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課 中華文明的起源與早期國家學案【學習目標】1.通過了解石器時代中國境內有代表性的文化遺存,認識它們與中華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階級和國家產生的關系;2.通過甲骨文、青銅銘文及其他文獻記載,了解私有制、階級和早期國家的起源特征。【學習重難點】重點:1.石器時代的古人類文化遺址遺存。2.夏商周時期的政治經濟制度,“國人暴動”。難點:1.認識我國古人類在人類起源中的地位。2分析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3.認識“國人暴動”的作用。【預習新知】石器時代的古人類和文化遺存1、舊石器時代(1)概念:是指距今300萬—1萬年前,以 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2)文化遺存:具有代表性的有 (距今約170萬年)和 (距今約70萬—20萬年)。(3)代表文化:從事 和 ,過著 生活;元謀人、北京人已經學會使用 。(4)社會特征:① 是舊石器時代的主要社會組織形式,人們過著群居生活。②舊石器時代晚期出現 ,生產力低下,氏族成員共同勞動,成果共享。2、新石器時代(1)概念:是指距今約1萬年前,以 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時代。(2)文化遺存①數量與分布:中國已發現的文化遺存有 處,分布廣泛,奠定了 的發展基礎。②代表文化距今時間 代表 特征 約7000至5000年 仰韶文化(黃河中游) 器物 ;作物 文化(黃河下游) 河姆渡文化(長江下游) 種植 ;掌握 技術 約5000年 龍山文化( 中游) 黑陶紅山文化(遼河上游) 出土 ; 出現較大規模的 和 。良渚文化(長江下游)(3)社會特征:①新石器時代晚期出現 ,社會貧富分化與不平等開始出現,時組建的聯系趨于緊密,形成較大的 。② 已經產生,階級分化日益明顯,部落中出現了權貴階層。中國即將邁入 的門檻。從部落到國家1.三皇五帝的傳說古史相傳,中國歷史從三皇五帝開始。三皇時代較早, 色彩濃重。五帝的事跡較為具體。居于五帝之首的是 ,他聯合另一個部落首領炎帝,形成炎黃 ,他們被后世共尊為華夏始祖。2.禪讓的傳說五帝中的最后兩位堯、舜,可能是中原地區的部落聯盟首領,史稱“ ”時代。堯年老時,根據各部落首領的 和他對舜的 ,由舜繼承其位,這種做法稱為“ ”。禹因治水有功,接受舜的禪讓。3.夏朝的建立(1)建立時間:約公元前 年。(2)建立者: 。(3)建立標志:禹死后,其子啟繼位, 取代禪讓制。(4)國家形成: 是最高統治者,稱為“后”;中央設有主管行政、軍事、司法和宗教的機構和職官。地方,除對夏后氏生活的地區 外,夏朝對其他地方主要通過控制一些部族實行 。(5)史料來源:①考古資料:河南偃師發現的 遺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遺存;②文獻資料:關于夏朝的記載主要集中于《尚書》《詩經》《史記·夏本紀》中。缺陷:至今尚未發現記錄當時史實的材料。商和西周商朝1.建立:約公元前1600年,商部落首領湯推翻夏朝,建立商朝。2.實證:殷墟遺址出土的 是商人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占卜記錄,證實了史書中有關商朝的歷史記載。3.國家機構: 是最高統治者,下設尹及各類事務官;實行 的國家管理結構。4.勢力范圍:東到大海,西及隴山,南跨 ,北至燕山。西周1.建立:公元前1046年, 伐紂,經過牧野之戰,滅商建周,定都鎬京,史稱西周。2.政治統治(1)制度:實行 與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型的等級結構?!訉臃址?,等級森嚴(2)作用:加強了周天子對地方的政治統治,解決了統治階級內部在 分配方面的矛盾和沖突。3.西周滅亡(1)公元前841年,爆發“ ”,周厲王出逃,召公、周公共同執政,史稱“共和行政”。(2)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 攻破鎬京,殺死周幽王,西周滅亡。(3)公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三)商周時期的社會經濟1.特征:奴隸制社會經濟發展并走向繁榮。2.表現(1)手工業:青銅鑄造是主要部門, ;創造了燦爛的 。主要用于飲食、祭祀及軍事,代表是后母戊鼎。【鞏固訓練】1.戰國時期的曾侯乙墓出土了青銅冰鑒缶,鑒用來盛冰,缶用來盛食物。《周禮》記載,肉食珍饈與酒水都要用冰鑒保存,祭祀時也要使用冰鑒。冰鑒缶的使用( )A.體現了戰國時期嚴格的宗法制度 B.說明青銅鑄造工藝開始成熟C.展示出貴族的日常禮儀規范 D.標志著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2.今河南平頂山應國墓地、陜西長安張家坡及普渡村墓地等處出土了一批具有長江中下游風格的西周青銅器。這說明西周時期( )A.中原文化向周邊傳播 B.各諸侯國維護周禮C.宗法制度分崩離析 D.南北文化相互交流3.據學者研究,禹在整個治理洪水的過程中,治水范圍遍及豫東、魯西、淮北、河北等廣大區域,參與的氏族、部族眾多,著名的有涂山氏、皋陶氏、伯益氏、橫革氏、直成氏、共工之從孫四岳等,因此文獻說“執玉帛者萬國”。這可用于說明,大禹治水( )A.根源于統治疆域擴大 B.得益于集權政治發展C.歸功于部族矛盾緩和 D.有利于強化民族認同4.“?!笔侵袊罟爬系奈淖种弧N髦茉缙谖墨I中,求“?!背Ec“祭禮”相結合,即“事神致?!?。西周中期,求“?!蓖緩皆黾恿死^承和模仿“祖先之威儀”,后期又增加了善待百姓、“以德求?!钡膬热?。求“?!蓖緩降淖兓? )A.反映中國古代治國理念的成熟 B.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直接控制C.體現西周維護統治秩序的探索 D.反映我國商業文明的發展需求5.歷史文獻記載的黃帝“有熊國”故地鄭州地區,發現了一些龍山文化城址,有大型宮殿、護城河等遺跡。山西陶寺遺址,一般也被認為屬于歷史文獻記載的“堯都平陽”。這( )A.說明考古發掘與文獻記載互證才有價值B.為研究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提供了證據C.反映中華文明的起源呈現出多元一體的格局D.表明中國很早就形成了成熟的城市規制理念6.半坡遺址、姜寨遺址等聚落遺址里都有為數不多的幾座陶窯遺跡。陶窯限定在專門的地點,位于環繞居住區的壕溝之外,與居住區明顯分割。這體現了當時( )A.階級分化明顯 B.城市規劃合理 C.社會分工已出現 D.早期國家的形成7.在山西的陶寺遺址挖掘中發現,其中大型墓隨葬品豐富、精致,有鼉鼓、特磬等重要禮器;而占墓葬總數將近90%的小型墓,墓室僅能容身,死者身無長物。由此可知,陶寺文化時期( )A.音樂演奏技藝高 B.私有制已經形成C.已出現早期國家 D.宗法制開始萌芽8.周天子有妻妾大約百人以上……之所有妻妾眾多,為的就是保證有子嗣來做繼承人,當然妻妾一多,子嗣就可能會多,所以嫡長子繼承制就成了最好的繼承辦法。對上述文字的理解正確的是( )A.體現了宗法制的突出特點 B.兄弟中最年長的是嫡長子C.各封國的諸侯都不是正統 D.西周王室的嫡傳者稱皇帝9.二里頭遺址中的重大發現,創下了諸多“中國之最”:中國最早的城市主干道路網絡,最早的多進院落宮室建筑群,最早的國家級祭祀場和祭祀區,最早的綠松石器作坊,最早的青銅禮器和兵器群。這些成就( )A.凸顯了神權思想的影響 B.反映了嚴格的社會分層C.證明了中華文明的鼎盛 D.表明“家天下”局面形成10.考古研究發現,河北張家口崇禮鄧槽溝梁遺址出土的筒形罐,與尚義四臺遺址出土的素面平底筒形罐具有相似性;此外,鄧槽溝梁遺址第三期文化遺存與河套地區海生不浪文化相似,應是受河套地區同類遺存東進影響,鄧槽溝梁遺址第四期文化遺存面貌,與龍山時期河套地區永興店文化也十分接近。這表明當時( )A.黃河流域文明水平最高 B.中華文明展示多元特色C.區域文化呈現交融現象 D.國家初始形態基本形成參考答案1.答案:C解析:材料“《周禮》記載,肉食珍饈與酒水都要用冰鑒保存,祭祀時也要使用冰鑒”體現的是當時貴族的日常行為規范,C項正確;材料未涉及宗法血緣關系,排除A項;B與材料無關,排除B項;軍功爵制度的出現標志著新興地主階級的崛起,排除D項;故選C項。2.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河南、陜西出土長江中下游風格的西周青銅器,結合史實河南、陜西屬于黃河流域,屬于北方,北方發現南方風格的青銅器,可知南北文化相互交流,故D正確;材料的內容是中原受到南方的影響,故A錯誤;材料與各諸侯國維護周禮無關,故B錯誤;材料與宗法制度無關,故C錯誤。3.答案:D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五帝時期(中國)。根據材料“參與的氏族、部族眾多,著名的有涂山氏、皋陶氏、伯益氏、橫革氏、直成氏、共工之從孫四岳等,因此文獻說‘執玉帛者萬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眾多氏族參與,這加強各個氏族的交流,也有利于強化民族認同,D項正確;“統治疆域擴大”不是原因,是大禹治水的結果,排除A項;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這時期集權政治還未發展,并且材料內容沒有涉及大禹治水過程中的集權,排除B項;材料內容沒有涉及各部族矛盾的緩和,而且強調大禹治水過程中各氏族的參與促進了當時文化認同,排除C項。故選D項。4.答案:C解析:成熟的說法錯誤,排除A項, B項太絕對,排除B項;從材料可以看出,求“?!背Ec“祭禮”相結合是宗法的體現,增加了繼承和模仿“祖先之威儀”以及增加了善待百姓,是為了加強統治,是維護秩序的體現,因此材料主旨反映出穩定宗法分封秩序的探索,C項正確;材料體現的是農業文明的需求,排除D項。故選:C。5.答案:B解析:據材料可知,龍山文化城址印證了歷史文獻記載的“有熊國”的記錄,這就為研究中華文明的源遠流長提供了有力的證據,B項正確;考古發掘不需要與文獻記載的內容互證也有其價值,排除A項;僅根據龍山文化城址無法說明“多元一體”,排除B項;“成熟的城市規制理念”無從體現,排除D項。故選B項。6.答案:C解析:據材料“陶窯限定在專門的地點,位于環繞居住區的壕溝之外,與居住區明顯分割”,可以看出在陶窯區和居住區是分開的,有獨立的生產區域,說明社會分工已經出現,C項正確;社會分工的出現,不代表階級分化明顯,排除A項;僅從材料,無法得出城市的規劃狀況,排除B項;此時早期國家尚未形成,排除D項。故選:C。7.答案:B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石器時代(中國)。從隨葬品和墓葬規格判斷,陶寺遺址在墓葬隨葬品方面存在明顯的貧富不均現象,這說明陶寺文化時期私有制已經形成,B項正確;僅憑出土樂器不能說明音樂演奏技藝的高低,排除A項;材料信息沒有涉及有關階級統治的暴力機關等,無法得出早期國家出現的結論,排除C項;材料信息沒有涉及陶寺文化時期具體的宗法繼承關系,排除D項。故選B項。8.答案:A解析:9.答案:C解析: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可知,二里頭遺址有城市主干道路、宮殿遺址、各種禮器、作坊區、墓葬區等,嚴格有序的城市規劃體現出來的社會等級制度、以大型夯土基址為代表的宮室制度、以中型墓葬為代表各級墓葬所顯示的墓葬制度等,表明代表中國古代政治文明發達程度的宮廷禮制、禮樂制度已經形成,國家已經出現,可以表明相較之前,中華文明發展到了嶄新的鼎盛程度,C項正確;神權思想的影響只是其中一方面的體現,排除A項;二里頭遺址是都城遺址,嚴格的社會分層也只是其中一方面的體現,排除B項;材料未能體現帝王把國家政權據為己有,世代相襲,排除D項。故選C項。10.答案:C解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