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友誼的真諦》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 :認同友誼在人生中的重要性,珍視友誼,樹立正確的友誼觀,體味中國與友國之間的友誼,認同我國的對外交往理念。 道德修養 :懂得友誼給我們帶來快樂,也會帶來煩惱;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踐行友善,感悟友誼真諦,用心呵護友誼。 健全人格 :培養積極向上的心態,學會在友誼中關愛他人、理解他人,提升人際交往能力;能認識真正的友誼,提高辨別能力,學會尋找真朋友。 責任意識 :明確自己在友誼中的責任和義務,學會主動關心朋友、幫助朋友,對自己負責,對朋友負責。 教學 重點 能恰當地解決自己的交友困惑及沖突,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教學 難點 能恰當地解決自己的交友困惑及沖突,做出負責任的選擇。 教學過程導入 古詩分享: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思考:詩人表達了對哪種情誼的珍視?大家還知道哪些相關的詩句? 授新課 材料分享:恩格斯在柏林當兵時,加入過一個叫“自由人”的組織,也就是那個時候,恩格斯開始給《萊茵報》投稿而馬克思有點瞧不上“自由人組織,認為道不同不相為謀,對恩格斯也就沒啥熱情。他們通過在《德法年鑒》上各自發表的文章,對彼此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同時又迫切希望能進一步交換思想,在一起共同探計問題。 思考:他們是怎樣成為朋友的?結合你與你歡喜冤家的故事,分享你的友情體驗感 學生: 教師:在共同的學習和生活中,我們從陌生到越來越了解和熟悉,逐漸建立了友誼。在與朋友的交往中,有歡笑也有淚水,有甜蜜也有苦澀。 其實,那個時候恩格斯剛跟那個組織斷絕了關系,兩個人產生誤會了馬恩二人初相識并沒有成為好友。 情境創設:我最好的朋友西西,在我難過時會安慰我,在我委屈時會為我據理力爭。 我們常常分享彼此的心情,不用擔心被嘲笑,被理解的感覺真好。 我希望我們能成為一輩子的好朋友! 思考:小川在與西西的友誼中感受到什么? 學生:理解、陪伴、幫助、支持 教師: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 在真正的友誼中,我們能夠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幫助、信任和忠誠、肯定和關心,享受更多的快樂和溫暖,:獲得精神上的支持和滿足。 情境創設:三位同學對于選擇朋友他們是這樣選擇的...... 同學甲:我與課代表交朋友,就是因為他學習好,能幫助我提高成績! 同學乙:我想和同桌做朋友,因為他家有錢、“有背景”,將來也許能幫到我。 同學丙:我的朋友雖然家庭條件不太好,但是她真誠善良,對我很好,總是在我難過的時候安慰我,我很珍惜我的朋友,也要真誠的對待他。 要求:請同學們討論是否與以上三位同學做朋友,并說明理由。 學生:對于同學甲,他選擇與課代表交朋友主要是出于提高學習成績的目的。這種基于功利性的交友動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友誼本身的情感價值和相互支持。雖然學習上的幫助是重要的,但友誼更應該建立在相互理解、尊重和真誠的基礎上。因此,如果僅僅因為對方學習好而選擇做朋友,可能會讓友誼變得過于功利和表面化。 同學乙選擇與同桌做朋友則是因為他家有錢、“有背景”,將來可能對自己有幫助。這種交友動機同樣帶有明顯的功利性,將友誼視為一種潛在的利益交換。這種態度不僅違背了友誼的純真和無私,也可能導致在需要幫助時才發現對方并不是真正的朋友。因此,基于物質或背景的交友動機是不可取的。 相比之下,同學丙選擇朋友的標準更加純粹和真誠。他看重的是朋友的真誠善良和在自己難過時的安慰。這種基于情感和相互支持的友誼更加穩固和長久。在友誼中,真誠、善良和相互理解是非常重要的品質,它們能夠讓友誼在經歷風雨時依然保持不變。 教師: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人之相識,貴在相知;人之相知,貴在知心。友誼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質條件家庭背景、學業成績等,實現心靈的溝通與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誼,更能夠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和風雨的洗禮,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悟人生的美好。 觀點分析: 觀點一:朋友之間應該不分你我,有飲料一起喝,有零食一起吃,你認為呢? 飲料誰買?零食誰買?為什么? 觀點二:友誼就是“有福我享,有難你當”,你怎么評價這種觀點? 學生:友誼不應該是單方面的付出或索取,不管是給予還是接受,都應該是雙向的不管是分享還是分擔,也應該是共同的。 情境創設:開學不久,上美術課的時候小鳴忘記帶顏料,我看他急得滿頭大汗,就讓他和我共用一盒顏料。雖然畫畫的時候共用一盒顏料有點兒不方便,但我還是很高興。后來,我倆成了要好的朋友。一天,我和小鳴在圖書館復習迎考,一道數學題難倒了我。小鳴是數學高手,我向他求教,他卻不耐煩地說:“明天就要考試了,哪有時間給你講 自己看參考書吧。”我悻悻地回到座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 思考:結合自己的經歷,談談你如何看待“我”心里的滋味。 幫助朋友,是否意味著自己會受到損失 教師: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接受朋友的幫助,也主動幫助對方;感受朋友的關懷,也主動關懷對方。我們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擔在相處中體驗積極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長。 知識小結:友誼的真諦是什么? ①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 ②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 ③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 成語故事:伯牙絕弦 伯牙善于鼓琴,他的琴聲悠揚動聽,能夠表達出內心的深情厚意。而鐘子期則是一位極具音樂天賦的聽眾,他能夠從伯牙的琴音中聽出高山流水的意境,感受到伯牙內心的喜怒哀樂。兩人因此結為知音,彼此心靈相通,相互欣賞,相互扶持。 然而,好景不長,鐘子期因病去世,伯牙痛失知音,心如刀割。他感到自己的琴聲再也無法得到子期的理解和欣賞,于是毅然決定摔琴斷弦,終身不再彈奏。 思考:為什么鐘子期因病去世,伯牙決定摔琴斷弦痛苦不已? 學生:因為他們是好朋友,感情很好。 教師:朋友,見證了我們一起走過的成長歷程。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們一程,有些朋友伴我們一生。我們應當不辜負每一段情誼,讓友誼伴隨我們成長。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以下關于朋友和友誼的名言告訴我們( ) 名言一:得不到友誼的人將是終身可憐的孤獨者,沒有友情的社會則只是一片繁華的沙漠。 名言二:世間最美好的東西,莫過于有幾個頭腦和心地都很正直的嚴正的朋友。 ①朋友豐富了我們的生活 ②友誼讓人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③主動結交朋友越多越好 ④友誼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畢竟是好朋友,幫一幫也沒事,以后還會繼續幫下去。”江西男孩吳亞軍7歲起堅持照顧意有智力殘疾、語言障礙的同學李奇健。5年來,有了吳亞軍的幫助,李奇健也更好地融入到班級和學習中。這讓我們認識到( )①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 ②對友誼的渴望讓我們相互靠近 ③呵護友誼需要尊重對方 ④友誼讓我們體悟到生命的美好 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這說明友誼是( ) 必須有回報的 B.利益交換C.平等的、雙向的 D.經得起考驗的 4.“珠玉不如善友,富貴莫如仁友。”意思是真心的朋友比金錢更有用。就是說不要沉迷于金錢財富這種物質享受,而要多交一些真誠知心的好朋友,這樣可以過得更快樂一些。下列與該句表達的主題不同的是( ) A.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思心 B.鐘子期死,伯牙終身不復鼓琴C.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D.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