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寫作:學習描寫景物寫景散文不僅要注意觀察,還要注意思考,更要用心領會景物包含的豐富情感,而能否做到情景交融是寫好寫景散文的關鍵。怎樣才能寫好寫景散文呢?應該抓住以下四點:1.要選定自己的觀察點,或始終固定或逐漸移動。觀察點不同,對于景物的方位、物象的形態、光線的明暗等都有影響。在一個固定的觀察點上,要學會變換觀察角度,或遠觀、或近看、或仰視、或俯瞰,就像一個攝影師,把鏡頭一會兒推遠,一會兒拉近,一會兒俯拍,一會兒仰拍,這樣觀察景物才全面。2.描寫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現在形狀、色彩、聲音等方面。如《春》中對雨的描寫:“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作者巧妙地運用比喻,將春雨比作牛毛、花針、細絲,突出了春雨既細且密、閃閃發亮的特點。3.描寫景物,要運用聯想,采用多種修辭手法,把景物的特征生動形象地表現出來。“我望著天空、樹木和青草,心頭涌起了一種從來沒有的快感,我恨不得變成母牛,好去吃草。”(福樓拜語)這就是把情感和意志移入景物中,去收獲滿眼的瑰麗和豐富。自然景物雖是一種客觀存在,但在不同人物的眼中,卻往往呈現出不同的姿態,不同的色彩。觀察景物,要注入感彩,要調動視、聽、觸、嗅等多種感官,全方位觀察、感受景物。4.描寫景物要講究順序,一般可以采用空間順序、時間順序、邏輯順序。空間順序的安排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選取固定觀察點,按視線移動的順序,依次描寫各位置上的景物;二是不取固定觀察點,采用瀏覽順序,其優勢是層次清晰,猶如繪畫中的長卷。采用時間順序的優勢在于能描繪出景物的變化。實際的文章寫作中,人們往往會把時間順序和空間順序結合起來運用,這樣寫來,景物豐富多彩而又層次井然。采用邏輯順序的優勢是能面對較為復雜的寫作對象,充分彰顯作者的寫作意圖。任務一:他山之石《濟南的冬天》是一篇非常經典的寫景文章,我們可以從這篇文章中學到很多景物描寫的知識。請細細品讀老舍的《濟南的冬天》(節選),看看你能從中學到什么寫景知識呢?【名家范例】濟南的冬天(節選)老 舍最妙的是下點兒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兒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兒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兒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兒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師生互動老師:描寫景物,要抓住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常常表現在形狀、色彩、聲音等方面。你覺得文中哪些方面的特征抓得特別好?并簡要說明理由。我:比如,老師:描寫景物要講究順序。在老舍的選文中是怎么體現的?說出關鍵詞。我:比如,現代文是景物描寫范例,其實我們還可以從文言文中找到很多妙招呢!我們來研讀《三峽》(節選),看這段文字有什么描寫景物的妙方。三峽(節選)酈道元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師生互動老師:這段文字如何將三峽“春冬之時”“良多趣味”的特點寫出來的?并簡要說明理由。我:比如,任務二:尋找真經朱自清的《春》更是寫景妙文,我們還可以學到非常多的寫景描寫知識呢!小語:哎!老師說我寫景作文描寫順序非常棒,但是內容太無味,怎么辦呢?小文:我剛好有小妙招,收好嘍!看下面這段話。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小文:從上面這段話中你有沒有發現什么妙招?小語:哇!我知道啦!我馬上去用!任務三:清韻相和我們學了幾個景物描寫的小技法,你是不是躍躍欲試了呢?我們接下來寫一個景物描寫小片段。我們經過了無數個清晨,相信這些清晨沒有一個是相同的。有的是朝霞滿天,有的是陰云密布,有時刮風,有時下雨……請你寫一個印象最深的早晨片段吧!要求:①300字左右;②注意寫景順序,用上兩三個修辭,試著用多種感覺體驗;③加入自己的思考。太陽下的麥地鄧君凱布谷鳥叫的時候,鄉下的農事就開始換季了。在川北的山溝里,這樣的標記非常明顯。不管是坡地、灣地、臺地,還是一直向下的河谷地帶,都是一樣的,麥地從去年冬天熬到了春天,清明一過,就少不了一連十幾天漸漸起來的火爆太陽,麥子就開始抽穗了,油菜也開花了,布谷鳥也就下到這里來了,一聲高、一聲低、一聲長、一聲短地叫起來。布谷鳥要叫過二十多天后,接下來才是麥黃,先是挨近河谷地帶先黃起來,那些灣地、臺地也慢慢地黃起來。這個時候天空高遠而又清澈,布谷鳥的聲音也就高遠而又清澈,像哨音裂空,在這樣的天空下,很容易神馳,麥地由南向北,黃得才有勁兒。我每年要看到麥黃時節,都是有機會的。在我走動的時候時常看到布谷鳥的翅膀劃過一片溫和的麥地,像是從麥子肚腹上劃過去的,耀眼的麥浪對它太溫柔了,最后那只布谷鳥飛進河谷地帶去了,那里的樹才有著淺淺的綠意,也遮不住布谷鳥的聲音。在這里,麥黃的大戲,好像馬上就要開演了,已經響著轟隆的鑼鼓點子似的,麥娘們飽滿的喉結已經唱出了豐收的第一腔,麥娘們有醉意了,最高昂的那一腔,在麥壟間會騰起黃黃的泥土,那泥土分明就是麥的芬芳。在整個大川北,如南充和綿陽都是一樣的,布谷鳥一來不久全部是新麥子黃金的光芒,把川北布置成一個大神話般的麥倉。在記憶中,布谷鳥哪一年都是這樣,也許因為這樣大川北的麥倉才不會少,在川北它們的聲音就是農事時空,那聲音依然是人們想聽見的。在如此大好的節令里,我走近路邊的麥田,腳步聲也就不響了,聲音也就停下來,樸素的土壟里,除了麥子,似乎看不到多余的綠色。偶爾有螞蟻結著隊子,在麥稞下的細土粒間爬行,爬行得很有勁,它們嗅見了麥子成熟的香氣;還有細細的紅蜘蛛,在麥稈兒上,結些給兒女們做游戲的網子,它們在天明時,就能捉住一些水珠兒,同樣細小,閃著黎明時分獨有的光芒。當早晨斜面的陽光明澈地照進麥田時,空氣中的濕潤,以萬千的水意在半空中布置遙遠的想象:與五千年以前一樣的樣子,它們列隊指引著人類的生命,讓生命走在它們前面。沿著麥莖向下,把手指伸進黃黃的泥土里,有久遠的時空感。那里,竟也是潮濕的,恰如生命的源頭。那里是有吸引力的,勁力十足,像一團餳好的麥面,等待著一汪火焰。麥子都是從細細的泥土里長出來的,細細的泥土每年不但能長出這樣的麥子,還要長出苞谷,還有南瓜、姜、蔥、蒜和胡蘿卜。春天的麥地是一串漢字存在那里,積累起一層層厚重的歷史,把歷史一層一層抬起,上升,在時間上凝結成一個個陶罐、一把把青銅劍,青銅劍上面刻了人面、麥芒和日月。川北有五千年以來的麥地,大小故事都油汪汪地浮在上面,如火如焰。我終于明白了,麥地為何如此盛大:從冬季開始,從寒風中開始,在干燥而寂寞的期待中萌動。麥子,五千年精選的名字,一代代繁衍至今,啥樣的經歷都有過了;它們年年都經歷在層層的胎脈之上,神靈畢現,每黃一層,就給史詩添上一行精彩。家鄉的麥,長得金屬般的湛藍,它的稈兒、莖兒、葉兒、細碎的花骨兒,它的芒,都是湛藍的,閃著金屬的光,完全不像我在更遠的地方看到的麥,藍得相當有剛性,綠得有水汽,藍得堅強,綠得隨意。在川北,這里的土地太厚實了,厚得很有歷史;家鄉的麥,就是受孕于土地的暗示,長出一粒粒飽滿的、方方正正的、有棱有角的漢字了,于是我終于明白了,我是在麥黃時節中長大的,認識了麥黃的光芒,洞穿胸腔,發出一回有力的金屬般鈴鈴的聲響。布谷鳥一聲長,一聲短,麥子從冬天開始,到夏天才結束一生,留下種子,再次種下,下一輪麥黃時,我還是駐守在地頭,聽到布谷鳥的聲喚:“快黃快割!快割快種!”有如天籟。不管城市長多高,長多長,總是長不過麥子的壟頭,高不過麥子的肩頭。沿著麥的芒,布谷鳥的聲音在一個重要而平凡的日子里,隨著最后一縷曬焦麥粒的陽光,水光一般漫出地面,升上麥海的上空,涌成大圖《太陽神鳥》,通體金黃。【點評】這篇寫景抒情散文開頭以布谷鳥的叫聲引出麥地這個觀察點。接著二、三兩段描繪川北麥黃的景象,表達出對豐收的喜悅。再用四、五兩段寫自己在麥地的所見、所感,贊美麥地“列隊指引著人類的生命,讓生命走在它們前面”,突出麥地對人類的養育之恩,情景交融。然后用六、七兩段議論點明“積累起一層層厚重的歷史,把歷史一層一層抬起,上升”“家鄉的麥,就是受孕于土地的暗示,長出一粒粒飽滿的、方方正正的、有棱有角的漢字了”,這是作者情感的深化、文章主題的深化,突出麥地孕育了五千年的中華文明。最后用第八段收束全文,作者指出“不管城市長多高,長多長,總是長不過麥子的壟頭,高不過麥子的肩頭”,從而點明文章的主題:無論人類如何發展,也離不開養育自己的土地,因為,那才是人類的根。這樣,作者的思想感情隨著景物描寫的深入,層層推進,使情感不斷達到新的高潮。本文行文有順序,情景交融,并且加入自己的思考,是一篇寫景好文章。每一天,我們都是忙忙碌碌,以至于無暇顧及一路走來的花開花落。你留意過上學或放學路上的景物嗎?你注意過某條路上不同季節的變換嗎?你關注過它風雨陰晴的轉化嗎?……請以“最美風景在路上”為題,寫一篇寫景散文。不少于500字。溫馨提醒:①景物描寫要生動,描寫時融入自己的情感;②文中不要使用真實的地名、校名、人名(可用字母代替);③不得抄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