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年級道德與法治上冊第四單元作業一、 單元信息(一)基本信息學科年級學期教材版本人教版單元名稱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基本信息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學期單元組織形式 自然單元□重組單元(一)課時信息序號課時名稱對應教材內容P50—51我的家鄉在這里發現家鄉的美1第13課《我愛家鄉山和水》第一課時2第13課《我愛家鄉山和水》第二課時 P52—53家鄉的故事課 3第14課《家鄉物產養育我》第一課時 P54—55我的家鄉產什么時 4第14課《家鄉物產養育我》第二課時 P56—57家鄉物產惹人愛信息第 15課《可親可敬的家鄉人》第一課5P58—59生活在我身邊的人時第 15課《可親可敬的家鄉人》第二課時678P60—61可敬的家鄉人第16課《家鄉新變化》第一課時P62—63我家門前新事多P64—65家鄉特色代代傳我的家鄉會更好第16課《家鄉新變化》第二課時二、單元分析(一)課標要求第四單元《我們生活的地方》包括《我愛家鄉山和水》《家鄉物產養育我》《可親可敬的家鄉人》《家鄉新變化》四課,編寫依據是《2019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教育部部編版)》中“三條主線”的第二條“兒童與社會”“四個方面”的第三方面“負責任、有愛心地生活”中第 7條“尊重社會各行各業的勞動者,愛惜他們的勞動成果”,第 10條“了解家鄉的風景名勝、主要物產等有關知識,感受家鄉的發展變化”,第 11條“熱愛革命領袖,了解英雄模范人物的光榮事跡”。(二)教材分析1.本冊單元構成本冊教材內容承接一年級下冊的“共生共在”這一教育主題,針對二年級學生存在著“小自私”(自我中心)傾向的特點,結合現代化公共生活的需要,設立了“共有與共享”的核心教育主題,為公共生活奠基,與中年段相關內容銜接,實現教育螺旋上升。2.單元結構分析第四單元在學生了解經常出入的公共場所的基礎上,帶領他們進一步擴大生活空間,進入“我們生活的地方”。本單元四課呈遞進關系,即從山水空間到家鄉物產,再到人際交往,最后到整體的發展變化。16.家鄉新變化15.可親可敬的家鄉人14.家鄉物產養育我13.我愛家鄉山和水3.課程主旨梳理課程主旨梳理課題目的要求第13課讓學生了解家鄉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激發熱愛家鄉的情《我愛家鄉山和水》感。第14課《家鄉物產養育我》通過引導學生了解、搜集、整理家鄉的物產,認識本地人與自然的相互滋養關系,形成“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初步觀念。引導學生認識到自己與身邊人守望互助、共同生活的相依關系。發現身邊人身上的寶貴品質,增強學習者對家鄉的深度熱愛,構建自己的學習榜樣。第15課《可親可敬的家鄉人》第16課《家鄉新變化》通過觀察發現家鄉的各種變化,體會現在家鄉變化的自豪之處,從而培養積極健康的發展觀,產生讓家鄉更美好的責任意識。(三)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對家鄉的概念還比較模糊,日常生活雖跟家鄉的文化緊密相連,但缺乏感悟和系統的認知。因此,在教學中要根據學生年齡特點、認知特點,結合本地域特色,引導學生從可觀可感的家鄉風貌和當地物產入手,利用一年級學習過程中已經掌握的觀察交流、情景模擬、主題游戲、調查訪談、對比發現等學習方式,引導學生直觀、真切地感受家鄉的美,提升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和自豪之情。三、單元學習和作業目標本篇緊緊圍繞“我們生活的地方”這一單元主題,結合學生年齡段特點設計系列作業。單元學習和作業目標在調查、采訪、展示、交流活動中了解家鄉的地理位置、風貌和有關家鄉的傳說。激發學生由衷的自豪感,建立歸屬感。1了解家鄉的物產,感恩家鄉的養育之情。23在搜集和調查中了解家鄉優秀人物作出的貢獻,激發對家鄉人的感激和敬佩之情。通過觀察、對比,發現家鄉的變化,樹立做有責任感的家鄉人,建設美好家鄉的意識。4四、 單元作業設計思路(一)設計原則(二)學習方式對比觀察交流分享開放性生活性主題游戲情景模擬 活動性科學性欣賞圖片調查訪談綜合性觀看影像(三)設計流程作業設計基本流程圍繞作業目標選取素材及活動方著眼學生發展設計評價標準和方基于學情設定問題任務13.我愛家鄉山和水第一課時作業11.作業內容家鄉特點大探秘----我是小小尋訪家你生活在海邊,我在草原長大。你的家鄉有美麗的山峰,我家門前有清澈的小溪,無論生活在哪,自己的家鄉都是最美,最可愛的地方,你的家鄉在哪?有哪些標志性建筑?有哪些平凡樸素的美?讓我們一起走出家門,去尋訪尋訪吧!我的家鄉在這里我生活在__我的家鄉有__我家鄉美在__……2.時間要求課前走訪調查時間不限。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標準評價標準評價維度認真探究課前能仔細尋找并發現課前能尋找并找到一 對家鄉獨特之處了解家鄉平凡中的獨特之些家鄉平凡中的獨特 不夠深入,信息掌握美,奠定學習基礎。之美,奠定學習基礎。不夠全面。了解一些自己生活的地方有哪些可親、可愛之清楚自己家鄉的名稱處。和主要建筑。能具體了解自己家鄉的獨特之處,感知家鄉之美。表達具體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題是課前尋訪活動。旨在指導學生在平凡中發現美,引領學生將尋找美的目光從名勝古跡轉移至家門前小溪,學校周邊的小樹、小花等等,發現家鄉獨特和可親、可愛之處,培養學生發現美的能力,奠定學習基礎。作業21.作業內容家鄉風采展示會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不同的方式展示家鄉的美,可以是照片、圖畫、童謠、日記、導游詞等等,舉行家鄉風采展示會。家鄉風采展示會1.家鄉照片2.家鄉童謠小組展示3.家鄉圖畫4.家鄉日記......2.時間要求課前尋訪時間不限,課中小組交流展示10分鐘。3.評價設計小組討論互評表小組名稱:合作伙伴:1.一直處于積極的討論交流狀態,請在下表對應位置畫上:2.大多數時間內處于討論交流狀態,請在下表對應位置畫上:3.基本不處于討論交流狀態,請在下表對應位置畫上:交流合作狀態準備充分參與研討樂于分享認真傾聽展示匯報互相鼓勵自評互評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題是課中交流展示活動,引領學生積極參與,互相鼓勵,增加學生動口、動腦的機會,參與面廣,增加信心,引導學生分享各自的發現,產生積極愉悅的情感體驗,激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13.我愛家鄉山和水第二課時作業11.作業內容家鄉故事大收集-----我是小小收集員家鄉故事多又多,去查一查,問一問,聽一聽,收集收集家鄉的故事吧!家鄉路名的由來家鄉的歌曲媽媽講述我小時候在這里發生的趣事爺爺和我說一說這處古跡的故事……2.時間要求課前走訪調查時間不限。3.評價設計完成情況多元評價表搜集情況家長評價很強一般不強 老師評價自我評價同伴評價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題是課前收集活動,旨在引領學生由家鄉風景里的傳說故事講到自己生活中的故事,讓家鄉的景物有了生命,增進學生對家鄉的親切感,激發對家鄉的喜愛之情。同時,多元評價讓學生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課前收集是否充分,以便準備工作做得更加到位。作業21.作業內容我為家鄉做貢獻——實踐小能人1.2.3.4.2.時間要求時間不限。3.評價設計完成情況自評表實踐活動項目我做的家鄉事出色完成基本完成未完成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項作業是課后實踐活動。旨在通過課上的多樣活動增進了對家鄉的親近感之后進一步開展課后實踐活動,引導學生將對家鄉的熱愛付諸于行動之中,將愛家鄉之情化作愛家鄉之行動。14.家鄉物產養育我第一課時作業11.作業內容家鄉物產我知道咱們家鄉人杰地靈,物產豐富,你又知道多少呢?請你將物產街上的指引牌補充完整,并向外地游客介紹一下吧!2.時間要求10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標準評價標準評價維度緊密結合當地實際情 符合當地實際情況,對當地物產情況了況,充分了解家鄉每一基本了解家鄉物產相解不夠深入,信息掌資料真實物產信息。關信息。握不夠全面。填寫規范、正確、能羅列六個或六個以上物產名稱。填寫齊全,能羅列三內容基本合適,至少個物產名稱。羅列一個物產名稱。填寫規范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題源于生活,回歸生活,通過集市場景的呈現,幫助學生走進社會,貼近生活,親近家鄉,感受家鄉物產的豐富與家鄉的富饒。二年級學生已具有一定的學習能力,此次記錄也可幫助學生提高整理匯總信息的能力。作業21.作業內容帶貨主播大挑戰選擇自己喜歡的一種家鄉物產,與同組搭檔們一起開一場直播秀,讓大家都能認識它、喜歡它,并評選出最具創意的帶貨直播小達人!【溫馨提示:直播秀形式不限,可以創編廣告語、表演節目、畫宣傳畫、說故事等】職責組員名單2.時間要求課后設計準備階段不限時間,班級交流展示5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標準評價標準評價維度任務分配合理,服從安任務分配較合理,服有任務分配,排,積極參與,任務按從安排,參與活動,參與活動,任組員合作趣味創新時完成,收獲頗豐。任務完成,有所收獲。務基本完成。直播形式新穎,有創意,直播形式符合要求,基趣味性強,突出物產特本突出物產特點,沒有直播介紹體現物產特點,沒有虛假宣傳。點,沒有虛假宣傳。虛假宣傳。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題是課中探究活動,以當下最為常見的宣傳形式“直播帶貨”鼓勵學生積極推薦家鄉物產,其方式新穎獨特,開放性強,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交流、分享的興趣。在交流過程中,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與興趣、愛好深度結合,豐富了對家鄉物產的了解。同時,運用自己喜歡的呈現形式來表達成果,喚醒了學生的創造力與想象力。學生在活動中享受快樂,不斷產生新的情感體驗,以此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物產的情感。14.家鄉物產養育我第二課時作業11.作業內容我是小小調查員請與同桌合作調查家鄉物產的銷售及評價情況,完成表格2.時間要求課后走訪調查不限時間,完成表格10分鐘。3.評價設計合作伙伴互評表你的姓名:你合作伙伴的姓名:1.一直處于積極的交流合作狀態,請在下表對應位置畫上:2.大多數時間內處于交流合作狀態,請在下表對應位置畫上:3.基本不處于交流合作狀態,請在下表對應位置畫上:交流合作狀態參與討論確定主題樂于分享認真傾聽制作表格互相鼓勵自評互評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題是課中交流活動,引導學生感受家鄉物產對自己的養育之情是本課的重點。學生通過合作,實際走訪調查,獲取真實數據資料,適時的討論探究,旨在引導學生汲取大家的智慧,發現家鄉物產不僅能豐富我們的生活,還能帶來富足的生活,進而更加激發其對家鄉物產的親近感與熱愛感。作業21.作業內容實踐動手小能人本題是課中交流活動,在“帶貨主播大挑戰”中,班級同學推選出幾樣最受大家歡迎的家鄉物產。請選擇其中一項進行現場體驗,借助相機記錄制作過程。現場版體驗活動:①糕餅制作;②版畫制作;③漆畫制作;④建筑搭建;⑤方言配音。2.時間要求時間不限。3.評價設計完成情況自評表體驗活動項目出色完成基本完成未完成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項作業是課后體驗活動。家鄉物產是家鄉特有的自然環境與家鄉人勤勞智慧的結晶,因此當學生從簡單地接受信息變成親身體驗時,是能從中感受到家鄉物產帶來的別樣之美的,而這種多元體驗也有助其獲取更多信息,感受更多生活精彩。既希望生活能走進課堂,又希望課堂影響延伸至學生生活,在潤物細無聲中滋養對家鄉物產的熱愛與自豪之情。15可親可敬的家鄉人第一課時作業11.作業內容我有火眼金睛----夸夸身邊的家鄉人我們身邊有很多人的工作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購物時,售貨員阿姨總會耐心、細心地幫我挑選商品;鄰居總會把樓道打掃得干干凈凈;樓下開早點的阿姨總會燒豐富的早飯,熱情地招待我,讓我吃得飽飽去上學 )說說你得到過哪些人的幫助,他們讓你感受到怎樣的溫暖?請你制作一張夸獎卡,夸夸他們!2.時間要求10分鐘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標準評價維度評價標準填寫規范,正確,齊全,理由充分、合理填寫基本齊全,理由簡單規范填寫填寫齊全,理由具體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這是一項課堂探究活動的作業,二年級的孩子們對自己所屬群體的認同尚處于感知與體察階段,通過作業,讓孩子們了解身邊人的工作與自己生活的關系,通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讓學生感受到每個微笑,每份溫暖背后凝聚的鄉情,對家鄉人表示尊重和認同。作業21.作業內容我有小巧手——我會連一連在生活中,都是誰幫我們做這些事情的呢?你能連一連嗎?把快遞送到千家萬戶教孩子很多知識和道理參與滅火、救災、救護等工作維護社會治安、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2.作業時間5分鐘3.作業評價評價內容評價標準自評家長評對身邊的職業有一個準確的認識,知道我們的幸福生活是許多家鄉人人默默的奉獻對部分職業有認識,知道我們的生活很幸福對個別職業有所認識4.作業設計分析和設計意圖這是課下實踐體驗的作業設計,通過直觀的觀察和生活經驗,引導學生感悟家鄉人默默奉獻的優秀品質,懂得要尊重和理解家鄉人,要心存感恩,懂得感謝,從而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15可親可敬的家鄉人第二課時作業11.作業內容尋找最美家鄉人在我們的家鄉有許多名人,他們為家鄉做出過巨大的貢獻,是我們的驕傲和自豪;也有很多普通的人,他們擁有美好的心靈,在平凡的崗位上奉獻著。請你通過問家長,參觀紀念館,看新聞報道等途徑,用畫一畫,說一說,做一做等方式,尋找最美家鄉人。用畫筆講講最為家鄉畫一畫出最說一美家鄉做一人制作畫美家鄉人說人的故事做一張名片2.時間要求不限3.評價設計作業評價標準評價標準評價維度作業完成能通過不同的渠道了解家鄉人的能通過不同的渠故事,并用不同道了解家鄉人的能了解家鄉人的故的形式展現出故事,并用不同事,并展現出來來,感受其美好的形式展現出來的品質能準確,高度概能概括、總結所處理信息準確表述括所收集到的信息能收集記錄信息收集的信息準確的講出家鄉講出家鄉人的故人的故事,突出事,突出最美的講出家鄉人的故事最美的品質品質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這是課前的作業設計,調動家長一起參與交流和評價,可敬的家鄉人不僅包含為家鄉作出過杰出貢獻的“名人”,更多的是具有美德的普通人。課前布置孩子們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收集家鄉人的故事,去走近他們,了解他們,運用多樣的表現方式,感受家鄉人的美德,發現家鄉人的可敬之處。作業21.作業內容送你一朵小紅花聽了同學們的介紹,你心目中最美家鄉人是誰呢?請你評選出一位,并送出一朵小紅花,說說自己的感受。我的小紅花送給:我的感受是:2.作業時間10分鐘。3.作業評價完成頒獎詞出色完成基本完成未完成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這是一份課堂探究的作業設計,我們身邊可敬的家鄉人為家鄉的建設辛勤付出,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孩子們在為家鄉人點贊的同時,也為我們的家鄉感到驕傲和自豪。作為家鄉未來的建設者,要以這些家鄉人為榜樣,向他們學習,熱愛家鄉,建設家鄉,努力為家鄉做出貢獻。16.家鄉新變化 第一課時作業 11.作業內容家鄉變化“播報員”小朋友們,咱們課前做一回小記者,采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現在的家鄉和過去的家鄉相比,發生了哪些變化?課上,咱們來當一回家鄉變化“播報員”,比比誰說得多!2.時間要求:課下采訪時間不限,課上交流5分鐘。3.評價設計評價標準能說出5條以上家鄉的變化。能說出3--5條家鄉的變化。能說3條以下家鄉的變化。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題屬于課下實踐和課中交流活動,學生通過對比家鄉衣食住行的變化,可以增強對家鄉建設的信心,激發對家鄉生活的悅納和責任感;提升學生認識社會、主動參與社會的能力,有利于學生的社會性發展與公民法治意識的初步養成。作業21.作業內容點贊會“說話”的墻一墻一文化,一墻一創意,一墻一風景。如今,多彩文化墻在家鄉蔚然成風,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拿起相機去記錄吧!要求:以家鄉文化墻為背景留影,將照片發送朋友圈并配上文字“請為我的家鄉點贊”。2.時間要求5分鐘。3.評價設計 照片光線、色彩明亮,畫質清晰,文化墻內容宣傳正能量,內容清楚。優秀良好合格 照片清晰,文化墻內容清楚。 照片較清晰,文化墻內容較清楚。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題屬于課后實踐作業,近幾年,文化墻的興起是家鄉新變化的創新表現。文化墻在美化家鄉容貌的同時,以圖文并茂、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開展道德教育,傳播精神文明,豐富文化生活。16.家鄉新變化第二課時作業 11.作業內容(四選一)讓家鄉“抖”起來——我是家鄉宣傳官形式一:“抖抖”美食家長幫忙拍攝一段學生制做家鄉風味美食的視頻,視頻需上傳抖音并關聯話題“家鄉傳統我傳承”“家鄉美食”“家鄉特色”等。形式二:“抖抖”手藝家長幫忙拍攝一段學生制作家鄉傳統小手藝的視頻,視頻需上傳抖音并關聯話題“家鄉傳統我傳承”“家鄉小手藝”“家鄉特色”等。形式三:“抖抖”建筑家長幫忙拍攝一段學生介紹家鄉歷史建筑的視頻,視頻需上傳抖音并關聯話題“家鄉傳統我傳承”“家鄉歷史建筑”“家鄉文化”等。形式四:“抖抖”文藝家長幫忙拍攝一段學生說家鄉話、唱家鄉戲曲、跳家鄉舞的視頻,視頻需上傳抖音并關聯話題“家鄉傳統我傳承”“家鄉話”“家鄉戲曲”“家鄉舞蹈”等。2.時間要求時間不限。3.評價設計評價標準評價維度原創視頻,畫質清晰,原創視頻,畫質較清原創視頻,畫質不“抖抖”美食“抖抖”手藝制做步驟清楚,解說晰,制做步驟較清楚,清晰,制做步驟不清楚。有解說。清楚,沒有解說。原創視頻,畫質不原創視頻,畫質清晰,原創視頻,畫質較清制作步驟清楚,解說晰,制作步驟較清楚,清晰,制作步驟不清楚,沒有解說。清楚。有解說。原創視頻,畫質清晰,原創視頻,畫質較清講解內容清楚、普通晰,講解內容較清楚,原創視頻,畫質不話標準、有適當的表普通話較標準、有表“抖抖”建筑“抖抖”文藝清晰,沒有講解。情、動作。情、動作。內容健康、積極向上,神態自然,富有朝氣,表演到位,表情豐富。內容健康、積極向上,內容健康、積極向神態自然、表演較好。上,有表演。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作業屬于課后實踐作業,學生在了解并學習家鄉特色傳統的過程中感受傳統文化的精髓和魅力并喜歡上家鄉傳統文化,進而明白自己的使命,增強傳承家鄉特色文化的使命感。在自媒體時代,利用大眾喜愛的抖音平臺發布視頻,讓傳統文化有了廣泛的傳播,使更多的人對傳統文化有了解并喜愛。將傳統文化和現代傳播途徑緊密結合,也是對傳統文化進行保留和傳承。作業 21.作業內容我是小小村書記(社區主任)假如你是村書記(社區主任),請將家鄉的不完美之處寫在公告欄里并提出解決辦法,試著和村民(居民)一起解決問題。2.時間要求課上完成5分鐘,課下實踐時間不限。3.評價設計 建議可實施性強,有對應的可實施的解決辦法,課下解決了問題。 建議可實施性較強,有較好的解決辦法,課下嘗試解決問題。 有建議,有解決辦法。4.作業分析與設計意圖本題屬于課中思考和課下實踐相結合的活動,家鄉還在建設發展中,存在不完美之處。讓學生提意見,旨在引導學生用批判的眼光發現家鄉還需要改變的地方,喚起學生對家鄉的悅納與責任感,堅信家鄉的將來更美好,樹立初步的科學發展觀。此項作業不是讓學生的行動停留在文字上,而是引導學生思考以主人翁的角色開展力所能及的行動,幫助學生初步形成公共生活中的公民意識,提升行動能力。以“我喜歡的家規”為主題,學生提以“我喜歡的家規”為主題,學生提六、單元質量檢測作業(一)單元質量檢測內容學完本單元,同學們一定有很多收獲吧!讓我們一起來闖關吧!第一關:“家鄉變化”大搜索“家鄉變化”大搜索姓名:尋訪方面:發現的變化現在尋訪時間:以前我的感受第一階段:活動準備1.確立三大主題2.教師指導學生掌握社會調查的方法及注意事項。3.設計訪談提綱,列出資料采集的內容及方向。4.確定搜集資料的途徑(1)可以查閱報紙、網絡、圖書,利用電子產品獲取影像資料;(2)向長輩或有關人員請教,了解古徽州的傳統文化。(3)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搜集到的資料記錄下來,可以選擇圖片、文字、音頻、視頻、小報等各種方式。第二階段:資料收集第三階段:成果展示1.圖片集錦。2.手抄報。3.真人訪談VCR。評分表:附:采訪內容①衣食住行方面的變化。(今昔對比)②村里或者居住地的變化。(住房、交通、醫療、道路等方面)③國家發生了哪些變化?④這些變化發生的原因是什么?第二關:躬行實踐親力親為第三關:傳承好家風,厚植家國情(二)單元質量檢測作業屬性對應學難度一般中等來源創編創編自評序號類型了解理解應用1小組協作√√√2拓展性實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