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七年級上冊地理知識速記清單(湘教版)第二章《認識地球》第一節地球與地球儀考點一:地球在宇宙中地球是宇宙中一顆蔚藍色的星球,是目前已知唯一存在高級智慧生命的天體,更是適合人類生存和繁衍的唯一家園。地球是太陽系八顆行星之一。月球是地球的衛星,兩者一起組成了地月系。地球與太陽以及其他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等共同組成了太陽系。太陽系八大行星的位置關系: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口訣:水、金、地、火、木、土、天、海)天文觀測證明,地月系是相對較小的天體系統,是太陽系的一部分,而太陽系又是銀河系中的一個星系。在宇宙中,像銀河系這樣的星系還有很多很多,它們被統稱為河外星系。銀河系和河外星系共同組成了目前人類可觀測到的宇宙。考點二:地球形狀與大小1.地球的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2.人類認識地球的過程:3.地球形狀的證據:①從遠處駛來的船只,先看見桅桿,后看見床身。②站得高,看得遠。③月食現象。④地球衛星照片4.地球的大小:考點三:認識地球儀地球儀中的基本要素:地軸、兩極、赤道、緯線、經線。地軸∶從地球內部穿過地心的假想的軸。赤道:環繞地球一周,到南北兩極距離相等的大圓圈。北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點,表示地球的最北端。南極:地軸與地球表面相交點,表示地球的最南端。經線:連接南北兩極并垂直于緯線的弧線。緯線:與地軸垂直并環繞地球一周的圓圈。地球儀上的點和線考點四:經線和緯線經緯網(經線+緯線) 形狀 長度 指示方向 相互關系橫緯豎經 緯線 圓圈 赤道最大,向兩極縮短,到兩極縮為一點 東西 平行經線 (子午線) 半圓 所有經線相等 南北 相交于兩極點考點五:經度和緯度緯度 經度A.赤道(0°緯線)的緯度是0°。 從赤道向南北兩極緯度逐漸增大。 北半球是北緯,用N表示。 南半球是南緯,用S表示。 高中低緯度的劃分: ①0°- 30°為低緯度; ②30°- 60°為中緯度; ③60°- 90°為高緯度。 A 地球儀上的0°經線叫做本初子午線; 從本初子午線向東西各分180°。 B.從赤道向南北兩極緯度逐漸增大 以東的為東經,用E_表示; 以西的為西經,用W_表示; C.任意兩條相對的經線組成一個經線圈(度數之和為180°,符號相反)可將地球劃分成兩個相等的半球。考點六:半球的劃分南北半球 東西半球南北半球分界:赤道。赤道以南的半球為南半球,赤道以北的半球為北半球。 東西半球分界線: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 20 W以東到160 E為東半球,20 W以西到160 E為西半球。 經度0°—20°:無論是東經還是西經,都在東半球。 是東經(E),在東半球。 東西半球的判斷經度20°—160° 是西經(W),在西半球。 經度160°—180°:無論是東經還是西經,都在西半球。考點七:在地球儀上確定經緯度位置由經線和緯線相互交織所構成的網絡叫做經緯網。 口訣:東大東經,西大西經,南大南緯,北大北緯。(40°N,90°W)②(10°S,60°E)考點八:在經緯網圖中判斷方向(1)方格經緯網圖中方向的判定①判斷依據: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②位于同一條經線上的兩點為正南、正北方向,位于同一條緯線上的兩點為正東、正西方向。如下圖,A點在B點的正北方向,B點在C點的正東方向。③如果兩點既不在同一條緯線上,也不在同一條經線上,在判斷方向的時候既要判斷兩點的東西方向,又要判斷兩點的南北方向。如下圖,A點在C點的東北方向。(2)以極地為中心的經緯網圖中方向的判定判斷依據:①根據極點判斷南北方向,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判斷東西方向。②南北方向的判定:從北極看,所有經線都指向正南方向;從南極看,所有經線都指向正北方向。③東西方向的判定:根據地球自轉方向判斷東西方向。順著地球自轉方向為東,逆著地球自轉方向為西。如下圖,B點在A點的東南方向,D點在C點的西北方向。【易錯點】不在同一經緯網圖上的方向判斷:若已知兩點不在同一經緯網圖上,或只告訴兩點的經緯度,需要把兩點轉繪到同一經緯圖上再來判斷方向。如甲在乙的什么方向可以通過下面轉繪來判斷。兩地點一個為東經度,一個為西經度(且經度之和不為180°):看它們的經度之和,如果兩地經度之和小于180°,則東經度地點在東邊,西經度地點在西邊。如:甲(0°,40°E),乙(40°N,30°W)兩地甲、乙兩地經度之和為70°小于180°,則甲位于乙的東邊。如果經度之和大于180°,則東經度地點在西邊,西經度地點在東邊。如:甲(0°,150°E),乙(40°N,165°W),甲、乙兩地經度之和為315°大于180°,則甲點位于乙點的西邊。第二節地球的運動考點一:地球的自轉基本特征運動形式 方向 周期 中心 產生的地理現象自轉 自西向東北逆南順 一天 地軸 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晝夜交替、時差側視圖北極俯視圖南極俯視圖考點二:地球的自轉產生的地理意義晝夜更替(1)產生晝夜現象的原因:地球是一個自身不發光、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2)產生晝夜更替的原因: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也就不斷地交替。易錯點辨析:地球自轉產生晝夜現象。( )地球是個不透明的球體,太陽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因此有晝夜現象。此外,地球在自轉,因此自轉產生晝夜更替現象。時差時區和區時: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習慣根據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來確定時間,即把太陽位置最高的時刻定為當地的12時,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時間,這就是“地方時間”(簡稱“地方時”)。經度不同的地點,地方時也不同。為了方便生活,避免在國際交往中因使用地方時帶來時間上的混亂,國際上規定,以經過倫敦格林尼治天文臺舊址的0°經線的地方時間作為標準時間,這就是“格林尼治時間”(又稱“世界時”)。從西經7*30'到東經7°30’劃為中時區(又稱“零時區”)。從中時區分別向東、向西,經度每150劃為一個時區,東、西各劃出12個時區,其中東十二區和西十二區合為一個時區,這樣全球共劃分成24個時區。東西十二區時間相同,日期相差1天。實際上,各國或地區采用的區時,往往是參照行政區界線或自然界線進行了一定的調整。例如,我國采用首都北京所在的東八區的區時-“北京時間”作為全國統一使用的時間。為了避免日期的混亂,國際上規定:大致以180°經線作為地球上“今天”“昨天”的分界線,這就是“國際日界線”。為了方便180°經線附近居民的生活國際日界線避開陸地,從海洋上穿過。因此,國際日界線并不完全與180°經重合。重難點點撥:①中央(標準)經線=N*15°(N為所在時區) 已知經度求時區,時區=經度/15°(結果為小數則四舍五入)②計算要學會用數軸法:所求區時=已知區時±時差,東加西減例如:已知北京時間10時,求紐約(西五區)多少點:(如下圖) 參考答案:21時考點三:地球的公轉基本特征定義:地球公轉是指地球按一定軌道圍繞太陽轉動。運動形式 方向 周期 中心 產生的地理現象公轉 自西向東 一年 太陽 太陽直射點的移動、 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 晝夜長短的變化、四季更替、五帶劃分考點四:地球的公轉產生的地理意義太陽直射點的變化規律太陽直射點移動的原因:地球公轉時地軸傾斜,且其空間指向保持不變,北極總是指向北極星,且地軸與公轉軌道的平面約成66.5°固定夾角。晝長夜短的變化規律口訣:赤道地區永遠晝夜平分。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哪個半球晝長夜短。太陽直射點北移,北半球就晝漸長,夜漸短;南半球相反。太陽直射點南移,北半球就晝漸短,夜漸長;南半球相反。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與日影關系太陽高度角大則影子短,太陽高度角小則影子長,太陽直射則影子長度為0太陽高度角越大,太陽輻射越強,影子越短;現實生活中,早晚的影子長,中午影子短;冬季正午太陽高度角小,影子長,夏季正午太陽高度角小,影子短。四季更替隨著太陽直射點的移動,南北半球熱量狀況反差大,月份相同,季節相反月份 3、4、5月 6、7、8月 9、10、11月 12、1、2月北半球季節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南半球季節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五帶的劃分熱量帶 范圍 氣候特點熱帶 南北回歸線之間0°- 23.5° 全年炎熱溫帶 回歸線至極圈23.5°- 66.5° 四季分明寒帶 極圈以內66.5°- 90° 終年寒冷易錯點辨析:假如地軸不傾斜,則地球沒有四季的變化。(√)赤道上永遠晝夜平分,因此沒有晝夜長短的變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