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義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3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義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3份打包)

資源簡介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義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之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政權更迭與民族交融
知識點講解
知識點一 三國與兩晉
1.三國鼎立(220—280年)
魏 220年,[1] 曹丕 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
蜀 221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國號漢,史稱[2] 蜀漢 。
吳 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業,國號吳。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2.西晉的統治(266—316年)
建立 266年,[3] 司馬炎 代魏稱帝,國號晉,史稱西晉。
統一 280年,西晉滅吳,完成統一。
滅亡 316年,西晉被內遷[4] 匈奴 貴族所滅。
知識點二 東晉與南朝(317—589年)
1.政權更迭:317年,[5] 司馬睿 在[6] 建康 重建晉朝,史稱東晉。420年,劉裕奪取皇位,改國號宋。此后南方先后經歷了宋、齊、梁、陳四個王朝,合稱[7] 南朝 。四個王朝均定都建康,加上先前在此定都的吳和東晉,又統稱為六朝。
2.士族崛起
(1)自三國、兩晉以來,一些聲名顯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經濟等方面特權,形成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稱為[8] 士族 。
(2)逃到南方的幾家北方高門士族成為東晉政權的主要支柱。
士族制度的形成原因及特點
(1)原因
歷史根源 東漢以來豪強地主勢力的發展。
經濟原因 東漢以來土地兼并嚴重,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發展。
政治原因 魏晉政權的統治基礎是士族,皇帝依賴于士族的支持;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2)特點
政治 按門第高低享受特權,世代擔任重要官職。
經濟 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勞動力,建立起自給自足、實力雄厚的莊園。
社會生活 不與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3.江南開發
背景 從西晉末年起,北方人民為躲避戰亂,大批流亡南下,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技術和勞動力資源。
表現 農業:南方土地大量開墾,農作物品種增加,產量提高。 手工業:紡織、礦冶、陶瓷、造船、造紙等行業有明顯進步。
影響 在江南開發的過程中,許多山區的少數民族逐步與漢族交融。
4.南北對峙:東晉南朝之交,一度將勢力范圍擴展到黃河南岸附近,但隨后在軍事上漸處下風,又退回到淮水一線。陳朝時,在南北對峙中處于明顯劣勢。
知識點三 十六國與北朝(304—581年)
1.十六國(304—439年)
(1)概念:西晉末年到東晉時期,北方先后出現了一批割據政權,最主要的有15個,加上西南地區的[9] 成漢 ,合稱“十六國”。
(2)民族交融:少數民族政權采用中原模式的國號、年號,學習漢族的典章制度;各族之間頻繁接觸,差異慢慢縮小。
(3)前秦興衰:4世紀下半葉,[10] 氐族 建立的前秦統一北方,隨后大舉進攻東晉,被擊敗于淝水。淝水之戰后,前秦政權迅速崩潰。
2.北朝(439—581年)
(1)北魏統一北方:鮮卑拓跋部建立的北魏于[11] 439 年統一北方。
(2)北魏孝文帝改革
內容 ①將都城從平城遷到[12] 洛陽 。②以漢族服飾取代鮮卑服飾。③統一說漢語。④改鮮卑姓為漢姓。⑤將新改姓的部分鮮卑貴族定為一等高門,并鼓勵他們與[13] 漢族高門士族 通婚。
影響 順應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歷史趨勢,大大緩解了民族矛盾,促進了北魏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為以后北方統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現打下了基礎。
(3)北方的政權更迭
①6世紀前期,北魏分裂為東魏和西魏,稍后又分別被北齊、北周取代,上述五個王朝合稱[14] 北朝 。
②北周滅掉北齊,不久,隋朝取代北周,統一全國。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分裂中孕育著統一的因素
(1)受民族遷徙、統治者的改革等的影響,北方出現民族大交融現象,南北對峙的民族矛盾逐漸緩和。
(2)局部統一的出現,如北方的曹魏、前秦、北魏、北周,南方的宋、齊、梁、陳。局部統一為全國統一奠定了基礎。
(3)江南地區經濟的發展,北方農業的恢復與發展,為統一奠定了經濟基礎。
(4)長期分裂割據混戰使人民渴望統一,為結束分裂局面,統治階級進行過不同程度的努力。
易錯
三國鼎立是歷史的進步
三國鼎立局面出現前,盡管東漢王朝名義上還存在,但其統治實際上已經瓦解,軍閥割據混戰,國家分裂。三國鼎立實現了區域性的局部統一,相對于東漢末年的割據混戰來說是歷史的進步。
情境1 士族的特點
晉朝南渡,優借士族,故江南冠帶,有才干者,擢為令仆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典掌機要。
——《顏氏家訓》
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
——《晉書》
結合材料說明東晉士族的特點。
答案 士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權和高官厚祿,把持政權;士族和庶族之間界限分明。
易錯
江南地區的開發≠南方經濟發展水平高于北方
  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地區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開發,但是當時我國的經濟重心仍然在黃河流域,南方的經濟發展水平仍然落后于北方。
情境2 前秦的敗亡
《資治通鑒》記載:“謝玄、謝琰、桓伊等引兵渡水擊之。……秦兵遂潰……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敢息……死者什七八。”
  此戰役后前秦迅速敗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階級與民族矛盾激化。
情境3 孝文帝遷都的原因
  平城南有干水,出定襄界,流入海,去城五十里,世號為索干都。土氣寒凝,風砂恒起,六月雨雪。議遷都洛京。
——《南齊書》
  根據材料指出孝文帝遷都的地理原因。
答案 平城自然條件差。
情境4 民族交融的影響
歷史學者陳寅恪認為:“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遂能別創空前之世局。”
陳寅恪認為李唐崛起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為唐的崛起奠定了基礎。
探究點演練及歸納總結
探究1 江南地區的開發與經濟發展
材料 北方南下的個體流民或農戶,不可能有現成的良田可供耕種,所以深入還未被圈占的山地,開墾小塊土地以維生,便成為一種可能的選擇。長江流域有不少的丘陵、山地,這為旱作農業的發展留下了很大空間。東晉南朝政權在發生大旱、稻作因缺水難以進行時,敦促種麥。東晉南朝面食流行,甚至成為朝廷規定的祭品。
——摘編自何德章《魏晉南北朝史叢稿》
材料主旨 材料介紹了江南地區經濟開發的現象。
思考: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說明江南地區的變化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了怎樣深遠的影響。
試答:  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為隋唐經濟的繁榮創造了條件。 
唯物史觀、歷史解釋——東晉南朝時期江南得以開發的原因及影響
(1)原因
自然條件 江南地區自然條件優越,發展農耕經濟的潛力巨大。
社會環境 北方動蕩不安,南方相對安定。
政府政策 南方政權一些統治者重視發展經濟,采取了鼓勵墾荒、興修水利等有利于農業發展的政策。
人口因素 北方人口南遷,給江南地區增加了大量勞動力,也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
其他條件 江南地區各族人民的辛勤勞動,促進了生產力較快發展。
(2)影響
①促進了南方經濟的發展,使南北方的經濟差距逐漸縮小,為經濟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礎。
②促進了南方地區文化教育事業的進步和發展。
③促進了民族交融。
④為后來隋唐經濟繁榮奠定一定基礎。
歷史解釋——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
(1)江南經濟開發,北方發展相對緩慢。秦漢時期江南經濟明顯落后于黃河流域,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動亂多發生在北方,且持續時間長,北方經濟發展緩慢。而南方相對安定,江南地區得到開發,南北經濟差距有所縮小。
(2)莊園經濟占有重要地位。士族享有特權,佛教盛行,地主莊園經濟、寺院莊園經濟膨脹,造成土地和勞動力的大量流失。
(3)商品經濟總體水平較低,戰亂破壞了城市和自然經濟。
(4)民族交融促進各民族經濟交流加強,促進了經濟的恢復和發展,為隋唐的繁榮奠定了基礎。
探究2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
材料 北魏孝文帝改革,總結和肯定了以前民族交融的成果,又促進了這一交融進程的迅速發展。這一時期的民族交融,從方式上看,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響,又有統治者的主動政策,還有在血與火的民族斗爭中的附帶同化。在內容上,漢族影響少數民族是主流,但少數民族在與漢族交融的同時,也帶來了他們的優秀思想文化,如胡樂、胡舞、胡餅、尊重婦女的意識等,給漢族文化輸入了新鮮血液。
——摘編自朱紹侯等主編《中國古代史》
材料主旨 材料從民族交融的方式和內容方面分析了北魏孝文帝時期民族交融的特點。
思考:根據材料指出北魏孝文帝在推動民族交融方面的特點。
試答:  總結和肯定了以往民族交融的成果;推動民族交融的方式具有多樣性;推動民族交融的內容具有雙向性。 
歷史解釋——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民族交融的途徑及表現
(1)途徑
民族 遷徙 自東漢以來,匈奴、鮮卑、羯、氐、羌等少數民族不斷內遷,他們在北方各地和漢族人民交錯居住。
聯合 斗爭 統治者的剝削和連年戰亂,迫使各族人民聯合起來,共同斗爭。
友好 往來 各民族人民頻繁交往,使民族交融進程進一步加快。
民族 征戰 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民族征戰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組織,有利于民族交融。
少數民族統治者的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實行封建化政策,促進了民族交融。
(2)表現
政治 少數民族政權重用漢族人士,沿襲中原王朝典章制度,實行封建統治。
經濟 內遷各族人民與漢人錯居雜處,過定居生活,由從事畜牧業轉變為從事農業生產;漢族人民向北方少數民族學習畜牧經驗,接受他們的食物、服裝等。
文化 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漢語、漢服成為北方少數民族的生活習慣。西北民族的樂器、歌舞等也受到漢族人的喜愛。
民族 心理 隨著經濟、文化的交流與交融,“胡”“漢”觀念逐漸淡薄,民族之間的隔閡與偏見逐漸減少。
命題點習題講解
命題點1 三國時期的政治統治
1.[2021福建]三國時期,孫吳立國江東59年,前后四帝共有18個年號,如黃龍、赤烏、神鳳、天冊、天璽、天紀等,而曹魏和蜀漢此類符瑞年號較少。據此可知,孫吳政權( C )
A.推崇天人感應思想
B.權力更迭導致年號更換頻繁
C.借助年號宣揚正統
D.大力削弱儒家思想主導地位
解析 孫吳政權使用的年號中有“龍”“天”等字眼,這體現了其借助年號宣揚正統的考量,C項正確。
命題點2 東晉時期的士族門閥政治
2.[2023廣東]兩晉時期參預中央決策的官員出身統計表
朝代 高門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晉 48% 19.1% 32.9%
東晉 78.4% 7.4% 14.2%
上表的變化反映了( D )
A.江南士族擅權日甚  B.豪強勢力的膨脹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  D.專制皇權的弱化
解析 據表格數據可知,與西晉時期相比,東晉時期參預決策的中央官員中宗室、外戚、寒人的比例大幅降低,而高門士族的比例卻大幅增加,這反映出士族對中央決策的影響力增強,專制皇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和削弱,D項正確;兩晉時期一直是北方士族掌權,甚至晉室南遷后,掌權的瑯琊王氏、陳郡謝氏等也是南渡的北方士族,排除A項;高門士族與豪強并不能等同,通過土地兼并等手段獲得大量土地、擁有私人武裝、控制人口的群體為豪強,門閥士族則是通過掌握文化而世代居官的名門望族,排除B項;九品中正制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高門士族維護自身特權的工具,材料恰恰反映了九品中正制盛行,排除C項。
命題點3 江南地區的開發與經濟發展
3.[2022北京]漢代某地區“地廣人稀”,到南北朝時期逐漸發展為“民多田少”。這一地區位于下面示意圖中的( D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漢代經濟重心在北方,南方地廣人稀,到了南北朝時期,隨著北民南遷,江南地區逐漸發展為“民多田少”,④位于江南地區,D項正確;①②③不在江南地區,排除A、B、C三項。
命題變式
4.[2023河北統考]東晉南朝時,建康已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最多時擁有140余萬人口,是農產品、手工業品的集散地,城內外的貿易市場有10多個,來往船只成千上萬。建康之外,又有成都、江陵、京口、襄陽、番禺等,也都是有名的商業城市。這些現象出現的主要原因是( B )
A.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 B.江南地區開發的深入
C.南方統治階層的重視  D.北方少數民族的內遷
解析 東晉南朝時,建康人口眾多,農產品、手工業品貿易繁盛,此外成都、江陵等南方商業城市有所發展,出現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江南地區的開發推動了江南地區經濟的發展,B項正確;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是在宋代,排除A項;南方統治階層的重視是其中一個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項;北方少數民族內遷與南方的發展之間是間接因果關系,并非主要原因,排除D項。
命題點4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
5.[2023湖南]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權遣使頻繁,雙方挑選使節,必求“容止可觀,文學優贍者”。北朝使節皆為漢族高門人物,而非鮮卑子弟。這說明( B )
A.南方政權整體實力占優
B.南北政權文化認同趨近
C.南北政權關系趨向和好
D.漢族高門控制南北政權
解析 根據材料“南北政權……雙方挑選使節,必求‘容止可觀,文學優贍者’”“北朝使節皆為漢族高門人物”并結合所學可知,南北朝崇尚漢族文化,因此這些現象說明南北政權的文化認同趨近,B項正確。材料反映南北政權對華夏文化的認同,而沒有進行南北政權的比較,排除A項;南北政權處于對峙局面,而不是和好,排除C項;北朝政權仍然是鮮卑族控制,排除D項。
命題變式
6.[2022海南]西晉初年,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歡用細毛氈子做頭巾、系帶兒、褲邊兒。有人戲說中原必會被西北的少數民族擊敗,因為人們頭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產的,“能無敗乎”?這一現象反映了( B )
A.群言百家影響社會風尚  
B.經濟往來促進民族交融
C.人口流動利于區域開發  
D.地方特產豐富人們生活
解析 由“中原的很多百姓喜歡用細毛氈子做頭巾、系帶兒、褲邊兒”“頭上戴的、腰上系的、身上穿的都是西北產的”可知,中原與西北少數民族經濟往來頻繁,這促進了民族交融,B項正確。材料與“群言百家”無關,A項排除。材料并未反映人口流動和區域開發的關系,C項排除。D項是對材料的片面解讀,排除。
命題點4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的民族交融
1.[2020北京]“清樂”源自漢代樂府的俗樂,魏晉時期逐漸雅樂化,此后分散各地。河西地區的清樂與“羌胡之聲”結合,南朝的清樂則與江南音樂結合,北朝曾改編清樂并由“胡人”演唱。隋代統一后重新整理了清樂,隋文帝稱之為“華夏正聲”。清樂的發展說明,魏晉以來( B )
A.中原的傳統文化日漸消亡
B.各民族文化互動增多,不斷交融
C.漢代的禮樂制度逐步復原
D.西域文化成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魏晉以來中原地區的“清樂”與其他地區、其他民族的音樂交融后展現出新風貌,這體現了各民族文化互動增多,不斷交融,故選B項。材料反映了中原傳統文化不斷與其他民族文化交融后得到新發展,并未消亡,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漢代禮樂制度的復原,排除C項;“西域文化成為南北朝文化的主流”的說法錯誤,排除D項。
2.[2022廣東,12分]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北魏孝文帝認為使用近百年的都城平城“只是用武之地,非可文治”,而洛陽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遷都。由于迭經戰亂,洛陽早已衰敗,太和十七年(493年)孝文帝巡幸洛陽,令穆亮和漢族人氏李沖、董爵等人籌劃重建。兩年后,北魏“六宮及文武,盡遷洛陽”。考古發掘證明,北魏洛陽城的核心格局繼承和發展了中原正統王朝的都城模式和制度,主要建筑的規模、位置和名稱等與魏晉一致。遷洛早期重建的洛陽宮太極殿廣泛吸收和借鑒了魏晉洛陽城、南朝建康城和平城太極殿的形制。整個城市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布局謹嚴,規模宏大,遠超前代。筑外郭城以及在城內統一規劃建造里坊,使郭城區域的功能進一步明確和豐富,是中國古代都城營建的一大創舉。三重城圍都城行制的出現,也改變了過去都城前朝后市的布局。開東魏、北齊鄴都南城和隋唐長安城宏大整齊之先河。
——摘編自錢國祥《北魏洛陽外郭城的空間格局復原研究》等
(1)概述孝文帝重建洛陽的原因和舉措。(8分)
(2)簡析北魏重建洛陽在古代都城發展史上的意義。(4分)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據材料“由于迭經戰亂,洛陽早已衰敗”可知洛陽舊城衰敗;據材料“而洛陽是帝宅王里,可‘光宅中原’,故有意遷都”可知為遷都做準備;據所學知識可知便于對中原的控制,強化政權正統性。第二小問根據材料“令穆亮和漢族人氏李沖、董爵等人籌劃重建”可概括出任用漢人籌劃重建;根據材料“北魏洛陽城……與魏晉一致。遷洛早期重建……形制”可概括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晉洛陽城主體建筑;根據材料“整個城市分為宮城、內城和外郭城。布局謹嚴,規模宏大,遠超前代。筑外郭城”可概括出擴大城市規模,新建外郭城;根據材料“在城內統一規劃建造里坊”可概括出統一規劃里坊。第(2)問,從其對洛陽、后世都城建設、亞洲城市建設的影響等多個角度進行簡析。
答案 (1)原因:洛陽舊城衰敗;為遷都做準備;便于對中原的控制,強化政權正統性。舉措:任用漢人籌劃重建;融合南北建筑文化,重建魏晉洛陽城主體建筑;擴大城市規模,新建外郭城;統一規劃里坊。(8分)(2)意義:使古都洛陽重現生機;成為中國古代后世都城建設的榜樣;影響亞洲國家城市建設。(4分)
習題演練
1.[2023河北省級聯測]劉備入川后,恢復鹽鐵官營,發展水利事業,實行屯田制;孫權立足江東后,推廣兩牛一犁的“耦耕法”,廣行屯田,與“海外交往范圍遼闊”。這些舉措( D )
A.擴大了南方地區的經濟優勢
B.推動了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
C.加劇了南方地區的人地矛盾
D.增強了治理南方地區的實力
解析 劉備入川后發展農業和水利事業,孫權立足江東后,發展農業和海外貿易,這都有利于南方經濟的發展,從而為南方地區的治理提供了強有力的經濟基礎,故選D項。
2.[2024北京開學考]公元225年,諸葛亮率軍南征。他采用馬謖“心戰為上,兵戰為下”的建議,嚴明軍紀,不許燒殺欺辱當地少數民族。諸葛亮和夷族酋帥孟獲作戰,七擒七縱,直到孟獲心服口服地說“南人不復反矣”。局面平定后,“皆即其渠帥(首領)而用之”,不留兵不置官。以下對諸葛亮處理民族問題的評價,正確的是( D )
①取得了對于孫吳的軍事優勢
②采取了相對寬松的民族政策
③促進了西南地區的民族交融
④對少數民族實行“羈縻統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 “不留兵不置官”表明采取了相對寬松的民族政策,②符合題意;諸葛亮的措施促進了西南地區的民族交融,③符合題意;“‘皆即其渠帥(首領)而用之’,不留兵不置官”體現了對少數民族實行“羈縻統治”,④符合題意。綜上所述,②③④符合題意,D項正確;僅通過對少數民族的征伐和融合無法判定是否取得了對于孫吳的軍事優勢,①不符合題意,排除其他三項。
3.[2023哈爾濱質監]魏晉時期士族如與庶人通婚,就會成為門閥之玷(污點)。士族如與比庶人地位還低的工商雜戶通婚,則將被降籍甚至被加罪。這一現象說明當時( B )
A.世家大族壟斷政權
B.門閥制度導致了階層固化
C.重農抑商政策加強
D.九品中正制影響門第觀念
解析 士族在婚姻方面實行“階層隔離”,跨越階層的婚姻會遭到懲罰,體現了魏晉時期,在門閥制度的影響下,士庶界限森嚴,階層固化,B項正確。
4.[2024山西部分學校質檢]據文獻記載,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導致“百姓流亡,中原蕭條,千里無煙,饑寒流隕,相繼溝壑”。這可用于說明( D )
A.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體現
B.階級矛盾激化帶來的惡果
C.南北朝對峙局面形成過程
D.江南地區得到開發的原因
解析 據材料“百姓流亡,中原蕭條”并結合所學可知,“八王之亂”導致北方長期陷入戰亂,為躲避戰亂,大批北方人口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技術,也充實了勞動力資源,從而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故選D項。
5.[2024遼寧模擬]南朝宋、齊時期,寒人充當中書舍人,專掌軍國機要,奪取了至關重要的中書省大權。同時,地方上也任用寒人為典簽,監督軍政。這反映了( D )
A.寒人成為治國核心   B.考試選官制正式確立
C.中央機構權力失衡   D.社會流動性有所增強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南朝宋、齊時期,寒人的地位得到提升,沖擊了門閥政治,社會流動性有所增強,D項正確。世家大族影響力依然很大,故寒人成為治國核心不符合魏晉時期的特征,排除A項;此時的選官制度仍為九品中正制,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官員的任職變化,排除C項。
6.[2024河北滄州質監]十六國時,后趙開國皇帝羯族人石勒任用漢族士人張賓為謀主;政治上,推行九品中正制;經濟上,勸課農桑,核定戶口,征收田租戶調;文化教育上,興辦太學。后趙的上述舉措( B )
A.助推華夏認同觀念的產生
B.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
C.奠定了其統一北方的基礎
D.發展并創新了中原典章制度
解析 石勒任用漢族謀士張賓,全面吸收中原文明成果,這密切了北方各民族之間的聯系,加快了北方民族交融的步伐,B項正確。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北方各族已經產生了華夏認同的觀念,排除A項;后趙沒有統一過北方,C項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體現后趙學習中原制度,沒有體現發展與創新中原典章制度,排除D項。
7.[情境創新/2024天津月考]北魏時的洛陽城規劃了極富“國際”色彩的區域“四館”“四里”,對四方來奔的各族人士,一概加以安撫。其中,南人置于金陵館,賜宅“歸正里”。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D )
A.推動民族交融   B.淡化南北矛盾
C.推進漢化政策   D.彰顯中原正統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北魏規劃洛陽城,對四方來奔的各族人士加以安撫,給南方人賜宅“歸正里”,從中可以看出北魏政權進入中原之后,通過各種措施來彰顯其政權是中原正統,D項正確;推動民族交融是客觀影響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項;材料中的這些措施是為了彰顯中原正統,對四方來奔的各族都一視同仁,而不單指南北問題,所以主要目的不是淡化南北矛盾,排除B項;推進漢化政策是手段,不是目的,排除C項。
8.[2024廣東聯考]錢穆在《國史大綱》中說:“南北朝本是一個病的時代。此所謂病,乃指文化病。若論文化病,北朝受病較南朝為淺,因此新生的希望亦在北朝,不在南朝。”其意在說明( C )
A.南朝門閥士族制度是歷史倒退
B.北魏改革促進“以夷變夏”
C.北朝政治改革為隋唐全盛奠基
D.南朝玄學不利于文化發展
解析 據材料信息可知,錢穆認為,與南朝相比,北朝文化病淺,新生的希望在北朝,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北朝政治改革為隋唐統一和全盛奠定基礎,故選C項;南朝門閥士族制度是歷史倒退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北朝的改革對后世的影響,并未涉及“以夷變夏”,排除B項。材料沒有體現南朝玄學,排除D項。
9.[2024廣州階段檢測]西晉政府規定官員應按品級占田:“其官品第一至于第九,各以貴賤占田,品第一者占五十頃,第二品四十五頃……第八品十五頃,第九品十頃。”同時,還規定了編戶民所占土地的數量,“男子一人占田七十畝,女子三十畝”等。這一土地制度 ( C )
A.加劇了土地兼并的發展 B.以重建小農經濟為目的
C.有利于社會經濟的恢復  D.推動九品中正制的形成
解析 據材料可知,西晉時期,政府按官員品級分配土地,并規定了編戶民所占土地的數量,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小農經濟,抑制了土地兼并現象,從而有利于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故選C項;規定不同品級官員占有土地的限額,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排除A項;官員按品級占田,承認和保護門閥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戶口,而非重建小農經濟,排除B項;占田制是土地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選官制度,占田制與九品中正制的形成并無直接聯系,排除D項。
10.[角度創新/2024山東聯考]在代晉建(南朝)宋的過程中,劉裕通過霸府(魏晉南北朝時期權臣建立的控制皇帝和朝廷的府署機構)網羅人才,實現禪代,推動了晉宋之間的政治結構轉變。如表為劉裕的霸府僚屬出身占比表。這反映出晉宋易代( C )
非士族 次等士族(含北人,吳地士族) 高級士族
人數 1 39 27
比例 1.49% 58.21% 40.30%
A.南方士族擅權日甚  B.豪強勢力不斷膨脹
C.政治資源得到整合  D.門閥士族走向消亡
解析 從材料信息看,劉裕霸府的構成體現了次等士族在東晉末年的崛起以及對門閥政治的沖擊,這表明在代晉建宋的過程中,劉裕整合了非士族、次等士族這些社會政治資源為己所用,C項正確;次等士族作用增強,并不意味著他們會擅權,排除A項;豪強勢力主要指高級士族,從材料看不出其不斷膨脹,排除B項;從材料中看,當時士族在政治中仍占有重要地位,門閥士族走向消亡由材料得不出來,排除D項。
11.[情境創新/2023遼寧聯考]“改漢姓”“定籍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下面為根據某學者查到的128篇北魏元氏墓志中的籍貫情況繪制的統計圖。對下圖解讀正確的是( D )
A.鮮卑皇族積極支持孝文帝改漢姓
B.改漢姓鞏固了拓跋氏的核心地位
C.籍貫缺失反映當時對門望不重視
D.鮮卑元氏貫徹籍貫改革程度較高
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時,將皇族拓跋姓改為元姓,將遷到洛陽的鮮卑貴族的籍貫一律改為洛陽,由材料可知,元氏墓志中籍貫為洛陽的占比較高,這說明鮮卑元氏貫徹籍貫改革程度較高,D項正確。材料反映不出鮮卑皇族積極支持孝文帝改漢姓,排除A項;材料未體現改漢姓的作用,排除B項;籍貫缺失不能說明當時對門望不重視,排除C項。
12.[2023南京六校聯合調研]張豈之在其主編的《中國歷史》中曾這樣表述,魏晉南北朝時期,前秦苻堅以盛世圣君、奉天承運的帝王自居,將“混一六合”視為自己分內之事;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后認為,“密邇江揚(長江流域),不早當晚,會是朕物”;北魏酈道元注《水經》,凡大江南北水道均在敘述之內。材料表明,這一時期( A )
A.統一是大勢所趨    
B.儒學成為主流思想
C.政權分裂割據加劇  
D.南北矛盾趨于緩和
解析 由前秦苻堅將“混一六合”視為自己分內之事,北魏孝文帝認為“密邇江揚(長江流域),不早當晚,會是朕物”可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帝王都以實現國家統一為己任;由“北魏酈道元注《水經》,凡大江南北水道均在敘述之內”可知,這一時期的學者們也有實現國家統一的思想。由此可知,這一時期統一是大勢所趨,A項正確。儒學成為主流思想是在漢武帝時期,B項錯誤。C、D兩項由材料無法得出,均排除。
13.[2024湖北部分名校聯考,14分][中國古代農業與水利建設]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表是關于秦漢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江南地區治水活動的歷史發展與地理分布統計。
省份 秦 漢 三國 晉 南北朝
安徽 — 1 3 — 4
湖北 — — — 1 —
江西 — 1 — 1 1
浙江 — 4 2 3 2
江蘇 — 1 3 2 8
——摘編自冀朝鼎《中國歷史上的基本經濟區與水利事業的發展》
材料二 唐宋農業的發展十分突出。學者估算唐朝的耕地面積最多是約合今畝5億至6.5億。政府重視水利,設有工部水部司、都水監等機構掌其事,既注意維護、利用舊有水利事業,又因地制宜新建了大量中小型水利工程。農具方面,唐朝出現了輕巧靈便、宜于深耕和精耕的曲轅犁,以及用于灌溉高地的筒車。唐時北方開始實行麥粟復種制,兩年三熟。南方則出現稻麥復種。唐朝糧食的基本畝產量約在一石左右(合今每畝51.5千克),高者二石。宋朝多在一石以上,長江流域達到二至三石,甚至有高至六七石者。直到明清,原有糧食種類的生產基本沒有逾越這一水平。
——摘編自張帆《中國古代簡史》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指出秦漢到南北朝時期水利建設的發展趨勢并分析影響中國古代水利建設的因素。(8分)
(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闡釋出現“明清原有糧食種類的生產基本沒有逾越這一水平”現象的原因。(6分)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中的表格信息可知,秦漢到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水利建設明顯增多,發展速度逐漸加快;根據表格中的“湖北”“江西”“浙江”“江蘇”可知,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第二小問,結合所學可從自然地理條件、經濟重心南移、統治者的重視、農業的發展等角度進行分析。第(2)問,結合所學可從政治、經濟、社會環境等角度進行分析。
答案 (1)趨勢:水利建設明顯增多;主要集中在江南地區;發展速度逐漸加快。(3分)因素:自然地理條件;經濟重心南移的趨勢;統治者的重視;農業的發展。(5分,答出3點即可)
(2)原因:專制制度強化、人口增長和大規模流動、新航路開辟后外來高產作物引進,都會影響農業工具和農業技術創新;農產品商品化、經濟作物大量種植擠壓原有糧食種類的生產空間;“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等賦稅制度改革,土地稅加重,限制農業發展。(6分)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義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之隋唐盛衰及其制度上的重要建樹
知識點講解
知識點一 隋朝興亡
1.建立與統一
(1)581年,[1] 楊堅 建立隋朝,定都長安。
(2)589年,隋滅[2] 陳 ,結束了南北長期分裂的局面。
2.建設
(1)興建倉庫:在長安、洛陽兩都和地方廣設倉庫,供應朝廷糧食、物資和備水旱賑濟。
(2)興建[3] 洛陽 城。
(3)開通[4] 大運河 :對鞏固統一、促進南北經濟交流以及運河沿岸城市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3.滅亡
(1)原因:隋煬帝大興土木,窮奢極欲,三征高麗;生產遭到嚴重破壞,民不聊生,引發大規模起義。
(2)概況:618年,隋煬帝在江都被殺,隋朝滅亡。
              隋朝開鑿大運河的原因
(1)從政治方面來看,隋朝作為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可以集中力量興建大型工程,大運河的修建能夠有效加強對南方的控制,促進民族交融,鞏固統治。
(2)從經濟方面來看,大運河的開鑿是南方經濟發展的結果,便利了南北運輸。
(3)從主觀目的來看,開鑿大運河一定程度上滿足了隋煬帝去江南繁華地區巡游享樂的需要。
知識點二 唐朝的繁榮與民族交融
1.建立與統一:618年,李淵在[5] 長安 稱帝,建立唐朝。隨后,統一全國。
2.政治統治
“貞觀之治” [6] 唐太宗 吸取隋亡的教訓,輕徭薄賦,勸課農桑,戒奢從簡,知人善任,虛懷納諫。國家出現了開明政治局面。
“武周政權” 武則天廢唐稱帝,改國號為周。她當權期間,社會經濟持續發展。
“開元盛世” 唐玄宗選賢任能,改革吏治,發展生產,大興文治,改革兵制,將唐朝推向全盛時期。
3.民族關系
北方(突 厥、回紇) 東突厥 唐太宗統治時期被打敗,可汗被俘獲,東突厥汗國滅亡。
西突厥 唐高宗聯合[7] 回紇 滅西突厥。
后突厥 汗國 682年,東突厥部眾反叛唐朝,建立了后突厥汗國政權;744年,唐朝與漠北回紇等聯手平定了后突厥汗國,突厥在中國北方退出了歷史舞臺。
西域 唐朝中央政府先后設置[8] 安西都護府 和北庭都護府,統轄天山南北。
回紇 唐玄宗時期,封其首領為懷仁可汗。
西南(吐 蕃) 唐太宗 時期 文成公主入藏,促進了漢藏的友好關系和經濟文化交流。
9世紀 前期 唐蕃“長慶會盟”,相約“患難相恤,暴掠不作”。
東北(靺鞨) 唐玄宗時期,封靺鞨族粟末部首領大祚榮為[9] 渤海郡王 。
             唐朝民族交融加強的原因
(1)交通的發達使中原與邊疆地區往來更為密切。
(2)唐朝統治集團民族政策較為開明,通過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設立機構(羈縻府州)、和親、冊封等加強管理。
(3)唐朝先進的政治、經濟、文化對周邊少數民族有較大吸引力。
(4)少數民族主動內附。
知識點三 安史之亂、黃巢起義和五代十國
1.安史之亂
(1)原因:開元年間,唐玄宗在邊境重地增置軍鎮,加強邊防,軍鎮長官[10] 節度使 兵力隨之擴大。唐玄宗統治后期朝政趨于腐敗,出現外重內輕的局面。
(2)過程:755年,[11] 安祿山 、史思明發動叛亂。叛亂歷時八年,后被唐平定。
(3)影響:唐朝由盛轉衰,中央集權被削弱,形成長期的[12] 藩鎮割據 的局面。
2.黃巢起義
(1)背景:唐朝后期,[13] 宦官專權 和朋黨之爭加劇,進一步削弱了唐朝的統治。
(2)概況:875年,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爆發,沉重地打擊了唐朝的統治。
(3)結果:907年,朱溫廢唐稱帝,建立后梁,唐朝滅亡。
3.五代十國
(1)五代:唐朝滅亡后,黃河流域先后經歷的后梁、后唐、后晉、后漢、[14] 后周 五個短命王朝。
(2)十國:南方各地先后出現的吳越、南唐等九個割據政權及五代末期在山西建立的北漢。
(3)后周世宗改革: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實力逐漸增強,為后來[15] 北宋 結束五代十國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
知識點四 隋唐制度的變化與創新
1.選官制度
(1)九品中正制
創立 曹魏時創立,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主要選官制度。
標準 中央委任[16] 中正官 為各地人才評定等級,朝廷依此授官;初創時重視家世、道德和[17] 才能 ,西晉時主要看重[18] 家世 。
影響 初行時有利于選拔人才,加強中央集權,后來逐漸成為維護士族特權的工具。
           九品中正制取代察舉制的原因
(1)東漢末年社會動蕩,人口流動頻繁,察舉制依賴的鄉里清議失去了社會基礎。
(2)察舉制下,權門勢家逐漸操縱選官,干擾了人才選拔,不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3)曹魏時期需要大量人才,統治者嘗試新的選人方法,推行九品中正制。
(2)科舉制
創立 隋朝建立后開始用[19] 分科考試 的方式選拔官員。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形成。
完善 唐太宗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和[20] 明經 為主;武則天擴大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唐玄宗任用高官主持考試。
積極 作用 科舉制使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與政權,擴大了統治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加強了中央集權。
2.三省六部制
(1)創立過程:魏晉南北朝時期,尚書臺改稱[21] 尚書省 ,與中書省和門下省形成三省;隋文帝時,正式確立三省六部制。
(2)職能:中書省負責草擬皇帝的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詔令;尚書省負責執行,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宰相議事的地方叫[22] 政事堂 ,后改稱中書門下。
(3)作用:分工明確,提高了工作效率;分割相權,加強了皇權;是中國政治制度的重大變革,對此后歷朝產生了深遠影響。
3.賦稅制度
(1)租庸調制
沿革 魏晉 開始實行租調制,按戶征收糧和絹帛。
北魏 孝文帝改革,頒布[23] 均田令 ,規定一夫一婦每年納粟為租,納帛或布為調,受田農民承擔定額租調。成年男子負擔一定的徭役。
唐初 除租、調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稱為[24] 庸 。
意義 ①租庸調制下以庸代役保證農民有較充分的生產時間,有利于農業生產的發展。 ②政府的賦稅收入有了保障。
(2)兩稅法
背景 天寶年間,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減少,均田制和租庸調制無法維持,政府財政收入銳降。
開始實行 780年。
內容 每戶按[25] 人丁和資產 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和一切雜稅、雜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兩次納稅。
意義 ①簡化稅收名目,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 ②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均田制與租庸調制的區別和聯系
(1)區別:均田制是土地分配制度,租庸調制則是賦稅制度,二者定義不同,適用范圍不同,沿革歷史時期不同。
(2)聯系:租庸調制以均田制為基礎和存在的依據,同時也正是由于均田制沒有真正得到貫徹而使得租庸調制在中唐之后為兩稅法所取代。
租庸調制與兩稅法的特點
  租庸調制以人丁為賦稅征收單位,不服徭役可以以“庸”代替。兩稅法的特點是從按人丁征稅轉為按財產征稅,但其只是改變而未完全廢除以人丁為主的征稅標準。
情境1 對話隋朝大運河
千里長河一旦開,亡隋波浪九天來。
——(唐)胡曾
盡道隋亡為此河,至今千里賴通波。
——(唐)皮日休
對于隋朝大運河,胡曾和皮日休是怎樣評價的?
答案 胡曾認為自從開鑿了這條運河,隋朝就一步步走向滅亡。他認為大運河的開鑿加重了人民負擔,成為隋亡的重要原因。皮日休肯定了隋朝大運河在改善南北交通、促進南北經濟聯系等方面的歷史作用,批駁了隋煬帝修建大運河是亡國之舉的傳統觀點,從歷史的角度對隋煬帝修建大運河進行了評價。
情境2 《憶昔》
  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九州道路無豺虎,遠行不勞吉日出。齊紈魯縞車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憶昔》
  上述材料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
答案 開元盛世時期經濟繁榮,社會安定。
情境3 唐太宗的民族觀念
  (唐太宗認為)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
——《資治通鑒·唐紀十四》
  根據材料,概括唐太宗的民族觀念。
答案 華夷一體,民族平等。
情境4 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
  天子(唐玄宗)驕于佚樂而用不知節,大抵用物之數,常過其所入。
——《新唐書》
唐玄宗寵幸楊貴妃,不理朝政,又重用宦官高力士,把朝政交給“口蜜腹劍”的李林甫,提拔奸惡的楊國忠為相。
  根據材料說明安史之亂爆發的政治原因。
答案 唐玄宗統治后期,沉湎于享樂,怠于政事,朝政趨于腐敗。
情境5 唐朝藩鎮割據
  大盜既滅,而武夫戰卒以功起行陣,列為侯王者,皆除節度使。由是方鎮相望于內地,大者連州十余,小者猶兼三四。
——《新唐書》
  該材料反映了唐朝政權怎樣的狀況?
答案 安史之亂后的唐朝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嚴重威脅中央集權。
情境6 九品中正制的特點
  今臺閣選舉,涂塞耳目,九品訪人,唯問中正。故據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則當涂(居要職、掌大權的人)之昆弟也。
——《晉書·段灼傳》
  材料描述了什么制度?反映了該制度怎樣的特點?
答案 九品中正制。成為士族把持政權的工具。
易錯
唐代科舉并非入仕的唯一方式
在唐代,科舉考試已經成為官吏產生的重要方式,但不是唯一的方式,通過賞賜、戰功、門第、恩蔭等途徑獲得官位的人仍然很多,世家子弟仍具有入仕優勢。
情境7 唐代三省位置示意圖
  上圖為唐代三省位置示意圖,中書省和門下省位于宮城內,尚書省位于皇城內。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從三省與皇宮的相對位置角度分析三省的職能。
答案 中書省和門下省位于皇宮內,尚書省則位于皇宮外皇城的中心位置,三省的空間布局與其職能密切相關,體現了決策權、審議權和執行權的分立,有助于皇權的加強。
情境8 唐初的賦役
  (唐初)賦役之法:每丁歲入租粟二石。調則隨鄉土所產,綾、絹、各二丈……凡丁,歲役二旬。若不役,則收其傭,每日三尺。
——《舊唐書》
  簡要說明“若不役,則收其傭”的意義。
答案 有利于保證農民的生產勞動時間,促進農業生產的發展;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
探究點演練及歸納總結
探究1 魏晉至隋唐選官制度的變遷
材料一 魏晉以來實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在選拔、任命官員時,要向中正官征詢被選任者的家世、品級等,“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成為當時官員選拔的普遍現象。隋唐實行科舉制,《通典·選舉》載:“隋氏罷中正,舉選不本鄉曲,故里閭無豪族,井邑無衣冠。”唐代科舉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明經、進士兩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別考時務策與經義、時務策與詩賦,貴族與平民皆可報考。
——據郭強《中國古代選舉制度》等整理
材料二 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纖介之跡(官員大大小小的行為),皆屬考功”。科舉選官制度,使一些本來無立錐之地的平民書生,通過科場得以晉身于官僚、貴族的行列。這樣一來,在社會的等級階層間,就必然出現等級中的升降、甚至貴族和平民間的對流。這種流動性為那些原來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平民步入官僚隊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編自胡平《試論科舉對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影響》等
材料主旨 材料一介紹了魏晉至隋唐時期選官制度的演變。材料二指出了隋唐以后科舉制的作用。
思考: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與魏晉南北朝時期相比,隋唐時期的選官制度有哪些發展。
試答:  選拔標準由以家世、門第為主發展為以學識、才能為主;選拔方式由評議推薦發展為以考試選拔為主;選拔范圍擴大。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科舉制度的積極影響。
試答:  擴大了統治基礎,加強了中央集權;促進了社會階層流動;提高了官員文化素質;推動了儒學的傳承;有助于文化教育發展,社會讀書風氣形成;有助于社會的公平公正;被越南、朝鮮等國家采用,促進了其政治的發展;對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產生有較大的影響。 
歷史解釋——科舉制的意義
社會整 合功能 打破了歷史上世襲的傳統模式,促進了社會階層轉化,加速了社會流動,具有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合理性內核和價值理念。
推動儒 學發展 科舉考試以儒家學說為主要內容,推動了儒家思想和文化的傳承與繁衍。
鞏固國 家統一 適應了中央集權制度下“大一統”意識形態的需要,鞏固了國家統一。
推動世 界文明 早在唐朝時,科舉制就被“東亞文化圈”國家采用,并成為這些國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后來還被西方國家吸收,對西方近代文官考試制度產生了較大影響。
歷史解釋——北魏至唐初:士族的衰落與門閥政治的結束
(1)北魏孝文帝改革通過定姓族,將鮮卑貴族和漢族士族都納入北魏官僚體系;均田制限制了士族豪強廣占土地;三長制取代宗主督護制,削弱了士族豪強的勢力。通過以上措施,士族門閥在經濟和政治上逐漸失去優勢地位。
(2)隋文帝取消九品中正制,地方佐官由中央任免,抽去了山東士族最后的依靠;府兵制君主直轄、兵農合一,摧毀了關隴貴族存在的基礎。隋煬帝進一步取消了關隴貴族的特權。
(3)唐初,以魏征、馬周為代表的“山東豪杰”先后擔任重要職位,標志著新時代的開始;高宗廢王立武則標志著關隴貴族最后退出歷史舞臺和門閥貴族政治殘余被掃除。
探究2 唐代中央官制的創新
材料 漢代宰相是采用領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則采用委員制。換言之,漢代由宰相一人掌握全國行政大權,而唐代則把相權分別操掌于幾個部門,由許多人來共同負責,凡事經各部門之會議而決定……政府一切最高命令,皆由中書省發出。此種最高命令名義上是皇帝的詔書,在唐代叫作“敕”。封駁之權屬于門下省,即門下省所掌是一種副署權。每一命令必須門下省副署,才能正式生效。詔敕自中書定旨門下復審手續完成后,即送尚書省執行。政府的最高機構,則在政事堂。凡屬皇帝命令﹐在“敕”字之下,須加蓋“中書門下之印”,然后再送尚書省執行。若未加蓋“中書門下之印”,而由皇帝直接發出的命令,在當時則被認為是違法的,不能為下面各級機關所承認。
——摘編自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材料主旨 材料論述了唐代中樞權力的運行特點。
思考: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三省六部制的確立使得中央決策和行政體系日臻完備的原因。
試答:  三省六部職權有分工,也有合作,相互牽制和監督,從而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完整嚴密的體系;三省分工使宰相的權力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從而避免出現權臣專權的局面,加強了皇權;三省集體議政,減少了決策失誤,提高了辦事效率。 
歷史解釋——三省六部制的特點
(1)職權分明:中書省草擬政令,門下省審核政令,尚書省執行政令。
(2)程序合理:三省職權按行政程序劃分,政令要經起草(中書省)、審核(門下省)、執行(尚書省)三道程序。
(3)加強皇權:將相權一分為三,使其互相牽制。
(4)節制君權:皇帝所頒政令,未經政事堂通過,不能施行,以相權節制君權,可彌補君主才干的不足。
歷史解釋——隋唐國家制度和政治體制的轉型
(1)國家事務與皇家事務的分離
①隋唐之際,三省擺脫了皇帝個人的秘書咨詢機關的性質,成為國家政權機關,天下、國家、朝廷的概念和皇帝分離,皇帝也融入了國家、朝廷,成為國家政務的最高負責人。
②尚書六部最高行政機關地位的確立使尚書六部與寺監和殿中省有了明確的分工,結束了秦漢以來國家事務與皇家事務不分的歷史,從形式上擺脫了家國不分、家國一體的古老傳統。
(2)官員通過考試任用制度的建立:北朝強調軍功,南朝重視文才,與門第相對但尚未完全否定門第。不論出身、考試合格方能任官的科舉制的建立使中國古代選官制度進入新的階段。
探究3 唐朝賦稅制度的變革
材料 由于土地兼并逐步發展,失去土地而逃亡的農民很多。農民逃亡,政府往往責成鄰保代納租庸調,結果迫使更多的農民逃亡,租庸調制的維持已經十分困難。……公元780年,唐朝推行兩稅法,兩稅法的主要原則是只要在當地有資產、土地,就算當地人,上籍征稅。同時不再按照丁、中(以年齡分為黃、小、中、丁、老五類)的原則征租庸調,而是按貧富等級征財產稅及土地稅,將貴族也納入征稅范圍。
——摘編自黃永年《唐史十二講》
材料主旨 材料指出了唐代實行兩稅法的原因及兩稅法的特點。
思考:根據材料,指出兩稅法取代租庸調制的原因,分析兩稅法在征稅標準和納稅對象上的新變化。
試答:  原因:土地兼并嚴重,租庸調制難以維持。變化:征稅標準由以人丁為主到以資產、土地為主;增加納稅對象(貴族官僚也要繳稅)。 
歷史解釋——兩稅法改革出現的新變化
(1)課稅對象:由過去的主戶擴大到不分主、客戶。
(2)征課內容:將各種名目的賦稅統一并到戶稅和地稅中。
(3)課稅標準:每戶按人丁、資產繳納戶稅,按田畝繳納地稅,取消租庸調制和雜稅、雜役。
(4)征課時間:分為夏秋兩季,相對集中并節省了征收時間。
(5)征課原則:“量出以制入”,由中央政府確定總的稅額。
唯物史觀——全面評價唐朝的兩稅法
(1)積極性
①兩稅法簡化了稅收名目,有利于減輕人民的負擔,緩和社會矛盾。
②兩稅法擴大收稅對象,增加了國家的財政收入。
③兩稅法依照財產多少,按照納稅人負稅能力大小征稅,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有利于改變貧富不均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廣大貧苦人民的稅收負擔。
④由“舍地稅人”向“舍人稅地”方向發展,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
⑤關于定稅計錢、折錢納稅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
(2)局限性
①兩稅中戶稅部分的稅額以錢計算,因市面上錢幣流通量不足,農民不得不賤賣絹帛、谷物或其他產品以交納稅錢,這增加了農民負擔。
②兩稅法下土地買賣合法,土地兼并更加盛行。
命題點習題講解
命題點1 唐朝的興衰
1.[2023北京]“貞觀之治”與“開元盛世”是對唐代兩個重要時期的贊譽。一般認為,“貞觀之治”更強調政治開明、社會安定;“開元盛世”更強調經濟發達、文化繁榮。以下詩文能夠直接反映“貞觀之治”特點的是 ( C )
①“君臣相得”“樂聞直諫”
②“小邑猶藏萬家室”“公私倉廩俱豐實”
③“五尺童子,恥不言文墨”
④“商旅野次,無復盜賊,囹圄常空”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 材料體現的中心思想為:“貞觀之治”強調的是政治與社會發展層面;“開元盛世”強調的是經濟、文化層面。①體現的是政治開明,符合貞觀之治的特點,正確;②體現的是經濟發達,符合開元盛世的特點,不正確;③體現的是文化繁榮,符合開元盛世的特點,不正確;④體現的是社會安定,符合貞觀之治的特點,正確。故C項正確。
命題點2 選官制度
2.[2022湖南]據下表可知  ( A )
時間 事件
隋文帝開皇十五年(595年) 廢除九品中正制
隋煬帝大業二年(606年) 始置進士科
唐高祖武德七年(624年) 恢復九品中正制
唐太宗貞觀初年(627年) 再度廢除九品中正制
A.世家大族沒落    B.科舉制存在嚴重弊端
C.門閥觀念強化    D.九品中正制仍可延續
解析 由材料可以看出,隋至唐初,九品中正制經歷了由廢除到恢復再到廢除的過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隨著南北朝以來經濟的發展和庶族寒門的興起,世家大族逐漸失去了存續的經濟和政治基礎,依靠門第選官的九品中正制已經無法繼續下去,因而唐初雖出現了九品中正制的短暫復興,但不久便再度被廢除,故選A項,排除D項;材料僅涉及進士科的設立,無法得出科舉制存在嚴重弊端的結論,排除B項;唐太宗時期九品中正制的再度廢除反映了門閥觀念的弱化,排除C項。
命題變式
3.[2021江蘇]唐代李逢吉作科舉主考官時,一次性錄取的幾十位進士,均為出身貧寒的士子。他的政敵李德裕亦“頗為寒素開路”,以致被貶謫時,“八百孤寒齊下淚”。由此可知唐代科舉 ( B )
A.加強了君主集權  B.促進了階級流動
C.消除了門第觀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
解析 唐代科舉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進入政壇,說明唐代的科舉制促進了社會階級的流動,B項正確;材料不涉及科舉考試對君主集權的影響,排除A項;C項表述過于絕對,排除;材料未涉及政治矛盾的激化,排除D項。
命題點3 三省六部制
4.[2022廣東]下圖為南北朝時期的北齊到隋唐政府機構變化示意圖,這一變化( D )
A.加強了中樞決策權
B.避免了相權被分割
C.降低了政令的執行效率
D.使中央機構分工更明確
解析 北齊時期的政府機構到隋唐時期變為明確的六部,這一變化使中央機構分工更加明確,故選D項;材料反映了中央機構分工更為明確,并不能體現中樞決策權的加強,排除A項;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權,排除B項;材料中的變化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項。
命題變式
5.[2023河北模擬]唐德宗貞元初年,中書舍人缺五員,僅剩高參一人也以病免,德宗不給補員,如有詔敕需要擬定,命翰林學士和其他官員代擬。貞元四年二月,用翰林學士吳通微等五人并知制誥,致使中書省“六員舍人皆缺”。這說明 ( B )
A.朋黨之爭加劇了政治混亂
B.君主加強對朝政的控制
C.決策權與行政權出現分離
D.三省六部權力相互制約
解析 材料中提到唐德宗不補充中書舍人的空缺,而是用翰林學士撰寫詔敕,這說明君主利用翰林院牽制中書機構,最終加強君主對朝政的控制,故選B項。材料沒有涉及唐朝朋黨之爭的信息,排除A項;材料沒有涉及行政權,體現不出決策權與行政權出現分離,排除C項;材料只涉及中書舍人的缺失,無法體現三省六部各機構之間的權力制約,排除D項。
命題點4 賦稅制度
6.[2023湖南,10分](節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二 白居易的《贈友》描述了兩稅征錢導致錢重物輕而傷農的現象,“胡為秋夏稅,歲歲輸銅錢?錢力日已重,農力日已殫”;表達了對租庸調法的認同,“庸必算丁口,租必計桑田。不求土所無,不強人所難。量入以為出,上足下亦安”;主張“復彼租庸法,令如貞觀年”。柳宗元的《答元饒州論政理書》指出,兩稅法實行按戶等征稅,富人賄賂官吏求居下等以逃稅,導致“貧者愈困餓死亡而莫之省,富者愈恣橫侈泰而無所忌”。他認為要避免上述現象的出現,只有“舍其產而唯丁田之間”,即恢復以身丁為本的租庸調法。
——改編自付志宇《唐人詩文所見兩稅法變革補證》
(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評析白居易、柳宗元對唐代稅制改革的看法。(10分)
解析 第(2)問,評析題需要回答兩部分,首先是述,也就是需要概括白居易、柳宗元二人的觀點,據材料可知,兩人都認識到兩稅法存在弊端,主張廢除兩稅法,恢復租庸調制。兩人具有民本思想,都看到了兩稅法下農民利益受損的情況。然后是評,結合所學知識加以評價,評價時要注意堅持一分為二的原則,既要指出其認識的合理性,也要指出其認識的局限性。
答案 (2)兩人具有民本思想,都看到了兩稅法下農民利益受損的情況。兩人都認識到兩稅法存在弊端,主張廢除兩稅法,恢復租庸調制。兩人都認識到兩稅法存在弊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兩人的認識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他們沒有認識到租庸調制瓦解的必然性與兩稅法實行的進步性。租庸調制瓦解的必然性:天寶年間,土地買賣和兼并之風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減少,均田制無法推行,租庸調制也無法維持,政府財政收入銳降。兩稅法的進步性:兩稅法簡化稅收名目,擴大稅收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改變了自戰國以來以人丁為主的賦稅制度,減輕了政府對農民的人身控制;戶稅依戶等納錢,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商品經濟的發展。(10分)
命題點1 唐朝的興衰
1.[2023廣東]唐中后期,朝廷鼓勵士人到地方任職,藩鎮有辟召幕僚之風。一度出現“游宦之士,至以朝廷為閑地,謂幕府為要津”的現象,這( A )
A.強化了外重內輕的局面  B.緩和了朋黨之爭
C.破壞了科舉考試的公平  D.加劇了階級矛盾
解析 據材料可知,唐朝中后期,文人士子爭相到藩鎮擔任幕僚,這增強了地方藩鎮的實力,不利于中央集權,強化了唐朝中后期外重內輕的局面,故選A項。唐朝時期的朋黨之爭是指封建士大夫為爭權奪利,排斥異己而結合起來的集團之間的互相斗爭,與材料強調的中央與地方的關系無關,排除B項。由“游宦之士”“辟召幕僚”可知,材料中士人成為藩鎮幕僚并非通過科舉考試,排除C項。材料中現象與階級矛盾加劇并無直接關系,排除D項。
2.[2021湖南]據研究,唐代白居易(772—846)詩中所記中央官吏俸錢與史籍所載無不相合,所記地方官吏俸錢比史籍所載額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載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據此可知,當時( A )
A.地方勢力膨脹 
B.中央官吏受到嚴密控制
C.中央財政緊張  
D.地方官吏貪腐比較隱秘
解析 據白居易詩中所記,唐代的中央官吏俸錢不存在與史載不合的情況,而地方官吏的實際俸錢比史載高,且高出部分也符合法令,這說明當時地方勢力膨脹,故選A項。僅由材料信息得不出中央官吏受到嚴密控制,排除B項;由材料無法判斷中央財政問題,排除C項;不載于法令的那部分收入是合法的,因此不能說明地方官吏貪腐,排除D項。
命題點3 三省六部制
3.[2021北京]下圖為唐代告身(官員接受官職的憑證)書寫格式示意圖。該圖說明唐代告身( D )
①由中書省和門下省官員共同草擬
②在皇帝畫可同意后交門下省審議
③最終由尚書省的官員簽署并頒下
④可體現三省相互牽制又分工配合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三省分工不同,中書省負責草擬皇帝的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詔令,尚書省負責執行詔令,通過簽名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由此可見三省相互牽制又分工配合,故①錯誤,③④正確;皇帝畫可后應該交給尚書省執行,故②錯誤。因此,D項正確。
命題點4 賦稅制度
4.[2023.6浙江,6分](節選)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魏晉有戶調之制,北朝因之,及唐而有租庸調之名。租者田租,即今之田賦;庸者力役,若不役,出絹而當庸直;調則戶稅,各隨鄉土所出,歲輸絹綾綿,其無蠶桑之處,則輸布麻。惟田賦不計畝而計丁或戶,則與均田制度相輔而行,蓋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均田制度以戶籍為本,籍既失實,欲不廢而不能矣。逮唐之中葉,均田制度壞,租庸調亦不能復行,改為兩稅法矣。
——摘編自萬國鼎《中國田制史》
(1)根據材料一,結合所學,扼要說明唐代戶籍制度、均田制、租庸調制三者之間的相互關系,簡析租庸調制“不能復行,改為兩稅法”的原因。(6分)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解題思路如下表所示:
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及所學知識 關系
“均田制度以戶籍為本” 戶籍制度是均田制的基礎(或均田制以戶籍制度為本)。
“蓋必人皆授田,始可按丁征租也” 戶籍制度是租庸調制實施的依據。
“惟田賦不計畝而計丁或戶,則與均田制度相輔而行” 均田制是租庸調制的基礎。
第二小問解題思路如下表所示:
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及所學知識 原因
“均田制度以戶籍為本,籍既失實,欲不廢而不能矣……均田制度壞……改為兩稅法矣” 戶籍制度、均田制遭到破壞。
所學知識 土地兼并;政府財政收入銳減;兩稅法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
答案 (1)關系:戶籍制度是均田制的基礎(或均田制以戶籍制度為本),戶籍制度是租庸調制實施的依據,均田制是租庸調制的基礎。(3分)原因:土地兼并;戶籍制度、均田制遭到破壞,政府財政收入銳減;兩稅法擴大收稅對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3分,答出3點即可)
習題演練
1.[2023海南模擬]大運河打通了南北諸河流的聯系,將揚州和全國連接成一體,揚州自此成為東南地區的交通樞紐,至中、晚唐時期,成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會;而運河最南端的余杭,在大運河的影響下,也從一個邊境前哨地一躍而成為繁榮的商業城市。材料反映出大運河的開通( B )
A.改變了南北經濟格局
B.促進了沿岸城市的發展
C.加快了隋朝統一進程
D.加強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解析 根據材料“揚州自此成為東南地區的交通樞紐……成為‘雄富冠天下’的一方都會”“而運河最南端的余杭……一躍而成為繁榮的商業城市”可知,大運河開通后揚州和杭州成為繁榮的商業城市,揚州和杭州都處于運河沿岸,反映出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沿岸城市的發展,B項正確。
2.[2024云南師大附中月考]貞觀二年,公卿奏請陛下“營一閣以居之”,太宗以“靡費良多”拒絕;太宗下詔曰:“按部之嘉名,參建侯之舊制……分土之實存焉。”正式實施宗室刺史制度(皇子等皇室成員任州刺史);又實行“輕徭薄賦”政策和靈活土地法令,鼓勵農業發展。這些做法出現的歷史背景是( A )
A.隋末戰爭造成社會動蕩
B.藩鎮割據威脅中央集權
C.“仁政”思想的影響擴大
D.長期動亂阻礙農業生產
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唐朝建立之初,社會動蕩,經濟亟待恢復,所以唐太宗在執政中注重輕徭薄賦,減少財政支出,注重農業生產的恢復等,故選A項;唐朝中后期經歷安史之亂后,才出現藩鎮割據威脅中央集權的現象,排除B項;“宗室刺史制度”與“仁政”思想關系不大,排除C項;“長期動亂阻礙農業生產”表述不全面,排除D項。
3.[情境創新/2024河北月考]下表所示為唐太宗時期與周邊少數民族的和親情況。這可用于說明唐太宗( C )
時間 和親對象 宗室女子
貞觀初年 東突厥貴族阿史那忠 定襄縣主
貞觀六年(632年) 鐵勒別部酋長契苾何力 臨洮縣主
貞觀十年(636年) 吐谷渾可汗諾曷缽 弘化公主
貞觀十四年(640年) 吐蕃贊普松贊干布 文成公主
貞觀十六年(642年) 薛延陀真珠毗伽可汗 新興公主
(注:“縣主”亦稱“縣公主”,東漢時為皇帝之女的封號,隋唐時部分王女亦有此封號)
A.最終平息邊疆地區紛爭
B.在外交立場上相對軟弱
C.注重籠絡少數民族上層
D.受到草原各族人民擁戴
解析 據材料內容可知,在唐太宗統治時期,其和親的對象主要是周邊少數民族上層,據此可知,唐太宗比較注重籠絡少數民族上層,故選C項;唐政府的和親政策并沒有完全平息邊疆地區的紛爭,排除A項;唐朝的和親政策在于籠絡周邊少數民族,以鞏固邊疆統治,并不是中原王朝外交軟弱的表現,排除B項;材料并沒有涉及草原各族人民對唐太宗的態度,排除D項。
4.[2024山東聊城階段測試]唐初,藩鎮節度使掌管所屬地區軍隊,朝廷另外委派按察、安撫、度支、營田、轉運各使管理其他事務;玄宗時,按察、安撫、度支、營田、轉運各使,都由節度使兼任。據此分析,這一變化 ( D )
A.緩解了冗官現象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減輕了邊防壓力
D.加劇了外重內輕局面
解析 據材料可知,唐初藩鎮節度使掌管所屬地區軍隊,唐玄宗時按察、安撫、度支、營田、轉運各使,都由節度使兼任,致使節度使增加了監察權和財權,權力大增,加劇了外重內輕局面,D項正確。
5.[2023廣州調研]東漢時期,察舉制逐漸形成了由本鄉名士主導的鄉閭品評傳統。至曹魏時,中正(品評官)由朝廷政府委任,私人品評變為官家品評。由此變化可知,曹魏時期的九品中正制( D )
A.與東漢察舉制一脈相承
B.以門第為品評標準
C.加強了地方門閥的勢力
D.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解析 據材料“察舉制……由本鄉名士主導……至曹魏時……私人品評變為官家品評”可知,自東漢至曹魏,官員推舉逐漸從依賴本鄉名士轉為依賴朝廷,選官權逐漸收歸中央,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故選D項;由東漢到曹魏,選官制度變化明顯,存在差別而非一脈相承,排除A項;九品中正制起初重視家世、道德和才能,后期逐漸更看重家世,但材料并沒有明確具體的選拔依據,排除B項;從西晉時期開始,隨著選拔依據強調對家世的看重,九品中正制逐漸成為維護門閥士族特權的工具,排除C項。
6.[2024湘豫聯考]武則天當政時期,科舉制成為進入官場的重要方式,通過科舉擔任宰相的人數,占到宰相隊伍人數的35%。這體現了科舉制( C )
A.使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過渡
B.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C.打破世家大族壟斷相權局面
D.推動了酷吏集團發展
解析 由材料可知,武則天時期,通過科舉擔任宰相的人數所占比例增大,這削弱了魏晉南北朝以來世家大族壟斷相權的局面,故選C項;貴族政治向官僚政治過渡開始于春秋戰國時期,排除A項;材料強調的是科舉出身的宰相人數所占比例增大,這屬于中央官制,和加強中央集權沒有關系,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酷吏集團,排除D項。
7.[2024重慶七校開學考]唐初的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中書取旨,門下封駁,尚書奉而行之”的中央行政體制;貞觀年間,唐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長官合署辦公,是謂政事堂”,從而形成“三省長官合議政事,尚書奉而行之”的中央行政體制新形式。這體現了政事堂的設置( D )
A.強化了三省之間的制衡
B.保證了國家的科學決策
C.縮小了尚書省長官職權
D.提高了國家治理的效率
解析 根據材料“乃令‘三省長官合署辦公,是謂政事堂’,從而形成‘三省長官合議政事,尚書奉而行之’的中央行政體制新形式”可知,唐太宗時期,為了避免三省之間推諉,設置政事堂,三省長官合署辦公,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D項正確;政事堂的設置強化了三省之間的配合,而非制衡,排除A項;“保證了”說法絕對,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尚書省的職權變化,排除C項。
8.[回歸教材/2024浙江調研]下圖為唐朝“懷集庸調”銀餅,其銘文為“懷集縣開十(開元十年)庸調銀十兩,專當官令王文樂、典陳友、匠高童”。這是嶺南道廣州懷集百姓所納庸調在上繳朝廷時由地方官府折納的銀餅。據此可知,唐代( C )
A.嶺南地區已經實現賦役征銀
B.沒有嚴格地實行納絹布代替徭役
C.嶺南地區出現以銀代賦
D.國家財賦的供應須仰仗東南地區
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庸指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納絹或布代役,材料表明政府允許以銀代賦,故選C項;“已經實現賦役征銀”以偏概全,排除A項;根據材料信息無法判定嶺南地區執行賦稅制度的情況,排除B項;材料中沒有關于各地財賦的對比,無法確定是否仰仗東南地區,排除D項。
9.[2024河南調研]兩稅法將戶稅按戶等高低征錢,形成“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的納稅原則。這一做法( A )
A.減輕了百姓的賦役負擔
B.加強了對百姓的人身控制
C.破除了森嚴的等級制度
D.推動了社會關系的平等化
解析 根據材料“形成‘人無丁中,以貧富為差’的納稅原則”可知,兩稅法按資產多寡納稅,促使我國古代賦役制度由人頭稅逐漸向資產稅轉化,減輕了下層民眾的賦役負擔,A項正確;按資產多寡納稅放松了對百姓的人身控制,排除B項;稅收標準變化沒有破除森嚴的等級制度,排除C項;唐朝時期仍然處于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階段,排除D項。
10.[2024江西聯考]從貞觀至開元的一個多世紀里,定居西域的康氏,其墓志銘書寫內容發生了明顯變化:郡望從康國改為內地,埋葬地點亦由臨近康國之隴右(如武威)改為中原(如洛陽),而且悄然奉周朝康叔為其得姓始祖。這種變化( B )
A.緣于邊疆民族不斷內遷
B.反映了族群認同的加強
C.緩和了民族之間的矛盾
D.體現了唐朝疆域的擴展
解析 據材料可知,康氏墓志銘中郡望、埋葬地點和認同始祖的變化都與華夏族緊密相連,反映了西域的康氏對華夏族的認同,即族群認同加強,故選B項;材料反映了西域康氏墓志銘書寫內容的變化,并非康氏一族定居地點的變化,排除A項;材料中只是西域康氏墓志銘內容的變化,無法推出緩和了民族矛盾,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唐朝政府對西域的管轄,體現不出疆域的擴展,排除D項。
11.[角度創新/2024重慶南開中學質檢]唐《通典》中記載:“隋氏罷中正,舉選不本鄉曲,故里閭無豪族,井邑無衣冠,人不土著,萃處京畿。”白居易在為崔玄亮所作的墓志銘中也指出:“自天寶以還,山東士人皆改葬兩京,利于便近。”這表明當時( B )
A.城市與鄉村的文化差距日益擴大
B.選舉體制變革推動士族的中央化
C.地方人才跨區流動機制逐漸改善
D.經濟重心變動影響人口遷移方向
解析 據材料可知,隋朝取消九品中正制,改行科舉制后,大批舉子和待選官吏從全國各地赴京應舉參選,加之長安、洛陽兩都政治和文化中心的地位不斷強化,各地士族不斷向兩京遷移,推動了士族的中央化,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士族向兩京地區集中,得不出城鄉文化差距擴大的相關信息,A項錯誤;由材料得不出地方人才跨區流動機制的逐漸完善,C項錯誤;材料中士族向兩京地區集中是受選舉體制變革的影響,與經濟重心變動無關,D項錯誤。
12.[情境創新/2023廣東六校聯考]唐初,三省宰相幾乎都是兼職,一般是“午前決朝政,午后決省事”,且每天上午政事堂宰相辦公會議結束后,皇帝都要“出內廚食以賜宰相,饌可食十數人”,以慰勞忙碌了一上午的宰相們,從而形成了宰相會食(有如工作午餐)之制。據此推斷,宰相“會食”制( B )
A.旨在提高宰相辦公效率
B.利于協調三省宰相關系
C.強化了君主對宰相控制
D.便于皇帝詔令順利執行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由于“午前決朝政”,三省長官可能會在某些問題上意見不一,通過“會食”,改善宰相因工作上的不同意見的僵化關系,利于協調三省宰相關系,B項正確;宰相“會食”屬于下班時間,與辦公效率無關,排除A項;宰相僅僅是“會食”,不可能強化君主對宰相的控制,排除C項;宰相“會食”僅僅屬于工作餐,不會對皇帝詔令造成影響,排除D項。
13.[角度創新/2023湖南岳陽模擬]兩稅法實行以前,唐代賦稅征收以“丁身為本”,全國各州府稅率基本一致。兩稅法實行以后,其稅額按照各州府“據舊征稅數”的原則攤派給當地民戶,各州府稅率差異較大。據此推知,兩稅法的實施客觀上( C )
A.加重了民眾的經濟負擔
B.緩解了政府的財政困難
C.加速了社會人口的流動
D.抑制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解析 兩稅法實施后,各州府稅率不一,差距較大,這在客觀上會導致稅率較高的州府地區的人去往稅率較低的州府,從而加速各州府之間的人口流動,C項正確;兩稅法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低收入者的經濟負擔,排除A項;從材料看,兩稅法實施后的稅額是“據舊征稅數”征收,總稅額變化不大,排除B項;兩稅法有利于人口流動,有利于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排除D項。
1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中唐賢相陸贄的官場沉浮
  陸贄(754—805),唐朝中期著名政治家、文學家、政論家。
  ●寒門少年始及第
  陸贄出身于魏晉之際興盛的江南望族吳郡陸氏。但至陸贄出生前,家門已衰。其父早逝,幼年受母親韋氏教導,學習頗為勤苦。十八歲即中進士,又應博學鴻詞科考試得高第,授華州鄭縣縣尉。
  ●才俊青年得拜相
  唐德宗即位后,任命陸贄為翰林學士。德宗甚為倚重陸贄,命其參贊機要事務,時人稱他為“內相”,此時陸贄儼然已躋身于中樞機構。陸贄竭忠盡心,于792年得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正式出任宰相。
  ●救時賢相憂新法
  安史之亂后社會矛盾不斷加深,唐朝統治面臨崩潰。陸贄自許“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意圖使唐朝重回興盛。他為唐廷出了許多善策,其上奏的《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有多處對更替中的賦稅制度提出了憂慮。
  ●中年沉浮別帝都
  陸贄剛直不阿,嚴于律己,敢于矯正人君的過失,此漸為德宗所不悅,再加上奸佞讒言,陸贄任相兩年后被罷免,后又被遠貶忠州,十年后卒于貶所。后人為之不平道:“贄不負德宗,而德宗負贄。”
  以“陸贄官場沉浮透視唐代政治制度”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
解析 陸贄的人生經歷是時代背景的映射,可根據材料“十八歲即中進士,又應博學鴻詞科考試得高第”“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正式出任宰相”“《均節賦稅恤百姓六條》有多處對更替中的賦稅制度提出了憂慮”等信息并結合所學知識從唐代選官制度、中樞制度、賦稅制度等方面入手作答。
答案 陸贄官場沉浮透視唐代政治制度
  魏晉時期的九品中正制發展到后期弊端顯露,已不能滿足朝廷對政治人才的需求。隋唐時期,科舉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成為主流選官制度。陸贄少年及第,即反映了唐代科舉制度成為寒門子弟入仕的上升通道。陸贄青年時期拜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正式出任宰相,這是唐代中樞制度調整的反映。唐代中樞實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長官皆為宰相,皇帝也常給品位較低的官員以“同平章事”等名號,執行相職。唐中期以后,土地兼并日益嚴重,隨著均田制的瓦解,租庸調制也難以為繼,朝廷被迫實行兩稅法,盡管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廣大貧苦百姓的稅收負擔,增加了財政收入,但存在長期不調整戶等、不能貫徹貧富分等負擔的原則等弊病,陸贄對新賦稅制度提出“憂慮”即反映了他對兩稅法的思考。陸贄官場的沉浮歷程折射了唐代政治變革之路,封建專制之下個人命運系于封建統治者的意志。(14分)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義
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一多民族封建國家的發展之三國至隋唐的文化
知識點講解
知識點一 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
1.發展過程
漢武帝時期 儒學[1] 正統地位 確立后呈現繁盛之勢。
魏晉南北朝時期 ①道教在民間廣泛傳播,并受到儒學的影響,主張“[2] 貴儒 ”和“[3] 尊道 ”。 ②佛教在中國盛行,吸收儒、道思想,漸趨本土化。 ③儒學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發展。
隋朝 儒學家提出儒、佛、道“[4] 三教合歸儒 ”,主張以儒學為主,調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
唐朝 ①奉行[5] 三教并行 政策,道教最受尊崇。 ②武則天時,佛教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禪宗對后世影響最大。
2.反佛斗爭
(1)原因:佛教盛行,廣修寺廟,耗費大量錢財,很多勞動力不事生產,嚴重影響到政府財政收入。
(2)表現:南朝無神論思想家范縝提出人的精神和肉體是統一的,對佛教進行抨擊。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統治者幾度滅佛。
(3)影響:佛教文化遭受損失,但佛教的發展并未從根本上受到遏制。
3.復興儒學
(1)原因:佛教和道教的發展使儒學的正統地位受到挑戰。
(2)內容:韓愈率先提出復興儒學,用儒家的天命論和封建綱常來反對佛教的觀點,鞏固儒學主流思想的統治地位。
             儒、道、佛融合的特點
(1)儒學地位:儒學始終在中國封建社會占據主導地位。
(2)儒佛關系:佛教的發展經歷了從魏晉南北朝時期對儒學的屈從到隋唐時期取得堅實的理論基礎,形成獨立的宗派體系。
(3)道佛關系:從魏晉南北朝時期道佛互用轉為隋唐時期道佛爭寵,并最終形成儒、佛、道交融現象,孕育出南宋以后的官方正統哲學——理學。
知識點二 文學藝術
1.文學
(1)魏晉南北朝時期:從東漢末年開始,出現了以曹操父子為代表的[6] 建安文學 、東晉陶淵明的[7] 田園詩 、南朝駢文、南北朝民歌等文學形式。
(2)唐代:詩歌創作進入黃金時代,李白、杜甫分別被譽為“詩仙”和“詩圣”。
2.藝術
書法 東漢末年 書法成為一種藝術。
魏晉南北朝 王羲之博采眾長,諸體兼精,世稱“書圣”。
隋唐 [8] 顏真卿 的顏體和柳公權的柳體最為有名。
繪畫 魏晉南北朝 顧愷之提出“以形寫神”,代表作為《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
隋唐 唐朝的吳道子被尊為“畫圣”。
石窟 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等。
          唐朝社會變遷對唐詩風格的影響
  盛唐時,詩風開朗奔放,剛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國力強盛、文化開放的社會景象。中唐時,詩風平實淺近,諷喻詩作涌現,反映了唐朝的社會弊端日益暴露。晚唐時,詩風凝重沉郁,反映了唐朝日漸衰落的社會景象。
知識點三 科技
1.魏晉南北朝時期
代表人物 成就
數學 南朝祖沖之 精確算出圓周率在3.141 592 6—3.141 592 7之間。
農學 北朝賈思勰 《[9] 《齊民要術》 》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
地理學 西晉裴秀 繪制出《[10] 《禹貢地域圖》 》,并提出繪制地圖的方法。
2.隋唐時期
領域 成就
建筑 隋朝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建造的[11] 趙州橋 ,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石拱橋。
印刷 唐朝已經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經、日歷和書籍。
火藥 唐中期的書籍記載了火藥的配方。唐末,火藥開始用于戰爭,火箭是最早的火藥武器。
天文 唐朝天文學家[12] 僧一行 ,測算出了地球子午線長度。
醫學 ①唐朝孫思邈完成了醫學名著《千金方》,它全面總結了歷代和當時的醫藥學成果。 ②唐高宗時編修的《[13] 唐本草 》,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頒行的藥典。
知識點四 中外文化交流
1.佛教
佛教東傳 高僧來華 從東漢到北朝,陸續有中亞、天竺的高僧來華,將大批佛經翻譯成漢文。
西行取經 東晉[14] 法顯 從長安出發,經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經典。
唐朝高僧[15] 玄奘 在貞觀初年西行天竺取經。
佛教外傳 鑒真東渡 唐朝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傳授佛法。
學問僧來華 日本、新羅等國家常常派學問僧來長安求法。
2.其他
(1)唐都城長安成為國際大都會。
(2)日本、新羅兩國向唐朝派遣了許多使節和留學生。
(3)唐朝后期,不少西亞商人在廣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
情境1 佛教的發展趨勢
  敦煌85窟壁畫(如圖),規劃為方格狀的一個個坊,令人想起唐朝長安城的布局。這表明唐朝佛教怎樣的發展趨勢?
答案 佛教在中國傳播過程中,日漸本土化。
情境2 儒學信仰危機
  漢代,公卿大夫靡不“窮經”,魏正始以后卻是“公卿士庶,罕通經業”。阮籍、鮑敬言甚至言稱無君無臣,天下太平。南朝官員王琨還曾因遵循“男女無親授”的規則而遭眾人“嗤笑”。
  材料反映了從漢代至南朝,儒家傳統思想的地位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答案 儒家傳統思想受到了質疑和挑戰,儒學面臨著信仰危機。
易錯
“三教合歸儒”和“三教并行”
“三教合歸儒”不是要求三教合為一教,而是以儒學為主,調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論;“三教并行”即主張尊道、禮佛、崇儒。
圖解歷史
書體演變及其特點
情境3 《虢國夫人游春圖》(局部)
  上圖為唐代畫家張萱的畫作《虢國夫人游春圖》(局部)。該畫描繪了天寶十一年(752年)楊玉環的三姐虢國夫人及其眷從盛裝出游的情景。該作品體現了唐代怎樣的時代特征?
答案 唐代的社會風氣較為開放。
情境4 古代農學的特點
  《齊民要術》中提到,“任情返道,勞而無獲”“凡栽一切樹木,欲記其陰陽,不令轉易”“陰陽易位則難生”。
材料反映出中國古代農學怎樣的特點?
答案 中國古代農學中蘊含著哲學思想。
探究點演練及歸納總結
探究1 魏晉至隋唐儒學、道教與佛教的發展
材料一 到東漢末年及魏晉時代,國內大亂,人們生活痛苦,精神上也缺乏寄托;而當時作為中國傳統思想的儒學,久已變成沒有靈魂的空架,因此佛教乘虛進入中國思想界。……道教雖然相信神鬼……但道士的業務,諸如祈雨、治病……都是為人生解決問題;其主要理論,亦是在教如何養生。
——摘編自傅樂成主編《中國通史》
材料二 唐代實行三教并行政策,主要從政治需要出發。統治者利用儒家君臣父子之義來鞏固統治,也要用佛道來安定社會、緩和矛盾。
——摘編自馬克垚主編《世界文明史》
材料 主旨 材料一介紹了佛教的傳入及道教的主要理論。 材料二指出了唐代實行三教并行政策的原因。
思考:根據材料一、二及所學知識,指出佛教、道教在東漢之后獲得發展的原因。
試答:  魏晉時期政權更迭,社會動蕩,人們缺乏精神寄托;儒學自身存在缺陷;佛教和道教注重解決人生的現實問題,關注人的精神需求;統治者借助佛教、道教鞏固自身統治等。 
歷史解釋——魏晉至隋唐佛教、道教盛行的原因及影響
原因 魏晉 時期 ①當時王朝更迭頻繁,社會動蕩不安,人們紛紛尋求精神上的寄托,易于接受宗教學說。 ②統治者的提倡與支持。他們大力提倡佛教和道教以維護統治。
隋唐 時期 ①國家統一,經濟發達,文化交流頻繁。 ②統治者采取了開明的宗教政策。 ③佛教的世俗化進程加快。 ④印刷術、造紙術的應用大大推動了佛道思想的傳播。
影響 經濟 寺院經濟發展,侵犯世俗地主的利益,影響國家的財政收入和兵源。
政治 干擾國家機器的正常運轉。
思想 沖擊了儒學的主流和統治地位。
藝術 對繪畫和雕塑藝術產生了重要影響。
歷史解釋——唐代儒學復興的歷史影響
(1)韓愈對佛教進行了批判,他提出以“仁、義”為儒學之“道”的內容,以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孟為儒家的傳授譜系,并且自己以繼道統自任,開儒學講“道統”之先河,所有這些都啟發后來的儒者產生一種復興儒學的意識。
(2)柳宗元以“陰陽元氣”為“天道”,以“仁、義”為“人道”,并由此構筑了一個以“道”為核心范疇的合天地自然、社會倫理一體化的理論體系,實開宋明理學之端緒。
(3)韓愈、柳宗元等人企圖建立一個能融會“百家之學”的學說來取代佛、道,為宋代理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歷史解釋——隋唐學術發展的特點
(1)傳承性
①承前——對秦漢以來學術思想的繼承和發展
A.佛教:魏晉南北朝的佛教深受玄學影響,形成“義有己見、學有專攻”的現象,這些理論是隋唐佛教宗派建立的基礎。
B.儒學:王通、韓愈等儒學家提出儒學發展的“道統”,將自己定位為儒學的繼承者;隋唐經學基本上是漢儒的路數,是對漢儒注釋的再注釋,這就決定了隋唐經學的格局。
②啟后——對后世學術的影響
A.佛教:隋唐佛教中,禪宗一枝獨秀,形成五家七宗,幾乎成為后世佛教的代名詞;隋唐佛教對朝鮮、日本等周邊國家也產生了巨大影響。
B.儒學:韓愈、李翱注重的心性問題被宋儒予以發展;他們重視的原典也在宋代被收入《四書》;隋唐經學對后世特別是清代經學有重要影響。
(2)開創性
①佛教
A.基本完成本土化。隋唐以前,佛教的傳播基本屬于對印度佛教義理和經典的介紹;隋唐時期,僧侶對佛教義理理解的深入使佛教逐漸脫離印度佛教發展的軌跡,成為一門完全獨立的學術。
B.完成倫理化。中國文化屬于以倫理為核心的文化類型,佛教是關于人生的宗教,本身就包含著極濃厚的倫理色彩,它在中國傳播、發展,又積極吸收中國本土固有的倫理文化,帶上了鮮明的中國特點。
②儒學
A.人性問題上對性情關系的探討。韓愈、李翱提出性善情惡,將善惡的矛盾歸結為人本身內在的性與情之間的矛盾,后來宋明理學的人性二元論就沿著這一思路向前發展。
B.關于道統的觀念。前代儒者沒有提出道統的概念,但有法先王的傳統,隋唐儒者在佛教法統觀念的啟發下提出道統的觀念,其力圖總結出儒學的基本精神。
(3)開放性
隋唐儒、釋、道并立的學術格局造就了兼收并蓄的學術風格,使得各家在相互辯難中能夠相互吸取、博采眾長,促進了學術的整體發展。
①儒家思想始終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自從西漢尊崇儒術,儒家就以其根源于自然經濟和宗法血緣的道德觀念提出了中國傳統文化最基本的價值觀念和精神追求。
②道家有感于儒家過于強調整體利益至上,而使個體喪失獨立性,提倡返璞歸真、自然無為,以保持個體自立,實現精神自由,這一理論成為儒家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的重要補充。
③佛教在其本土化過程中吸收了儒家倫理思想的基本內容,又影響了儒家學說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它以宗教的特有形式對儒家道德觀念進行了強化,使儒家的道德觀念得到更好的說明。
探究2 隋唐時期中外文化的交流
材料 隋唐是中華對外交流的高潮時期,這一時期的對外交流在深度和廣度上遠遠超過了前代。經由魏晉南北朝民族大交融與文化的碰撞,中華文明展現出豐富多彩的雄姿。隋唐統一之后,匯聚南北內外多種文化,融合創新。周邊各國以中華文明為榜樣,向隋唐派遣使者和留學生,積極學習并吸收中華文明的成果。中華典章制度、思想文學、生活方式和觀念形態深刻滲入日本、朝鮮和越南,最終以中華文明為基礎、以漢字為表征形成了東亞文化圈。該文化圈又因漢字所承載的中華文明,也被稱為“中華文化圈”。
——摘編自袁行霈等主編《中華文明史》
材料主旨 材料介紹了“中華文化圈”的形成。
思考: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隋唐“中華文化圈”形成的主要原因。
試答:  魏晉南北朝以來的民族交融與文化交流;統治階層開放包容的文化政策;隋唐時期的制度創新與思想傳承;隋唐統一局面的形成;中華文化長期以來占據世界領先地位。 
歷史解釋——魏晉至隋唐時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點
(1)交流交往范圍廣泛,且有連續性。
(2)交往領域全面,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等方面。
(3)交往渠道眾多,主要以貿易和佛教為紐帶。
(4)在交往過程中,中華文化圈形成。唐朝成為周邊國家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并對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歷史解釋——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繁榮的原因
政治 國家安定統一和軍事力量強大為文化交流提供安全保證。
經濟 唐朝生產工具進步,農牧業高度繁榮為貿易發展創造條件。
管理 唐朝設置管理對外事務的機構鴻臚寺等。
思想 唐朝形成了“兼容并包”的文化特征,有利于文明之間的交流。
交通 便利的交通工具及國家的配套設施,為中外交流提供保障。
歷史解釋——唐朝時期中國文化對周邊國家的影響
(1)文字方面:日本文字的創制受到了漢字的影響,漢字在朝鮮廣泛使用。
(2)思想方面:佛教經中國傳入朝鮮和日本。中國的儒學也傳入朝鮮、日本,對其社會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3)社會習俗方面:朝鮮婦女的發式多模仿唐朝,日本的和服深受唐朝服飾影響。
(4)城市與建筑方面:日本飛鳥、奈良時代的都城藤原京、平城京都是模仿隋唐的長安、洛陽建筑起來的;日本寺院建筑也往往模仿唐朝,如唐招提寺是由
鑒真大師及其弟子在日本奈良依據唐朝寺院的風格式樣建造的。
歷史解釋——隋唐文化繁榮的特點
(1)輝煌燦爛,世界領先。隋唐時期已有了雕版印刷術和火藥;僧一行測量出了地球子午線長度;《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國家頒行的藥典。
(2)博大精深,全面繁榮。隋唐文化在科技、宗教、哲學、史學、教育、文學、藝術等方面全面繁榮,尤其是唐詩,使中國詩歌創作進入黃金時代。
(3)兼收并蓄,充滿活力。內外交通發達,國內外各族交往密切,在文化上互相交流、交融,為中華文化增添了多民族色彩。中國與亞洲、歐洲及非洲都有較多往來。文化上得以吸收外來優秀成分,比較突出表現在宗教和藝術方面。
(4)澤被東西,影響深遠。隋唐時期中華文化影響力大,促進了亞洲和世界的文明進步。
唯物史觀——魏晉至隋唐時期文藝成就達到高峰的原因
(1)經濟的發展與繁榮為文藝成就達到高峰提供了物質基礎。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經濟繼續發展,江南得到開發。隋唐時期,大運河溝通南北,社會經濟繁榮。
(2)選官制度的發展與官僚政治的成熟,為文藝成就達到高峰提供了人才基礎。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的科舉制,促進了官僚政治的發展成熟,官僚成為文學藝術創作的最主要的群體,這促進了文學藝術的發展。
(3)安定的社會環境為文藝成就達到高峰提供了社會條件。魏晉南北朝時期南方相對安定,隋唐統一后政治的穩定,帶來了社會的安定。
(4)民族交融及開放包容的外交政策,為文藝成就達到高峰提供了多元的文化基因。魏晉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印度、中亞文化傳入,深刻影響了中國文化。
命題點習題講解
命題點1 三國至隋唐儒學的發展
1.[2023北京,6分](節選)南學與北學
南北朝時期,儒學有南學與北學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風,注重探尋玄學義理;北學嚴守漢儒傳統,注重名物訓詁。
南、北儒士研習經書,偏重不同的注本(對儒家經典的注釋本)。以《左傳》為例,南朝流行“杜預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靈恩常引用“服虔注本”來詰難“杜預注本”,引領論辯之風。北魏有名儒“兼讀杜、服,隱括(修訂)兩家,異同悉舉”。這一時期,南北政權常互派使節,他們也往往借機相互考校儒學。
隋滅陳后,將大量士人遷至北方。隋煬帝大舉征召儒生,“使相與講論得失于東都(洛陽)之下”,勝出者多為南方儒士。其后他們大多在北方活動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負典籍,云會京師”。唐太宗下詔統一五經文本和注釋。孔穎達兼采南北,撰成《五經正義》,高宗時頒行全國,成為官方經學定本。
(2)概述南北朝至隋唐時期儒學走向統一的過程及意義。(6分)
解析 第(2)問,第一小問回答儒學走向統一的過程時,要分不同階段,可以從南北朝時期、隋朝時期、唐朝時期入手分析。第二小問可從統一思想與政治統治之間的關系入手。
答案 (2)過程:南北朝時期,南學、北學互相學習、借鑒;隋朝,南方儒士多在北方活動,南學、北學進一步融合;唐朝時期,國家統一了儒學經典和注釋,儒學再次實現統一。意義:統一了經學,實質上也是統一了學術思想,統一了教育方針,在意識形態領域有利于唐朝政府的統治。(6分)
命題變式
2.[2023重慶八中模擬]南朝梁武帝篤信佛教,以至有“皇帝菩薩”之稱,但他卻絕不敢忘記“事衣冠禮樂”。他多次舍身出家,同時又立孔廟,置五經博士,并自編了《周易講義》《中庸講疏》。這表明當時 ( C )
A.儒佛共同維護傳統倫理
B.儒佛思想上逐漸合流
C.儒學居于政治優勢地位
D.統治者實行外佛內儒
解析 據材料“事衣冠禮樂”“又立孔廟,置五經博士,并自編了《周易講義》《中庸講疏》”可知,梁武帝依然將儒學作為治國的主要依據,故選C項;材料沒有體現儒佛共同維護傳統倫理,排除A項;材料沒有體現儒佛關系的變化趨勢,排除B項;根據材料可知,當時治國仍踐行儒家思想,排除D項。
命題點2 三國至隋唐的文學藝術
3.[2022江蘇]唐人崇尚“晉賢真跡”,爭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為代表的江左書法風格,進士及第后在雁塔題名的字跡被認為皆有“江左遺風”。這主要反映出,唐代( D )
A.江南文化成為主流
B.科舉推動行書步入盛世
C.市民文化需求強烈
D.書法藝術吸納六朝元素
解析 根據材料“唐人……爭相效仿以王羲之父子為代表的江左書法風格”可知,唐朝在書法上受到南方書法的影響比較深,這可以反映出唐代書法藝術吸納六朝元素,D項正確;雖然唐代書法受南方文化的影響,但不能說江南文化成為主流,排除A項;材料不能反映科舉對行書的推動,排除B項;江左書法風格多是士人追求,與市民文化不符,排除C項。
命題變式
4.[2020江蘇]有學者認為,如果說安史之亂以前,唐詩以豪放、浪漫色彩引人注目,那么安史之亂以后,則代之以沉郁悲壯的情調了。對這一評論理解正確的是( A )
A.社會變遷影響唐詩創作
B.盛唐氣象推動唐詩演變
C.唐詩全景再現社會真實
D.安史之亂導致唐詩衰微
解析 安史之亂以前唐朝處于輝煌鼎盛時期,此時的唐詩表現出豪放、浪漫色彩和宏大氣魄。安史之亂后,唐朝社會動蕩不安,唐詩情調走向沉郁悲壯。由此可知,社會變遷影響唐詩的創作,A項正確;盛唐氣象使唐詩具有豪放、浪漫色彩,沉郁悲壯與盛唐氣象無關,排除B項;唐詩屬于文學創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會真實,但無法全景再現社會真實,排除C項;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使唐詩風格發生轉變,但沒有導致唐詩衰微,排除D項。
命題點1 三國至隋唐儒學的發展
1.[2021湖北]唐代杜佑《通典》稱:“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該書內容分為食貨、選舉、職官、禮、樂、兵、刑、州郡、邊防九門,其中“禮門”占全書篇幅的一半。從內容上看,杜佑修撰《通典》特別強調( C )
A.道家的無為而治    B.史學的通古貫今
C.儒家的倫理綱常    D.理學的格物致知
解析 根據“理(治)道之先,在乎行教化”以及“禮門”占《通典》全書篇幅的一半可知,杜佑修撰《通典》特別強調儒家的倫理綱常,故C項正確。
2.[2023北京,4分](節選)南學與北學
南北朝時期,儒學有南學與北學之分。“南北所治,章句好尚,互有不同”。南方儒士大多濡染玄風,注重探尋玄學義理;北學嚴守漢儒傳統,注重名物訓詁。
南、北儒士研習經書,偏重不同的注本(對儒家經典的注釋本)。以《左傳》為例,南朝流行“杜預注本”,北朝流行“服虔注本”。然而,南梁崔靈恩常引用“服虔注本”來詰難“杜預注本”,引領論辯之風。北魏有名儒“兼讀杜、服,隱括(修訂)兩家,異同悉舉”。這一時期,南北政權常互派使節,他們也往往借機相互考校儒學。
隋滅陳后,將大量士人遷至北方。隋煬帝大舉征召儒生,“使相與講論得失于東都(洛陽)之下”,勝出者多為南方儒士。其后他們大多在北方活動和授徒。唐初,“四方儒士,多抱負典籍,云會京師”。唐太宗下詔統一五經文本和注釋。孔穎達兼采南北,撰成《五經正義》,高宗時頒行全國,成為官方經學定本。
(1)指出南北朝時期南學與北學分立的時代背景。(4分)
解析 第(1)問,回答時代背景時,注意從不同角度入手分析,如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另外還要注意,這些史實要和南學與北學分立構成因果關系。
答案 (1)時代背景:南北朝時期,國家分裂;南方經濟有了明顯發展;東漢末年以來,大量士人逃到南方,儒家思想在南方得到傳播;南北朝時期,儒、佛、道思想都得以傳播,并出現融合趨勢。(4分)
命題點2 三國至隋唐的文學藝術
3.[2023遼寧]唐代張彥遠的《歷代名畫記》收錄兩漢及以前畫家16人,收錄魏晉南北朝時期畫家128人,其中包括顧愷之、張僧繇等杰出畫家。這一變化發生的原因有( A )
①紙張的普遍使用 ②門閥士族的推動
③北人的大量南遷 ④儒家思想的影響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 
① 西漢時期發明了造紙術,東漢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到魏晉南北朝時期,紙張已經得到廣泛使用,為繪畫藝術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 √ 故 選 A 項
② 魏晉南北朝時期,門閥士族得以發展,這一時期文學藝術的發展與門閥士族的推動直接相關。 √
③ 北人南遷促進了民族交融,有利于南方繪畫藝術的發展,但材料強調的是整個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藝術發展的原因,而非某一地區繪畫藝術發展的原因。 ×
④ 漢武帝時期儒學確立正統地位,魏晉至隋唐時期,佛教、道教在中國盛行,且唐朝統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唐代《歷代名畫記》收錄的兩漢及以前的畫家人數少,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畫家人數多,其中顧愷之、張僧繇是道釋畫的代表人物。綜上分析可知,材料中變化發生的原因之一應是佛教、道教在中國的發展,而不是儒家思想的影響。 ×
4.[2021天津]魏晉時期,一批書法家的書法藝術各具特色,如鐘繇“每點多異”、王羲之“萬字不同”,表明書法藝術的發展從自發進入自覺階段。這一轉折所依托的條件是( D )
A.書法實用性加強  B.書法流派的統一
C.竹簡木牘的應用  D.紙張使用的推廣
解析 據材料信息及所學可知,紙張使用的推廣為書法藝術發展到自覺階段準備了條件,故D項正確。
5.[2020天津]北朝民歌《木蘭詩》在北宋時被收入《樂府詩集》。詩中描寫木蘭“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其中“策勛十二轉”是唐代對軍功的獎賞。由此能夠確定《木蘭詩》( C )
A.記載了古代政治制度的變遷
B.屬于宋代文人創作的詩歌
C.在流傳中融入新的歷史內容
D.沒有研究歷史的史料價值
解析 結合題中信息可知,北宋時期收錄的北朝民歌《木蘭詩》中,既包含了花木蘭的英雄事跡,又加入了唐代對軍功的獎賞,這體現了文學在傳承中的納新,C項正確。替父從軍、英勇殺敵的花木蘭的故事的變遷不能體現出政治制度的變遷,A項錯誤,排除;《木蘭詩》早在北朝時就已經出現,B項錯誤,排除;該文學作品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D項錯誤,排除。
6.[2023全國卷乙]唐代中后期文人間流行詩歌唱和之風,“江南”成為唱和的重要主題。杭州、蘇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詩歌中出現。這種風尚( A )
A.得益于穩定的地方秩序 B.緣于坊市制度的崩潰
C.助推山水田園詩的興起  D.導致經濟重心的南移
解析 抓住時空范圍“唐代中后期”“江南”并結合材料中常在唱和詩歌中出現的地名可知,當時詩歌唱和的重要主題是江南,而非北方,這是因為安史之亂后北方長期處于動蕩狀態,而南方社會環境相對安定,故A項正確。宋朝時,城市中的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B項不符合史實;山水田園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興起,C項錯誤;經濟重心南移在南宋完成,D項錯誤。
7.[2020海南] 唐詩(摘錄)
詩人 詩句 出處
李紳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全唐詩》
杜甫 “漁人漾舟沈(沉)大網,截江一擁數百鱗。”
劉禹錫 “美人首飾侯王印,盡是沙中浪底來。”
由上表可見( D )
A.民族交融促進了文化的發展
B.宮廷文化已經普及到民間
C.文學創作推動社會階層流動
D.勞動生活是詩歌創作來源
解析 由材料中關鍵信息“鋤禾”“漁人”“盡是沙中浪底來”可知,這體現了農夫、漁人和淘金人的辛勤勞作,說明勞動生活是這些詩歌創作的來源,D項正確。題干材料主要涉及勞動者的辛勤勞作,與民族交融無關,A項排除。題干材料是對下層百姓生活的描寫,反映的并不是宮廷文化,B項排除。材料不涉及社會階層流動,C項排除。
8.[2022全國卷乙]盛唐洋溢著剛健豐偉、莊重博大的時代氣象,這在書法藝術上亦有體現。宋代書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書法家的作品“如項羽掛甲,樊噲排突,硬弩欲張,鐵柱將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夠突出體現這一風格的書體是( B )
A.小篆  B.楷書  C.行書  D.草書
解析 米芾推崇唐代某位書法家,用“掛甲”“硬弩”“鐵柱”形容其作品,可以判斷這位唐代書法家作品是重視法度的楷書,B項正確;小篆平衡對稱、上緊下松,A項錯誤;行書是介于楷書、草書間的一種書體,比較放縱流動,C項錯誤;草書的特點是結構簡省、筆畫連綿,D項錯誤。
9.[2020全國卷Ⅰ]下圖為唐代著名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描繪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見吐蕃使臣的情景。該作品體現了( C )
A.西域風情與中土文化的交匯
B.文人意趣與市井風情的雜糅
C.藝術審美與史料價值的統一
D.現實主義與浪漫主義的融合
解析 《步輦圖》首先具有較高的藝術審美價值,同時該作品也是漢藏兩族友好交往的見證,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C項正確;從《步輦圖》中無法看出西域風情,A項錯誤;《步輦圖》屬于宮廷題材,不涉及市井風情,B項錯誤;《步輦圖》根據歷史事件繪制而成,具有現實主義特點,但無法體現浪漫主義色彩,D項錯誤。
習題演練
1.[2024哈爾濱三中開學考]長期以來,我國傳統倫理以善事父母為孝;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人們普遍認為僧侶離親出家可通過傳教修道以榮宗耀祖,還可為祖先祈福,并不違背孝道。這反映出當時( B )
A.儒學統治地位動搖
B.佛教的影響力擴大
C.門第觀念根深蒂固
D.三教合流成為主流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魏晉時期,人們普遍認為僧侶離親出家并不違背孝道,說明當時佛教的影響力擴大,B項正確;當時儒家思想仍然占據主流地位,排除A項;材料與門第觀念無關,排除C項;材料沒有涉及三教合流,排除D項。
2.[2023江蘇淮安模擬]中國古代歷史上有“三武一宗”的政府“反佛”活動,民間也有韓愈用儒家的天命觀和封建綱常反對佛教。古代的反佛主要是因為佛教( B )
A.沖擊了儒學正統地位,導致道德淪喪
B.耗費了社會資源,影響了政府稅收
C.威脅了中央集權,造成了社會的動蕩
D.宣揚的形神分離,不容于傳統文化
解析 根據材料“三武一宗”的政府“反佛”活動,民間也有韓愈用儒家的天命觀和封建綱常反對佛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佛教傳入中國并盛行時期興建大量寺廟,占用土地和人口,耗費了社會資源,影響了政府稅收,B項正確;佛教傳入對儒學產生了沖擊,但沒有導致道德淪喪,排除A項;中國古代政府“反佛”的主要原因是佛教盛行耗費了社會資源,影響了政府稅收,而不是威脅中央集權,排除C項;佛教傳入中國后逐漸本土化,而不是不容于傳統文化,排除D項。
3.[2024湖北月考]中晚唐時期,一部分士大夫相繼在文化領域掀起了元(稹)、白(居易)新樂府運動,韓(愈)、柳(宗元)古文運動以及啖(助)、趙(匡)新經學運動。它們無不以傳統儒學經世致用的思想為標榜,交相推引。這一現象( D )
A.反映了江南經濟得以開發
B.源于安史之亂的沖擊
C.體現了儒學喪失正統地位
D.成為理學興起的先聲
解析 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唐代中晚期出現了儒學復興運動,這一運動為理學的產生奠定了基礎,D項正確;材料未體現南方經濟發展的信息,排除A項;“源于安史之亂的沖擊”的表述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魏晉至隋唐儒學受到沖擊,并沒有喪失正統地位,排除C項。
4.[傳統文化/2024哈爾濱師大附中開學考]盛唐時期,許多邊塞詩諸如“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等飽含壯懷激烈的情懷。這種情懷可以用來說明當時( C )
A.邊關的民族交融  B.國家的動蕩不安
C.社會的積極進取  D.文學的繁榮發展
解析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古來青史誰不見,今見功名勝古人”此類詩句壯懷激烈,體現了積極進取的盛唐精神和氣度,C項正確;材料體現了社會的積極進取,未涉及邊關的民族交融,排除A項;盛唐時期政局穩定,B項不符合史實,排除;材料不能說明唐朝文學的繁榮發展,排除D項。
5.[以圖證史/2024重慶一中開學考]《女史箴圖》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下圖中的女子們正對鏡梳妝,儀態宛然,細節描繪精微。榜題“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飾其性。性之不飾,或愆禮正。斧之藻之,克念作圣”。該作品( D )
東晉顧愷之《女史箴圖》的唐代摹本(局部)
A.反映儒學仍占統治地位
B.體現文人畫的藝術風格
C.表現魏晉女性愛美風尚
D.彰顯審美與教化相結合
解析 《女史箴圖》具備一定的審美價值,“人咸知修其容,而莫知飾其性……斧之藻之,克念作圣”的意思是每個人都知道打扮外貌儀表,卻不知道要修飾自己內在的本性品德,如果不作內心的修煉,就容易失態失禮,時時改正自己、磨煉自己,人品性格自然日趨完美,據此可知,該畫作彰顯審美與教化相結合,故選D項;《女史箴圖》榜題文字能夠體現出儒家思想,但是并不能據此得出儒學仍占統治地位,排除A項;《女史箴圖》是人物畫,排除B項;《女史箴圖》榜題文字主張修容與飾性并重,即既要重視外貌打扮,又要修養內在品德性情,并非僅僅體現女性愛美,排除C項。
6.[2024河北省級聯測]《齊民要術》主要記載了賈思勰認為的“資生之業”,如糧食、蔬菜、果樹的種植、動物飼養及釀酒、作醬等副業。商賈之事,闕而不錄。據此可知,作者( D )
A.致力于編寫總結性的農書
B.擁有多種經營的理念
C.鼓勵種植和改良經濟作物
D.具有重農抑商的思想
解析 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主要記載了“資生之業”“商賈之事,闕而不錄”,這體現了作者重農抑商的思想,故選D項。致力于編寫總結性的農書并非材料主旨,排除A項;材料中沒有體現多種經營的理念,排除B項;作者介紹農副業生產,并沒有鼓勵農民種植和改良經濟作物,排除C項。
7.[2023重慶模擬]中國古代醫術亦稱“仁術”,唐朝的孫思邈提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于此。”“仁者丹心”“懸壺濟世”是對醫者的極高評價。這反映了古代中國醫學( D )
A.重視臨床醫學     B.醫生學識淵博
C.注重調試病人心理   D.浸潤儒家文化
解析 中國古代醫術被稱為“仁術”,藥王孫思邈強調醫者治病救命比送人“千金”的美德更重,“仁者丹心”“懸壺濟世”是對醫者的極高評價等,反映了古代中國醫學浸潤儒家文化,D項正確。
8.[2024湘豫名校聯考]唐代時,各國使者、教派所帶來的文化融入唐朝,同時唐朝的律令制度、漢字文化、儒家文化等波及東亞乃至東南亞,其文化影響甚至遠及大食(今阿拉伯半島等地)、拂菻(拜占庭帝國)等地。這表明唐朝( D )
A.科技成就領先世界  B.深受外來文化影響
C.政治制度優越先進  D.包容開放影響世界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唐朝時期大量外來文化融入唐朝,同時唐朝文化也深刻影響了世界其他地區的文明,這表明唐朝包容開放,影響世界,故選D項。
9.[情境創新/2023廣東聯考]飛天是佛教壁畫或石刻中空中飛舞的神。北涼、北魏時期敦煌壁畫中的飛天造型帶有男性特征,腰系印度圍裙,深目高鼻,上身半裸。到唐代,飛天已基本女性化,臉形豐滿,姿態嫵媚,有些飛天頭梳唐代婦女流行的雙丫髻。魏晉南北朝到隋唐飛天形象的變化說明了( A )
A.佛教的本土化和世俗化趨勢
B.唐朝絲綢之路推動民族交融
C.唐代女性地位得到較大提高
D.敦煌成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佛教來自印度,北魏的飛天腰系印度圍裙,深目高鼻,上身半裸,明顯帶有印度特征;到唐代,印度的特征逐漸減少,代之以唐朝的特征,表現為佛教的本土化,飛天還體現出唐代世俗女子流行發型,體現了佛教的世俗化,A項正確;飛天造型的轉變主要反映的是中外交流,排除B項;飛天造型體現女性化,反映了唐朝審美和社會風氣的開放,無法反映唐代女性地位得到較大提高,排除C項;材料不能體現敦煌成為中外文化交流的中心,排除D項。
10.[2024山西忻州名校聯考]據史料記載,唐太宗的皇后長孫氏收集了封建社會中婦女典型的人物事跡,編寫了一本叫《女則》的書。貞觀十年(636年),唐太宗下令用雕版印刷的方式把它印出來并加以傳發。這表明當時( D )
A.雕版印刷限用于官方刻書
B.理學思想影響日益擴大
C.雕版印刷術開始得到應用
D.政府重視宣傳封建倫理
解析 據材料可知,唐太宗下令把宣傳封建婦女典型的《女則》刻印出來并加以傳發,這體現了政府重視宣傳封建倫理,故選D項;材料信息不能表明當時雕版印刷只限用于官方刻書,排除A項;理學誕生于宋代,排除B項;僅由材料無法得知雕版印刷書開始應用的時間,排除C項。
11.[傳統文化]《祭侄文稿》是顏真卿在安史之亂期間為祭奠殉身國難的愛侄所作。全篇作品呈現出連綿呼應、起伏多變的氣勢,字體奔放不拘,但筋骨硬朗,從中可窺見顏體剛健之風。據此可知,該書法作品( C )
A.反映出大唐盛世繁榮局面
B.推動文化發展走向自覺
C.展現了書法家的崇高風骨
D.體現了唐文化的多元性
解析 盛唐書法藝術追求的不僅僅是一種宏大的氣象,更重要的是抒發情感。安史之亂爆發后,顏真卿高舉義旗,保衛國家,他年輕的侄子也殉身國難。這篇《祭侄文稿》氣質狂放,凝聚著他萬分悲憤的情感,同時也展現了書法家崇高的人格和風骨,故選C項。A、D兩項均在材料中無法體現,排除。一部書法作品無法推動文化發展走向自覺,排除B項。
12.[2024長沙長郡中學月考改編,18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代對外交通的路線,陸路以長安為中心,西出今河西走廊,經新疆至中亞、西亞和巴基斯坦、印度;西南經四川、西藏至尼泊爾和印度;往東經河北、遼東至朝鮮半島。海路方面,東去日本,可由登州或揚州起航;南向越南、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伊朗和阿拉伯,由廣州出海。
——摘編自陳光崇等主編《中國古代史》
材料二 隋唐首都長安,是一座擁有近百萬人口的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會,許多國家的使節、學者、商人、僧侶聚集在這里,長期居住于長安的就達萬家以上,許多人廣置田宅,生兒育女,有的還被唐朝授予官職。摩尼教、景教等都在長安扎了根,不同宗教和睦相處、互不沖突的現象,在世界史上罕見。中亞、西亞人來到長安不僅帶來了他們的生活習俗,也將他們的音樂、舞蹈、繪畫引入長安,給中國傳統文化注入了新的氣息,推動唐代文化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
——摘編自袁行霈主編《中華文明史》
(1)根據材料一,指出唐代對外交通的主要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對唐代文化的發展情況進行評析。(10分)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特點,由材料信息可知,包括陸路和海路,整體的輻射范圍廣;構建了以長安為中心的陸路網。第二小問,據所學知識可知,唐代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中外文化交流頻繁。第(2)問,在評析時可以從唐代文化發展的背景、表現和評價三個角度進行說明。
答案 (1)特點:海陸并行,輻射范圍廣;構建了以長安為中心的陸路網。(4分)原因:唐代政治清明,社會安定,經濟繁榮;中外文化交流頻繁。(4分)
(2)隋唐結束了魏晉南北朝長達數百年的戰亂,重建了大一統王朝;唐代統治者推行開明的民族政策和開放的外交政策;隋朝修筑大運河和推行科舉制也為唐代文化發展奠定基礎;海上絲綢之路的暢通推動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進一步推動了唐代文化的發展。思想上,唐代儒學仍然占據正統地位,佛道思想也十分盛行,出現了中國化佛教宗派——禪宗,此外,摩尼教、景教等也都得以流行;文學藝術上,外來的音樂、舞蹈、繪畫等引入中原,中外文化交流也為唐詩提供了創作內容,為唐代傳奇小說提供借鑒。在魏晉以來南北文化交融的基礎上,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加強推動了唐代文化的興盛,呈現出獨有的盛唐氣象,這不僅深刻影響了日本、朝鮮等國家,形成了中國主導的儒學文化圈,也為宋代文化的興盛創造了條件,成為中華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10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业县| 泸西县| 棋牌| 大同县| 平潭县| 张家口市| 突泉县| 泰安市| 洱源县| 长海县| 四子王旗| 屏东县| 桃园市| 香格里拉县| 丹阳市| 屏边| 荔波县| 德化县| 晋宁县| 和平县| 手游| 阿拉善左旗| 潞西市| 怀来县| 宁阳县| 博湖县| 邹平县| 琼海市| 重庆市| 昌平区| 平顺县| 清河县| 澄城县| 广宗县| 永靖县| 南京市| 雷波县| 临汾市| 霍山县| 巴东县| 商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