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學設計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生物 年級 高一 學期 秋季課題 第四節 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教學目標通過討論蛋白質的功能,分析蛋白質功能多樣性和結構多樣性的關系,形成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 比較不同氨基酸的結構,歸納氨基酸的結構通式及特點,發展歸納與概況的科學思維。 通過構建物理模型與數學模型等活動,闡明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及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提升科學探究能力。 結合實例分析,提倡健康飲食,倡導用所學生物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樹立社會責任感。教學內容教學重點: 1. 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 2. 氨基酸的結構特點及其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教學難點: 1. 氨基酸形成蛋白質的過程 2. 蛋白質結構和功能多樣性的原因教學過程榜樣人物,導入新課 通過展示鐘南山院士的早餐,發現其蛋白類食物的含量比較多,引導同學們分析為什么每天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攝取的這些食物轉化成人體自身蛋白質后,又會起什么作用? 結合生活情境,討論蛋白質的功能 蛋白質的功能 學生活動:請學生以一天生活情境為主線,通過對生活實例的分析,引導學生理解總結并提升蛋白質的功能,認同蛋白質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 結構物質:頭發,肌肉 催化:絕大多數酶是蛋白質 運輸:血紅蛋白具有運輸氧氣的作用 調節:胰島素能調節血糖含量 抗體:幫助人體抵御病菌和病毒等抗原的侵害。 設計意圖:以學生日常的生活為主線,通過具體例子分析蛋白質的功能,理解蛋白質功能的多樣性,解決早餐為什么要富含高蛋白食物的原因。掌握利用利用工具收集資料,并展示成果的能力。 蛋白質如此多樣的功能與蛋白質的結構是有關的。那么蛋白質的結構又是怎樣的? 歸納概括,模型構建,明確氨基酸的結構 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氨基酸 1、出示四種氨基酸的結構引導學生有序觀察氨基酸結構的異同點,并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氨基酸結構的特點,發展學生歸納概括的科學思維。 2.給出其余氨基酸的結構,明確不完全歸納法總結的氨基酸特點是正確的,從而學習氨基酸結構通式的正確寫法。 氨基酸的結構特點:每種氨基酸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都有一個氨基和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這個碳原子還連有一個氫原子和一個側鏈基團,側鏈基團用R表示。 掌握各種氨基酸之間的區別在于R基的不同。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有序觀察的能力。 3.學生活動:構建氨基酸結構模型 運用紙片,構建四種氨基酸平面結構模型 ,更深入的理解氨基酸的結構特點,演示球棍模型,理解氨基酸四個基團的位置可以互換,達到深入學習的目的。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不同氨基酸的結構,得出氨基酸結構通式和結構特點,培養歸納與概況的科學思維,再通過模型構建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深刻理解蛋白質的結構特點。 4.聯系疫情期間專家的飲食建議,引出必需氨基酸與非必需氨基酸的概念。 設計意圖:回答鐘南山院士早餐豐盛的原因,認同飲食要多樣化,營養要均衡。使學生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感受到學習的價值。 構建物理,數學模型,利用科學思維,突破蛋白質的形成過程及蛋白質種類多樣性的原因,發展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觀點。 三、蛋白質的結構及其多樣性 1、觀察課件演示,構建脫水縮合模型,分析不同肽鏈形成的原因。 (1)PPT演示氨基酸脫水縮合過程,幫助學生理解,脫水縮合,二肽 ,多肽,肽鍵,肽鏈的概念。 (2)學生活動:學生運用活動一的氨基酸卡片模型模擬脫水縮合的過程,并構建脫水縮合過程中氨基酸數與脫水數的數學模型。 設計意圖:借助卡片演示將微觀抽象,難以直接觀察到的變化過程具體形象化,幫著學生理解脫水縮合過程,同時構建數學模型運用演繹推理的方法,展示和驗證脫水縮合過程。進一步提升學生歸納與概括,模型與建模的科學思維。 (3)學生活動:引導學生觀察自己構建的三肽模型,通過問題驅動,運用數學思維,進行分析,并由學生歸納敘述,最終得出肽鏈形成的差別來自于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的千差萬別。提升學生觀察與提問,分析與討論的科學探究能力。 問題1. 3種不同的氨基酸能形成多少種三肽? 問題2. 人體內21種氨基酸能形成多少種三肽? 問題3. 若21種氨基酸組成一個含1000個氨基酸的蛋白質大分子,有多少種可能性? 設計意圖:通過構建不同的三肽模型,增強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利用問題驅動,激發學習興趣,運用數學思維進行歸納,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 2、肽鏈盤曲折疊形成不同的空間結構 展示胰島素的圖片講解肽鏈形成后,由于肽鏈中氨基酸之間能夠形成氫鍵,使得肽鏈盤曲折疊形成一定的空間結構。許多蛋白質分子有多條肽鏈,從而形成更復雜的空間結構,這樣蛋白質空間結構就具有了多樣性。 設計意圖:通過具體實例,將抽象知識具象化,從而更深刻的理解蛋白質的空間結構。 3、歸納概括蛋白質種類多樣性的原因 通過分析血紅蛋白的形成過程,總結蛋白質的結構層次。并由這些具體實例 歸納得出由于肽鏈中氨基酸種類、數目、排列順序千變萬化,肽鏈的盤曲折疊方式及其空間結構千差萬別,造成了蛋白質結構的多樣性,形成了種類繁多的蛋白質。 設計意圖:通過探究血紅蛋白的結構層次,總結蛋白質多樣性的原因。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科學探究能力。 4、列舉實例說明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關系 每一種蛋白質分子都由與它所承擔功能相適應的獨特的結構,如果氨基酸序列改變或者蛋白質空間結構改變,都會影響其功能。 舉例鐮刀型細胞貧血癥,學生通過對其病因的分析,總結蛋白質結構改變必然會引起蛋白質功能的概念,從而深化結構與功能觀。 聯系日常生活中蒸煮雞蛋和噴灑酒精的例子,給出蛋白質變性的概念,更深入的理解蛋白質的結構決定其功能的觀點。 設計意圖:通過與生活聯系緊密的例子,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并鼓勵學生運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生物學問題,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繪制概念圖,構建知識體系 四、學習成果總結 蛋白質分子概念圖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梳理本節所學內容,認同蛋白質的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并生成自己的思維導圖。 學習生物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學習成果檢測 實踐性作業: 嘗試用8個氨基酸制作環肽,構建環肽形成過程中脫水數和形成肽鍵數的數學模型。 綜合性作業: 六個月大的嬰兒豆豆食用普通奶粉后出現全身紅腫的過敏現象。請查閱資料,結合本節知識,給豆豆父母推薦一款適合豆豆食用的奶粉,并解釋其原因。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與生活,社會相聯系,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