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八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尊重他人》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培養關注他人、平等待人、換位思考、欣賞他人的能力,認同尊重的價值觀,理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誠信的傳統美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誠信的內涵及其重要意義。 道德修養 :在生活中能尊重他人,踐行以文明禮貌、相互尊重、助人為樂為主要內容的道德要求,做社會的好公民,維護公共秩序,講社會公德,愛護公共財物。 法治觀念 :學會尊重他人,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了解法律對個人生活、社會秩序和國家發展的作用。 健全人格 :能夠換位思考,學會正確處理與家庭、他人、集體和社會的關系。 責任意識 :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在實際生活中能做到尊重他人,關心社會,了解時政,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志愿者活動。 教學 重點 理解尊重的價值和意義。教學 難點 踐行尊重,生活中能夠做到尊重他人。 教學過程導入 近年來,“老師”這一稱呼在社會上被廣泛使用,不僅限于教育行業,各行各業的人士都可能被稱為“老師”。對此,社會上有不同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這是全社會對教師職業的尊重體現,老師代表著尊重與認可,被廣泛使用說明其社會地位高。 另一種觀點認為,只要能在某方面給他人正確知識、引導、啟發的人,都可以被稱為老師,這體現了“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的理念。 然而,也有人認為,雖然“老師”作為社交稱呼既尊重又親切,但其尊重含義來源于每位老師的堅守與付出,因此應被愛惜和守護,不宜隨意使用。 最后一種觀點認為,老師是一種尊稱,不應隨意使用,尤其在娛樂節目中,對有負面新聞的明星也稱“老師”,顯得不夠嚴謹,甚至可能變成互相恭維的名詞。 思考:“老師”稱呼的流行反映了什么 授新課 子議題1:為何尊重他人 ——尊重是交往的起點 圖片分享: 思考:以上做法,你覺得是尊重他人的做法嗎 請說明理由。 提示:尊重即尊敬、重視。 圖片分享:生活中處處可見尊重 以上圖片想要告訴我們什么? 提示: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的人格、權利等。 情境對比: 擦鞋1: 小軍:擦鞋嘍!擦鞋嘍!先生,需要擦鞋嗎 男士:滾開!小乞丐,離我遠點,別把我的衣服弄臟了! 小軍:先生,您不擦鞋也不要罵人啊! 男士:我罵你怎么啦 小癟三,滾遠點,再不滾開小心我揍你!(舉起拳頭) 小軍:哼!(狠狠瞪了他一眼,氣呼呼跑了) 擦鞋2: 小軍:女士,您這身衣服真漂亮!女士:謝謝,小朋友真有眼光!小軍:女士,要不要擦鞋子啊 擦干凈的鞋跟您的衣服更般配哦!女士:哦,謝謝,我的鞋子也是昨天剛買的,還很千凈,等它臟了我再來找你吧! 小軍:好的,謝謝女士,祝你好運!(笑臉) 思考:請你分別評價該男士和女士的做法,并說說小軍的感受。 提示: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 ①受到他人尊重能夠增強自尊、自信,產生良好的心理體驗,如滿足感、成就感等。 ②如果得不到他人的尊重與認可,往往會產生自卑感、挫敗感等。 新聞鏈接: 廣州外賣哥剮蹭新車,車主大度免賠 近日,廣州一名外賣小哥在送外賣時,不慎剮蹭了一輛停在路邊的新車。面對這一意外,外賣小哥主動提出賠償,但車主卻表現得十分大度,表示“隨便給個紅包就算了”。最終,外賣小哥發了一個188元的紅包給車主,雙方友好地解決了問題。 這一事件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紛紛稱贊車主的大度和格局。有網友表示,這樣的行為讓人感到溫暖,也體現了社會上還是好人多。同時,也有網友認為,外賣小哥能夠主動承擔后果,拿出僅有的錢賠償,也體現了他的擔當和責任心。 說說車主和外賣員相互尊重的結果是什么 提示: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夠減少摩擦,消除隔閡,增進信任,形成互敬互愛的融洽關系,從而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知識小結:為什么要尊重他人? ①(尊重是交往的起點。)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外在表現。 ②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 ③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夠減少摩擦,消除隔閡,增進信任,形成互敬互愛的融洽關系,從而促進社會進步,提高社會文明程度。 子議題2:如何尊重他人 ——尊重從我做起 探究與分享: 情境一 小東打算放學后去參觀美術館。放學鈴聲一響,他就起身準備出發。這時,同學小萌拿著數學試卷過來向他請教一個問題。 情境二 小光正在家里看自己特別喜歡的足球比賽。這時,幾個提前約好的同學來他家一起商量撰寫演講稿的事。 情境三 小明的舅舅興致勃勃地談前一天晚上看過的電影,小明卻并不感興趣。 思考:如果遇到類似的情境,你會怎么做 請說明理由。 提示:尊重他人要積極關注、重視他人 ①給予他人應有的、適當的關注,而不冷落、忽視他人。 ②對他人的疑惑給予細致耐心的解答,對他人的請求給予熱情的幫助。 什么樣的人值得尊重 觀點一:為社會作出巨大貢獻的人值得我尊重 觀點二:無論是陌生的人還是熟識的人,我都會尊重他。 觀點三:我尊重那些自立自強的人, 觀點四:我特別尊重言而有信的人 你贊同他們的看法嗎 說說你的理由。你還有哪些看法 提示:尊重他人要平等待人,因為我們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所以我們要發自內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社會生活中,我們不能以家境、身體等方面的原因而輕視、歧視他人。 情境創設:小明和小華在公園里玩耍。小明不小心摔倒了,膝蓋擦傷,疼痛難忍。小華見狀,立刻跑過來,關切地問:“你沒事吧?是不是很疼?” 小明點點頭,眼眶里泛起了淚光。小華想了想,從口袋里掏出一塊巧克力,遞給小明說:“我記得你上次說,吃巧克力會讓你心情變好。你試試,看看能不能緩解一下疼痛。”小明接過巧克力,心里暖洋洋的。 思考:你怎樣評價小華的行為? 提示:換位思考。 ①我們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他人; ②應該將心比心,體會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的難處,包容他人,像尊重自己一樣尊重他人。 故事分享: 韓國某大型公司的一個清潔工,本來是一個最被人忽視,最被人看不起的角色,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卻在一天晚上公司保險箱被竊時,與小偷進行了殊死搏斗。 事后,有人為他請功并問他的動機時,答案卻出人意料。他說:當公司的總經理從他身旁經過時,總會不時地贊美他“你掃的地真干凈”。 思考:總經理的行為讓你學會了什么 提示:學會欣賞他人。 ①善于發現他人的潛質和特長 ②真誠地欣賞和贊美他人的優點和閃光點 ③給予他人積極的評價 知識小結:怎樣尊重他人? ①積極關注、重視他人。 ②平等對待他人。 ③學會換位思考。 ④學會欣賞他人。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 中學生小紅在班上很受大家的歡迎,因為她在與同學的交往中,無論他人家庭貧與富、成績好與差,總是能一視同仁。這表明小紅在與他人相處中做到了( ) A. 自尊自愛B. 平等待人C. 遵守規則D. 自信自立 2.下列現象屬于尊重他人的是( ) A.給同學起外號,并大肆宣傳 B.到同學家做客,提前打招呼,并征得同學家長的同意 C.小輝不注意個人衛生,班上同學都不愿意挨著他坐 D.夏天在公共場所,如在商場,不穿襯衣、渾身是汗、光著膀子 3. 右圖學生的行為體現的優秀品質是( ) A. 自強B. 友善C. 誠信D. 敬業 4. 生活中,每個人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行為習慣、個性特點都不同。為此,我們在與人交往時應該( ) A. 真誠坦率,善于聆聽B. 樂觀幽默,熱情大方 C. 尊重差異,平等待人D. 恃才傲物,目空一切 5.“一個永遠不欣賞別人的人,也就是一個永遠也不被別人欣賞的人。”這告訴我們在交往中要( ) ①學會欣賞、贊美他人 ②學會寬容他人 ③善于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 ④學會欣賞自己獨特的美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6. 社會上,司機開“斗氣車”現象屢禁不止,釀成車禍的也不少。針對開“斗氣車”的現象,下列勸解最恰當的是( ) A. 禮貌是尊重、文明的具體表現,有了禮貌就不會有矛盾 B. 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境界,善于寬容,忍讓一切 C. 情緒猶如雙刃劍,我們要懂得調控自己的不良情緒 D. 尊重他人是獲得尊重的前提,要學會尊重他人 7. 一名失去雙手的顧客前往餐廳就餐,他請求餐廳服務生給予幫助,一名年輕男服務生立即坐到他的對面,面帶微笑地細心喂食,全程逾半小時。這一善舉被一名顧客用手機拍攝下來,并上傳至網絡,獲得眾多網友的贊賞。這件事告訴我們( ) ①人與人之間需要相互關愛,我們應該伸出熱情的手,主動幫助和關心他人 ②要平等待人,不歧視他人 ③尊重他人,能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贊美 ④盡管我們在社會生活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但要承擔的責任卻是相同的 A.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 8.憲法規定,我國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下列有利于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的是( ) A.小田見到來自農村的小敏同學土里土氣,總是不理他 B.班長不允許成績差的小凱同學參加社團活動 C.胡老師悉心幫助學習成績掉隊的同學 D.小浩發現有的同學給他人起不雅的外號,主動勸阻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