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創新永無止境》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增強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緊迫感。 道德修養: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尊重創造,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 法治觀念:學習保護知識產權的相關法律知識,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健全人格:具備樂觀開朗、堅韌弘毅、自立自強的健康心理素質。熱愛生活,積極進取,具有適應變化、不怕挫折、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 責任意識: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創新能力。 樹立創新意識,培養熱愛祖國、奉獻社會的責任感,為把我國建設成創新強國作出自己的貢獻。 教學 重點 建成科技創新強國。 教學 難點 激發創新活力。 教學過程導入 近日,一面獨特的五星紅旗引起了廣泛關注。這面旗幟并非采用傳統的布料材質,而是由玄武巖這一特殊石材制成,展現出了別樣的“硬核中國紅”。 玄武巖,作為一種具有特殊質感和顏色的石材,其堅硬、耐磨的特性使得這面五星紅旗獨具魅力。這面由玄武巖制成的五星紅旗,不僅顏色鮮艷、質地堅實,更寓意著中國人民的堅韌不拔和祖國的繁榮昌盛。 這面特殊的五星紅旗是由一位石材行業的藝術家精心設計和制作的。他利用玄武巖的天然特性和獨特工藝,將五星紅旗的圖案和色彩完美地呈現在石材上,創造出了這一獨具匠心的藝術品。 思考:要想讓我們的航天事業上更上一層樓,你認為我國應該怎么做 授新課 播放視頻:中國人終于有了自己的空間站 想一想:1、為什么中國不甘示弱,積極展開太空競爭 2、你知道我國還有哪些矚目的科技創新成就 學生:太空探索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太空中的資源如衛星軌道、太空環境等,對于國家的通信、導航、氣象預報、地球觀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掌握這些資源,可以為國家的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此外,我國在5G技術方面、高鐵技術、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超級計算機等領域也取得了重要突破。這些科技創新成果不僅推動了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也為全球科技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教師:科技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圖片分享: 思考:我國取得重大科技創新成果說明了什么 學生: 提示: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基礎研究和原始創新不斷加強,一些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材料分享:有效載荷數量對比:美國向太空發射的有效載荷數量是中國的10倍。何為“有效載荷數量”呢 事實上,這指的是為實現航天器在軌運行要完成特定任務,而裝載的的儀器、設備、人員、試驗生物及試件等。 衛星數量對比:美國的科技水平位居全球第一,也是較早布局航空事業的國家。幾十年的時間里,美國累計發射了2944顆衛星;另一航空大國俄羅斯有169顆,排名第三;而中國排名第二,有499顆。 想一想,邁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是不是表明我國已經是科技創薪強國 學生: 教師: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推進高質量發展還有許多卡點瓶頸,科技創新能力還需進一步提高。我國要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任重道遠。 圖片分享: 想一想:對比中美航空差距,為了實現航天事業的輝煌發展建設科技創新強國,我國需要怎么做 學生: 教師:①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②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要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 材料分享:4月24日,“極目楚天共襄星漢”2024年“中國航天日”主場活動暨2024年中國航天大會開幕式在湖北省武漢市舉行。開幕式上為獎勵為中國航天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團隊和科技工作者,特別頒發了2023年度中國航天基金會獎。 其中,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航天英雄、特級航天員楊利偉獲得“錢學森最高成就獎”;王翔等20名個人獲得“錢學森杰出貢獻獎”;孫國斌等149名個人獲得“航天貢獻獎”﹔空間先進能源系統研發團隊、先進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技術研發團隊等獲得“錢學森創新團隊獎”;法國米歇爾·布蘭獲得“航天國際合作獎”。 思考:這對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有何啟示 學生: 教師:世界科技創新強國,必須加快形成有利于創新的治理格局和協同機制,搭建有利于創新的活動平臺和融資平臺,營造有利于創新的輿論氛圍和法治環境。 人物說:“北斗女神”徐穎說:“科技創新一定要有一片特別好的土壤,這就要從孩子、學校、教育,包括科普這些最細微的地方開始入手。” 請問,你怎么理解這句話 學生: 教師:①一個民族創新能力的提高離不開創新人才的培養。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②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③教育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材料分享:中國民營航天企業創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紀錄 1月11日13時30分,中國太原衛星發射中心在山東海陽附近海域使用引力一號(遙一)海瀾之家號運載火箭,將搭載的云遙一號18星-20星共三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飛行試驗任務獲得成功。 此次任務是引力一號商業運載火箭的首次飛行。 引力一號運載火箭由東方空間技術(山東)有限公司(下稱東方空間)自主研制。東方空間稱,此次發射創造了全球最大固體運載火箭、中國運力最大民商運載火箭、中國首型捆綁式民商運載火箭等多項紀錄,擴充了中國中低軌衛星多樣化、規模化發射能力。 引力一號也是首款海上發射的捆綁型運載火箭。此次發射提升了中國海上發射技術水平和能力,擴充了中國中型運載火箭海上機動發射能力。 思考:從企業角度談如何激發創新活力 提示:關鍵核心技術是國之重器,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企業是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的重要力量,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提升創新能力是企業持續發展之基、市場制勝之道。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使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成果轉化的主體。 播放視頻: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奉獻--載人航天精神 思考:從視頻中,你感受到中國航天人身上的什么精神 學生: 教師:①敢為人先、敢于冒險的勇氣和自信。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戰權威的批判精神。③承受挫折的堅強意志和溝通合作的團隊精神。④舍我其誰的責任擔當和造福人類的濟世情懷。時代要弘揚出創新精神 交流討論:同學們,如果我們發現我國航天某項專利技術被抄襲,這個時候該怎么做呢 學生:①學習相關法律,如民法典、著作權法、專利法、商標法等。②未成年人也擁有知識產權。當未成年人的知識產權遭到侵犯時,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監護人出面請求有關機關予以法律保護,要求侵權人承擔法律責任。③拒絕購買盜版產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④對自己的發明創造成果及時申請專利保護。 教師:在創新的時代怎樣對待知識產權:①既要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又要學會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②保護知識產權就是尊重創造、保護創新。③當知識產權受到侵犯時,我們要善于運用法律維護自己的權益。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習近平強調,教育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對提高人民綜合素質、增強中華民族創新創造活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具有決定性意義。國家高度重視教育,是因為( ) ①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②教育已經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③教育是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④我國堅持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扶貧先扶智,要更加注重教育脫貧,著力解決教育資源均等化問題,不能讓貧困人口的子女輸在起跑線上,要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國家重視教育,是因為教育( ) ①是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 ②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 ③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④是提高國民素質、培養創新型人才、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3.常州市張紹武榮登中國好人榜。他刻苦鉆研,勇于創新,頑強拼搏,帶領他的團隊,成功實現了變壓器制造的歷史性跨越,并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從張紹武身上我們學到( ) ①要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理念 ②實現職業理想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③要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搞創新 ④每個人都可以在創新中實現自我價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