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一、課程信息(一)課題:倍的認識(二)學科:小學數學(三)年級:三年級(四)課時:第一課時二、教學內容與學情分析教學內容分析:倍是小學數學里的一個重要概念,用于描述兩者之間的數量關系,是在學生學習乘法與除法的基礎上學習的,是學生第一次接觸“整數倍”的概念。也是學生后續學習小數倍、分數(表示率)、百分數、比的內容的基礎。倍雖然也反映兩個數量之間的比較關系,但它反映的是兩個數之間的比率關系,較之“比多比少”更加抽象一些。學情分析:三年級學生思維處于半具體半抽象階段,第一次接觸倍這一抽象概念時難免感到陌生和難以理解。因此設置了“小兔吃蘿卜”的童話情境,通過對蘿卜的分類計數、圈圖比較,把抽象的新知識“倍”與學生已經掌握的“幾份”建立聯系,幫助學生構建倍的概念模型。三、教學目標(核心素養指向)(一)知識與技能充分認識倍的概念,理解一個數是另一個數幾倍的含義。能用“一個量是另一個量的幾倍”來描述兩者之間數量關系。(二)過程與方法在“認識-探索-強化-構建”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模仿、動手操作、獨立思考、表達交流等活動了解“份”與“倍”的聯系,逐步構建“倍”的概念。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體會學習數學的應用價值。逐步養成質疑問難,自主探究的學習習慣。教學重難點與應對策略方法教學重難點:本課的教學重點是經歷倍的概念的形成過程,建立倍的概念。重點的依據是只有親身經歷倍的形成過程 ,才能理解和掌握倍的概念和本質。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是將兩個量之間倍的關系轉化為份的關系,再轉化為除法的含義。突破策略方法: 1.通過舊知遷移類推學習新知識,從加法結構到乘法結構過渡,先通過對蘿卜的分類計數、圈圖比較,把抽象的新知識“幾倍”與學生已經掌握的“幾份”建立聯系,建立“倍”的概念。例如在比較蘿卜數量的過程中,建立比較量、標準表的聯系,把倍這一個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學生看得見的“份”。學生建立和理解倍的概念,需要一個反復、持續的過程。教學時要注意在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逐步加深對倍的認識,理解倍的本質。 2. 在變化、比較、抽象中把握理解“倍”的概念。注意在“變化”中加深對倍的認識。例如,教學中可充分利用資源,通過設計連續的情境,不斷改變“比較量”和“標準量”的數量,讓學生在有趣的“變化”中進一步認識倍,感受在比較倍數關系時標準的重要性。3.建構倍的直觀模型,理解倍的本質。在課堂教學中,通過比較圓片、小棒等活動提供大量的比較兩個量的倍數關系的機會,幫助學生建立倍的直觀模型。在倍的概念的建立過程中,注重將所比較的事物的數量關系直觀化例如,每兩根為一組把蘿卜圈出來、每3個一組出示圓片等方式,直觀形象地展示出了兩個數量之間的倍比關系,將學生的關注點引導到“比較量里包含幾個標準量”,幫助學生建立“倍”的模型。 教學評價過程性評價量規結果性評價量規通過紙筆測試進行測評。六、教學準備1.希沃課件2.評價應用(評學、評教、可同時向家長展示)3.學生導學案七、教學過程(一)課堂教學創設情境,激趣導課師:同學們,小兔朱迪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籃子它最喜歡吃的蘿卜。而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內容就跟這些蘿卜的數量有關。我們來數一數這些蘿卜的數量吧!生:蘿卜堆在一起很難數。師:那請你來分類整理一下吧。師:你是如何進行整理的?生:我將紅蘿卜和白蘿卜分開排列,并且上面和下面一個一個的對齊。【設計意圖】 以小兔朱迪的故事情境引入課題,吸引低年級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混亂排列的蘿卜給學生數數帶來阻礙,學生分類整理的過程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有序思想,同時滲透一一對應的數學思想,養成在解決問題前整合數據的好習慣。師:觀察一下,紅蘿卜的個數是?白蘿卜的個數是?生:紅蘿卜有3個,白蘿卜有6個。師:兩種蘿卜的數量有什么關系?生1:白蘿卜的個數比紅蘿卜多了3個。生2:紅蘿卜的個數比白蘿卜少了3個。生3:白蘿卜的個數是紅蘿卜的2倍。師:比多比少是我們以前學過的比較兩者數量的方法。剛剛也有同學說到了倍,老師相信你一定是提前預習了,真是好習慣。今天我們就是要學習一種新的數量關系“倍”(板書:倍的認識)師生互動,探究新知2.1 環節:研究蘿卜的數量關系情境一:研究小兔朱迪帶來的蘿卜的數量關系。(一)教師引導操作,建立倍的表象1.教師示范,教導操作方法:將“3個”紅蘿卜圈起,表示“1份”。學生學習單研究一上模仿操作。2.師:請問白蘿卜里面有幾個3?生:2個3。師:請你們在學習單上圈起這“2個3”。學生學習單上進行圈劃,指定學生進行板演。3.引導學生表述:紅蘿卜有3個,為1份,白蘿卜有紅蘿卜這樣的2份。師:白蘿卜有紅蘿卜這樣的2份,我們又可以說白蘿卜是紅蘿卜這樣的2倍。師:又因為白蘿卜的數量是6,紅蘿卜的數量是3,也可以說6是3的2倍。同桌互說兩種蘿卜間的倍數關系,教師指名學生說一說兩種蘿卜間的倍數關系。情境二:鄰居兔爺爺送來一些蘿卜。(二)學生嘗試操作,探究倍數關系1.學生活動:通過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的方式完成研究二。然后同桌說一說兩種蘿卜的倍數關系。2.指名學生匯報。匯報完畢后詢問同學不同的建議或提問。生1:我認為應該2個2個圈。生2:我認為應該3個3個圈。師追問匯報者:你是幾個幾個圈的?為什么要這樣圈?匯報學生:我是4個4個圈,因為要把紅蘿卜全部圈起來作為“1份”。白蘿卜有這樣的2份,所以白蘿卜的個數是紅蘿卜的2倍。3.同桌互說倍數關系。情境三:可惡的小老鼠竟然跑來偷吃蘿卜,我們的蘿卜被吃了不少。(三)改變蘿卜數量,強化倍的尋找方法1.學生活動:通過畫一畫,圈一圈,填一填的方式完成研究三(圖4)。然后同桌說一說兩種蘿卜的倍數關系。2.指名學生匯報。匯報完畢后詢問同學不同的建議或提問。師追問匯報者:你是幾個幾個圈的?為什么要這樣圈?匯報學生:我是2個2個圈,因為要把紅蘿卜全部圈起來作為“1份”。白蘿卜有這樣的2份,所以白蘿卜的個數是紅蘿卜的2倍。3.同桌互說倍數關系。【設計意圖】 研究一由教師親自示范,指導學生進行圈一圈、畫一畫、說一說等操作活動,逐步積累活動經驗,構建“倍”的模型。研究二交由學生自行操作,允許學生有犯錯的機會,教師針對易錯點特別是“幾個幾個圈”的問題及時進行點撥和糾正。研究三進一步強化鞏固學生尋找倍的操作方法。2.1.1 小環節環節 教師 學生情境一 教師示范操作,規范描述兩種蘿卜的數量關系。 ①學生模仿操作,嘗試表述數量關系。 ②教師評價、學生評價進行糾錯完善。情境二 ①引導學生完成研究二,鼓勵學生描述兩種蘿卜的數量關系并且做出及時評價。 ②通過追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倍數關系的形成過程。 ①學生完成研究二,同桌間嘗試說一說。 ②學生匯報完成情況。 ③教師評價、學生評價進行糾錯完善。情境三 ①引導學生完成研究二,鼓勵學生描述兩種蘿卜的數量關系并且做出及時評價。 ②通過追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深入理解倍數關系的形成過程。 ①學生完成研究二,同桌間嘗試說一說。 ②學生匯報完成情況。 ③教師評價、學生評價進行糾錯完善。2.2環節:尋找三個研究的共同點,認識2倍問題探究:為什么蘿卜不管是多了還是說少了,白蘿卜的個數總是紅蘿卜的2倍?1.學生活動:同桌討論,探究問題。2.指名學生匯報。3.教師小結:不管紅蘿卜有1個、2個、3個還是很多很多個,只要我們把它圈起來當做1份,而白蘿卜的個數有這樣子的2份,我們就可以說白蘿卜的個數是紅蘿卜的2倍。2.2.1 小環節環節 教師 學生探究環節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討論,形成結論。 ①學生同桌交流,進行匯報。 ②師生進行評價、糾錯。【設計意圖】 引導學生探索不同事物背后隱藏的共同點,變化中抓住不變,“以一方的數量為1份,另外一方總是有這樣的2份,都可以成為2倍”。異中求同,在比較重揭開“倍”的本質,倍的模型逐步呈現。2.3進行實物抽象,認識其他倍數關系(一)實物抽象圖形師:同學們,除了蘿卜的數量,在許多數學圖形中也包含這許多倍數關系。1. 說一說,下面的圖形中,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幾倍?(1)第一行:第二行:(2)第一行:第二行:1.學生匯報結果。2.獨立思考:在“3倍”的基礎上提問:現在要使 的個數是 的4倍,應該怎么做?第一行:第二行:3.追問:為什么是添加3個 ?教師小結:把第一行的個數確定為一份,第二行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它的幾倍。(二)圖形抽象數師:對應第一題, 的個數是3, 的個數是6,所以也可以說:6是3的2倍。學生模仿匯報第二題、第三題中數的倍數關系。(三)學生活動:創造倍1.同桌一起,用喜歡的兩種圖形在小黑板上創造4倍關系。2.邀請學生上臺分享展示,并說明倍數關系。第一行:環節 教師 學生實物抽象圖形 教師適時點撥,進行追問。 ①學生獨立完成,進行匯報。 ②師生進行評價、糾錯。圖形抽象數 教師適時點撥,進行追問。 ①學生獨立思考,集體匯報。 ②師生進行評價、糾錯。學生活動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創造分享,及時評價。 ①學生獨立完成,進行匯報。 ②師生進行評價、糾錯。第二行:第二行的個數是第一行的4倍。【設計意圖】 在學生作品中異中求同,變更概念中的非本質特征,變換圖形的形式與內容,幫助學生提高識別、應變、創造等能力,讓學生有機會參與創造倍、產生倍的完整過程,理解“4倍”就是有4個“1份量”的本質,引導學生從“變”的現象發現“不變”的本質,從“不變”本質中探索“變”的規律。鞏固練習,拓展延伸(1)我會說梨子個數是是蘋果的( )倍,桃子個數是梨子的( )倍(2)我會判(3)我會畫第一行擺:第二行擺:( )(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第一行擺:( )第二行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 )倍2.4.1 小環節環節 教師 學生習題1 教師捕捉錯例講解:誰和誰比,確定一份,有這樣的幾份。 ①學生獨立完成,進行匯報。 ②師生進行評價、糾錯。習題2 教師根據學生反饋的答案進行及時評價。 ①學生獨立思考,集體匯報。 ②師生進行評價、糾錯。習題3 教師引導學生說說:怎么想?打算怎么畫?為什么這樣畫? ①學生獨立完成,進行匯報。 ②師生進行評價、糾錯。梳理知識,解決質疑小結:比較兩個量時,除了比大、比小以外,還有我們今天學習的倍數關系,他是把其中一種量當做一份,另外一個量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它的幾倍。八、板書設計倍的認識1份2份的根數是的(2)倍(6)是(3)的(2)倍九、教學評價、反思本文在新授課過程中按照“教師示范”-“學生操作”-“強化練習”三個層次設計了3個研究,目的在于教導學生尋找兩樣物體間的倍數關系;接著按照“實物”-“圖形”-“數”三個層次不斷對學習內容進行抽象化,使學生思維從具象到抽象,從而提高思維品質,對倍的本質產生更深刻的認識,層次化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方式。十、學案設計研究一:有( )個,為一份;有這樣的( )份;我們就可以說:的根數是的( )倍也就是:( )是( )的( )倍研究二:有( )個,為一份;有這樣的( )份;我們就可以說:的根數是的( )倍也就是:( )是( )的( )倍研究三:有( )個,為一份;有這樣的( )份;的根數是的( )倍也就是:( )是( )的( )倍(共26張PPT)人教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上冊倍的認識倍的認識制作人員:蔡曉童、吳華婕制作單位:東莞市長安鎮第一小學a島⑨兔子朱迪忙活了一天,摘來了好一些蘿卜,有白蘿卜,也有紅蘿卜。誰能說一說:書和8的數量有些什么關系?¥比少3個。8比多3個。誰能說一說:有(3)根,為1份,有這樣的(2)份,的根數是8的(2)倍6是3的(2)倍鄰居家兔爺爺給我們又送來些蘿卜!誰能說一說:有(4)根,為1份,有這樣的(2)份,的根數是的(2)倍8是4的(2)倍可惡的小老鼠竟然偷吃了我們的蘿卜!誰能說一說:¥有(2)根,為1份,有這樣的(2)份,的根數是的(2)倍4是2的(2)倍¥¥8的根數是8的(2)倍88 88888¥¥8的根數是的(2)倍88883888的根數是3的(2)倍問題探究:為什么的個數總是的2倍呢?A島)0¥¥88……的個數總是的2倍在數學的圖形世界里也有很多倍數關系00O☆☆☆☆☆☆誰能說一說:☆的數量是○的倍6是3的()倍00O☆☆☆☆☆☆☆☆☆誰能說一說:☆的數量是○的倍9是3的()倍000☆☆☆☆☆☆☆☆☆☆☆☆誰能說一說:☆的數量是○的倍12是3的()倍用你喜歡的圖形創造倍第一行:一第二行:第二行的個數是第一行的3倍第關第關第關關第一關我會說800606000000000000000000個數是●的(3)倍個數是的(2)倍第關金幣+10第關第關第S關第二關我會判的個數是的2倍Q的個數是的2倍的個數是Q的2倍Q0的個數是的3倍第關金幣+10第關a幣+20第關第關第三關我會畫第一行擺://///第二行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第一行擺第二行擺:///////////)(第二行是第一行的4倍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1⑩① 第關金幣+10第關金幣+20第小關第關金幣+30第四關我會想第一行:第二行: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第二行是第一行的()倍第關金幣+10第關金幣+20金幣第關+40第關金幣+30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倍是兩個數量之間的關系比較兩個量的數量關系,關鍵是找一份量有這樣的幾份就是幾倍《倍的認識》學習單研究一:有( )個,為一份;有這樣的( )份;的根數是的( )倍也就是:( )是( )的( )倍研究二:有( )個,為一份;有這樣的( )份;的根數是的( )倍也就是:( )是( )的( )倍研究三:有( )個,為一份;有這樣的( )份;的根數是的( )倍也就是:( )是( )的( )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倍的認識》教學設計 學案設計6.docx 倍的認識學習單6.docx 倍的認識課件6.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