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材分析】這首歌曲是由作曲家戴于吾根據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詞《憶江南》譜寫而成。歌曲曲調優美,旋律以級進為主,節奏規整。結構為一段體,共5個樂句,第五個樂句是結束句,為第四樂句的部分旋律的變化重復。從第二樂句開始到結束句,運用了二部合唱的方式,和聲手法較為簡單,但上下兩個聲部旋律相互呼應,使歌曲表現力更為豐富。【學情分析】四年級的學生性格比較活潑,接受能力也較強,有一定的表演能力,音樂基礎知識較好。但在合唱教學方面還較欠缺,所以本堂課重點在歌曲學唱環節,能夠用正確的聲音演唱歌曲。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孩子初步理解歌曲的兩個聲部。在教學中充分運用音樂與語文、音樂與美術學科的融合,利用信息技術教學通過音、詩、畫、舞等手段給學生傳遞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發現美、歌唱美的審美思想教育。【教學目標】審美感知:1.引導學生準確把握歌曲情緒,用優美、富有感染力的聲音演唱歌曲《憶江南》。2.從詩、景、歌、舞等幾個方面,讓學生感受江南水鄉風光的秀美和江南音樂語言的甜美,激發學生對江南水鄉的熱愛之情。感受古詩文帶來的文化享受。藝術表現:1.理解連音線在歌曲中的作用,能準確地唱好歌曲中“一字多音”。2.理解“魚咬尾”的創作手法和江南音樂的委婉、細膩的特點。3.通過探究和體驗,師生配合演唱,能夠準確分辨兩個聲部的旋律。文化理解:通過了解白居易所寫詞《憶江南》的含義,用優美婉轉的聲音演唱歌曲《憶江南》,表達對江南美景的熱愛之情。【教學重點】能夠運用長氣息唱出歌曲的韻味,把旋律、附點節奏以及歌詞唱準確,并富有感情。【教學難點】歌曲中附點節奏、“一字多音”的演唱教學。【教學準備】PPT課件、油紙傘、鋼琴、板貼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情景創設:1.播放視頻,學生欣賞師:歡迎來到萬老師的音樂課堂,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一個美麗的地方。(播放視頻,演唱蘇州評彈《聲聲慢》)問:旋律在你們的腦海中呈現出的是哪里的景色?(江南地區)師:江南是個山清水秀,人杰地靈的好地方,白居易早年在江南生活,晚年回到故鄉陜西回憶江南美景時就創作了一首贊美江南的名篇佳作。2.配樂詩朗誦:憶江南(師隨歌曲旋律朗誦)師:同學們一起說出這首詩詞的名字《憶江南》師:這是我們學過的一首詞《憶江南》。下面有請同學們一起隨視頻中的同學朗誦,讀出詩的韻味,把詩人憶江南的情感讀出來。師:同學們讀的非常有感情。二、新課教學,聽賞歌曲:1.出示課題師:今天我們用歌聲來贊美江南,一起學唱這首以唐詩為詞譜曲的歌曲《憶江南》(出示課題)2.聆聽,感受歌曲(1)播放歌曲問:歌曲的情緒速度是怎樣的?與這首詞相比,歌曲給你什么不同的感受(優美抒情,中速)師:憶江南這首詩詞很美,加上旋律后就像給詩詞插上了彩翼,讓人聽了更覺得有韻味!(2)再次播放問:觀察曲譜,這首歌有什么特點?有幾個聲部旋律在進行?(旋律以級進為主,節奏規整)(兩個聲部)師:人們常說:北方山多,南方水多,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汪碧綠的小荷塘水,荷塘里盛開了許多荷花,你們發現這些荷花有什么特點嗎?生:大小高低各不相同師:那我們能不能把這一池的荷花比作是音符,請你們來聽一聽,每一朵荷花對應是什么音符?3.附點節奏(1)聽辨出附點節奏的變化師:在音符的映襯下,荷塘美景增色不少。有了音符怎么能少了節奏呢?我以前兩小節為例,聽一聽,哪一種更有江南韻味?(有無附點的對比)哪些音有變化?有了怎樣的變化?(5變長了)師:sol變長了是因為作曲家在sol的后面加入了附點。明白附點節奏的時值分配師:原本的二個八分音符節奏,就好像是一片荷葉上站了兩只一樣大小的青蛙,附點節奏則是在同樣大小的荷葉上站上了一只大青蛙,那么空余的荷葉只能站下一只怎樣的青蛙呢?(小的)這就好像我們的附點節奏,前長,后短,除了前面的音加上附點,后面的八分音符還要變成十六分音符。那讓我們剩下的樂句中找一找、唱一唱附點節奏。(找出四個樂句中的附點節奏并唱一唱)師:在附點節奏的映襯下,我們的樂句更具江南韻味。音色變化以及旋律線感受旋律的起伏。師:作曲家用音符和節奏,為我們展現出描繪江南韻味的旋律,那我們應該用怎樣的音色來演唱呢?4.分別感受“短促跳躍”和“優美連貫”兩種音色的變化。師:是如水滴一般短促跳躍的音色比較合適,還是如蜻蜓飛過優美連貫的音色比較合適呢?(優美連貫)師:短促跳躍更多了一分活潑,而蜻蜓低飛時的連貫更能展現出江南的美,讓我們用優美連貫的音色,跟隨蜻蜓上下翻飛的路線,再次演唱旋律。(第一次完整曲譜)發現“魚咬尾”的創作手法師:作曲家真是一個心思細密的人,不僅在旋律和節奏上破費功夫,我還發現了他的一處巧妙設計,同學們你們一邊聽一遍看。師:前一樂句的最后一個音和后一樂句的第一個音是相同的,我們稱這種創作手法為魚咬尾,就好像是成語接龍一樣,在許多的民間傳統音樂中都有運用。三.完整演唱曲譜四.填詞師:作曲家通過旋律的起伏、附點節奏的運用和魚咬尾的創作手法,盡其所能的展現江南韻味。但作為一首歌曲,想要完美呈現,還差了什么?(歌詞)師:簡介白居易:白居易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用簡單的一個字就概括了眾多詩人描繪江南的詩句,那就是“好”。江南真是好啊,江南好,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引發學生的共鳴,背誦古詩)師:作曲家為這首詞譜寫了動聽的旋律,白居易創作了妙不可言的詩句,你們能夠將兩者結合起來嗎?欣賞帶歌詞的演唱,找到歌曲中的一字多音。(一字多音的運用更能體現歌曲意味綿長,婉轉細膩的情感)師:剛才的聆聽好像比我們學習的歌譜多了一些什么?(結束句)最后的結束句在旋律上翻高了八度,又將最后一句詩句進行了重復,把對江南的贊嘆與向往推向了高潮。五、拓展創編師:我們體驗了詩詞美、旋律美、同學們想不想一起穿越回唐朝的江南,體驗一把情境美。以小組為單位,用不同的表現形式為歌曲創編,老師為同學們準備了小道具“油紙傘”,請同學們創編動作來表演??炜扉_動你們的小腦筋,抓緊創編吧。1.師生共同參與表演。(教師邀請幾位學生舞蹈,其他學生伴唱,老師配合演唱第二聲部)六、結束下課,總結內容師:今天我們通過歌唱、欣賞感受了江南的美麗,同時也感受了古詩文帶給我們的文化享受,讓我們從優秀傳統文化中去汲取甘露,感受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讓經典潤澤我們的心靈!同學們今天的課就到這里,同學們再見!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