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62張PPT)第一單元探索世界與把握規律第二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第2課:辯證唯物論第1課:哲學基本理論—哲學是什么第4課: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第3課:唯物辯證法第5課:社會歷史觀第6課:人生價值觀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哲學3.1、總特征1—聯系觀3.2、總特征2—發展觀3.3、實質與核心-矛盾觀唯物辯證法總特征(基本觀點)聯系的觀點發展的觀點實質與核心(根本觀點)矛盾的觀點聯系發展矛盾根本內容根本動力構成、引起1. 是唯物辯證法的根本觀點。2. 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3. 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的觀點矛盾(對立統一)規律矛盾分析法第三課的核心問題:世界是怎么樣的:唯物辯證法認為世界是聯系、發展、矛盾的。3.3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與核心第三課 把握世界的規律01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的含義矛盾的基本屬性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現在你上課的心情如何?喜悅與煩惱高興與悲傷高昂與低落舒暢與郁悶愉快與憤怒(具體形式)我的情緒它們雙方之間是什么關系?一、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1.矛盾的含義:反映的是事物內部的對立和統一關系,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注意1:不能把矛盾的一方叫對立,另一方叫統一。①“對立”和“統一”是指矛盾雙方之間的關系,而不是矛盾的雙方本身。②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始終是不可分割的。(離開任何一方,構不成矛盾)表達“事物本身所固有”之意,說明不是人們從外部強加的點之:你死我亡,一繩系兩命統一:兩者命運統一于一條繩不點:冤家路窄,利益有沖突對立:兩者之間隨時都可能相斗足球比賽中的攻與守、輸與贏學習過程中的苦與樂、成功與失敗每個人身上的缺點與優點、健康與疾病……社會生活中的善與惡、福與禍、自由和紀律自然界中的排斥與吸引、遺傳與變異、陰電與陽電、……一、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1.矛盾的含義:反映的是事物內部的對立和統一關系,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注意2: 哲學矛盾≠邏輯矛盾;哲學矛盾≠生活矛盾邏輯矛盾:人們在敘述或回答問題時出現首尾不一、相互打架的現象 “自相矛盾”生活矛盾:“甲同學和乙同學吵架了”哲學矛盾:指客觀事物本身存在的既相互對立又相互統一的關系例如:不想當廚子的司機不是好裁縫今年過節不收禮,收禮就收腦白金每個同學既有優點又有缺點注意3:矛盾是普遍的,具體的,有條件的。不能說任何兩個事物之間構成矛盾雙方。一、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1.矛盾的含義:反映的是事物內部的對立和統一關系,矛盾就是對立統一。斗爭性同一性2.矛盾的基本屬性統一屬性(同一性)對立屬性(斗爭性)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兩種基本屬性有趣的共生現象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一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詩意與哲理一、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抹香鯨拉出來的糞便惡臭,燃燒后卻香味濃郁,有“龍涎香”之稱,可作制高級香水原料。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一、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2.矛盾的基本屬性(1)矛盾的同一性(統一性):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①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存在以另一方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互為前提:離開一方,他方則不能存在。沒有黑,就無所謂白;沒有丑,也無所謂美;沒有紀律,就沒有自由;沒有正確,就沒有錯誤;沒有先進,就沒有落后;②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即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失敗是成功之母(失敗可轉化為成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壞事可轉化為好事)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進步與落后可相互轉化)世界上沒有垃圾,只有放錯了位置的資源(垃圾可轉化為資源)相互依賴相對的有條件的一、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2.矛盾的基本屬性(2)矛盾的斗爭性:是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體現對立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哲學所講的“斗爭性”凡是矛盾,必有斗爭,否則,就不叫矛盾了(斗爭是絕對的,無條件的)生活中所說的“斗爭”相關鏈接:哲學上的“斗爭”VS 日常生活中的“斗爭”一切差異和對立 VS 矛盾斗爭性的一種具體形式同理:物質(客觀實在) VS 具體的物質形態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矛盾雙方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同一性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它體現著矛盾雙方相互分離的傾向和趨勢。斗爭性(統一)(對立)矛盾基本屬性相對的、有條件的絕對的、無條件的議學總結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的區別:下列成語、俗語或名言各包含什么哲學道理?1.居安思危2.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3.樂極生悲4.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矛盾同一性,矛盾雙方依賴矛盾同一性,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矛盾斗爭性,雙方相互對立合作探究一、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3.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關系(1)區別:B.特點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A.含義不同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②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存在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③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2)聯系:如果沒有不同的音符,能奏出美妙的音樂嗎?如果沒有不同的顏色,能繪出美麗的圖畫嗎?如果沒有不同的味道,能制作出美味佳肴嗎?不同的事物結合才能生成萬物,否則就不能存在和發展強調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君子之間雖然觀點不同,但心是相和的,君子能做到在差異中求得統一;小人嗜好相同,但各爭其利,貌和心不和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思考:以上說法包含了什么哲學道理?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思考: 生活中與自己聯系最多、關系最密切的親人和朋友,往往也是同自己發生矛盾最多的人,這是為什么?生活中和自己聯系最多、關系最密切的親人或朋友,構成矛盾的統一體,他們之間具有同一性,正因為最親密,往往也就越能發現對方的不同點,對立的機會也越多,體現了矛盾的斗爭性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貓和老鼠是一對“老冤家”,他們在同對方的斗爭中不斷完善自己,從而在競爭中共同生存下來。結論三: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一、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3.矛盾同一性與斗爭性關系(1)區別:B.特點不同: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斗爭性是絕對的A.含義不同①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②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存在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③矛盾雙方的對立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由此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2)聯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原理和方法論【原理】①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著相互對立、相互統一的兩個方面(矛盾就是對立統一)。②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對的,是矛盾雙方相互吸引、相互聯結的屬性和趨勢,即矛盾雙方相互依賴、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③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指矛盾雙方相互排斥、相互對立的屬性。④矛盾的同一性不能脫離斗爭性而存在,矛盾雙方的同一是對立中的同一,是包含差別的統一;矛盾的斗爭性也不能脫離同一性而存在,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聯系)⑤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推動事物的運動、變化、發展,構成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方法論要求】①要求我們用對立統一/一分為二/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在對立統一中把握事物。②要善于創造和利用條件, 促使矛盾雙方向有利方向轉化。易錯糾偏1.任何事物之間都存在矛盾2.矛盾一方是對立,另一方是統一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4.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并為斗爭性所制約5.矛盾雙方的同一是無差別的同一6.矛盾同一性推動事物運動、變化和發展7.一分為二就是我們在分析事物時既要看到好的一面,又要看到不好的一面;既要看到優點,又要看到缺點。只有在一定條件下,矛盾雙方共處一個統一體中,才構成矛盾關系對立統一是矛盾雙方的關系,而不是矛盾雙方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矛盾的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并為同一性所制約同一是包含著差別的同一,同一以差別和對立為前提矛盾雙方既對立統一一分為二是指用辯證全面眼光看問題,看到事物兩面(不僅僅包括好壞、優缺、還可以看到長短、快慢、上下、多少)02矛盾問題的精髓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1)含義: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空間維度、橫向角度);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時時有矛盾(時間維度、縱向角度)。材料 從中國古代老子“小國寡民”的構想、陶淵明對“世外桃源”的向往,到英國莫爾的“烏托邦”,他們都在期望發現或建設一個沒有任何矛盾的“理想世界”。然而,他們的理想只能是一種空想。二、矛盾問題的精髓1.矛盾的普遍性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條件下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才構成矛盾關系。對“事事有矛盾”的理解注意②有些矛盾是人們不易察覺的,但它們依然存在。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矛盾對“時時有矛盾”的理解注意:① “時時有矛盾”并不意味矛盾永遠無法解決。②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事物發展過程中不存在無矛盾狀態。自然界:排斥與吸引、遺傳與變異、陰電與陽電、作用力與反作用力人類社會: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的矛盾思維領域:存在著知與不知、知多與知少矛盾①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任何兩個事物之間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條件下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才構成矛盾關系。事事有矛盾對“事事有矛盾”的理解注意②有些矛盾是人們不易察覺的,但它們依然存在。矛盾貫穿于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時時有矛盾)在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不同時代存在不同的矛盾。對“時時有矛盾”的理解:① “時時有矛盾”并不意味矛盾永遠無法解決。②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事物發展過程中不存在無矛盾狀態。《扁鵲見蔡桓公》中蔡桓公隱瞞疾病,不愿醫治。最后病重而亡。能逃避矛盾嗎?二、矛盾問題的精髓(2)要求: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對任何事物,我們都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要善于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兩分法(一分為二),防止片面性解決矛盾不等于消滅矛盾(1)【原理】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貫穿每一事物發展過程的始終,即時時有矛盾。(2)【方法論】承認矛盾的普遍性是堅持唯物辯證法的前提。對任何事物,我們都要承認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積極尋找正確的方法解決矛盾。要善于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堅持兩分法(一分為二),防止片面性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論標志詞:出現問題、困難;既…又…;盡管…但是…;利弊,成就和不足;機遇和挑戰;優缺;雙刃劍。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ye)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閑靜時如嬌花照水,行動處似弱柳扶風。身長九尺,髯(rán)長二尺;面如重棗,唇若涂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騎坐赤兔馬,提一口青龍偃(yǎn) 月刀。個子不高,面容黑瘦,短平頭,頭發根根豎立,胡須像隸體“一”字,穿著長衫 ,常咬著煙嘴。猜猜這三個人是誰?探究問題:你根據什么把他們分辨出來?體現了什么哲學道理?探究與分享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這些不同的矛盾構成了一事物區別于它事物的特殊本質。(區別不同事物)發芽結果開花生長幼苗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②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過程和階段有不同的矛盾③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父子矛盾兄弟姐妹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婆媳二、矛盾問題的精髓2.矛盾的特殊性(1)含義:矛盾著的事物及其每一個側面各有其特點(2)三種情形:不同事物具有不同的矛盾。同一事物在發展的不同過程和不同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兩個不同方面也各有特殊性。【方法論】要求我們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標志詞:根據當地實際,根據…的特點;優勢、特色、特征;因地(因時)制宜;因人而異;針對;量身定做兩千多年前,我國有個叫公孫龍的思想家牽著一匹馬出關,把關的人對他說,法令規定不許帶馬出關。公孫龍說:“我牽的是白馬,不是馬!白馬和馬是兩回事。”思考:公孫龍的論斷有無合理性?從哲學角度看它錯在什么地方?“白馬非馬”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沒看到矛盾的普遍性探究思考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白馬黑馬紅馬馬普遍性(共性)特殊性(個性)寓于存在于共性:大型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1)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特殊性也離不開普遍性,特殊性中包含著普遍性離不開馬白馬黑馬紅馬(普遍性)(特殊性)思考,水果和蘋果、梨、香蕉是什么關系?這個人錯在哪里?關系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在一定條件可以相互轉化(3)相互轉化:中國人黃種人人動物生物由于事物范圍的極其廣大和發展的無限性,在一定場合為普遍性的東西,在另一場合則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場合是特殊性的東西,在另一場合則是普遍性。個性—共性個性—共性個性—共性個性—共性【原理】(1)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和個性、絕對和相對的關系。(2)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相互聯結。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過特殊性表現出來,沒有特殊性就沒有普遍性;②特殊性離不開普遍性,特殊性包含普遍性(3)矛盾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方法論】要求我們從中國國情出發,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做到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總結:矛盾普遍性與特性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關鍵詞:抓住典型;從群眾來,到群眾中去;先試點再推廣;解剖麻雀03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主次矛盾的含義、關系主次矛盾的方法論要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小張今天碰到煩心事,一堆事情要處理:①家里的自來水管漏水,要找人來修理;②兒子上午放學后,要人接;③鄉下老家來電話,說老母親病危,要送醫院;④單位有個重要會議,要參加。情景探究:小張該怎么辦?請從哲學角度分析理由。辦事情,要抓主要矛盾……主要矛盾修水管帶母親治病接孩子公司開會(次矛盾)(次矛盾)(次矛盾)(主矛盾)小張要處理的矛盾: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一個)(1)區別:含義不同(地位、作用不同)方法論: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在事物的發展過程中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的矛盾。(一個或一個以上)方法論:統籌兼顧,不能忽視次要矛盾。主次矛盾關系示意圖復雜事物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主要矛盾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點擊添加文本請你指出下列復雜事物中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學生 運動、學習、交友、網絡游戲、玩手機、與家長、與老師學校 教學,財務,食堂,接送,醫療國家建設 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民主政治建設,反腐倡廉企業 行政辦公,倉庫,生產,會計√√√√實戰演練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2)聯系:主次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主要矛盾決定和影響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影響主要矛盾①②主次矛盾轉化的兩種情形原來的主要矛盾沒有解決,但是由于出現了新條件,導致主次矛盾互變。原先的主要矛盾解決了,次要矛盾變成主要矛盾。國共矛盾中美矛盾中日矛盾解放戰爭時期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中美矛盾國共矛盾中日矛盾主要矛盾抗日戰爭時期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原理】(1)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2)次要矛盾處于從屬地位、對事物發展不起決定作用。(3)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方法論】(1)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2)辦事情要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好次要矛盾。關鍵詞:中心、核心、關鍵、重點、重中之重、突破口、首位、首要任務、集中力量、根本(主要)任務總結:主要矛盾與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1.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P40-41①主要矛盾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要求我們辦事情要善于抓住重點,集中力量解決好主要矛盾。(重點論)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次要矛盾會影響主要矛盾的解決,要求我們學會統籌兼顧,恰當地處理好次要矛盾。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復雜事物(1)區別:含義不同(地位、作用不同)(2)聯系:二者相互依賴、相互影響,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3)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原理及方法論兩點論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辯證統一的,要求我們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讀俗語 悟哲理牽牛要牽牛鼻子;好鋼要用在刀刃上工作要做到點子上;力氣要用在節骨眼上打蛇打七寸;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荷花好看也要綠葉扶持眉毛胡子一把抓;十個指頭按跳蚤撿了芝麻,丟了西瓜要著重解決主要矛盾反對不分主次統籌兼顧,恰當處理次要矛盾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思考: “是藥三分毒”,既然藥有危害性,你生病了為什么還要吃藥?體現什么哲學道理?藥可以治病藥危害身體矛盾著的雙方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兩個面當中,其地位和作用是不一樣的,其中有一面是主要方面,另一面是次要方面。注意:每一個矛盾都有主次兩個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在某一矛盾中,處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方面。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1)區別:含義不同(地位、作用不同)(2)聯系:雙方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例:中國由弱轉強即對立統一(原因:矛盾雙方的斗爭——力量對比改變——矛盾主次方面改變---事物性質改變)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勿以惡小而為之”,如果不重視克服自己的缺點,當缺點變成一個人的主要方面時,這個人就變成了“惡人”;“浪子回頭金不換”,如果一個 “惡人”痛改全非,當優點變成一個人的主要方面時,他就變成了“好人”。【原理】①矛盾的主要方面處于支配地位、起著主導作用,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②矛盾的主要方面與次要方面既相互依賴,又相互排斥,并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方法既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清主流;又不能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方法論】(抄)總結: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關系原理及其方法論主次矛盾 矛盾的主次方面存在于復雜事物中,主要矛盾=1,次要矛盾≥1。 存在于一個矛盾中,主要方面=1,次要方面=1。標志詞:關鍵、重點、中心、重心、根本任務、核心、重中之重、突破口、首要、第一要務 適用情況:用在“辦事情”上,用于解決問題。 標志詞:主流、大局、主體、方向、優勢、性質、本質、整體上適用情況:用在“看問題”上,用于評價人和事。主次矛盾與矛盾主次方面的區別(1)兩點論:堅持兩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2)重點論:堅持重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住主流。(3)辯證法的兩點論是有重點的兩點論,而不是均衡論;重點論是看到兩點中的重點,而不是一點論。所以我們要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的方法,反對形而上學的一點論和均衡論。3、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既看主要矛盾一種矛盾既看主要方面又看次要方面復雜事物抓重點復雜事物:把握主要矛盾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關系:統一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兩點論重點論又看次要矛盾要全面反對一點論反對均衡論3、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 古時候有一家人,丈夫每天外出賣油,生活拮據。他妻子十分節儉,每天在丈夫外出前舀一勺油貯藏起來。年底丈夫因生意并不好而無錢置辦年貨,妻子卻意外地拿出一大壇油來,令丈夫喜出望外,一家人歡天喜地地過了個年。鄰居家的妻子聽說了此事決心向她學習,每次在丈夫外出賣皇歷前,偷偷地藏起一本皇歷,到年底拿出來時,令丈夫無言以對,苦笑不得。“油和皇歷”的故事用哲學原理來分析鄰家妻子吃力不討好的原因?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1)含義:(怎么做) 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導下,具體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決矛盾的正確方法。(2)地位:(為什么)是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則,是馬克思主義活的靈魂。(3)作用:(為什么)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②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正確解決矛盾的關鍵。怎么滅火 ?用水用沙用二氧化碳滅火器三、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思考:生活中存在著哪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例子?看菜吃飯、量體裁衣,對癥下藥、因材施教。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逢山開路,逢水搭橋。量入為出,量力而行;入鄉隨俗因地(因時)制宜某物的優勢、特色、特征違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例子:張冠李戴;生吞活剝;生搬硬套;火上澆油;千篇一律;東施效顰;不分青紅皂白,各打五十大板;一刀切;一風吹;注意:1.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可以消除事物之間的矛盾。2. 沖突中的中日雙方只有斗爭性沒有同一性。3. 即使客觀條件不變,主次矛盾也可能相互轉化。4.辯證否定的實質是創新。提醒:矛盾具有客觀性,不能消除矛盾,可以解決矛盾。提醒:主次矛盾在一定條件下才可能相互轉化。 提醒:辯證否定的實質是揚棄。提醒:矛盾雙方既對立又統一。 5.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決的矛盾。只要解決了主要矛盾,辦事情就能取得成功。6.堅持重點論就是要抓好主要矛盾。7.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決定的。8.理論聯系實踐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提醒:主要矛盾是在事物發展過程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集中力量解決好主要矛盾的同時,也要恰當處理好次要矛盾,這樣二者辦事情才能取得成功。 提醒:堅持重點論就是在認識復雜事物的發展過程時,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認識某一矛盾時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 提醒:矛盾分析法是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 提醒:事物的性質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決定的。 【思維拓展】為什么說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1)唯物辯證法承認矛盾,就必然承認事物內部和事物之間的聯系,主張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相反,形而上學否認矛盾,就必然否認事物的普遍聯系,主張用孤立的觀點看世界。(2)唯物辯證法揭示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就必然承認事物的發展,主張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而形而上學否認矛盾,也就否認了事物的變化和發展,只能用靜止的觀點看問題。(3)唯物辯證法揭示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就必然用全面的觀點看問題。而形而上學卻相反。總之,唯物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種種分歧,究其根本原因,關鍵就在于是否承認矛盾,是否承認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原理 方法論1.矛盾對立統一關系2.矛盾的普遍性3.矛盾的特殊性4.矛盾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的辯證關系5.主次要矛盾的辯證關系6.矛盾主次要方面的辯證關系兩分法,一分為二的方法7.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共性與個性具體的歷史的統一既要善于抓重點,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又要學會統籌兼顧,恰當處理好次要矛盾既要著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視主流;又不可忽視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8.堅持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承認矛盾,直面矛盾,分析矛盾,解決矛盾歸納總結矛盾分析法對立統一關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原理或矛盾的基本屬性原理)矛盾觀矛盾分析方法總:①矛盾就是對立統一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矛盾的基本屬性)⑾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主次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用全面的、一分為二的觀點看問題承認矛盾,揭露矛盾④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③矛盾的特殊性具體問題具體分析1.特殊—普遍—特殊2.普遍性指導下研究特殊性3.具體的歷史的統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②矛盾的普遍性⑤主要矛盾⑥次要矛盾⑦主次矛盾關系⑧主要方面⑨次要方面⑩主次方面關系抓住重點統籌兼顧、恰當處理抓重點,統籌兼顧主流支流全面感謝各位觀看THANKYOU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