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魚我所欲也文言知識點整理作者簡介孟子,名軻,字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戰國時期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孟子繼承并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大師,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在政治上,提倡“ 仁政 ”,提出“民貴君輕”的民本思想,反對諸侯之間的兼并戰爭;在人性問題上,孟子主張性善論。《孟子》是記錄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認為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共同編著的,記錄了孟子治國思想、政治觀點和政治行動,屬儒家經典著作,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四書” 。(五經:詩、書、禮、易、春秋。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孟子》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其文氣勢充沛,感情洋溢,邏輯嚴密;既滔滔雄辯,又從容不迫;尤長于譬喻,用形象化的事物與語言,說明復雜的道理。題目解說《魚我所欲也》選自《孟子 告子上》。《告子上》的主要內容就是闡明“性善說”。“魚我所欲也”的意思是“魚,是我所喜愛的”,這是一個判斷句。“所欲”是所字結構(所+v=n)。本文題目與文中“熊掌,亦我所欲也”連用,作者以“魚”喻“生”,以“熊掌”喻“義”,從而展開對“舍生取義”這一觀點的論述。字音1.不為(wéi)茍得也2.所惡(wù)莫甚于死者3.故患有所不辟(bì)也 4.一簞(dān)食,一豆羹(gēng)5.蹴(cù)爾而與之6.妻妾(qiè)之奉 7.所識窮乏者得我與(yú)8.鄉(xiàng)為身死而不受,9.今為(wèi)宮室之美為(wéi)之 劃分節奏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2.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3.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4.是/亦不可以已乎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也(辟,同“避”,躲避 )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辯,同“辨”,辨別)鄉為身死而不受(鄉,同“向”,先前、從前。)4.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得,同“德”,感恩、感激;詞類活用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同“德”,n(恩惠)-v,感恩、感激一詞多義(一)與1.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同“歟”,語氣詞2.蹴爾而與之 給予3.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欣賞(二)為1.故不為茍得也 wéi,動詞,做2.為宮室之美 wèi,介詞,為了3.鄉為身死而不受 為了4.今為宮室之美為之 接受(三)得1.故不為茍得也 V,取得2.所識窮乏者得我 得,同“德”,感恩、感激;(四)之1.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取獨2.人皆有之 代詞,代是心3.宮室之美 結構助詞,的4.呼爾而與之 代詞,他(五)而1.呼爾而與之 連詞,表修飾2.鄉為身死而不受 連詞,表順承3.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連詞,表轉折4.舍魚而取熊掌者也 連詞,表并列(六)則1.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 用在句首,連接句子,那么2.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 就3.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卻(七)于1.所欲有甚于生者 介詞,表示比較, 比2.萬鐘于我何加焉 介詞,對(八)是1.非獨賢者有是心也 這個2.是亦不可以已乎 這種做法四、古今異義1、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古義:能夠用來。今義:表示可以或能夠;表示許可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古義:代詞,這。今義:判斷動詞3、一豆羹。古義:盛食物的一種容器。今義:豆類作物4、萬鐘于我何加焉。古義:一種量器。今義:計時的器具5、萬鐘于我何加焉。古義:益處,好處。 今義:增加6、是亦不可以已乎。古義:停止 今義:已經五、特殊句式1、魚,我所欲也。 判斷句六、重點句子翻譯(1)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憑借某種辦法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憑借某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2)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沒有禮貌地吆喝著給他吃,過路的饑民也不肯接受;用腳踩踏過給他吃,乞丐也不肯接受。(3)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可是有的人)見了優厚的俸祿不辨別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俸祿對我有什么益處呢!(4)此之謂失其本心。這就叫做喪失了人的羞惡之心。(5)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 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所認識的窮困的人感激我嗎?(6)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先前(有人)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現在(有人)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七、成語積累1.舍生取義:本文,舍棄生命,而選擇正義。 今義,為正義而犧牲生命。2.茍且偷生:只管眼前,得過且過,勉強湊合著活下去。3.嗟來之食:是指帶有侮辱性的或不懷好意的施舍。嗟:不禮貌的招呼聲,相當于現在的“喂”。貶義詞。重點問題:第一段:1、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用“魚”與“熊掌”的比喻引出來的。這里運用比喻論證和類比推理的方法,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化抽象為具體,由淺入深,更加生動形象,簡明自然。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這里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如為人民謀解放,為了國家建設,為了別人的安危等。3、“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這里的“所惡”應指不正義的不合法的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革命,貪污受賄,濫用職權,殺人放火等。4、“故患有所不辟”“患”指什么?指遭到迫害,遇到生命危險等。5、“非獨賢者有是心”中“是心”指什么?(用原文回答)這里體現了孟子的什么思想?指所欲者有甚于生者,所惡者有甚于死者 “性本善”的思想6、“非獨賢者有是心“是心”指什么?指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謙讓之心、是非之心等這些善心。7、本段的論證思路是怎樣的?首先,孟子用 “魚與熊掌的取舍”比喻“生命與大義的取舍”,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義”這個觀點。(類比引出論點、比喻論證)接著,通過正反結合,層層深入,反復論證義是人的本心,義重于生,告訴我們,當生命和大義不能同時得到的話,應舍生取義。(道理論證 對比論證)最后,孟子指出人性本善,“賢者”做到“舍生取義”,是因為不喪失“本心”。第二段:1、這一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批判“重利輕義、喪失本心”的表現,強調了“人不能失去本心,須在利誘時堅持大義”的觀點。2、為什么“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結果會怎樣?這說明了什么?因為施舍的人沒有尊重他們。結果是“行道之人”“乞人”會餓死。說明在“行道之人”和“乞人”心里,個人的人格尊嚴比生命重要。3、“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是一種什么行為?“見利忘義”的行為。文中說得了“萬鐘”是為了什么?為了“宮室之美”,為了“妻妾之奉”,為了“所識窮乏者得我”。不辨禮義地接受萬鐘的結果如何?失其“本心”。作者認為這種作法如何?作者認為“此之謂失其本心”應當“可以已”。4、作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各贊揚、斥責了什么樣的人?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5、“此之謂失其本心”中“本心”具體指什么?這與“舍生取義”有何聯系?“本心”具體指“羞惡之心”。“義”產生于“羞惡之心”,有“羞惡之心”,才會按“義”的原則行事,才有可能在關鍵時刻舍生取義。三、課文的論述思路是怎樣的?首先,孟子用 “魚與熊掌的取舍”類比“生命與大義的取舍”,自然地引出了“舍生取義”這個觀點。 (類比引出論點、比喻論證)接著,通過正反結合,層層深入,反復論證義是人的本心,義重于生,告訴我們,當生命和大義不能同時得到的話,應舍生取義。 (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最后,孟子指出人性本善, “賢者” 做到“舍生取義”,是因為不喪失“本心”。 (舉例論證、對比論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