
C
小錦囊 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要讓溫度計的玻璃泡與液體充分接
觸,但不能與容器的底、壁接觸。讀數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繼續留
在液體中,視線要與液柱上的液面相平。
針對訓練
圖4-1-1
2.常用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__________性質制成的。實驗
室溫度計的示數如圖4-1-1所示,則示數為____ 。
熱脹冷縮
【解析】讀取溫度計示數時,應注意觀察液面在零刻度
線的上方還是下方。若題圖中沒有給出零刻度線的位置,
則可根據“溫度計上的數字越往上越大時為零上部分,反
之為零下部分”來判斷。
3.醫生常用如圖4-1-2所示的體溫計測量體溫,它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
間被設計成細管,可以防止汞自動______玻璃泡中,此時體溫計的示數
為_____ 。
流回
37.8
圖4-1-2
4.1 從全球變暖談起
素養達標 導練
基礎鞏固
1.溫度反映的是物體的( ) 。
C
A.路程長短 B.是否運動 C.冷熱程度 D.振動快慢
2.下列溫度中,最接近 的是( ) 。
D
A.冷凍食物的溫度 B.正常人的體溫
C.鍋中沸水的溫度 D.夏天,讓人感覺舒適的房間溫度
3.關于如圖4-1-3所示的水銀溫度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圖4-1-3
D
A.使用該溫度計測量溫度時,可以離開被測物體讀數
B.該溫度計是根據固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C.該溫度計的量程是
D.此時的示數為
4.下列給體溫計消毒的方法正確的是( ) 。
B
A.在開水中泡一會兒 B.用酒精棉球擦拭
C.在酒精燈火焰上烤一會兒 D.放入熱水中煮一段時間
5.小陳測量燒杯中熱水的溫度時,將很少的熱水倒入另一燒杯中,然后
用如圖4-1-4所示的方式測量和讀數。小芳對小陳的做法提出下列自己的
看法,其中錯誤的是( ) 。
C
圖4-1-4
A.不應該將熱水倒入另一個燒杯,這會使水的溫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溫度計的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沒
C.應該將溫度計取出讀數,而不應該放在水中讀數
D.讀數時,視線應該與刻度線相平,而不應斜視
6.由于太空中沒有大氣層,我國“天宮”空間站的背陽面溫度最低可達
,“ ”讀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某溫
度計示數穩定后的情形如圖4-1-5所示,溫度計上的字母“ ”表示采用的
是______溫標,此時示數為____ 。
負110攝氏度(或零下110 攝氏度)
攝氏
16
圖4-1-5
能力提升
7.(多選)關于體溫計和實驗室溫度計的區別,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
A.體溫計與實驗室溫度計僅是長短不同
B.體溫計的玻璃泡與毛細管連接處的管徑特別細,且略有彎曲,而實驗
室溫度計沒有這一結構
C.使用體溫計前需用力甩動,而實驗室溫度計不能甩動
D.體溫計讀數時可離開人體,實驗室溫度計讀數時不能離開被測物體
【解析】體溫計有縮口,而實驗室溫度計沒有縮口;體溫計可以離開人
體讀數,而實驗室溫度計讀數時不能離開被測物體;體溫計使用前要甩
幾下,而實驗室溫度計不能甩。
【答案】BCD
8.我國生產的某款疫苗需保存在低于 的環境中。夏季,運輸過程中
為監測疫苗溫度是否超標,應在冷藏箱內放置如圖4-1-6中____(選填
“甲”或“乙”)所示的溫度計。在接收點,為準確讀數,驗收人員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把溫度計從冷藏箱中取出讀數,溫度計示數如圖
所示,表明疫苗______(選填“安全”或“不安全”)。
圖4-1-6
【解析】乙溫度計的構造類似于體溫計,溫度升高后汞不會自動降下去,
可以測定最高溫度,故應在冷藏箱內放置乙溫度計。外界溫度較高,把
溫度計從冷藏箱中取出讀數,溫度計示數會升高。溫度計的示數為 ,
低于 ,表明疫苗安全。
圖4-1-6
8.我國生產的某款疫苗需保存在低于 的環境中。夏季,運輸過程中
為監測疫苗溫度是否超標,應在冷藏箱內放置如圖4-1-6中____(選填
“甲”或“乙”)所示的溫度計。在接收點,為準確讀數,驗收人員______
(選填“能”或“不能”)把溫度計從冷藏箱中取出讀數,溫度計示數如圖
所示,表明疫苗______(選填“安全”或“不安全”)。
圖4-1-6

不能
安全
綜合拓展
9.一支溫度計刻有100個均勻的小格,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將此溫度計插
入冰水混合物中時,液面下降到第15格,將此溫度計插入的沸水中時,液
面上升到第65格,則此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多少?(通過計算及文字說明)
【解析】1個標準大氣壓下沸水的溫度為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
,則該溫度計每一格表示的溫度為 ;由于該溫度計
第15格下面有15格,故該溫度計最下面的刻度對應的溫度為
;同理,第65格上面還有35格,即最上面的
刻度對應的溫度為 。綜上可知,該溫度計的
測量范圍是 。
【答案】(共20張PPT)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4.5 水循環與水資源
4.5 水循環與水資源
新知預習 導學
知識梳理
1.自然界中的水循環:地球上的水處于不停的運動變化之中。陸地和海
洋表面的水通過______進入大氣,大氣中的水蒸氣冷卻后通過______又
回到陸地和海洋。
蒸發
降水
2.水循環中的物態變化
(1)云:水蒸氣在高空遇冷______成小水珠或______成小冰晶。
(2)雨:云中的小水珠(或小冰晶)凝聚變大 大水珠(或大冰晶
______)雨。
(3)冰雹:云中的小水珠隨氣流上升到以下的高空 ______成
小冰晶上下翻騰 大冰晶(冰雹)。
(4)雪:高空的水蒸氣急劇降溫______成小冰晶(小雪花) 相互
結合 雪片或大雪花。
液化
凝華
熔化
凝固
凝華
(5)霧:地面附近的水蒸氣較多,遇冷______成小水珠附著在塵埃上。
(6)露:地面附近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樹葉、花草便______成為
小水珠。
(7)霜:空氣中的水蒸氣在地面的物體上______成小冰晶。
液化
液化
凝華
3.水資源
(1)導致水資源危機的重要原因:①水資源受到______;②人類_____
_____。
污染
過量使用
(2)有效、合理利用水資源:①盡量減少對水體的污染,并采用先進技
術對污水進行處理;②提高水的__________和節約用水;③加強水資源
的有效______,制定有關水的法規,有效地使用水資源。
使用效率
管理
問題導思
1.水在自然界中有許多“化身”——冰、雨、霧、霜、雪、雹、水蒸氣。
它們各是哪種狀態?影響水所處狀態的因素是什么?
【答案】雨、露和霧是液態的水,水蒸氣是氣態的水,冰、霜、雪、雹
是固態的水。水所處狀態與溫度的高低有關。
2.地球上的水很多,可是為什么人類還會面臨“水荒”呢?
【答案】示例:人類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稀缺,淡水資源分布極不均衡,
水資源污染和浪費嚴重,全球氣候變化導致極端天氣事件頻發等。
4.5 水循環與水資源
重點直擊 導析
典例精析
知識點 水循環及其物態變化
例 自然界中的水處于不斷運動和相互轉化循環之中(如圖4-5-1所示)。
下列有關自然界中水循環說法正確的是( ) 。
圖4-5-1
A.環節①對應的物態變化為升華,環節③對應
的物態變化為熔化
B.水會不斷地循環,不用提倡節約用水
C.水循環中,水僅在固液兩態之間相互轉化
D.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態形式存在于海洋中
【解析】由題圖可知,環節①對應的物態變化
為汽化,A錯誤。雖然水會不斷地循環,但可
供人類使用的淡水資源較少,需要提倡節約用
【答案】D
水,B錯誤。海水會蒸發變為水蒸氣到空中,水蒸氣遇冷發生液化成為
水;冰川表面發生升華成為水蒸氣到空中,高空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
低的空氣直接凝華成冰晶,C錯誤。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液態形式存在
于海洋中,淡水資源主要以固態形式存在于冰川中,D正確。
圖4-5-1
小錦囊 云、雨、雹、雪、露、霜、霧的形成與水的物態變化密切相
關,其變化關系如圖4-5-2所示。
圖4-5-2
針對訓練
地球上的水循環如圖4-5-3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
圖4-5-3
B
A.①是海水升華成水蒸氣 B.②是水蒸氣液化成小水滴
C.③是水蒸氣凝固成小冰晶 D.④是小冰珠凝華成雹
4.5 水循環與水資源
素養達標 導練
基礎鞏固
1.下列自然現象中的“水”物質,都表現為固態的是( ) 。
D
A.雨、露 B.冰、露 C.霜、霧 D.雪、雹
2.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下列做法符合要求的
是( ) 。
B
A.向漓江流域排放未經處理的污水
B.用噴灌技術灌溉農作物
C.刷牙時不關水龍頭
D.將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3.雨的形成是與自然界中水循環相關的復雜過程。當滿足一定條件時,
云中的水滴先后要經歷轉變為水蒸氣、小冰晶等過程,才能形成雨落向
地面。從云中的水滴到降雨,水先后經歷的物態變化是( ) 。
C
A.液化、汽化、凝固 B.升華、凝華、熔化
C.汽化、凝華、熔化 D.液化、凝固、熔化
4.觀察圖4-5-4,下列有關分析正確的是( ) 。
B
圖4-5-4
A.海水變成水蒸氣是升華過程
B.雪是云中的水蒸氣凝華形成的
C.積雪液化成水后,匯入溪流并流
向大海
D.水資源可以循環利用,不必節約
用水
能力提升
圖4-5-5
5.如圖4-5-5所示,分析水循環可知,地表水吸
收熱量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成水蒸氣;
云中的小水滴遇冷凝固為小冰粒的過程要
_______(選填“放出”或“吸收”)熱量;高山頂
上的積雪終年不熔化厚度卻基本不變,主要是
汽化
放出
升華
由于降雪量與冰雪因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而減小的量基本相等。
綜合拓展
圖4-5-6
6.圖4-5-6是模擬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實驗裝置圖。
(1)組裝實驗裝置時,要根據____________________
(選填“酒精燈及其火焰”或“燒瓶”)的高度,先固定好
______(選填“鐵夾”或“鐵圈”),然后依次固定好其他
器材。
酒精燈及其火焰
鐵圈
(2)點燃酒精燈給燒杯中的水加熱,當水沸騰時,往
瓶口的上方傾斜放置一個金屬盤,一段時間后,觀察
到金屬盤的底部出現________,這是因為水蒸氣由于
降溫而發生了_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
小水珠
液化
圖4-5-6
(3)若要使實驗效果更加明顯,可以在金屬盤內盛放
適量的______(選填“冰塊”或“熱水”)。
冰塊
【解析】溫度越低,氣體越容易液化,在金屬盤內加
入冰塊,冰塊熔化吸熱可以使金屬盤的溫度變低。
(4)實驗時,接觸金屬盤的手明顯感覺到金屬盤的溫
度______(選填“升高”或“降低”),下列生活中的事例
與此現象原理一致的是____(填序號)。
①夏天,在飲料里加冰塊
②北方儲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幾大桶水
③用蒸籠蒸饅頭
④用干冰進行人工降雨
升高

【解析】水蒸氣液化要放熱,蒸饅頭時就是利用水蒸氣液化放熱使饅頭
變熟的。(共27張PPT)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4.3 熔化和凝固
4.3 熔化和凝固
新知預習 導學
知識梳理
1.熔化和凝固
(1)定義:物質由______變為______的過程叫做熔化;物質由______
變為______的過程叫做凝固。
(2)物質在熔化過程中要____熱,在凝固過程中要____熱。
固態
液態
液態
固態


(3)熔點和凝固點:物質熔化時不變的溫度叫做______;物質從液態
凝固為晶體時不變的溫度叫做________。同一種晶體的熔點和它的凝固
點______。
熔點
凝固點
相同
2.晶體和非晶體
晶體 非晶體
定義 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 沒有固定的熔化溫度的固體
特點 有熔點和凝固點 沒有熔點和凝固點
熔化 過程 吸熱,溫度保持______, 物質處于__________狀態 吸熱,溫度不斷______
凝固過程 放熱,溫度保持_____ 放熱,溫度不斷______
示例 海波、______、金屬等 石蠟、松香、______、瀝青等
不變
固液共存
不變

升高
降低
玻璃
問題導思
1.在“探究海波熔化的特點”的實驗中,將裝海波的試管放在盛水的燒杯
內加熱,而不是用酒精燈直接加熱,這樣做有什么好處?
【答案】采用“水浴法”加熱,能使海波處在水的包圍之中,有利于海波
均勻受熱,且溫度變化比較慢,便于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
2.炎熱的夏天,柏油馬路上的瀝青很容易受熱變軟,在此過程中,瀝青
的溫度如何變化?
【答案】瀝青從太陽光中吸收熱量,發生熔化而變軟,瀝青是非晶體,
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升高。
4.3 熔化和凝固
重點直擊 導析
典例精析
知識點 探究固體熔化的特點
例 圖4-3-1甲是用海波和石蠟探究“固體熔化的特點”的實驗裝置。
圖4-3-1
(1)要完成這個實驗,除了題圖甲中的器材,還需要的
測量器材是______。在組裝器材時,應最后調整________
(選填“酒精燈”或“溫度計”)的位置。
秒表
溫度計
【解析】實驗過程中需要測量加熱時間,因此需要用到秒
表;組裝器材的順序是先下后上,故最后調整溫度計的位置。
(2)根據實驗數據繪制了海波熔化時溫度隨
時間變化的圖像(圖4-3-1乙),由圖像中
____(選填“”“”或“ ”)段可以推知
海波是晶體,此段對應的溫度叫做______。
熔點
【解析】由題圖乙可知,在 段,海波的溫度保持不變,此段對應的
溫度叫做熔點,而非晶體沒有熔點,故海波是晶體。
圖4-3-1
(3)圖4-3-1丙是小明繪制的石蠟熔化時溫度隨
時間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知石蠟熔化過程中的
特點:吸熱,溫度__________。
不斷升高
小錦囊 處理固體的熔化或凝固圖像問題時,關鍵是看有無一段平行于
時間軸的圖線,有則該物質為晶體,沒有則該物質為非晶體。
圖4-3-1
針對訓練
實驗小組用圖4-3-2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某物質熔化和凝固的特點,圖
4-3-2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圖4-3-2
(1)安裝題圖甲所示的器材時,先
確定_______(選填“鐵棒”“鐵夾 ”
或“鐵圈 ”)的位置。實驗中,需要
觀察試管內物質的______,并記錄
溫度和加熱時間。
鐵圈
狀態
圖4-3-2
(2)分析題圖乙可知,該物質是_____(選填
“晶體”或“非晶體”),其凝固點為________ ;
該物質在第 時處于__________(選填“固”
“液”或“固液共存”)態。
晶體
80
固液共存
【解析】由題圖乙可知,該物質熔化過程中(第 )吸收熱
量且溫度保持不變,說明該物質是晶體,熔點是 ;同一種晶
體的熔點和凝固點相同,則該物質的凝固點是 。
4.3 熔化和凝固
素養達標 導練
基礎鞏固
1.《淮南子·俶真訓》記載:“今夫冶工之鑄器,金踴躍于爐中”。金屬在
爐中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是( ) 。
C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
圖4-3-3
2.以勺為筆,用糖作墨,糖汁成畫。如圖4-3-3所示,
糖汁冷卻成糖畫的過程中,發生的物態變化是
( ) 。
B
A.沸騰 B.凝固 C.熔化 D.液化
3.北方地區人們在冬季貯菜時,常在地窖里放幾桶水,以防止地窖的菜
被凍壞,這利用了水( ) 。
D
A.汽化吸熱 B.液化放熱 C.熔化吸熱 D.凝固放熱
4.玻璃在被加熱時由脆硬變軟到完全變為液態有一個相當寬的溫度范圍,
利用這個性質可以制作各種玻璃工藝品。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D
A.玻璃是晶體,熔化時有確定的溫度
B.玻璃是非晶體,熔化時有確定的溫度
C.玻璃是晶體,熔化時沒有確定的溫度
D.玻璃是非晶體,熔化時沒有確定的溫度
5.現代建筑出現一種新設計:在墻面裝飾材料中均勻混入顆粒狀的小球,
球內充入一種特殊材料。當環境溫度升高時,球內材料熔化吸熱:當溫
度降低時,球內材料凝固放熱;熔化和凝固過程中,球內材料溫度保持
不變,從而使建筑物內的溫度基本保持不變。下列圖像中表示球內材料
熔化的是( ) 。
A. B. C. D.
【解析】由題意可知,墻面混入的材料是晶體,它在熔化的過程中溫度
會保持不變。A是晶體熔化圖像,B是晶體凝固圖像,C是非晶體熔化圖
像,D是非晶體凝固圖像。
【答案】A
A. B. C. D.
6.我國古代科技著作《天工開物》中,對釜的鑄造有“鐵化如水,以泥
固針鐵柄勺從嘴受注”這樣的記載。其中“鐵化如水”描述的物態變化是
______,此過程中鐵要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
熔化
吸熱
圖4-3-4
7.如圖4-3-4所示,小江往熱熔槍中裝入塑料條,接通
電源,等待一段時間后發現塑料逐漸變軟變稀。可見,
塑料是__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其在熔
化過程中吸熱且溫度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
“不變”)。
非晶體
升高
能力提升
8.(多選)下表列出了幾種晶體的熔點(1個標準大氣壓),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 。
晶體 固態汞 固態氫 金 鐵 鎢
熔點/ 1 064 1 538 3 414
A.水銀溫度計在 時不能使用
B.在 時,氫是氣態
C.純金的戒指掉入鐵液中不會熔化
D.用鎢制成的燈絲不容易熔化
【解析】晶體的凝固點和熔點相等,低于水銀的凝固點 ,
此時水銀是固態,不能根據液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工作,故A正確。固態
氫的熔點是,低于,則在 時,氫是固態,
故B錯誤。鐵的熔點是,則鐵液的溫度等于或高于 ,熔
點是 的金在鐵液中一定熔化,故C錯誤。因為鎢的熔點高,用鎢
制成的燈絲不容易熔化,故D正確。
【答案】AD
9.小明為了探究“某固體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采用的實驗裝置如圖
4-3-5甲所示。
圖4-3-5
(1)下列實驗器材中,安裝的先后順序是____________
(填序號)。
①溫度計 ②石棉網 ③裝水的燒杯 ④酒精燈
⑤裝有固體的試管
④②③⑤①
(2)如圖4-3-5甲所示,該裝置中存在的一個錯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計的玻璃泡沒有浸沒在被測物質中
(3)改正錯誤后,為了使試管中的固體受熱均勻,應選擇________
(選填“大顆粒”或“小顆粒”)的固體進行實驗。
小顆粒
圖4-3-5
(4)小明通過實驗得到物體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4-3-5乙),則
該固體是______(選填“晶體”或“非晶體”)。
晶體
圖4-3-5
綜合拓展
圖4-3-6
10.小明發現嚴冬時路面會結冰,道路工
人常通過在路面撒鹽的方式來熔化冰,
從而保障路面不打滑。小明猜想,這是
因為水中加入鹽后會對水的凝固點產生
影響。為了驗證這一猜想,他將一些鹽
放入水中,并把鹽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鹽水的凝固過程。每隔
一定時間,小明就觀察鹽水的物態和記錄鹽水溫度,并根據凝固過程中
記錄的溫度數據,畫出的凝固圖像如圖4-3-6甲所示。
(1)在題圖甲中的第 時,物質的狀態是____態;凝固過程用了
____ 。

10
【解析】由題圖甲可知,第 時物質還沒
有開始凝固,為液態;物質在處于
凝固過程,用時 。
圖4-3-6
(2)由題圖甲可知,此鹽水的凝固
點為____ ,由此證明在雪上撒鹽可
以______(選填“提高”或“降低”)雪
的熔點。
降低
【解析】由題圖甲可知,保持不變的溫度是 ,故該鹽水的凝固點
是;水的凝固點是 ,與水相比,鹽水的凝固點變低。
圖4-3-6
(3)如果將一個裝有冰水混合物的試
管放入正在熔化的鹽冰水混合物中,如
圖4-3-6乙所示,燒杯中含鹽的冰未完全
熔化前,試管中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
______(選填“變多”“變少”或“不變”)。
變多
【解析】冰水混合物的溫度是,而鹽冰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 ,
則冰水混合物會向鹽冰水混合物放熱,冰水混合物中的水會達到凝固結
冰的條件,故冰水混合物中的冰會變多。
圖4-3-6(共34張PPT)
第四章 物質的形態及其變化
第四章復習 溫故
第四章復習 溫故
重難點解讀
重難點1 物態變化
1.本章共學習了六種物態變化,其過程及吸放熱情況如圖4-1所示。注意
掌握“兩個區別”“兩類過程”和“三個條件”。
圖4-1
(1)兩個區別
①蒸發與沸騰的區別:蒸發只發生在液體表面,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
沸騰發生在液體表面和內部,在特定溫度下(溫度達到沸點)才能發生。
②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晶體有確定的熔化溫度(或凝固溫度),即熔
點(或凝固點),非晶體既沒有確定的熔化溫度(熔點),也沒有確定
的凝固溫度(凝固點)。
圖4-1
(2)兩類過程
①吸熱過程:物質從不太活潑的狀態變化到更活潑狀態的過程,如熔化、
汽化、升華。
②放熱過程:物質從活潑的狀態變化到不活潑狀態的過程,如凝固、液
化、凝華。
(3)三個條件
①晶體熔化的條件:溫度達到熔點,繼續吸熱。
②液體凝固形成晶體的條件:溫度達到凝固點,繼續放熱。
③液體沸騰的條件:溫度達到沸點,繼續吸熱。
圖4-2
例1 固態、液態和氣態是物質常見的三種狀態。如
圖4-2所示,某物質通過放熱、吸熱在甲、乙、丙三
種物態之間轉化。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
B
A.甲為固態,甲至乙是熔化過程
B.乙為氣態,乙至丙是凝華過程
C.丙為液態,乙至丙是熔化過程
D.丙為氣態,丙至甲是液化過程
【解析】由題圖可知,丙到甲吸熱,甲到乙吸熱,則丙為固態,甲為液
態,乙為氣態;甲到乙是汽化過程,需要吸熱;乙到丙是凝華,會放熱;
丙到甲是熔化,需要吸熱。
針對訓練
1.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農耕文明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對下
列節氣涉及的物態變化分析,正確的是( ) 。
B
A.“寒露”節氣,“露”的形成是凝固現象
B.“霜降”節氣,“霜”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C.“大雪”節氣,“雪”的形成是液化現象
D.“雨水”節氣,“雨”的形成是凝華現象
2.下列關于物態變化及其吸、放熱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B
A.北方冬天潔白的霧凇的形成是凝華現象,吸收熱量
B.夏天往飲料里加冰塊,是利用了冰塊熔化時吸熱
C.利用干冰防止食物腐爛變質是汽化現象,吸收熱量
D.裝開水的壺口周圍出現的“白氣”是汽化現象,放出熱量
重難點2 物態變化中的溫度—時間圖像
1.晶體和非晶體的判斷
(1)晶體有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其在熔化和凝固過程中溫度不變,故
在熔化或凝固圖像中有一段平行于時間軸的線段(圖甲和乙中的 。
(2)非晶體沒有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其在熔化或凝固圖像中沒有平行
于時間軸的線段(圖丙和丁)。
2.判斷固體物質的熔點、熔化時間與液體沸騰的特點、沸點
(1)在晶體熔化圖像中,溫度不變時對應的溫度即為熔點,平行于時間
軸所對應的線段就是熔化的過程,所用時間即為熔化時間。
(2)在液體的沸騰圖像中,有一段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它代表液體
已經沸騰,對應的溫度即為此時液體的沸點。
圖4-3
例2 圖4-3是某物質的物態變化過程的溫度—時間圖
像,下列從圖像中獲得的信息正確的是( ) 。
B
A.該物質是非晶體
B.在 段之間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C.在 段處于沸騰狀態
D.到 是熔化過程
【解析】由題圖可知,物體在熔化時,溫度不變,故該物質是晶體,故
A錯誤。在 段,物質處于熔化過程,故該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B
正確。在段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到達 點時溫度不變(達到沸點),
故到 是沸騰過程,C、D錯誤。
針對訓練
圖4-4
3.圖4-4是某種物質發生物態變化過程中的溫
度—時間圖像,下列從圖像中獲得的信息正
確的是( ) 。
A
A.這種物質是晶體,其凝固點是
B.在 段物質處于固液共存狀態
C.在 段物質不放熱,溫度保持不變
D.在 段物質處于液態
第四章復習 溫故
實驗突破
實驗1 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
1.安裝實驗器材的順序:從下至上。
2.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此溫度為水的沸
點)。
3.測得沸點不是 的可能原因:①當地大氣壓小于1個標準大氣壓;
②杯口的蓋密封較嚴時,燒杯內的氣壓高于1個標準大氣壓;③水中有雜
質、溫度計的示數不準確等。
4.縮短加熱時間的方法:①加水要適量,盡量少些;②可用初溫較高的水
進行實驗;③適當加大酒精燈的火焰等。
5.撤去酒精燈,水未立即停止沸騰的原因:石棉網的溫度較高,水可以
繼續吸熱。
例1 實驗小組用如圖4-5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
圖4-5
圖4-5
(1)實驗前,通過調節______的高度,以
保證酒精燈外焰與石棉網充分接觸,然后調
節______的高度使溫度計的玻璃泡不接觸燒
杯底部。(均選填“鐵圈”或“鐵桿”)
鐵圈
鐵桿
(2)實驗過程中,根據實驗環境結合生活
經驗,選擇當溫度計示數達到___(填字母
代號)左右開始記錄加熱時間及水溫較為
合理。
A. B.C.
B
圖4-5
圖4-5
(3)某次記錄時,溫度計示數如圖4-5甲所示,
則水溫為____ 。過一會兒,觀察到燒杯中水
的情況如圖4-5乙所示,此時水________(選填
“沸騰”或“未沸騰”)。
92
未沸騰
實驗拓展
1.在“探究水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的實驗中,同學們利用如圖4-6甲
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了分組實驗。
圖4-6
(1)若安裝溫度計時玻璃泡接觸到燒杯底部,
則應適當將_________(選填“處向上”或“
處向下”)。
處向上
圖4-6
(2)小紅這組用半杯水做實驗,繪制出水的
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4-6乙中的 所示,
則可知水的沸點是____ 。若用一杯水做實驗,
則得到的圖像可能是題圖乙中的__(選填“ ”
“”或“ ”)。
(3)當水沸騰時,燒杯口附近出現大量“白
氣”,“白氣”是杯中冒出的水蒸氣______
(填物態變化)形成的。
液化
圖4-6
2.小軍做“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實驗。
圖4-7
(1)小軍安裝的實驗裝置如圖4-7
甲所示,其中錯誤之處是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燒杯底部
(2)他改正錯誤后,當水溫上升到時,每隔 讀取一次溫度
計的示數,直到水沸騰,其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
時間/ 0 0.5 1 1.5 2 2.5 3 3.5
溫度/ 90 92 96 98 98 98 98
第三次數據沒有記錄,當時溫度計的示數
如圖4-7乙所示,該讀數為____ 。
94
圖4-7
(3)請根據(2)中記錄的數據在圖4-7丙中繪制水沸騰時溫度與時間
的關系的圖像。
圖4-7
【答案】如答圖4-1所示
答圖4-1
時間/ 0 0.5 1 1.5 2 2.5 3 3.5
溫度/ 90 92 96 98 98 98 98
(4)從實驗中可以看到,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吸收熱量,水的溫度
______(選填“升高”“降低”或“不變”)。
不變
答圖4-1
2.實驗2探究固體熔化的特點
1.安裝實驗器材的順序:從下至上。
2.實驗選取小顆粒或粉末狀固體的原因:固體容易受熱均勻,且使溫度
計的玻璃泡能與固體充分接觸。
3.采用“水浴法”加熱的優點: ①使被加熱的物質受熱均勻;②使被加熱
的物質受熱緩慢熔化,便于觀察溫度變化的規律。
4.晶體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溫度不變;非晶體熔化過程中持續吸熱,
溫度升高。
例2 在探究“冰熔化時溫度的變化規律”實驗中:
(1)小明應選用圖4-8中____(選填“甲”或“乙”)所示的裝置來進行實
驗,宜選用________(選填“碎冰塊”或“大冰塊”),其好處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4-8
【解析】利用“水浴法”加熱,不但能使試管內的
物質受熱均勻,而且物質的溫度上升較慢,便于
及時記錄各個時刻的溫度,故應選擇乙裝置。碎
冰塊能很好地包裹住溫度計的玻璃泡,此時溫度
計的示數能較為準確地反映冰的實際溫度。

碎冰塊
使冰受
熱均勻,便于及時和準確地記錄溫度
(2)實驗中每隔 記錄一次冰的溫度及對應狀態,并記錄數據,作
出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圖4-8丙)。由此可知,冰是________(選填
“晶體”或“非晶體”),其熔點為___ 。
晶體
0
【解析】由題圖丙可知,冰在熔化過程中,
吸收熱量,溫度不變,故冰是晶體,這個
保持不變的溫度就是它的熔點,為 。
圖4-8
(3)若在試管中的冰開始熔化時,立即將試管浸入另一個裝有冰水混
合物的燒杯中,發現冰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繼續熔化。
不能
【解析】冰熔化的條件是溫度達到熔點且繼續吸熱。因為冰水混合物的溫
度為 ,與冰的熔點相同,故試管中的冰不能繼續吸熱,不能繼續熔化。
實驗拓展
3.在“探究冰和石蠟熔化時溫度變化的規律”的實驗中:
圖4-9
(1)如圖4-9所示,用水給試管中的碎冰加熱,加熱過程
中觀察到溫度計的示數為____ 。
(2)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的數據會發現____
(選填“冰”或“石蠟”)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

(3)根據實驗數據不能判斷第 末石蠟的狀態,原因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不能由溫度判斷狀態。
石蠟是非晶體,沒有確定的熔化溫度
(4)試管中的冰全部熔化后,小明又繼續加熱一段時間,觀察到_____
(選填“試管”“燒杯”或“試管和燒杯”)中的水發生了沸騰現象,溫度計
示數不再變化。
燒杯
【解析】冰全部熔化完后,燒杯和試管內均是水,根據
水沸騰的條件知燒杯中的水能沸騰,而試管中的水只能達
到沸點,但不能繼續吸熱,故試管中的水不能沸騰。
圖4-9
(5)由表格中數據看出,小明在記錄冰熔化實驗過程中的不合理之處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時間/ 0 3 6 9 12 15 18 21
冰的溫度/ 0 0 2 7 12
石蠟的 溫度/ 35 40 45 49 54 58 62 66
時間間隔較長,記錄的實驗數據較少
【解析】由表格數據可知,每隔 記錄一次數據,
時間間隔較長,記錄的實驗數據較少,不能體現實驗
的普遍規律。
圖4-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奎屯市| 和平区| 高清| 寿阳县| 潼南县| 迭部县| 高平市| 鸡西市| 安图县| 内丘县| 崇信县| 阜康市| 雅江县| 渑池县| 平谷区| 梧州市| 阜新市| 北流市| 涿鹿县| 中阳县| 永吉县| 嘉荫县| 寿宁县| 洞头县| 淅川县| 来安县| 乌拉特中旗| 漳浦县| 新沂市| 承德县| 凤庆县| 开化县| 延长县| 朝阳市| 康乐县| 介休市| 宁安市| 闻喜县| 阿拉善盟| 巴彦淖尔市| 北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