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粵教粵科版(2024)小學科學一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發現常見工具的作用》教學設計一、教學內容(一)教材知識點常見工具介紹展示如剪刀、鉛筆、尺子、膠水、橡皮擦等常見的文具類工具,以及錘子、螺絲刀、扳手等簡單的家用工具。讓學生認識這些工具的外觀形態,包括形狀、大小、顏色、材質等特征。例如,剪刀有兩個刀刃,通常是金屬材質,手柄部分有塑料包裹以便抓握;鉛筆是細長的圓柱體,由木質外殼和石墨筆芯組成。工具作用探究深入探討每種工具的作用。剪刀可以用來裁剪紙張、布料等,通過實際操作演示如何用剪刀剪出不同的形狀,如直線、曲線等,讓學生理解剪刀的切割功能。鉛筆用于書寫和繪畫,展示鉛筆在不同紙張上留下的痕跡,以及通過改變力度和角度可以畫出不同粗細、深淺的線條。尺子可以測量長度、畫直線,講解如何正確使用尺子進行測量,以及利用尺子輔助繪制規則圖形。膠水能將紙張、木材等物品粘貼在一起,進行膠水粘貼小實驗,展示膠水的粘性。橡皮擦可擦除鉛筆字跡,讓學生觀察橡皮擦除的過程和效果。對于錘子,可用于釘釘子、敲擊物體使其變形等;螺絲刀可以擰緊和松開螺絲;扳手能卡住螺母進行轉動。工具使用安全與注意事項強調每種工具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問題。如使用剪刀時不要對著人,不能用剪刀玩耍打鬧;鉛筆使用時不要咬筆頭,防止鉛中毒;使用錘子時要佩戴護目鏡,防止碎屑飛濺傷到眼睛;使用螺絲刀等尖銳工具時不要隨意揮舞。同時,還要講解工具的正確保管方法,如將尖銳工具放在兒童不易接觸到的地方,防止意外發生。(二)教材活動觀察與分類活動讓學生觀察各種工具的圖片或實物,根據工具的功能、用途等進行分類。例如,將書寫繪畫類工具(鉛筆、橡皮擦)、裁剪類工具(剪刀)、測量類工具(尺子)、粘貼類工具(膠水)、修理類工具(錘子、螺絲刀、扳手)等進行分類整理,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類能力。實際操作活動安排學生分組進行簡單的手工制作活動,如制作一張小賀卡或者搭建一個簡單的紙質模型。在活動過程中,要求學生使用不同的工具,親身體驗工具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二、整體設計思路從學生熟悉的學習和生活場景出發,以常見工具為載體,通過實物展示、實際操作、小組討論等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安全意識,讓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科學技術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和探索欲望。三、教學目標(一)知識與技能目標學生能夠準確識別常見的工具,并說出其名稱、用途和基本使用方法。通過實際操作,學會正確使用一些簡單工具完成基本任務,如用剪刀剪紙、用尺子測量等。(二)過程與方法目標觀察工具的外觀特征,通過比較、分析等方法了解不同工具的特點和作用,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在小組合作進行工具操作活動中,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學會交流分享經驗。(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發學生探索身邊事物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養成正確使用工具、愛護工具的良好習慣。四、教學重難點(一)教學重點認識常見工具,明確其主要作用和使用方法。通過實際操作體驗工具在生活中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二)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不同工具的工作原理,如杠桿原理(剪刀)、摩擦原理(橡皮擦)等簡單的科學原理。培養學生在使用工具過程中的安全意識和規范操作習慣,讓學生意識到安全的重要性。五、教學策略直觀演示法教師親自使用工具進行演示操作,如用剪刀剪出各種形狀、用錘子釘釘子等,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工具的使用過程和效果。在演示過程中,邊操作邊講解動作要領和注意事項,使學生能夠清晰地理解。小組合作法將學生分成小組,共同完成一些與工具使用相關的任務或活動。例如,在制作小手工的活動中,小組成員分工合作,使用不同的工具進行操作。通過小組合作,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更好地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問題引導法提出一系列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工具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如“剪刀的刀刃為什么是鋒利的?”“沒有尺子怎么測量物體的長度呢?”等。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促使學生主動探索答案。六、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播放一段有趣的動畫視頻,視頻中展示了一個小工匠在修理桌椅、制作小物件的過程中使用各種工具的場景。視頻播放結束后,提問學生:“在視頻里你們看到了哪些工具?這些工具都做了什么呢?”引導學生回憶視頻內容并積極發言。設計意圖:利用動畫視頻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本節課的主題——常見工具的作用。同時,通過學生的回答了解他們對工具的初步認知。拿出一個裝滿各種常見工具的工具箱,展示給學生看。讓學生觀察工具箱里的工具,說一說自己認識哪些工具。設計意圖:通過實物展示進一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直觀地看到各種工具,激發學生的好奇心。(二)認識常見工具教師逐一拿出剪刀、鉛筆、尺子、膠水、橡皮擦、錘子、螺絲刀、扳手等工具,向學生介紹它們的名稱和基本外觀特征。例如,介紹剪刀時,展示剪刀的刀刃、手柄,讓學生觀察其形狀和材質。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工具的名稱和外觀,為后續了解其作用和使用方法做準備。組織學生開展“工具猜猜猜”游戲。教師描述一種工具的部分特征或用途,讓學生猜測是什么工具。比如,教師說:“這是一種可以用來書寫的工具,它的筆芯是黑色的。”讓學生猜出是鉛筆。設計意圖:通過游戲的方式增加學習的趣味性,鞏固學生對工具名稱的認識。(三)探究工具作用教師使用剪刀進行裁剪紙張的演示,將一張紙剪成不同的形狀,如三角形、圓形等。在演示過程中,向學生講解剪刀的作用是通過刀刃的開合來切割物品。然后讓學生上臺嘗試使用剪刀剪紙,感受剪刀的功能。設計意圖:通過教師演示和學生實踐,讓學生直觀地了解剪刀的作用,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展示鉛筆在紙上寫字和畫畫的過程,讓學生觀察鉛筆留下的痕跡。引導學生思考鉛筆為什么能在紙上留下痕跡,講解鉛筆芯的成分和作用原理。接著讓學生用鉛筆進行簡單的繪畫創作,體驗鉛筆的用途。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觀察和實踐中理解鉛筆的作用,同時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用尺子測量教室中一些物體的長度,如課桌的長度、書本的寬度等,并向學生示范如何正確讀取尺子上的刻度。然后讓學生分組使用尺子測量身邊物體的長度,記錄測量結果。設計意圖:通過實際操作讓學生掌握尺子的測量功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進行膠水粘貼實驗,將兩張紙用膠水粘貼在一起,展示膠水的粘性。讓學生自己動手用膠水制作一個簡單的小手工,如粘貼一個小紙花。設計意圖:讓學生親身體驗膠水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對于錘子、螺絲刀、扳手等工具,通過圖片或視頻展示它們在修理物品、組裝家具等場景中的使用方法,講解其作用原理。例如,展示用錘子釘釘子的過程,講解錘子利用沖擊力將釘子釘入物體;展示用螺絲刀擰緊螺絲的動作,說明螺絲刀通過旋轉力來固定或松開螺絲。設計意圖:讓學生了解這些工具在生活中的實際用途,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四)小組活動:工具的分類與使用將學生分成小組,每個小組發放一套常見工具的圖片或實物模型。讓學生根據工具的功能進行分類,如分為文具類、手工類、修理類等。在分類過程中,鼓勵學生討論每種工具的特點和用途。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分類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加深學生對工具作用的理解。安排小組合作完成一個簡單的任務,如用給定的工具搭建一個小塔或者制作一個小書架模型。在活動過程中,教師巡視各小組,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工具,提醒學生注意安全。設計意圖:通過實際操作活動,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工具的使用方法,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五)工具使用安全與注意事項展示一些因不正確使用工具而導致的安全事故圖片或視頻,如用剪刀劃傷手、被錘子砸到腳等。引導學生討論這些事故發生的原因,讓學生意識到安全使用工具的重要性。設計意圖:通過反面案例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安全問題,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教師詳細講解每種工具的安全使用注意事項,如使用剪刀時不要隨意揮舞,使用尖銳工具時要注意保護眼睛等。同時,教導學生如何正確保管工具,避免意外傷害。設計意圖:讓學生掌握工具使用的安全知識,養成良好的使用習慣。(六)拓展與總結布置拓展任務:讓學生回家后觀察家里還有哪些工具,了解它們的用途,并記錄下來。鼓勵學生和家長一起討論如何安全使用這些工具。設計意圖:將課堂知識延伸到家庭生活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親子互動,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課堂總結環節,教師與學生一起回顧本節課所學的常見工具的名稱、作用、使用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項。邀請學生分享自己在本節課中的收獲和體會。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知識,強化記憶,同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感受。(七)課后作業制作一張關于常見工具的手抄報,內容包括工具的圖片、名稱、作用和使用注意事項等。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和動手能力。利用廢舊材料和一些常見工具,制作一個簡單的手工藝品,下節課帶到學校進行展示和分享。設計意圖: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