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目錄CONTENT課標對接單元結構重難解析針對練習1234走進社會生活學習目標單元(1)關注社會發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的情感,培養親社會行為。(2)合理利用互聯網等傳播媒介,初步形成積極的媒介批評能力,學會合理利用現代媒介參與社會公共生活。課程標準命題角度(1) 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養成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和做法;(2)網絡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12知識框架走進社會生活我與社會網絡生活新空間豐富的社會生活在社會中成長網絡改變世界感受社會生活我是社會的一員社會化的含義親社會行為合理利用網絡如何合理利用網絡是什么為什么怎么做互聯網的利互聯網的弊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重難解析我是小老師: 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3我與社會豐富的社會生活在社會中成長為什么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親社會行為是什么養成親社會行為的原因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參與社會生活的意義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三種主要的社會關系1:個人與社會的關系?①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都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②人的身份是在社會關系中確立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2.為什么個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①社會化是指一個人從最初的自然的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的人的過程。②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③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3.為什么要養成親社會行為?①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②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重點4.如何養成親社會行為?①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養成。主動了解社會,關注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②遵守社會規則,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③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針對練習1. (2024·河南·中考真題)用身邊的材料做實驗,進行一場科學探究;走進博物館,當一名小小講解員;學習制作一道菜品,請家人品嘗;行走大好河山,了解國情民情……暑假期間,這些“有意思也有意義”的作業,能夠促使中學生( )①培育科學精神,感受時代脈搏②承擔家務勞動,賺取勞動報酬③塑造健全人格,不斷完善自我④體驗不同職業,引領社會風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針對練習2. (2024·天津·中考真題)學校定期組織勞動體驗、研學旅行等實踐活動。這可以幫助我們( )①學會合作共享,增強勞動觀念②豐富社會關系,推動社會發展③走進社會生活,養成親社會行為④培養良好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C針對練習3. (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近年來,許多學校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開展鄉村踏青、企業研學、烈士陵園祭奠英烈等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引導學生( )①感受成就,珍惜幸福生活 ②正視不足,擔憂前途命運③動手實踐,掌握各種技能 ④培根鑄魂,涵養家國情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針對練習4. (2024·江蘇連云港·中考真題)暑假里,中學生小華經歷了很多“大事”,以下是他的日記節選,這種經歷有助于( )7月16日 晴今天到科技館的兒童樂園當志愿者,引導和照顧前來玩耍的小朋友。一天下來,雖然累得精疲力竭,卻很有成就感!①養成親社會行為 ②在社會課堂中成長③做好職業生涯規劃 ④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重難解析我是小老師: 第二課 網絡生活新空間3網絡改變世界網絡生活新空間合理利用網絡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網絡的利網絡的弊豐富日常生活推動社會進步提高媒介素養學會“信息節食”學會辨析網絡信息恪守道德、遵守法律重點1.網絡的積極影響?(1)網絡如何豐富日常生活?①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②網絡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③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2)網絡如何推動社會進步?①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②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③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重點2.網絡的弊端有哪些?① 在網絡時代,人人能夠參與信息發布,信息變得豐富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②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耗費人們的時間,影響人們思考的深度,疏離了現實的人際關系;③網絡中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重點3.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①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②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和工作有關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③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④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做一名負責任的網絡參與者。重點4.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①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②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高揚主旋律。針對練習1. (2024·貴州黔東南·中考真題)“未成年模式”既是網絡風險的“防火墻”,也對未成年人上網時段、時長、瀏覽內容等作出限制。但是,一些不法APP做起了開啟“會員尊享特權”就能繞過“未成年模式”的生意,試圖讓“防沉迷”系統形同虛設并借此牟利。對此,未成年人應該( )①擦亮雙眼明辨是非 ②抵制網絡不良誘惑③養成良好生活作息 ④徹底遠離網絡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A針對練習2. (2024·山西·中考真題)2024年4月,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23年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揭曉結果,550件謳歌新時代、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網絡精品脫穎而出,舉辦這樣的活動旨在( )A.提高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B.打破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C.利用網絡平臺建言獻策D.培育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D針對練習3. (2024·天津·中考真題)互聯網助力鄉村振興:流量成了“新農資”,手機成了“新農機”,直播成了“新農事”。可見,網絡能( )A.快速消除城鄉差距B.拓寬人際交往渠道C.促進民主政治進步D.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D針對練習4. (2024·江蘇鹽城·中考真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要求加強未成年人網絡沉迷防治工作。相關網絡平臺及時推出“青少年模式”,通過過濾不良信息、限制使用時間、規范使用時段等方式保護未成年人文明上網、綠色上網。該模式( )A.促進未成年人參與民主生活B.提醒未成年人慎重結交網友C.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D.引導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網絡D針對練習5. (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2024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基本建成,加大了信息公開力度,監督政府不斷提高服務水平。這說明( )A.網絡推動了民主政治進步B.網絡提升了經濟發展水平C.我國擴大了民主權利內容D.我國加強了法治宣傳教育A針對練習材料:截至2023年12月,在線旅行預訂的用戶規模達5.09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8629萬人,增長率為20.4%。以沉浸式旅游、文化旅游等為特點的文娛旅游正成為各地積極培育的消費增長點。此外,國貨“潮品”持續成為居民網購消費重要組成,近半年在網上購買過國貨“潮品”的用戶占比達58.3%;購買過全新品類、品牌首發等商品的用戶占比達19.7%。(1)網絡給我們的社會進步帶來了哪些積極影響?(2)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網絡的弊端有哪些?(3)作為網民,我們應該怎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教學設計課題 走進社會生活 單元 第一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八年級學習目標 課程標準:(1)關注社會發展變化,增進關心社會的興趣的情感,培養親社會行為。(2)合理利用互聯網等傳播媒介,初步形成積極的媒介批評能力,學會合理利用現代媒介參與社會公共生活。命題角度:(1) 個人與社會的關系、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養成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和做法;(2)網絡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如何傳播網絡正能量。重點 養成親社會行為的重要性和做法、網絡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難點 如何理性參與網絡生活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呈現本節課的思維導圖 同學根據思維導圖大致了解本單元復習重難點 我是小老師: 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教師補充強調重點:第一課 豐富的社會生活 1.1我與社會1、參加社會生活的意義隨著身體的成長、智力的發展、能力的提高,我們對社會生活的感受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深刻。我們會更加關注社區治理并獻計獻策,會更加關心國家的發展,或為之自豪或準備為之分憂。※ 2.如何理解個人與社會的關系?(1)個人是社會的有機組成部分。如果把個人看成點,把人與人的關系看成線,那么,由各種關系連接成的線就織成一張“大網”,每個人就是社會這張“大網”上的一個“結點”。(2)人的身份是通過社會關系確定的。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具有不同的身份。社會關系從建立的基礎可分為血緣關系、地緣關系和業緣關系 。1.2 在社會中成長※1、為什么人的成長離不開社會? ①人的成長是不斷社會化的過程。我們的知識不斷豐富,能力不斷提高,規則意識不斷增強,價值觀念日漸養成,我們逐步成長為一名合格的社會成員。②人的生存和發展也離不開社會,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得物質支持和精神滋養。2、親社會行為的含義又叫利社會行為,是指符合社會希望對行為者本身無明顯好處,而自愿利他人、幫助他人的行為。如謙讓、分享、幫助他人、關心社會發展等。(補充)3、養成親社會行為行為的原因(或意義) (1)有利于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確的價值觀,獲得他人和社會的接納與認可。(2)我們只有主動關心社會,積極融入社會,傾力奉獻社會,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4、怎樣培養親社會的行為?(1)親社會行為在人際交往和社會實踐中培養,我們要主動了解社會,關心社會發展變化,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2)在社會生活中,我們要遵守社會規則,熱心幫助他人,想他人所想,急他人所急。我是小老師:第二課 網絡生活新空間教師補充強調重點:第二課 網絡生活新空間 2.1.網絡改變世界1、網絡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網絡豐富日常生活的表現)(1)網絡讓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2)互聯網打破了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了人際交往。(3)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借助互聯網,我們可以結交朋友、査閱資料、學習新知、購買物品、求醫問藥、休閑娛樂,從而大大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2、網絡推動社會進步的表現(1)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促進了人財物的流動,推動了傳統行業轉型升級,提升了經濟發展生平;(2)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互聯網豐富了民主形式、拓寬了民主渠道,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3)網絡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互聯網提高了文化傳播的速度,促進了創新資源的合作與共享。3、怎樣理解網絡是把雙刃劍? 網絡的好處:(見1、2)網絡的弊端:(1)網絡時代,人人能夠參與信息發布,信息變得豐富的同時,也充斥著一些虛假的、不良的信息;(2)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冗余信息耗費人們的時間,碎片化信息影響人們思考的深度,沉迷網絡疏離了現實的人際關系;(3)網絡中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2.2網絡改變世界1、如何合理利用網絡? (1)我們要提高媒介素養,積極利用互聯網獲取新知、促進溝通、完善自我。(2)我們要注意瀏覽、尋找與學習、工作有關的信息,不應該在無關信息面前停留,不應該在無聊信息上浪費精力,更不可沉溺于網絡,要學會“信息節食”。(3)我們要學會辨析網絡信息,讓謠言止于智者,自覺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網絡生活的基本準則,做一名負責的網絡參與者。(5)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2、怎樣傳播網絡正能量?(1)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為社會發展建言獻策。(2)我們要在網上傳播正能量,傳播積極有價值的內容。要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提高網絡媒介素養,共同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讓網絡公共空間充滿正能量,弘揚主旋律。 學生們結合課本和思維導圖:小組合作完成后代表上臺講解本課內容學生們結合課本和思維導圖:小組合作完成后代表上臺講解本課內容課堂練習 1. (2024·河南·中考真題)用身邊的材料做實驗,進行一場科學探究;走進博物館,當一名小小講解員;學習制作一道菜品,請家人品嘗;行走大好河山,了解國情民情……暑假期間,這些“有意思也有意義”的作業,能夠促使中學生( )①培育科學精神,感受時代脈搏 ②承擔家務勞動,賺取勞動報酬③塑造健全人格,不斷完善自我 ④體驗不同職業,引領社會風尚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 (2024·天津·中考真題)學校定期組織勞動體驗、研學旅行等實踐活動。這可以幫助我們( )①學會合作共享,增強勞動觀念②豐富社會關系,推動社會發展③走進社會生活,養成親社會行為④培養良好習慣,塑造健康的人格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 (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近年來,許多學校積極組織學生進行社會實踐,開展鄉村踏青、企業研學、烈士陵園祭奠英烈等活動。這些活動可以引導學生( )①感受成就,珍惜幸福生活 ②正視不足,擔憂前途命運③動手實踐,掌握各種技能 ④培根鑄魂,涵養家國情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 (2024·貴州黔東南·中考真題)“未成年模式”既是網絡風險的“防火墻”,也對未成年人上網時段、時長、瀏覽內容等作出限制。但是,一些不法APP做起了開啟“會員尊享特權”就能繞過“未成年模式”的生意,試圖讓“防沉迷”系統形同虛設并借此牟利。對此,未成年人應該( )①擦亮雙眼明辨是非 ②抵制網絡不良誘惑③養成良好生活作息 ④徹底遠離網絡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5. (2024·山西·中考真題)2024年4月,由中央網信辦主辦的2023年中國正能量網絡精品征集展播活動揭曉結果,550件謳歌新時代、唱響主旋律、傳遞正能量的網絡精品脫穎而出,舉辦這樣的活動旨在( )A.提高網絡信息的傳播速度 B.打破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C.利用網絡平臺建言獻策 D.培育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6. (2024·天津·中考真題)互聯網助力鄉村振興:流量成了“新農資”,手機成了“新農機”,直播成了“新農事”。可見,網絡能( )A.快速消除城鄉差距 B.拓寬人際交往渠道C.促進民主政治進步 D.為經濟發展注入新活力7. (2024·江蘇鹽城·中考真題)《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要求加強未成年人網絡沉迷防治工作。相關網絡平臺及時推出“青少年模式”,通過過濾不良信息、限制使用時間、規范使用時段等方式保護未成年人文明上網、綠色上網。該模式( )A.促進未成年人參與民主生活 B.提醒未成年人慎重結交網友C.加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 D.引導未成年人合理利用網絡8. (2024·江蘇蘇州·中考真題)2024年《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基本建成,加大了信息公開力度,監督政府不斷提高服務水平。這說明( )A.網絡推動了民主政治進步 B.網絡提升了經濟發展水平C.我國擴大了民主權利內容 D.我國加強了法治宣傳教育材料:截至2023年12月,在線旅行預訂的用戶規模達5.09億人,較2022年12月增長8629萬人,增長率為20.4%。以沉浸式旅游、文化旅游等為特點的文娛旅游正成為各地積極培育的消費增長點。此外,國貨“潮品”持續成為居民網購消費重要組成,近半年在網上購買過國貨“潮品”的用戶占比達58.3%;購買過全新品類、品牌首發等商品的用戶占比達19.7%。(1)網絡給我們的社會進步帶來了哪些積極影響?(2)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弊。網絡的弊端有哪些?(3)作為網民,我們應該怎樣理性參與網絡生活?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八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復習課.pptx 八上道德與法治第一單元《走進社會生活》教學設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