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
第3節 汽化和液化
沸騰
蒸發
液化
學習目標
為什么灑在帶上的水過一會就不見了?
晾在太陽下的濕衣服不久后就干了
你一定看過電視上的火箭發射吧,當火箭扶搖直上時,下面伴隨的是大片的“白氣”,這些“白氣”是火箭噴出的嗎?
你認真觀察過水的沸騰嗎?將冷水加熱至沸騰的過程中,水的溫度升高了。如果持續加熱,水的溫度是不是會越來越高?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有什么特點?
在塑料袋中滴入幾滴酒精,將塑料袋擠癟,排出空氣后用繩把袋口扎緊(如圖所示),然后放入開水中你會看到塑料袋有什么變化?從開水中拿出塑料袋,過一會兒它又有什么變化?在整個過程中,酒精的狀態發生了哪些變化?
物質從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
叫汽化,需要吸熱。
物質從氣態回到液態的過程
叫液化,需要放熱。
試驗效果
沸騰
水加熱到有大量的氣泡冒出。水“開”了這一生活用語在物理學中叫作沸騰,沸騰是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汽化現象。
沸騰
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
實驗思路
與上一節的固體熔化實驗類似,我們可以通過將水加熱至沸騰,測量水的溫度,根據記錄的數據繪制圖像,得出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
實驗過程
如圖所示,用酒精燈(或家庭常用的電磁爐、電熱水壺等)將水加熱,使其沸騰。用實驗室用溫度計測量水溫,當水溫接近90℃時開始計時,每隔0.5 min讀數一次并將溫度填入下表中,直到水沸騰4~5 min后為止。
沸騰
探究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
時間/min 0 0.5 1 1.5 2 2.5 3 3.5
溫度/°C
實驗結論
通過上表,你能直接看出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嗎?為了進一步發現規律,我們還可以在圖中繪制水沸騰前后溫度與時間關系的圖像。
根據你對實驗數據的整理和分析,總結水在沸騰前后溫度變化的特點:_____________
———————————————————
沸騰
溫度計
鐵架臺
燒杯
酒精燈
石棉網
蓋子
組裝原則:
自下而上
實驗步驟
1.把水倒入燒杯中,按圖安裝實驗儀器
2.用酒精燈給水加熱至沸騰
3.當水溫接近90℃時。每隔1分鐘記錄一次溫度,并觀察水的沸騰現象
4.根據記錄的溫度值作出水的沸騰圖像。
進行實驗
沸騰前
沸騰時
實驗現象
1.沸騰前聲音 ,沸騰時聲音 。
2.沸騰前氣泡 ,沸騰時氣泡 。
3.在沸騰過程中水 ,溫度 。
4. 沸騰:在一定溫度下 (沸點) 且在 和 同時發生的 汽化現象。
大
小
由大到小
由小到大
繼續吸熱
保持不變
實驗結論
內部
劇烈
表面
各種液體沸騰時都有確定的溫度,這個溫度叫作沸點。
不同液體的沸點不同。液體在沸騰的過程中不斷吸熱。
著火點是物質可以燃燒的最低溫度。紙的著火點大約是183℃,就是說,當紙的溫度達到183℃時,它會燃燒起來,而火焰溫度通常比紙的著火點高得多。想一想:我們能用紙做的鍋在火上把水燒開嗎?
取一張光滑的厚紙,照圖那樣做成一個小紙鍋。小紙鍋里裝些水,放到火上加熱。注意不要讓火苗燒
到水面以上的紙。過一會兒水就會沸騰,而小紙鍋不會燃燒。
實際做一做,說一說小紙鍋為什么不會燃燒。
想想做做
想想做做
1.水的沸點和紙的著火點之間的差異:水的沸點是100℃ (標準大氣壓下) ,而紙張開始著火的溫度約在183℃左右。這意味著只要紙盆內的水未全部蒸發,水分的存在就可以防止紙張的溫度超過183℃。
2.水的汽化吸熱作用:水在轉化為蒸汽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量用于破壞水分子間的氫鍵,實現從液態到氣態的轉變。這一過程稱為汽化,并伴隨著大量熱量的吸收。因此,當火源對紙鍋加熱時,紙鍋中的水首先吸收大部分熱量并逐漸升溫至沸點,然后在沸騰階段,繼續吸收的熱量幾乎都被用來促進水分子的汽化,而不會使紙鍋本身溫度上升超過100℃。
3.傳導和對流的作用限制:當紙鍋底部接觸火源時,雖然局部可能會迅速受熱,但由于水的持續沸騰和汽化,這些熱量會被快速轉移,通過水的對流和整個容器的熱傳導均勻分布,有效地控制了紙材料的平均溫度。
蒸 發
1.第一幅圖中,衣服由濕變干,水去了哪里?
2.剛游泳上岸的人為什么會覺得冷?
3.每次抽血前,醫務人員會給你擦酒精。被擦酒精后,你的皮膚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灑在地上的水過一會兒就不見了,晾在太陽下的濕衣服不久后也干了。水為什么會不見了呢?
這是因為,雖然沒有達到沸點,但是水也發生了汽化,變成了氣體。這種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汽化現象叫作蒸發。
蒸發只發生在液體的表面。要加快液體的蒸發,可以升高液體的溫度,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加快液體表面上的空氣流動;而要減慢蒸發,應該采取相反的措施。
蒸發和沸騰是汽化的兩種形式。
想想做做
你可能有過用醫用酒精擦拭皮膚消毒的經歷。把酒精擦在手背上,手背有什么感覺?這可能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把酒精反復涂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溫度計的示數有什么變化?
如果溫度計上不涂酒精,用扇子扇,溫度計的示數會變化嗎?
當您用醫用酒精擦拭皮膚時,尤其是手背這樣的部位,您可能會感覺到涼意和緊繃。這是因為酒精具有較強的揮發性,它會迅速蒸發并帶走皮膚表面的熱量,導致皮膚表面溫度下降,從而產生涼感。同時,酒精是一種溶劑,它可以穿透皮膚表層,導致皮膚的蛋白質發生變性,這可能引起緊繃感。此外,酒精還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可能會激活皮膚上的神經末梢,引起不適或輕微的疼痛。
當您把酒精反復涂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并用扇子扇動時,酒精會加速蒸發。酒精蒸發時會吸收周圍的熱量,這是一個吸熱過程。因此,溫度計的玻璃泡會因為酒精蒸發而失去熱量,導致溫度計的示數下降。一旦酒精蒸發完畢,如果沒有外部熱量的持續供給,溫度計的示數將會上升,最終趨于穩定,與周圍環境的溫度相等。
如果溫度計上不涂酒精,只用扇子扇動,溫度計的示數通常不會有顯著變化。這是因為溫度計的玻璃泡通常是密封的,其中的液體(如水銀或酒精)不會因為風扇的吹拂而蒸發。因此,沒有蒸發吸熱的過程發生,溫度計的示數不會因為風扇的吹拂而下降。
人游泳之后剛從水中出來,會感覺很冷。
天熱時,狗常把舌頭伸出來。
你能解釋這些現象嗎?
人體從水中出來時,皮膚表面會附著大量水分。這些水分在蒸發時會吸收大量的潛熱,即從皮膚表面吸收熱量,導致皮膚溫度下降,從而使人感覺冷。此外,如果有風吹過,會加速皮膚表面水分的蒸發,進一步加快熱量的損失,使得人感覺更加寒冷。
狗通過張開嘴巴,伸出舌頭,增加唾液的分泌和舌頭的表面積,使得唾液能夠快速蒸發。當水分從液態轉變為氣態時,會吸收周圍環境的熱量,包括狗的體熱,從而降低體溫。
你能解釋這些現象嗎?
在北方的冬天,可以看到戶外的人不斷呼出“白氣”,這是呼出的水蒸氣遇到冷空氣凝結成的小霧滴。
你能解釋這些現象嗎?
戴眼鏡的人從寒冷的室外進入溫暖的室內,鏡片會蒙上一層小水珠,這是室內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冷鏡片凝結成的。
你能解釋這些現象嗎?
清晨,人們有時會看到路邊的草、樹葉或昆蟲身上結有露珠,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結成的小水滴。
你能解釋這些現象嗎?
實驗表明,所有氣體在溫度降到足夠低時都可以液化。另外,在一定的溫度下,壓縮氣體的體積也可以使氣體液化。將氣體液化的最大好處是體積縮小,便于儲存和運輸。火箭中用作燃料和助燃劑的氫和氧,都是以液體狀態裝在火箭里的。有些家庭利用石油加工時產生的可燃氣體做飯,這些氣體也是液化后儲存在鋼瓶內的,稱作液化石油氣。
1、物質由氣態變為液態叫做液化。
水
水蒸氣
小水滴
遇冷
2、氣體液化時會放熱。
汽化
液化
①降溫
液化的方法
②壓縮體積
液化的方法
青藏高原上的“冰箱”
我國的青藏鐵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鐵路。鐵路穿過多年凍土區時,為了減小凍土因融化對路基冷凝產生的影響,需要使凍土保持低溫。你知道工程師器是采用了什么技術攻克這個難題的嗎?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電冰箱制冷的原理。
電冰箱利用制冷劑作為熱的“搬運工”,把冰箱里的“熱”“搬運”到冰箱的外面。制冷劑采用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物質,汽化時它吸熱,液化時它放熱。圖3.3—7是一種電冰箱的構造和原理圖。液態制冷劑經過很細的毛細管進入冰箱內冷凍室的管子,在這里汽化、吸熱,使冰箱內溫度降低。之后,生成的蒸氣又被壓縮機壓入冷凝器,在這里液化并把從冰箱內帶來的熱通過冰箱壁上的管子放出。制冷劑這樣循環流動,冰箱冷凍室里就可以保持相當低的溫度。
電冰箱通過壓縮機使制冷劑不斷地液化和汽化而獲得低溫,熱管技術不使用壓縮機也能達到同樣的目的。在青藏鐵路工程中,為了保證多年凍土區路基的穩定性,鐵路兩側豎立了許多熱管。這種熱管又被稱為熱棒。熱棒是封閉的中空長棒,里面一般填充低沸點的液態氨作為“制冷劑”。如圖所示,熱棒的下端插在凍土中,液態氨從凍土中吸熱汽化成氣態氨。在寒冷的季節,氣態氨上升到熱棒的上端,通過散熱片向空氣中放熱,變回液態氨,又沉入棒底。如此循環,凍土中的熱不斷被散發出去,熱棒就可以像“冰箱”一樣使地下凍土層溫度降低、厚度增加。即使到了暖季,熱棒中的氣態氨不會變回液態氨,熱棒不再工作,凍土也不會完全融化。這樣,凍土層因溫度變化對路基產生的影響就變小了。
吐魯番是全國有名的“火爐”,常年高溫少雨。當地流行使用坎兒井,它大大減少了輸水過程中水的蒸發和滲漏。坎兒井由明渠、暗渠和豎井組成。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兒井的主體,寬約1.2m。井的深度因地勢和地下水位的高低不同而有深有淺,最深的井深度超過90m。井內的水在夏季比外界低5~10℃。請你分析一下坎兒井是如何減少水的蒸發的。
小試牛刀
坎兒井通過以下幾種方式減少水的蒸發:
地下結構:坎兒井的暗渠在地下,這減少了直接暴露在陽光下的面積,從而減少了水分因陽光照射而蒸發。
溫度較低:井內的水由于受到地熱的影響,其溫度通常比外界環境低5~10℃,這樣的低溫有助于減緩水分的蒸發速率。
通風條件差:暗渠內部通風條件較差,空氣流動少,減少了水面與空氣接觸的機會,從而降低了水分蒸發的速度。
土壤和巖石的隔熱作用:暗渠周圍的土壤和巖石具有一定的隔熱效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阻隔熱量傳遞,保持井內較低的溫度,進而減緩蒸發。
小試牛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