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義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2份打包)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義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2份打包)

資源簡介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義
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之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與國際法的發展
知識點講解
知識點一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
1.專制王權國家的形成
(1)背景
①15世紀前后,西歐國家封建割據勢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權得到加強。
②宗教改革運動沉重打擊了教會勢力,強化了各國的世俗權力,國家和[1] 民族認同 觀念日益顯現。
(2)表現
①1534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授意議會通過《[2] 至尊法案 》,宣布國王是英國教會的首腦,建立起國王的專制統治。
②路易十四統治時期,法國王權達到頂峰。歐洲國家紛紛成為專制王權國家。
2.近代民族國家的產生
背景 ①西歐專制王權國家的建立與發展。 ②民族語言地位上升,對民族語言的重視強化了民族認同。 ③[3] 法國大革命 及拿破侖戰爭,促進了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
產生 歐洲各專制王權國家逐漸變為具有[4] 獨立主權 的民族國家。
特點 民族國家有的由單一民族組成,更多的則是包括了多個民族。
知識點二 國際法的形成與外交制度的建立
1.國際法的形成
(1)背景:隨著國家主權意識的加強,各國都強調國家利益至上,國家之間的利益紛爭加劇;人們希望通過建立一定的法律制度來處理國家之間的關系,減少武力沖突。
(2)過程
奠定 基礎 1625年,荷蘭人格勞秀斯在出版的《[5] 戰爭與和平法 》一書中提出君主應該制定條約并接受約束,確定了國際法的主體是[6] 主權國家 。
確立 原則 1648年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亞體系,該體系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等原則,開創了用[7] 國際會議 和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的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結束國際戰爭的先例,確認了締約國必須遵守條約、各締約國可以對違約國集體制裁的國際法基本原則。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影響
(1)該體系是現代國際關系體系的雛形。
(2)該體系促進了近代民族國家關系體系的形成,尤其是體系中確立的國家主權原則有效地維護了民族國家的生存和發展,促進了國際和平與穩定。
(3)是近代國際法產生的重要標志,對近代國際法的構建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推動作用。
2.外交制度的建立:17世紀,在歐洲國家派遣常駐外交使節和外交使團基礎上,近代外交制度逐漸建立起來。
3.外交制度和國際法的發展
(1)1815年,歐洲各國建立起以[8] 大國協調 、歐洲均勢為特征的維也納體系。外交制度進一步發展,國際法的應用范圍也逐漸從歐洲擴大到美洲、亞洲等其他地方。
(2)各國之間簽訂了許多國際公約,制定了一系列戰爭法規。
4.評價
(1)積極:外交制度的建立和國際法的形成為國際關系確立了一些規則,為用和平方式解決爭端、減少戰爭行為開辟了新的途徑。
(2)局限:西方各國在國際法應用中實行雙重標準,為了謀取利益經常違反國際法,導致國際沖突不斷,最終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和維也納體系的異同
異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的出現標志著近代國際關系的開端,主權國家代替教會成為國際關系的主角。維也納體系是歐洲國家在圍剿法國革命,擊敗拿破侖帝國,恢復歐洲秩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具有掠奪性。
同 ①都以一系列會議、條約、同盟的方式解決戰爭問題,維持和平,戰爭在兩個體系中是國際關系的常態。 ②體系得以運轉的機制都是大國主導與協調。 ③兩個體系下,歐洲大陸的封建勢力超過資產階級革命勢力。
知識點三 20世紀國際法的發展
1.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后
十月革命后 蘇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賠償的原則,宣布侵略戰爭為反人類罪,為國際法開辟了新的發展階段。
一戰后 國際聯盟 ①性質:世界上第一個由主權國家參加的政治性國際組織。 ②評價:被英國和法國控制,其缺乏普遍性和權威性,它規定了形成決議的“[9] 全體一致 ”原則,使之難以履行制止戰爭、維護世界和平的國際責任。
《非戰公約》 1928年8月由美、法等國簽訂,其宣布締約各國在它們的相互關系中廢棄以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決國際爭端。但是,公約并未真正得到實行。
2.第二次世界大戰后
(1)1945年,《聯合國憲章》確定了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和制裁侵略的機制,并賦予安理會制裁的權力,確定了“[10] 大國一致 ”原則,集體安全體制進一步完善。
(2)1946年,國際法院成立,發展了國際司法制度。
(3)新的民族國家紛紛獨立,各類國際組織數量激增,推動了國際法的發展。
(4)國際法的領域擴展,在裁軍、防止核武器及生化武器擴散、人權、環境、海洋、外層空間等方面,頒布了一系列具有國際法性質的公約或宣言。
3.評價
(1)積極性:對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2)局限性:一些大國為了一己私利,不惜退出國際條約,甚至不經聯合國授權就進行制裁或發動戰爭,嚴重威脅世界和平。
            國際聯盟與聯合國的比較
(1)相同點:都是世界大戰的產物,都反映了戰后世界要求和平的共同愿望;都是普遍性的國際組織;都具有明顯的大國強權色彩;宗旨都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
(2)不同點:國聯強調“全體一致”原則,聯合國強調“大國一致”原則;聯合國較之國聯更具有普遍性、權威性;聯合國較之國聯在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上作用更突出,更能推動國際法的實施與發展。
圖解歷史
專制王權與民族國家的關系
宗教改革與民族國家的形成
概念
民族國家
  “民族國家”是指一個獨立自主的政治實體,是歐洲在19世紀及20世紀主導的現代性民族自決和自治概念及實踐,民族國家成員效忠的對象是有共同認同感的“同胞”及其共同形成的體制,認同感的來源可以是傳統的歷史、文化、語言或新創的政體。因此,由一個民族構成政體,或者由數個民族經同一共享的政體構成的國族,都是民族國家的可能結合形式。
情境1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作用
1648年簽訂的《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第六十三條規定:“巴塞爾城和其他瑞士各州同過去一樣享有充分的自由,并解脫同帝國的關系,因此它們在任何方面都不需服從帝國的法庭或判決。”
據材料說明該和約的作用。
答案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主權與獨立原則,有助于民族國家的形成。
情境2 國際法的特點
國際法沒有國內法那樣集中的、 有組織的強制機關——法院、 警察、軍隊。無論海牙的國際法院,還是《聯合國憲章》規定的執行行動,都沒有形成集中的、有組織的強制機構或措施。國際法的性質決定了它的強制只能主要依靠各個國家本身單獨的和集體的行動。
——摘編自王鐵崖《國際法》
依據材料分析國際法的特點。
答案 沒有集中的強制執行機關,其強制執行依靠國家采取單獨的或集體的措施。
情境3 《國際聯盟盟約》
聯盟會員國如有不顧本約……所規定而從事戰爭者,則據此事實,應視為對于聯盟所有其他會員國有戰爭行為。其他會員國應即與之斷絕各種商業上或財政上之關系,禁止其人民與破壞盟約國人民之各種往來,并阻止其他任何……聯盟會員國或非會員國之人民與該國人民之財政上、商業上或個人之往來。
——摘編自《國際聯盟盟約》
材料中國際聯盟提出了哪些維護和平的原則?
答案 集體安全;經濟制裁。
易錯
對《非戰公約》的認識
《非戰公約》是帝國主義在維護和平口號下進行爭奪的產物,但具有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積極意義,具有一定的反戰號召力。由于帝國主義各國持有保留條件,公約本身又未規定對違反者的制裁辦法,它并不能防止戰爭發生。
情境4 《聯合國憲章》的基本理念
我聯合國人民同茲決心:欲免后世再遭今代人類兩度身歷慘不堪言之戰禍,重申基本人權、人格尊嚴與價值,以及男女與大小各國平等權利之信念……彼此以善鄰之道,和睦相處;集中力量,以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
——摘自 《聯合國憲章·序言》
  根據材料概括《聯合國憲章》的基本理念。
答案 堅持基本人權、權利平等、和平共處等理念。
探究點演練及歸納總結
探究1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形成
材料一 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把人們從宗教的束縛下解放出來,現實社會的重要性提高,世俗權力特別是王權得到加強。通過馬丁·路德翻譯拉丁文《圣經》等方式,作為民族凝聚力重要工具的民族語言得到普及,使得宗教共同體的地位下降,民族共同體的地位上升。
——摘編自李宏圖《論近代西歐民族主義和民族國家》
材料二 在法國啟蒙運動期間,啟蒙思想家們把民族主義和民主主義結合在一起,提出了系統的民族主義思想,批判君主專制毫不考慮民族和國家的利益,否認君主是民族和國家的象征,發出了“專制之下無祖國”呼聲。在啟蒙思想指導下,法國大革命爆發。由于等級制度和專制制度被摧毀,宣布了主權在民,人人平等,國家成為大家共同擁有的祖國,“等級和階級都不復存在,全體法國人組成了法蘭西民族”。
——摘編自楊寧一《世界歷史視野中的民族主義》
材料 主旨 材料一主要涉及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觀念形成的表現及背景。材料二論述了啟蒙思想、法國大革命與近代民族國家形成的關系。
思考:
(1)根據材料一,指出近代西方民族國家觀念形成的表現,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西方民族國家觀念形成的時代背景。
試答:  表現:世俗王權強化;民族語言普及;民族認同觀念興起。時代背景: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與發展;資產階級的形成和力量的壯大;宗教改革運動的開展等。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法國大革命對近代民族主義形成的促進作用。
試答:  法國大革命推翻了法國專制王權,也沖擊了歐洲大陸的封建統治秩序,有利于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近代民族觀的形成;推動了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傳播,有利于法蘭西民族誕生和民族主義形成。 
唯物史觀——近代西方民族國家形成的原因
政治原因 西歐國家的封建割據勢力遭到削弱,中央集權得到加強。
思想原因 宗教改革運動沉重打擊了教會勢力,強化了各國的世俗權力,國家和民族認同觀念日益顯現。
經濟原因 近代資本主義的發展需要建立統一的國內市場,建立商品流通的交通網絡,需要保護資產階級的海外活動,這都需要建立強大的、統一的國家機器。
文化原因 以民族語言為代表的民族文化發展。
國際關系 《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確立國家主權與獨立等原則,促進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
現實原因 法國大革命及拿破侖戰爭,促進了歐洲各國民族意識的覺醒;國家在人們的意識中越來越重要,歐洲各專制王權國家逐漸變為具有獨立主權的民族國家。
歷史解釋——歐洲近代民族國家形成的作用
(1)沖擊了中古時期神權一統的局面,為現代民族國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2)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資產階級力量的壯大創造了條件,促進了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過渡。
(3)民族國家成為歐洲政治的基礎,推動了現代世界和現代國際關系形成的進程。
(4)推動了民族文化的進一步發展。
歷史解釋——民族國家的特點
(1)從民族國家與民族主義的關系來看,民族認同感是近代民族國家的特點之一。民族認同感強,則有利于民族國家的穩定;民族認同感弱,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民族國家的整體力量。
(2)民族國家的出現在其發生時段上大多與現代化的過程密切相關。這首先是因為工業化、現代化使得世界民族分布的狀況發生了巨大改觀,迫使過去處于彼此分離狀態的各個民族交往密切;其次是因為現代化催生了英、法、德等資本主義民族國家。
(3)民族國家有統一的國內市場,有明確的國家疆界,有通用的民族語言。
探究2 近代國際法的發展
材料一 (各國)應根據本協議確定和確認享有他們自古以來的權利、特權、自由、優惠、自由行使領土權,不論是宗教的,還是政治的或是禮遇性的權利,因而他們永遠不能,也不應受到任何人以任何借口進行的騷擾。……參加協議的所有各方應有義務保衛和保護本和約的每一項條款不受任何人的侵犯,不論其信奉何宗教。
——摘編自《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材料二 傳統國際法將戰爭看作是推行國家政策、解決國際爭端的合法手段。進入20世紀,這種傳統觀念逐步被否定。1919年,《國際聯盟盟約》提出各締約國要“承擔不從事戰爭之義務”。1928年《非戰公約》否定了“戰爭權”的合法性,明確表達了世界各國力求避免戰爭的共同追求。二戰后,《聯合國憲章》將“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作為聯合國的首要宗旨……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方法主要包括談判與協調,斡旋與調停,調查與調解,仲裁與司法解決。但國際法依然不斷地經受著挑戰與考驗。
——摘編自楊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戰后和平》等
材料主旨 材料一是《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內容。材料二敘述了20世紀國際法的發展。
思考:
(1)根據材料一,概括《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對國際法的貢獻。
試答:  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權不容侵犯原則;確認了締約國必須遵守條約的原則。 
(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20世紀國際法的發展趨勢有怎樣的特點。
試答:  逐漸否定主權國家的“戰爭權”;漸進性與曲折性發展;以避免戰爭、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為核心內容,國際法的內容范圍逐漸擴大;和平解決國際爭端的方式多樣化;國際法的權威性逐漸增強。 
歷史解釋——國際法的基本原則
國家主權 平等原則 各國不論政治、經濟、社會等情況有何不同,一律享有平等權利,承擔同等的責任。
互不侵犯原則 各國在其相互關系中不得以武力侵犯他國,也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他國,不得以戰爭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
互不干涉內政原則 任何國家或國家集團都不得以任何借口或任何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干涉在本質上屬于任何國家國內管轄之事件。
平等互利原則 各國在法律上必須是平等的,在事實上必須是互利的。
和平共處原則 彼此尊重對方現存的社會經濟制度,實行廣泛的合作,發展友好關系,和睦相處。
民族自決原則 被殖民主義奴役和壓迫的民族,有權采取國際法確認的一切合法手段,自由決定自己的命運、擺脫殖民統治、建立民族獨立國家。
和平解決國際爭端 國家之間在發生糾紛或爭端時,應當通過和平的方法予以解決。
善意履行國際義務 善意履行由公認的國際法原則和規則產生的、其作為締約國參加的國際條約所承擔的各項義務。
唯物史觀——影響國際法的主要因素
(1)國際關系與國際社會的結構性變化:國際社會的結構性變化對國際法的進一步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它使國際法從冷戰時期的共存走向后冷戰時期的合作,國際合作日益成為主流。
(2)國際組織的變化:國際組織的數量呈爆炸性增長,活動范圍不斷擴大、職能日益膨脹。
(3)國際政治、經濟發展的需要:歐洲歷史上的資產階級革命運動中,以調整國家間政治關系為任務的國際法,在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形勢下,也迅速向經濟領域拓展。
(4)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海洋資源的開采、外層空間的利用、國際環境的保護、核武器的擴散、打擊恐怖主義和跨國犯罪、新國際經濟秩序的建立等成為人類共同的命題。
(5)科學技術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國際法的完善,加速了國際法的體系化。
歷史解釋——近代國際法的發展對世界歷史的影響
(1)進步性
①有利于協調主權國家間的關系,穩定國際秩序。
②對增進國際合作并保持國際和平與安全起了重要作用。
③有利于促進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
④在人道主義和保護人權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2)局限性:具有很強的大國強權色彩和殖民色彩。
命題點習題講解
命題點1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
1.[2023湖南]17世紀后期,歐洲各國紛紛通過談判解決領土爭端,并勘定地界、樹立界碑、出版地圖,向公眾傳達有關國土疆域的信息。這一現象反映了( B )
A.近代地形勘測技術的進步
B.近代國家主權意識的加強
C.談判是解決爭端的主要手段
D.地圖是解決爭端的主要依據
解析 17世紀后期,歐洲各國重視通過談判解決領土爭端,并通過多種方式向公眾傳達有關國土疆域的信息,這說明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近代國家主權意識增強,故B項正確;材料主旨不是強調地形勘測技術的進步,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解決爭端的其他手段,“主要”由材料無法得出,排除C項;“地圖是解決爭端的主要依據”由材料得不出,排除D項。
命題變式
2.[2024福建泉州模擬]路易十四(1661—1715年執政)在巴黎西郊修建了規模宏大、極盡奢華的凡爾賽宮后,他把法國各地的貴族邀請到凡爾賽宮居住。這一舉措旨在( C )
A.促進民族國家意識的覺醒
B.擺脫羅馬教廷的神權統治
C.維護專制王權國家的穩定
D.推動民主政治的深入發展
解析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把法國各地貴族邀請到凡爾賽宮居住的目的是加強對各地貴族的控制,從而維護專制王權國家的穩定,C項正確;民族國家這個時期已經形成,排除A項;中世紀時期沒有完全擺脫羅馬神權統治,排除B項;路易十四時期是專制王權時期,不是民主政治時期,排除D項。
命題點2 國際法的形成與發展
3.[2023.1浙江]這是一場由德意志的新教同盟和天主教同盟沖突引發的戰爭,也是20世紀之前歐洲最具毀滅性的戰爭,德意志失去了三分之一的人口。在這場恐怖的戰爭之后,交戰各國創建了一套外交體系,借此維系相互競爭的獨立國家之間的秩序。下列項中,屬于這套“外交體系”的有( B )
①各締約國可以對違約國集體制裁 ②確立了“大國一致”原則 ③建立了外交人員銜級制度 ④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等原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可知,本題考查的是《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該條約規定了各締約國可以對違約國集體制裁,確立了國際關系中的國家領土、主權與獨立等原則,開創了用國際會議和通過談判達成協議的形式解決國際爭端、結束國際戰爭的先例,①④符合,故B項正確。②③不屬于《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中規定的內容,故A、C、D三項都排除。
命題變式
4.[2022山東]1863年,學者張斯桂在為《萬國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說:“間嘗觀天下大局,中華為首善之區。四海會同,萬國來王,遐哉勿可及已。此外諸國,一春秋時大列國也……今美利堅教師丁韙良翻譯此書,其望我中華之曲體其情而俯從其議也……則是書亦大有裨于中華,用儲之以備籌邊之一助云爾。”這反映了當時部分中國人( D )
A.否定傳統宗藩體制       B.力主融入國際社會
C.倡導采用西方外交制度     D.主張選擇性吸收國際法原則
解析 從學者張斯桂給《萬國公法》所作的序言來看,當時部分國人已經具有近代外交意識,他們主張有選擇地吸收國際法原則,以維護國家利益,故選D項。
命題點1 近代西方民族國家的產生
1.[2022河北]15—16世紀,意大利學者將歷史研究與現實政治結合起來,主張通過建立君主政權實現國家統一,并對未來意大利的政體提出了設想。這種觀念( B )
A.推動了人文主義的興起
B.體現了民族意識的覺醒
C.受到了啟蒙運動的影響
D.促進了浪漫主義的形成
解析 據材料“主張……對未來意大利的政體提出了設想”可知,建立統一國家、建立自己的政體都是民族意識覺醒的體現,故B項正確。近代人文主義興起于14世紀,與材料中的時間不符,故A項排除;啟蒙運動發生在17—18世紀,與材料中的時間不符,故C項排除;浪漫主義是文藝流派的一種,與材料內容不符,故D項排除。
命題點2 國際法的形成與發展
2.[2023山東]1648年形成的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承認了瑞士和荷蘭獨立,劃定了歐洲大陸各國國界;1815年形成的維也納體系,恢復了拿破侖戰爭前的歐洲均勢,創立和重建了一些國家。這反映了歐洲( B )
A.國際協調機制更趨合理
B.國家主權意識不斷增強
C.各國完成了向民族國家轉變
D.大國主導的政治格局被打破
解析 威斯特伐利亞體系承認了瑞士和荷蘭獨立,劃定了歐洲大陸各國國界;維也納體系恢復了拿破侖戰爭前的歐洲均勢,創立和重建了一些國家。這都反映了在國際關系發展過程中,歐洲國家主權意識不斷增強,故B項正確。材料僅闡述了國際體系的影響,并未提及國際協調機制,A項錯誤。19世紀初,德意志、意大利等均處于分裂狀態,尚未形成民族國家,C項錯誤。維也納體系是歐洲大國主導建立的,D項錯誤。
3.[2023湖南]光緒年間,曾出使英、法、意、比四國的薛福成感慨,“強盛之國,事事欲軼(超越)乎公法,而人或勉以公法繩之”;“衰弱之國,事事求合乎公法,而人未必以公法待之”。這突出反映了( C )
A.公法在外交實踐中形同虛設
B.擺脫公法束縛符合弱國利益
C.對外交往深化對自強的認知
D.晚清士人對西方的高度推崇
解析 
4.[2023.6浙江]有位法學家認為,即使在戰爭的劇烈震蕩和風暴的時候,人類也必須遵循和服從它所擁有的自然法規范。他為戰爭創造了一部法典,為和平確立了一個綱領,后世給予他極高的榮譽,將其稱為“國際法之父”。他創造的這部“法典”是( B )
A.《十二銅表法》        B.《戰爭與和平法》
C.《拿破侖法典》        D.《查士丁尼法典》
解析 荷蘭人格勞秀斯在1625年出版的《戰爭與和平法》一書中提出君主應該制定條約并接受約束,確定了國際法的主體是主權國家,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他被稱為“國際法之父”,故B項正確。《十二銅表法》是羅馬共和國時期的第一部成文法,故A項排除;《拿破侖法典》是拿破侖頒布的資產階級的第一部民法典,與材料內容不符,故C項排除;《查士丁尼法典》是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在位期間編纂的,故D項排除。
5.[2022北京]1625年,格勞秀斯在《戰爭與和平法》中提出,國際法是主權者之間確定并相互認可的一套規則,此書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下列選項屬于國際法的是( D )
①《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②《拿破侖法典》 ③《解放黑人奴隸宣言》 ④《聯合國憲章》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威斯特伐利亞和約》和《聯合國憲章》均為主權國確立的并相互認可的規則,屬于國際法,①④符合題意,D項正確;《拿破侖法典》是法國的法律,《解放黑人奴隸宣言》僅適用于美國,②③不符合題意,排除與之相關的A、B、C三項。
習題演練
1.[2024武漢重點中學聯考]1356年,倫敦市長宣布法庭訴訟使用英語;1362年,英國大法官兼上議院議長用英語宣布議會開幕,愛德華三世首次用英語致辭,以便讓平民院的議員聽懂。應平民院的請求,愛德華頒布了關于法庭審訊必須用英語的法令。這一現象反映了( B )
A.世俗王權得到強化       B.民族意識的不斷增強
C.大學教育得到普及       D.區域文明的多元共存
解析 據材料“1356年”“法庭訴訟使用英語”“用英語宣布議會開幕”“用英語致辭”等信息并結合所學可知,諾曼征服后,英格蘭社會出現三種文字共用現象:王室及政府機構撰寫文書使用法文和拉丁文,教會使用拉丁文,民眾使用英文,英法百年戰爭大大增強了英格蘭人的民族認同感,逐漸形成了強烈的民族意識,越來越多的人不愿講法語,英語被逐漸用于社會各個領域,這有利于近代民族國家的形成,B項正確。
2.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間(1638—1715年),取消了原有地方行政機構的實權,將中央派遣的監督官置于地方長官之上,使其總攬財、政、警、軍等一切大權;命令教會為專制王權辯護;等等。這些措施( B )
A.阻礙了法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B.體現出民族國家的發展趨勢
C.激化了王權與教會間的矛盾
D.不利于法國的對外殖民擴張
解析 根據材料中的改革措施可知,路易十四致力于加強專制集權,塑造一個現代意義上借由立法主權實現的官僚依法治理的全新的國家治理模式,這體現出近代民族國家的發展趨勢,B項正確;這些措施在早期有助于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排除A項;材料中所提到的內容不僅僅涉及王權和教權的關系,排除C項;加強專制集權,有助于增強國家的力量,推動法國對外擴張,排除D項。
3.[2023湖北聯考]近代前期,英國將文化認同與經濟舉措相結合,促使英國民眾成為利益整體,在經濟上達成了最為集中的共識,從而為英國社會化大生產積累了資金,增強了民眾的競爭意識。這說明當時英國 ( B )
A.政治變革促進國家意識增強
B.民族主義助推工業革命開展
C.商貿發展催生自由主義思潮
D.文化殖民與經濟掠奪相結合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英國在近代以來一直重視商業上的利益,以王朝為后盾,以重商主義為依托,將文化認同與經濟舉措相結合,使得英國民眾成為利益整體,這種共識的凝聚是民族主義在經濟上的反映,其增強了民眾的競爭意識和資本原始積累,為工業革命的發生奠定了基礎,B項正確。
4.[設問創新/2023北京海淀區期中]下圖所示是王繩祖主編的《國際關系史》第一卷關于“三十年戰爭”(1618—1648年)一章的目錄節選,目錄中的①應是( B )
第二章 歐洲“三十年戰爭”及其結局
第一節 “三十年戰爭”的國際背景
    17世紀初的歐洲局勢
    新教聯盟和天主教同盟的對壘
    戰爭的導火線——“擲出窗外事件”
第二節 戰爭的四個階段
第三節 ①
A.《戰爭與和平法》       B.《威斯特伐利亞和約》
C.維也納會議          D.德意志帝國成立
解析 王繩祖主編的《國際關系史》第一卷第二章的主要內容是歐洲“三十年戰爭”及其結局,第一節講“三十年戰爭”的國際背景,第二節講戰爭的過程即戰爭的四個階段,根據第二章標題和敘述邏輯,第三節應當講戰爭的結局,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648年“三十年戰爭”參戰各方達成和解,締結了《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至此“三十年戰爭”完全結束,B項正確。
5.[2024廣東佛山摸底]有學者認為:“在1815年維也納會議的時候,每一個參會的精英都知道他們將要建立的是一個什么樣的體系。外交不是國與國的關系,而是宮廷與宮廷的關系,是君主和他們的外交大臣之間的關系。”該觀點認為,當時歐洲( A )
A.民主制度尚不成熟       B.民族國家尚未形成
C.國際沖突難以避免       D.外交制度需要完善
解析 根據材料“外交不是國與國的關系,而是宮廷與宮廷的關系,是君主和他們的外交大臣之間的關系”可知,該觀點認為維也納會議召開時,外交強調的不是單純的國與國之間的關系,而是等級制度,說明當時民主制度尚不成熟,A項正確;15、16世紀,西歐的英國、法國先后形成了統一的民族國家,并加強了中央集權,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國際沖突的相關信息,排除C項;材料與外交制度需要完善的說法無關,排除D項。
6.[2023廣東湛江一模]1814—1815年,歐洲各國在維也納召開會議,會議重申確認國際河川自由航行原則、國際河流共有共管原則,設置了國際管理機構,認定了國際河流管理章程的法律地位。這些措施( C )
A.確保了國際河流的和平開發利用
B.奠定了歐洲國際關系的基礎
C.有利于構建大國協調的國際關系
D.推動了近代外交制度的建立
解析 據材料可知,維也納會議對國際河流作出了相關規定,提出了相關的原則,并設置了相關的機構,這有利于構建大國協調的國際關系,故選C項。“確保了”說法絕對,排除A項;《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的簽訂,奠定了近代歐洲國際關系的基礎,排除B項;17世紀近代外交制度逐漸建立起來,排除D項。
7.[角度創新/2023湖北七市聯考]1909年的《倫敦宣言》是規范海上封鎖實踐方面最權威的國際法規則。一戰爆發后,為了加大對德國的海上封鎖力度,英國逐漸背離了《倫敦宣言》中關于海上封鎖的原則,在糅合傳統國際慣例和戰時封鎖條件基礎上創制了自身的海上封鎖原則。這表明( C )
A.國際法有利于國際關系的穩定
B.英國推動國際法不斷地走向完善
C.國際法的實施仍有很多局限性
D.英國常常違背和踐踏國際法規則
解析 據材料“英國逐漸背離了《倫敦宣言》中關于海上封鎖的原則,在糅合傳統國際慣例和戰時封鎖條件基礎上創制了自身的海上封鎖原則”可知,一戰期間英國逐漸背離《倫敦宣言》中關于海上封鎖的原則,說明國際法的實施仍有很多局限性,故選C項。英國并沒有遵循《倫敦宣言》,這一時期的國際法并沒有維護國際關系的穩定,排除A項;英國逐漸背離《倫敦宣言》并不能推動國際法走向完善,排除B項;材料反映一戰時期英國背離《倫敦宣言》,這不代表英國違背國際法規則,排除D項。
8.[2023江蘇連云港調研]1928年,美、英、德、日等國簽訂《非戰公約》,規定:締約各國在它們的相互關系中廢棄以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決國際爭端。這些規定( C )
A.維護了世界長期和平
B.保障了所有締約國的安全
C.促進了國際法的發展
D.消除了締約國之間的矛盾
解析 據材料“締約各國在它們的相互關系中廢棄以戰爭作為實行國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決國際爭端”可知,《非戰公約》規定以締約的方式和平解決國際爭端,這有利于促進各國用和平的方式解決國家糾紛,推動了國際法的發展,C項正確。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活動違背了《非戰公約》的規定,排除A項;據所學可知,《非戰公約》并未真正得到實行,排除B項;“消除了”說法絕對,排除D項。
9.[2024廣東佛山聯考]1243年,倫敦市民被英王亨利三世取消選舉市長的權利,直至付出1 000鎊罰金才重新獲得該權利。1285年后,倫敦城又被英王愛德華一世直接統治13年,直至付出2 000馬克罰金才恢復權利。這反映了西歐( A )
A.封建王權強化與城市自治發展
B.封建領主衰落與市民階級壯大
C.商品經濟發展與莊園經濟瓦解
D.城市政治獨立與民族國家興起
解析 據材料“被英王亨利三世取消選舉市長的權利”“倫敦城又被英王愛德華一世直接統治13年”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封建王權強化,“(倫敦市民)付出1 000鎊罰金才重新獲得該權利”“(倫敦市民)付出2 000馬克罰金才恢復權利”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世紀城市自治發展,故A項符合題意。其他三項由材料得不出來,均排除。
10.[情境創新]近代早期“國王的兩個身體”理論可以表述為小寫的國王(自然的)和大寫的國王(政治的)。16世紀英格蘭的普通法學家們把國王的政治之體和大寫的國王視為一個法人,國王和他的臣民構成了這一“集合法人”的頭和肢體,隨后國王甚至被視為一個“獨體法人”。據此可知,“國王的兩個身體”理論的建構( B )
A.推動了宗教改革的開展
B.體現民族國家觀念的發展
C.挫敗了基督教會的勢力
D.奠定了自然法學說的基礎
解析 根據材料“16世紀英格蘭”“把國王的政治之體和大寫的國王視為一個法人”“國王甚至被視為一個‘獨體法人’”,再結合所學可知,16世紀時法學家們著重強調國王的社會地位,凸顯國王在政治生活中的權力,這有利于強化王權,體現了民族國家觀念的發展,故選B項;材料所述并非宗教改革相關思想,排除A項;材料沒有提及該理論對基督教會的影響,且“挫敗”說法夸大,排除C項;王權政治不屬于自然法范疇,排除D項。
11.[情境創新/2023湖北恩施模擬]清代“外洋”一詞通常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納入行政管轄的海洋區域,另一種是指外國。下表是《清實錄》中“外洋”一詞的統計情況(單位:次)。據此可知,清政府( D )
嘉慶朝(1796—1820年) 道光朝(1821—1850年 咸豐、同治朝(1851—1874年) 光緒、宣統朝(1875—1911年)
中國管轄之“外洋” 74 141 27 8
外國同義之“外洋” 4 19 25 148
A.國際地位得到提高       B.放棄了天朝上國的觀念
C.外交政策趨于穩定       D.逐漸融入國際外交體系
解析 據材料信息可知,晚清時期“外洋”概念漸漸與外國同義,這體現清政府逐漸接受近代外交觀念,逐漸融入國際外交體系,故選D項。清政府國際地位提高與史實不符,排除A項;“放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B項;材料反映清政府“外洋”觀念的變化,與外交政策無關,排除C項。
12.聯合國國際法院在1951年“英挪漁業案”的判決中,肯定了采用直線基線方法來劃定領海基線的合法性。后來直線基線方法在1958年《領海與毗連區公約》和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中被確認,并且為各國所廣泛采用。這說明聯合國( D )
A.能夠不受大國擺布而自主決策
B.致力于解決國際糾紛和終止局部沖突
C.對海洋共同開發給予足夠關注
D.確認了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國際規則
解析 據材料可知,1951年“英挪漁業案”采用直線基線方法來劃定領海基線的方法,后來被《領海與毗連區公約》和《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確認,并為各國所廣泛采用,這說明聯合國確認了一些具有普遍意義的國際規則,D項正確;根據所學可知,二戰后聯合國被美國操縱,排除A項;B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沒有涉及共同開發海洋的信息,排除C項。
13.[2023浙江聯考,10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亨利八世與《至尊法案》(見下圖):公元1534年,亨利八世與樞密院高級官員進行商議,一致通過了《至尊法案》,宣告教會權力被收回,國王建立起對英國的專制統治。
材料二 國際法是支配國與國之間交往的法律,其目的在于保障國際社會的集體安全,限制掠奪戰爭的發生,減輕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痛苦;國際法應通過召開國際會議,由與會各國共同確定,一經確定,各國不論強弱大小,都必須服從國際法的約束,不得以國內法為借口違反國際法的規定;國際法的前提是國家主權,任何國家的主權不受別國的意志或法律的支配。格勞秀斯還擬定了國際法的一些具體條文:交戰雙方均不得殺害平民、兒童等非作戰人員;也不準搶掠他們的財產;不準殺害、虐待停止抵抗的戰俘;保護交戰雙方外交人員的人身安全及財產;等等。
——摘編自[荷]格勞秀斯《戰爭與和平法》
(1)用一句話概括材料一反映的實質,(1分)并以此為視角闡述17世紀國際法產生的時代背景。(4分)
(2)根據材料二,概括格勞秀斯國際法主張體現的基本理念,(4分)并用一句話概括《戰爭與和平法》的歷史地位。(1分)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宣告教會權力被收回,國王建立起對英國的專制統治”可知專制王權國家的興起。第二小問,根據“通過了《至尊法案》”可知,宗教改革推動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國家主權意識增強;結合《至尊法案》的內容分析出強調國家利益至上,國家利益紛爭加劇;結合文藝復興的史實分析出歐洲人文主義發展;結合新航路開辟的影響分析出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并擴大,西方國家爭奪殖民地、爭奪霸權的矛盾激化。第(2)問第一小問,根據材料二的內容分條概括即可。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得出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
答案 (1)實質:專制王權國家的興起。(1分)時代背景:宗教改革推動歐洲民族國家的形成,國家主權意識增強;強調國家利益至上,國家利益紛爭加劇;歐洲人文主義發展;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形成并擴大,西方國家爭奪殖民地、爭奪霸權的矛盾激化。(4分)
(2)基本理念:維護集體安全;反對掠奪戰爭,擁護和平;國際法高于國內法;國家主權不可侵犯;保護非作戰人員的生存權;保護私有財產。(4分)歷史地位:奠定了國際法的基礎。(1分)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義
民族關系與國家關系之中國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
知識點講解
知識點一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
一、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
1.秦朝
(1)中央機構:設典客、[1] 典屬國 等官職來管理民族事務。
(2)邊疆管理
①北逐匈奴,修筑長城。
②南撫夷、越,設立了[2] 南海郡 、桂林郡、象郡等。
2.漢朝
政治 中央 設[3] 大鴻臚 管理民族事務。
地方 北面 和親 漢初,朝廷對北方的匈奴采取和親政策。
軍事打擊 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三次出擊匈奴,取得大勝。
89年,竇憲出擊北匈奴,北匈奴數敗之后,西遷遠方。
西北 行政管轄 ①在河西走廊設武威、張掖、酒泉、敦煌四郡,合稱“[4] 河西四郡 ”。 ②設西域都護府,作為管理西域的軍政機構。
東北 西漢設護烏桓校尉。
經濟 在邊疆推行屯戍政策,向北方大量移民屯田;在西域設置田官,督率戍卒屯田。
3.隋朝
(1)管理機構:負責民族事務的機構是尚書省的禮部及鴻臚寺。
(2)民族關系
①周邊民族:結束了統一國家長期分裂的局面,突厥、吐谷渾、黨項等周邊民族先后歸附隋朝。
②嶺南:加強對嶺南地區各族的治理。589年,百越首領冼夫人被冊封為譙國夫人,為隋朝治理嶺南起到了重要作用。
③流求:加強了與流求的接觸,三次派人抵達流求。
(3)邊疆管理:推行[5] 郡縣制 ,往往以邊疆民族的豪酋大姓任郡守、縣令。
4.唐朝
(1)民族關系
西北各族 稱唐太宗為“[6] 天可汗 ”。
吐蕃 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先后入藏;唐蕃之間數次會盟。
南詔 13個王中有10人經唐朝加封,南詔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學習。
(2)邊疆管理:主要機構是大都護府、[7] 都督府 、羈縻州。都督府都督、羈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領擔任,由大都護府直接管轄,上統于中央政府。
              都督府與大都護府的不同
分布格局不同 都督府在唐朝邊疆防御體系中處于內層,設立在內地比較重要的地區,而大都護府則居于都督府的防御之外。
職能存在差異 都督府管轄的多是內附的邊疆民族,而大都護府則處在邊疆地區,是管轄邊疆民族的專門性機構。
5.兩宋
(1)多民族政權并立。先后與遼、西夏、金長期并立。
(2)封建制度拓展。遼、西夏、金、大理等政權都吸收了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治理經驗和文化。
6.元朝
(1)民族關系:“[8] 行漢法 ”,同時對不同民族實行了明顯的差別對待政策。
(2)邊疆管理:元世祖忽必烈封八思巴為帝師,領[9] 宣政院 事,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務;設行省,征發賦役。
7.明朝
(1)中央機構:除禮部、鴻臚寺外,還有負責培養各種民族文字翻譯人才的四夷館。
(2)修筑長城,并沿長城布置一系列軍鎮,號“九邊”。
(3)開展貿易:開放馬市,與蒙古、女真各族開展貿易。
(4)邊疆治理
①在東北設都司、衛、所,對女真等族進行管理;在西北設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衛;在西南設土司。
②西藏:敕封西藏僧俗領袖為“王”“法王”,建立羈縻性質的都司等機構,并通過貢賜、[10] 茶馬貿易 進行經濟交流。
8.清朝
(1)管理機構:設立[11] 理藩院 管理邊疆民族事務。
(2)管理方式
①通過滿蒙聯姻,加強對漠南蒙古的控制。
②平定漠西蒙古準噶爾部叛亂,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③冊封五世達賴與五世班禪為“達賴喇嘛”和“班禪額爾德尼”,在青海、西藏地區設西寧辦事大臣、駐藏辦事大臣。
④在西南,沿襲土司制度,后來逐漸進行“改土歸流”。
                明清“改土歸流”
  改土歸流是指改土司制為流官制,始于明代中后期,是指將原來統治少數民族的土司頭目廢除,改為朝廷中央政府派任流官。改土歸流有利于消除土司制度的落后性,同時加強中央對西南一些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統治。
              理藩院與宣政院的區別
(1)存在時間不同:宣政院存在于元朝,理藩院存在于清朝。
(2)職能不同:宣政院是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事務的機構,理藩院是清朝掌管蒙古族、藏族等少數民族事務的最高權力機構,也管轄部分外交事務。
(3)機構設置不同:宣政院下設同知、副使、院使等各二人,理藩院則分院司兩級。
二、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
1.先秦:以中原為核心的華夏文明與域外有廣泛的交往交流。
2.漢朝
陸路通道 經河西走廊向中亞、西亞延伸。97年,甘英出使[12] 大秦 ,抵達波斯灣一帶。
海路通道 從合浦郡徐聞縣出發,最遠可以航行到印度南部。
對日關系 東漢時期,倭國派使臣來朝,光武帝劉秀賜“漢委(倭)奴國王”金印一枚。
             漢朝中西陸路通道打通的原因
(1)張騫通西域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奠定了基礎。
(2)漢武帝時打敗匈奴,為絲綢之路的開通創造了安定的沿途環境。
(3)西漢時期大一統局面的出現,社會安定,國力強盛,經濟發展。
(4)秦漢文化的魅力以及以絲綢為主的富有地域特色的產品,對外有著巨大的吸引力。
3.隋唐
陸路交流暢通 ①與西域商路暢通,隋煬帝命裴矩駐張掖,掌管通商事務。 ②唐朝與大食國接觸,造紙術等技術傳到阿拉伯地區。
海路交流活躍 ①隋朝常駿從南海郡出航到達赤土國,國王也遣其子隨常駿來到中國。 ②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唐朝文化被帶到日本。
4.宋朝:因北方陸路交通阻隔,海路轉趨發達,不僅恢復了唐朝由廣州出發經越南到阿拉伯的舊路,又開辟了由明州到日本和朝鮮半島的航路。泉州成為重要的對外貿易港。
5.元朝:通往歐洲的海陸通道都很通暢。13世紀,馬可·波羅經西亞、中亞抵達中國,由泉州經海路回到威尼斯,留下了《馬可·波羅行紀》。
6.明清
(1)致力于維護朝貢體制和[13] 朝貢貿易體系 ,但民間貿易和走私屢禁不絕。
(2)1689年,中俄訂立《[14] 尼布楚條約 》。
(3)18世紀,英國馬戛爾尼使團來到中國,但清政府關上了對英交往的大門。
知識點二 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與外交
一、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
1.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建立
(1)背景
①歷史淵源:中國是統一多民族國家。各民族長期交融發展形成多元一體格局。
②近代現狀:許多少數民族長期遭受統治階級的壓迫和歧視,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對落后。
③黨的政策:中國共產黨提出了符合中國國情的民族區域自治,作為解決中國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
(2)歷程
1941年 《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規定,依據[15] 民族平等 原則,“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區”。
1945年 中共中央提出:“對內蒙的基本方針,在目前是實行區域自治。”
1947年 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新中國成立后,它成為我國第一個省一級的自治區。
1949年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確定實行“民族的區域自治”,“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各民族一律平等,實行團結互助”。
1954年 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各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和西藏自治區先后成立。此外,還成立了一批自治州、自治縣(旗)。
2.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發展
(1)歷程
時間 概況
1984年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區域自治法》正式頒布實施。
1990年 中共中央提出“[16] 三個離不開 ”,深刻闡述了中國各民族休戚相關、命運與共的血肉關系。
1997年 中共十五大明確把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確立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
(2)意義:維護國家的集中統一,保障少數民族合法權益,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打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實現民族地區經濟社會事業加快發展。
          現代中國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特點
  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中國共產黨在解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政治制度問題上的一個偉大創舉,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具體表現在:民族自治與區域自治的有機結合;經濟因素與政治因素的有機結合;自治機關的二重性(即自治地方的權力機關和行政機關較之于全國其他地區的相應機關有共性,也有個性);自治權的廣泛性。
3.中共十八大以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完善
(1)“五個認同”的提出
背景 中共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要求堅持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內容 不斷增進各族群眾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
(2)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提出
提出 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并將其寫入新修訂的《中國共產黨章程》。
意義 ①賦予民族工作新的內涵和重大歷史使命。 ②有利于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③有利于實現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的偉大目標。
(3)中共二十大對未來五年的民族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全面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
二、當代中國的外交
1.開創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
①外交方針
方針 內容
“另起爐灶” 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外交關系,要在新的基礎上經過談判同外國建立新的外交關系。
“打掃干凈屋 子再請客” 有步驟地徹底地摧毀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控制權,不承認國民黨時代的一切賣國條約。
“一邊倒” 中國堅定地站在[17] 社會主義 和世界和平民主陣營一邊。
②外交成就
(2)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中國外交
成就 ①中國支持和援助亞非拉國家的民族解放運動,贏得了這些國家的友誼和信任與良好的國際聲譽。 ②1964年,中國與法國建交,實現了中國同西方大國關系的突破。
特點 中國對外關系史上出現了以與亞非民族獨立國家建交為基本特點的建交高潮,中國逐步沖破西方國家的封鎖。
(3)20世紀70年代的中國外交
成就 ①自1970年起,中國先后同意大利、奧地利、比利時、希臘、聯邦德國等西方國家建立外交關系。中英、中荷關系也升格為大使級。 ②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 ③1972年,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④到1976年,與中國建交的國家達到111個。
特點 中國外交打開新局面,迎來了建交高潮。
2.改革開放后的外交成就
(1)改革開放初期的外交調整
①方向調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中國的外交政策朝著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服務的方向進行重大調整。
②世界主題:中國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主題。
③外交關系:1979年,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1989年,中蘇兩國實現國家關系正常化。
(2)21世紀初的外交:中國積極推動區域和國際合作,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
3.中共十八大以來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1)習近平外交思想:黨中央深刻把握新時代中國和世界發展大勢,在對外工作上進行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創新,形成了[19] 習近平外交思想 。
(2)習近平外交思想指導下的外交實踐與外交布局
(3)中共十九大以來的外交理念和外交實踐
①外交理念
“一堅持” 堅持和平發展道路。
“三推動” 推動建設相互尊重、[20] 公平正義 、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
②外交實踐
積極推進構建對話而不對抗、結伴而不結盟的國與國交往新路 A.中國領導人進行了一系列的外交活動。 B.多項推進中外增進互信、擴大合作的新文件、新舉措相繼出臺。
就世界和平發展的諸多議題提出中國方案 A.中國一貫倡導、支持并踐行多邊主義,大力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 B.在伊朗核問題、敘利亞問題等重大國際和地區問題上,中國積極探索解決辦法。 C.中國積極促進[21] 全球治理體系 改革與完善。 D.中國倡議和推動“[22] 一帶一路 ”建設。
4.中共二十大提出:中國堅決反對一切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冷戰思維,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搞雙重標準。中國始終堅持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呼吁世界各國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促進各國人民相知相親,共同應對各種全球性挑戰。
情境1 秦朝的邊疆管理
典客,秦官,掌諸歸義蠻夷,有丞。……縣令、長,皆秦官,掌治其縣。……有蠻夷曰道。
——摘自《漢書》
指出秦設置的處理邊疆民族事務的中央政務機構和地方行政區劃。
答案 在中央設置“典客”;在少數民族聚居地設置“道”。
情境2 冼夫人
下圖所示為中國古代百越首領冼夫人的畫像,她被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冼夫人一生致力于國家的統一和民族的團結,維護了社會的和平穩定,促進了嶺南地區的經濟發展。
概念
羈縻政策
“羈”就是用軍事和政治的壓力加以控制,“縻”就是以經濟和物質利益給以撫慰,即在少數民族地區任用少數民族地方首領為地方官吏,除在政治上隸屬中央王朝、經濟上有朝貢的義務外,其余一切事務均由少數民族首領自己管理。
情境3 唐朝的和親政策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尺帶珠丹給唐朝皇帝的上書
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
——陳陶《隴西行》
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朝和親政策的積極影響。
答案 促進了漢族與吐蕃間的友好交往;維護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推動了民族間經濟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發展與進步。
情境4 少數民族政權模式
下圖為中國古代北方邊疆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與中原內地關系的一種模式,舉例說明與其匹配的歷史時期。
答案 該模式下,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深入中原,其統治范圍不僅包括內地,還有邊疆地區,如元朝和清朝都屬于這種模式。
概念
衛所制度
  衛所制度是明朝重要的軍政制度。明朝全國普設衛所,衛所作為明朝基本的軍事單位,管轄一定數量的軍戶,承擔軍役。衛所在很大程度上還是一種軍事性質的地理單位,涉及明帝國的版圖、管理體制、土地、戶籍制度、人口遷移等一系列問題。
情境5 清朝的邊疆治理
清代既繼承了歷代王朝的治邊思想,又有創新和發展,逐步形成以“因俗而治”為核心的邊疆民族統治政策。
——摘編自蘇德畢力格《晚清政府對新疆、蒙古和西藏政策研究》
概括清朝對邊疆治理是如何“因俗而治”的。
答案 如在蒙古族地區設立盟、旗兩級單位進行統治;在東北、北部和西部邊疆,分設若干將軍轄區和辦事大臣轄區等。
情境6 清朝的對外交往
英吉利國王知悉:咨爾國王,遠在重洋,傾心向化,特遣使恭赍表章……天朝物產豐盈,無所不有,原不借外夷貨物以通有無。特因天朝所產茶葉……爾國必需之物,是以加恩體恤,在澳門開設洋行,俾得日用有資,并沾余潤。
——摘編自乾隆皇帝給英國國王的敕諭
材料體現了清朝怎樣的外交政策?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古代中國對外交往的發展趨勢。
答案 政策:清政府固守傳統的朝貢體系,自認為是“天朝上國”。趨勢:由漢唐時期的開放逐漸走向明清時期的閉關自守。
概念
朝貢體系與朝貢貿易
  朝貢體系體現了古代中國“天朝上國”的國家定位。“朝貢—冊封”是其基本外交模式,實質上是宗主認同外交。在其影響下,東亞地區逐漸形成一個以漢字與儒學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
  朝貢貿易亦稱“隨貢貿易”“貢舶貿易”。宋代以后中國政府準許外國使節在進貢的前提下來中國進行貿易。明代實行貢舶制度,在通商口岸設市舶提舉司,管理朝貢和朝貢貿易。朝貢貿易是封貢體系的衍生物,也是海禁政策的產物,是以厚往薄來為原則的官方貿易。
易錯
  民族區域自治不等于“民族自治”,民族區域自治是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的結合,具體表現為在少數民族聚居區的各民族共同行使自治權利,而不是某一少數民族的自治。
情境7 民族政策的原則
下圖是1953年版3元人民幣圖案,圖案的設計理念體現了民族政策的哪些原則?
答案 民族團結、民族平等和尊重少數民族的原則。
情境8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依據
中國的民族發展在地區上是互相交叉的……形成各民族雜居的現象,而一個民族完全聚居在一個地方的比較少,甚至極少……歷史的發展使中國各民族多數是雜居的……互相影響……我們整個中華民族對外曾是長期受帝國主義壓迫的民族,內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戰爭中同甘共苦結成了戰斗友誼,使我們這個民族大家庭得到了解放。
——周恩來《關于我國民族政策的幾個問題》(1957年)
根據材料,概括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的依據。
答案 在歷史上,我國各民族互相雜居,互相影響;近代以來,我國各民族同受帝國主義的壓迫,在革命戰爭中結成深厚友誼。
易錯
“一邊倒”既不意味著中國政府絕不同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交往,也不意味著中國政府放棄獨立自主,無原則地倒向蘇聯一邊。“一邊倒”的外交方針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并不矛盾,因為它的最終目的是捍衛新中國的獨立和主權。
圖解歷史
“一邊倒”的外交方針
情境9 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針
我們要打破舊的外交傳統,既不盲目排外,也不媚外。否則不是狂妄便是自卑。不亢不卑才是我們的態度。
——1950年3月,周恩來在外交部全體干部大會上的講話
為“打破舊的外交傳統”,新中國實行了哪些外交方針?
答案 “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
情境10 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1954年在日內瓦會議時福斯特·杜勒斯拒絕與周恩來握手……因此,我走完舷梯時決心一邊伸出我的手,一邊向他走去。當我們的手相握時,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
——摘編自《尼克松回憶錄》
“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始了”反映了中美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答案 中美關系由對峙開始走向正常化。
情境11 20世紀70年代建交高峰
下圖為1949年—2008年中國與外國建交的情況。
分析形成1972年建交高峰的國內外因素。
答案 20世紀六七十年代,美蘇爭霸中美國處于守勢,謀求同中國改善關系;中國恢復在聯合國合法席位,國際地位提高;中美關系開始走向正常化。
情境12 中共十八大以來的外交布局
中共十八大以來,我國在外交領域呈現出“介”字型布局。“撇”指“絲綢之路經濟帶”,“捺”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兩“豎”分別指“中國、巴基斯坦經濟走廊”和“中國、印度、緬甸、孟加拉國經濟走廊”。
  這反映出當代中國外交怎樣的趨勢?
答案 積極開展多邊外交活動,凸顯經濟合作的重要性。
探究點演練及歸納總結
探究1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與對外交往
材料一 自唐初以來,唐廷以積極的態度謀求和平的國際交往。唐代僑民極多,就僑民所從事的職業來看:有僧侶、學者、畫家、匠人、藝人、商人等。唐代外商們廣泛參與經濟活動,使唐代的社會生產不僅要滿足國內需求,更要承擔起國際生產的任務。《唐律疏議》中甚至還制定了中國古代法律中第一個涉外條文:“諸化外人,同類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異類相犯者,以法律(唐律)論。”唐朝統治者處理國際關系時,貫徹儒家“平天下”與“協和萬邦”理想。在和平共存之指導下,唐朝與周邊和平交往。
——摘編自沈福偉《中西文化交流史》等
材料二 元朝宣政院“掌釋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隸治之”,與中書省等同為四大中央政府機構。遇吐蕃有重大問題,則派設行宣政院前往該地處理。清初統治者高度重視蒙古事務,入關前便設立理藩院專司其事……外交事務也劃歸理藩院管理。理藩院級同六部,設尚書、侍郎各官,幫助清朝實現了對東北的有效管轄,避免了明代曾經出現的邊疆戰爭……對我國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摘編自趙毅、趙軼峰主編《中國古代史》
材料 主旨 材料一介紹了唐朝對外交往的特點。材料二闡述了元朝宣政院與清朝理藩院的概況及作用。
思考:
(1)根據材料一,概括唐代對外交往的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唐代對外交往的作用。
試答:  特點:政府積極主動,開放包容;僑民眾多且其職業多元;外商廣泛參與經濟活動;出現涉外法律;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秉持“和平互利”的宗旨。作用:促進了唐朝的繁盛;提升了唐朝國際地位;擴大并加深了中華文化的影響。 
(2)根據材料一,指出元宣政院和清理藩院在政治地位和職權范圍方面的異同。結合所學知識,說明宣政院和理藩院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發展所起的共同作用。
試答:  相同點:都是法定的中央機構;都管理少數民族事務。不同點:宣政院與中書省同級,理藩院與六部同級;宣政院管理宗教事務,理藩院管理部分外交事務;宣政院管轄西藏地區,理藩院管轄邊疆地區少數民族事務。共同作用:進一步推動了民族間交往、交流與交融;進一步鞏固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進一步加強了大一統的國家觀念。 
歷史解釋——對中國古代民族交往的基本認識
(1)基本途徑:友好往來;民族遷徙;和親聯姻;少數民族封建化改革;民族戰爭;冊封等。
(2)交往特點:以漢族為主體;友好交往是主流;以儒家大一統思想作為精神支柱;落后民族學習吸收先進民族的生產與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思想文化。
(3)歷史作用:①促進了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發展,加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②鞏固了國家統一,開發了邊疆地區,推動了社會經濟與文化的發展和繁榮。
歷史解釋——中國對外交往的特點
對外政策 由開放走向閉關:明清以前總體上以開放為主;明清時期,逐步走向閉關自守。
交往路線 由以陸路為主轉向以海路為主:漢代以陸路為主,隋唐陸海并舉,宋代以后以海路為主。
交往內容 對外貿易與文化交流同步進行,物種、商品、宗教、科技等外傳或傳入。
交往形式 ①以和平交往為主,如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等;②封建社會后期出現侵略與反侵略斗爭,如戚繼光抗擊倭寇、鄭成功收復臺灣、康熙皇帝組織雅克薩之戰抗擊沙俄入侵等。
唯物史觀——中國古代民族交融的實質
(1)從生產力發展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實質上是少數民族學習漢族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的過程。
(2)從生產關系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實質上是封建生產方式向少數民族地區的擴展。
(3)從經濟形態的角度看:民族交融的實質是游牧經濟與農耕經濟的相互影響,其中游牧經濟向農耕經濟轉化的趨向更明顯。
(4)從生活方式的角度看:民族交融實質上是漢族與少數民族的生活方式相互影響,其中少數民族的漢化趨向更為明顯。
探究2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材料一 中國對外政策和外交行為是根據不斷變化的外部形勢作出的反應。二戰后影響中國對外關系的外部環境,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一個是冷戰階段,世界政治的最主要特征是美蘇兩極對立。另一個是“后冷戰”階段,“一超多強”和多極化發展趨勢支配著世界政治。
——摘編自牛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關系史概論(1949—2000)》
材料二 黨中央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全方位外交布局深入展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施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并發起創辦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我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進一步提升,塑造了中國外交獨特風范,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為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了新的重大貢獻。
——摘編自《中國共產黨簡史》等
材料 主旨 材料一闡釋了影響中國對外關系的階段。材料二論述了黨中央全面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表現及意義。
思考: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列舉進入21世紀后為應對“不斷變化的外部形勢”中國采取的外交舉措。
試答:  積極發展睦鄰友好關系;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活動和地區性國際組織活動;拓展同發展中國家的關系;與世界大國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創新合作機制,發起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參與創立“金磚國家”合作機制等。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有何現實意義。
試答:  提升了中國國際影響力、感召力、塑造力,塑造了中國外交獨特風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條件;推動了國際社會的合作與發展;有利于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有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定等。 
歷史解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特點
不結盟 中國不跟任何國家締結針對第三國的盟約,這確保了中國外交政策的獨立性,不會被盟國扯進對抗或戰爭中。
平等性 中國對強國弱國、大國小國一視同仁。大國不欺負小國,強國不欺負弱國。
獨立性 中國遵循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包括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等準則。
無附加條件 中國對外援助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是區別于西方國家的最顯著特點。
歷史解釋——當代中國外交的基本原則、發展大勢與經驗啟示
(1)基本原則
①一個中心:是指中國仍然是發展中國家的基本國情決定了中國外交應以服務于國家發展為中心,更加積極有效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②兩個基本點:是指中國外交要維護中國在世界上的正當利益和促進與世界其他國家的互利共贏。
(2)發展大勢
①“和平共處”外交:堅持獨立自主原則,新中國成立后,正確處理與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關系,逐步成為獨立于美蘇之外的重要國際力量。
②“和平發展”外交:改革開放新時期,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明確提出“和平與發展”是當代世界的兩大主題,在堅持獨立自主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逐步實現外交理念、外交戰略和外交政策大轉折,外交工作表現出服務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明顯特點。
③“民族復興”外交: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不斷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懈努力,外交工作表現出始終服務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明顯特點。
(3)經驗啟示
①獨立自主是當代中國外交戰略和政策的根本原則:獨立自主原則是中國共產黨在中國革命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新中國成立后,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幻,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為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②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貫穿當代中國的外交實踐:在當代中國外交工作中,最具有持久影響力的是中國倡導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國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營造了和平的周邊環境,推動了“伙伴外交”的發展,有利于推動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建立。
命題點習題講解
命題點1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
1.[2023湖北]唐代初期,太宗稱:“我今為天下主,無問中國及四夷,皆養活之。不安者,我必令安;不樂者,我必令樂。”由于邊遠諸族聚居地生產相對落后,無法執行內地賦役標準,朝廷依據實情實施輕稅政策,如建中元年(780)規定:“諸邊遠州有夷僚雜類之所,應輸課役者,隨事斟量,不必同之華夏。”上述材料集中體現了唐朝( B )
A.采取靈活政策促進民族交往
B.重視邊境民族地區的社會治理
C.調整經濟政策推動區域發展
D.堅持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解析 材料中唐太宗的大意為:不論是中原地區還是四方少數民族,都一視同仁,使之安定。再結合“由于邊遠諸族聚居地生產相對落后……實施輕稅政策”可知,唐代重視邊境民族地區的社會治理,故B項正確。材料主要反映了唐代初期的民族政策,并未提及民族交往狀況,A項錯誤。“邊遠諸族聚居地”“諸邊遠州”泛指邊遠地區,而非特定的、具體的經濟區域,C項“推動區域發展”說法錯誤。“因俗而治”是指根據不同的地區,不同民族的風俗、社會發展狀況實施統治或管理,與材料強調的主旨不符,D項錯誤。
命題變式
2.[2022重慶]考古表明,戰國至西漢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墓葬形式以船棺葬、狹長形土坑墓為主,隨葬品也極具蜀地特征;至西漢中期,具有漢文化特色的長方形豎穴木槨墓成為主要墓葬形式,隨葬品也有明顯的關中特色。這反映出西漢中期( B )
A.蜀地墓葬出現平民化趨勢
B.蜀文化逐漸融入漢文化
C.蜀地經濟實力與關中相當
D.蜀文化與關中文化交流有限
解析 戰國至西漢初期,蜀地墓葬中蜀文化因素占主要地位,到西漢中期,具有漢文化特色的長方形豎穴木槨墓成為主要墓葬形式,隨葬品也有明顯的關中特色,這反映出蜀地墓葬文化受到漢文化影響,蜀文化逐漸融入漢文化。由此可知,B項正確。材料強調的是蜀漢文化的交融,而非蜀地墓葬的平民化趨勢,A項錯誤。西漢中期關中地區的經濟實力要高于蜀地的經濟實力,C項錯誤。蜀地墓葬隨葬品有明顯的關中特色,“交流有限”表述不妥,D項錯誤。
命題點2 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
3.[2021.6浙江]宋代曾規定:“市舶司監官及知州、通判等,今后不得收買蕃商雜貨及違禁物色。如違,當重置之法。”據此可知當時( D )
A.商品買賣必須明碼標價
B.海外商業運輸發展迅速
C.朝廷決定市的設立廢止
D.政府規范管理海外貿易
解析 “市舶司”是宋代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今后不得收買蕃商雜貨”體現的是政府對海外貿易的規范管理,故選D項。
命題變式
4.[2023安徽滁州模擬]1689年《尼布楚條約》簽訂之時,清朝有一些加強東北邊防、設立中俄界碑、繪制實測輿圖等邊界觀念。之后,議政王大臣等將中俄的劃界訂約修飾成清朝對俄國的一種恩惠;乾隆要求沙皇對其臣服,對俄政策重回“朝貢禮”路線。這表明( C )
A.傳統邊界因中俄訂約劃界而動搖
B.天下觀念的持續穩固與強化
C.中國近代國界觀念的形成受制約
D.清朝疆土頻遭割讓藩屬喪失
解析 根據題干“議政王大臣等將中俄的劃界訂約修飾成清朝對俄國的一種恩惠;乾隆要求沙皇對其臣服,對俄政策重回‘朝貢禮’路線”可分析出,中國近代國界觀念的形成受到之前天朝上國觀念的影響,C項正確。材料無法體現傳統邊界因中俄訂約劃界而動搖,排除A項;天下觀念的持續穩固和強化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材料無法體現“頻遭割讓”,排除D項。
命題點3 當代中國的民族政策
5.[2021北京]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派出的西南民族訪問團在當地開辦民族干部訓練班,召開民族代表座談會,幫助少數民族籌備自治區。《人民日報》對此發表社論:“各民族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發展各民族人民大眾的經濟和文化教育事業。”該團旨在( A )
①清除國民黨政權在邊疆地區的軍事存在
②落實《共同綱領》制定的相關民族政策
③消除歷史形成的國內各民族之間的隔閡
④檢查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機構的設置情況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解析 “幫助少數民族籌備自治區”是為了落實《共同綱領》制定的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政策,故②正確;從“各民族人民團結一致,共同努力,發展各民族人民大眾的經濟和文化教育事業”可以得出中央人民政府派出西南民族訪問團有助于消除歷史形成的國內各民族之間的隔閡,故③正確;清除國民黨政權在邊疆地區的軍事存在是人民軍隊的任務,西南民族訪問團并不承擔這一任務,故①錯誤;材料強調的是幫助少數民族籌備自治區,而不是檢查人民代表大會組織機構的設置情況,故④錯誤。綜合以上分析,A項符合題意。
命題點4 當代中國的外交
6.[2022廣東]1954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舉行會議,周恩來匯報參加日內瓦會議和出訪印度、緬甸情況時,毛澤東指出:“門要關死已經不可能了,而且很有一種有利的局勢,需要我們走出去。緩和國際緊張局勢,不同制度的國家可以和平相處。”這說明( A )
A.國內建設需要調整“一邊倒”政策
B.支持民族解放運動提升中國影響力
C.“求同存異”促進亞非各國了解中國
D.不結盟運動興起改變了世界政治格局
解析 根據材料“1954年7月”“門要關死已經不可能了……不同制度的國家可以和平相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我國的經濟建設需要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這使我國有了更多對外交往的需求。我國在大規模經濟建設時期,需要加強與英法等非社會主義國家的交往,即需要調整“一邊倒”的外交方針,周恩來出訪印度、緬甸并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也涉及與新興民族國家加強交往,為我國經濟建設創造一個穩定的周邊環境的問題,故A項正確。材料強調的不是支持民族解放運動,故B項排除;1955年周恩來在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與材料時間不符,故C項排除;1961年不結盟運動興起,與材料時間不符,故D項排除。
命題變式
7.[2023廣東名校聯考]截至2016年,我國已連續14次當選國際海事組織A類理事國;已連續5次擔任國際民航組織一類理事國;已建立了中國—東盟交通部長會議、上海合作組織交通部長會議等多個交通運輸合作機制,倡議成立亞太港口服務組織。這些成就體現出我國( D )
A.以科技推動交通發展      B.對外開放不斷擴大
C.交通服務于改善民生      D.積極參與國際治理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中國積極參與到國際組織中,如國際海事組織、國際民航組織等,這體現了中國積極參與國際治理,D項正確。
命題點1 中國古代的民族關系
1.[2022海南]種植桑、棗樹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詔“廣植桑棗者”免稅,“伐桑棗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棗為薪”的規定;金朝也規定“凡桑棗,民戶以多植為勤”,即使戶籍少的猛安謀克也須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種植桑棗。上述現象說明兩宋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表現在( C )
A.疆域拓展           B.民戶管理
C.文化認同           D.政權認同
解析 由“種植桑、棗樹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廣植桑棗者’免稅,‘伐桑棗為薪者’治罪”可知,鼓勵種植桑、棗樹本是中原王朝的措施;由西夏“禁民伐桑棗為薪”、金朝規定“凡桑棗,民戶以多植為勤”等可知,西夏、金朝也認同中原王朝的措施,這正是兩宋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在文化認同上的表現,C項正確。
2.[2022.1浙江]元朝是中國歷史上首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疆域廣大,民族眾多,推進了新的民族交融。下列關于元朝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的舉措,敘述正確的是( B )
A.首次設立樞密院主管軍事
B.在西南地區實行土司制度
C.確定行省之下的行政區劃依次為道、州、縣
D.設理藩院管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區
解析 元朝疆域廣大、民族眾多,為了鞏固統一多民族國家,在西南地區實行土司制度,故B項正確;宋朝已經設立樞密院主管軍事,排除A項;行省以下的行政區劃依次為路、府、州、縣,排除C項;元朝設立宣政院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排除D項。
3.[2021湖南]下圖再現了每年冬至節清宮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動的場景。這一作品( C )
《冰嬉圖》(乾隆時期)
A.顯示宮廷畫的神韻意趣
B.透露清代軍事訓練松弛
C.體現民族間的民俗交融
D.反映清朝宮廷生活奢靡
解析 冬至節是漢族傳統節日,是農耕文明的代表;冰嬉是滿族的一種大眾性體育活動。冬至節清宮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動,既是對滿族傳統習俗的傳承,也是民族間民俗交融的體現,故C項正確。
4.[2022北京,9分]絹與馬
材料一 唐與突厥互市,“以金帛市馬”“以助軍旅”,唐馬“既雜胡種,馬乃益壯。天寶后,諸軍戰馬動以萬計”,“秦、漢以來,唐馬最盛”。唐代驛制“凡三十里一驛,天下凡一千六百三十有九所”,各驛站的官馬多至75匹、少至8匹,“冠蓋相望,郵驛繼踵”。士庶也喜騎馬出行,“貴賤所行,通鞍馬而已”。馬球蔚然成風,太宗“聞西蕃人好為打球,比亦令習”。
材料二 突厥、回紇與唐朝進行絹馬貿易,規模巨大。回紇“每一馬易四十縑(注:細絹),動至數萬匹”,除自身消費外,還將多余的絹帛通過中間商人不斷向西銷售。突厥、回紇還開始建設據點聚積物資,突厥毗伽可汗“欲修筑城壁,造立寺觀”。回紇最初“風俗樸厚”,獲得唐朝厚利后,登里可汗“筑宮殿以居,婦人有粉黛文繡之飾”。
  以絹馬貿易為例,闡述唐代農耕與游牧民族互動的影響。
解析 本題為開放型試題,言之有理即可。首先,由“闡述唐代農耕與游牧民族互動的影響”可知,本題需要從唐朝、少數民族兩個角度作答。具體分析如下圖所示:
然后,進行總結,通過絹馬貿易,農耕與游牧民族擴大了交往,既促進了自身發展,也加深了民族交融。
答案 示例 唐朝通過絹馬貿易獲得了大量馬匹,改良了馬種,加強了軍事力量;進一步便利了郵驛交通,有助于提高行政效率;豐富了出行方式和娛樂活動。突厥、回紇等游牧民族通過絹馬貿易獲得大量絹帛,積累了巨額財富。回紇將多余的絹帛向西銷售,促進了陸上絲綢之路的繁榮;突厥、回紇嘗試建立城市,游牧民族出現定居化傾向,生活方式更加豐富。通過絹馬貿易,農耕與游牧民族擴大了交往,既促進了自身發展,也加深了民族交融。(9分)
5.[2022遼寧,12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以來,我國各民族之間保持著密切聯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下圖是某學者繪制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分級圖。
——摘編自李靜、于晉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及其心理機制研究》
  結合中國古代史的相關知識,緊扣圖中所示的一個或多個邏輯線索,擬訂一個論題,并予以闡釋。(要求: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清晰)
解析 首先,觀察圖片及相關文字解釋,結合中國古代史知識,緊扣圖中所示的一個或多個邏輯線索,擬訂一個論題,如根據“民族交往”“民族交流”“民族交融”三級結構和“自古以來,我國各民族之間保持著密切聯系;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主流”等信息,可得出論題: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民族交往是民族交流、交融的基礎;確定論題后,綜合材料和所學知識闡釋,如可選用先秦到明清時期的具體史實說明中華民族各部分以結構性、地緣性和生活性交往為基礎,民族交流和交融進一步加強,民族關系不斷發展和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深化;整個解題過程注意論題明確,史論結合,邏輯嚴謹,表述清晰。
答案 示例 論題:中華民族發展過程中,民族交往是民族交流、交融的基礎。
闡釋:春秋戰國時期,中原民族與周邊狄、夷等民族交往增多,通過戰爭和生產、生活等交往,民族認同感增強,為民族間進一步交流奠定了基礎;秦漢大一統王朝時期,各族人民在強大中央政權的統治下交往增多,地區間經濟、文化交流增強;東漢以來,少數民族不斷內遷,各民族長期交往促進了民族交流和交融,為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北方各族的封建化進程加快創造了條件,推動了隋唐時期國家統一局面的出現;宋元明清時期,各民族通過多種形式的交往,生活、地域和結構性聯系不斷深化,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
綜上,中華民族的各部分,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通過結構性、地緣性和生活性交往,民族交流和交融進一步加強,民族關系不斷發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不斷深化。(12分)
命題點2 中國古代的對外交往
6.[2022廣東]清代從廣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窯產品外,還有廣東、福建專門燒制的貿易瓷。廣州等地有的瓷窯還聘請來自歐洲的畫師,負責在瓷坯上繪制歐風圖像。這種現象反映當時( A )
A.廣州處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產自官營手工作坊
C.西方藝術在中國頗受歡迎
D.重農抑商政策受到明顯削弱
解析 據材料“廣州……瓷窯還聘請來自歐洲的畫師,負責在瓷坯上繪制歐風圖像”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當時廣州處于中外交流的前沿,故選A項。僅由材料無法判斷出口瓷器產自官營作坊還是民營作坊,故排除B項;C項材料無法體現,排除;題干不涉及重農抑商政策,故排除D項。
命題點4 當代中國的外交
7.[2022江蘇]趙國明《中國的立場》一詩寫道:“萬國(聯合國)旗幟欲添丁,孤島、紅旗都有名。山姆(美國)陰謀如獲勝,不教公使到西京(紐約)。”該詩佐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D )
A.與美國的關系趨向緊張
B.在聯合國行使否決權
C.抵制美國構建單極世界
D.反對“雙重代表權”案
解析 由“萬國(聯合國)旗幟欲添丁,孤島、紅旗都有名”可知,1971年,美國與日本等國一起向第26屆聯合國大會提出“雙重代表權”案,即接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代表進入聯合國,同時保留所謂“中華民國的代表權”(這實際上是搞“兩個中國”)。由“山姆(美國)陰謀如獲勝,不教公使到西京(紐約)”可知,中國指出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同時將國民黨集團的代表驅逐出聯合國,中國絕不允許在聯合國出現“兩個中國”或“一中一臺”的局面。最終第26屆聯合國大會否決了“雙重代表權”案。由此可知,D項正確。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而不是“趨向緊張”,A項錯誤。作者寫作該詩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還不能“在聯合國行使否決權”,B項錯誤。兩極格局瓦解后,美國力圖構建以其為主導的單極世界,C項錯誤。
8.[2020海南]1949年春夏之間,當中國革命戰爭即將勝利時,毛澤東為制定新中國的外交政策先后提出了三條方針。其中,“另起爐灶”外交方針所回答的問題是( B )
A.如何對待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
B.如何著手建立自己的外交關系
C.如何處理好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關系
D.如何對待美國和其他帝國主義
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另起爐灶”即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一切舊的屈辱外交關系,在新的、平等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外交關系,回答的問題是如何著手建立自己的外交關系,B項正確。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回答了“如何對待蘇聯和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是“一邊倒”方針,即新中國在外交上堅定地站在社會主義和世界和平民主陣營一邊,A項錯誤。改革開放時期,鄧小平認為世界形勢是和平與發展,C項錯誤。回答了“如何對待美國和其他帝國主義”的是“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方針,即清除帝國主義在中國的殘余勢力,取締帝國主義在華的一切特權以鞏固新中國的獨立和主權,在此基礎上再與一些國家建立外交關系,D項錯誤。
9.[2021廣東]1957年創辦于廣州的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簡稱廣交會),在新中國外貿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周恩來指出:“一年兩次的廣交會是在我們被封鎖的情況下不得已搞的,我們只好請人家進來看。”由此可知,廣交會的創辦( A )
A.擴展了與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
B.強化了與蘇聯的經貿聯系
C.突破了計劃經濟對外貿的束縛
D.加速了不結盟運動的進程
解析 據材料可知,廣交會的創辦是要讓其他國家了解新中國的經濟發展狀況,促進新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即廣交會的創辦擴展了中國與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故選A項。由材料得不出B項結論;20世紀50年代的中國尚未突破計劃經濟對外貿的束縛,排除C項;創辦廣交會和不結盟運動無關,排除D項。
10.[2020全國卷Ⅰ,25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紀50年代,中國與民主德國的關系良好,貿易和文化交往十分頻繁。與此同時,中國與聯邦德國之間處于對立狀態。1955年,聯邦德國與蘇聯建交后,中國逐步推動與聯邦德國的民間往來。60年代,隨著中蘇關系日益緊張,中國與民主德國關系降到了冰點。70年代初,聯邦德國調整“新東方政策”,決定改善與中國的關系。1972年10月,兩國外長在北京簽署建立外交關系的公報,決定互派大使。此后,兩國的交流活動迅速升溫。
——摘編自劉德斌主編《國際關系史》等
材料二 1993年,德國實施“新亞洲政策”,十分重視發展與中國的關系。德國企業認為在中國“差不多所有行業都有前景”,紛紛進軍中國市場。1998年,德國總理施羅德將實現外交政策“正常化”作為重要目標,對外不依附于任何國家,謀求世界政治大國地位,并與中國共同“推動世界經濟出現多元認同”。中國認為加強中德在多極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國際地位,擴大各自在國際上的活動余地,并促進世界和平、安全和穩定。2004年,中德在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框架內建立“具有全球責任的中德戰略伙伴”關系,中德關系發展到了新的高度。
——摘編自吳友法《德國現當代史》等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述20世紀50—70年代中國與民主德國、聯邦德國關系的變化及其原因。(10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述中德建立戰略伙伴關系的歷史條件。(9分)
(3)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德關系發展的歷史啟示。(6分)
解析 第(1)問,與民主德國關系的“變化”可根據材料“20世紀50年代,中國與民主德國的關系良好”“60年代……中國與民主德國關系降到了冰點”概括得出從交往密切到降溫、冷淡;“原因”可根據材料“中國逐步推動與聯邦德國的民間往來”“隨著中蘇關系日益緊張”等和所學知識思考作答。與聯邦德國關系的“變化”可根據材料“中國與聯邦德國之間處于對立狀態”“兩國的交流活動迅速升溫”概括得出從對立到實現關系正常化;“原因”可先根據材料“聯邦德國與蘇聯建交后”“70年代初,聯邦德國調整‘新東方政策’,決定改善與中國的關系”等和所學知識思考作答。第(2)問,“歷史條件”可先根據材料“德國實施‘新亞洲政策’”“紛紛進軍中國市場”“德國總理施羅德將實現外交政策‘正常化’作為重要目標”“中國認為加強中德在多極化世界中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各自國際地位”等,從德國外交政策與目標調整、世界多極化發展、中國國際地位提高等方面概括回答,再結合所學中國改革開放、歐洲一體化發展、德國實現統一的相關知識回答。第(3)問,“歷史啟示”可根據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德關系發展的史實、原因、影響等分析作答,如根據20世紀70年代初中德兩國都以國家利益為出發點,不斷改善兩國關系可得出外交要以國家利益為重;如根據中德兩國都根據自己的需要做出外交決策,不依附于別國可得出外交需獨立自主;如根據20世紀90年代中德關系發展提高了兩國的國際地位可得出通過發展友好外交拓展國際空間和增強經濟實力。
答案 (1)變化:中國與民主德國從交往密切到降溫、冷淡,與聯邦德國從對立到實現關系正常化。原因:20世紀50年代,在冷戰格局下,中國和民主德國同屬社會主義陣營,聯邦德國外交依附美國;中蘇關系惡化,民主德國緊跟蘇聯;中國與美國關系逐步走向正常化,聯邦德國調整對中國的政策。(10分)
(2)中國改革開放,經濟發展迅速,市場潛力巨大,國際影響力顯著提高,積極參與國際事務;德國統一,經濟發達,對中國市場有巨大需求,尋求政治大國地位;兩國都積極推動世界多極化。(9分)
(3)堅持發展經濟,增強國家實力;堅持獨立自主,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為處理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求同存異,摒棄冷戰思維;奉行多邊外交,推動全球化。(6分)
習題演練
1.[2024湘豫名校聯考]屬邦是秦針對境內民族設置的管理機構,秦統一前,在屬邦之下由“臣邦君長”統轄“臣邦人”,襲用原有的統治方式。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之后,境內原有屬邦基本實現了郡縣一元化。材料中民族地區管理機構的變化( D )
A.使國家由分裂走向統一     B.促進了中央機構的完善
C.推動西北地區融入版圖     D.加強了對民族地區管轄
解析 根據材料“境內原有屬邦基本實現了郡縣一元化”可知,秦統一后對屬邦實現中央垂直管理,這種變化加強了中央政府對民族地區的管轄,D項正確。公元前214年秦朝已統一全國,排除A項;對民族地區的管理屬于對地方的管理,與中央機構的完善無關,排除B項;材料沒有涉及對西北地區的管理,排除C項。
2.[2023豫南九校聯考]下表所示為西漢政府與南越的相關史實。由此可見,西漢政府對南越的措施 ( C )
時期 史實
漢高祖時期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派遣大夫陸賈出使南越,勸趙佗接受漢王朝的封王,歸化中央政權。
漢文帝時期 趙佗除帝號復歸漢朝,但是在南越國內,趙佗一直竊用皇帝的名號。
漢武帝時期 平定南越,設置九郡,實行與內地一樣的制度法令。
A.消除了地方與中央對立     B.體現了民族平等政策
C.旨在維護國家政治統一     D.促進了南越經濟繁榮
解析 從漢高祖、漢文帝時期要求南越歸化漢朝,到漢武帝時期“平定南越,設置九郡,實行與內地一樣的制度法令”,說明西漢政府旨在維護國家政治的統一,C項正確。
3.[2024鄭州調研]唐代小說中對域外風情、物品及外國人在中國生活的奇特方式的刻畫和描述隨處可見。如《杜陽雜編》對外國貢品“常燃燈”的描述,《朝野僉載》對真臘國風俗人情的描繪。上述情況出現的重要原因是( A )
A.社會風氣開放包容
B.小說創作進入繁榮階段
C.域外文化成為主流
D.工商業市民階層的壯大
解析 據材料“《杜陽雜編》對外國貢品‘常燃燈’的描述”“《朝野僉載》對真臘國風俗人情的描繪”并結合所學可知,唐代對外開放的社會環境為文學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A項正確。
4.[2024哈爾濱開學考試]兩宋時期,西夏占據河西走廊和河套地區,他們經常掠奪過往商旅的財物,或者強取貨物,抽十分之一的上等品。這一現象( C )
A.解決了西夏政權的財政危機
B.造成了宋朝三冗兩積的局面
C.推動了宋朝貿易格局的變化
D.阻斷了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
解析 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兩宋時期,受民族政權并立的影響,傳統的商路受到阻礙,這助推了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C項正確。西夏單靠劫掠是不能解決財政危機的,排除A項;宋朝三冗兩積的局面是多種因素造成的,排除B項;材料中的現象并未阻斷東西方的交流,排除D項。
5.[2024河北邢臺五校聯考]對于向中國朝貢的東南亞各國,明太祖朱元璋認為:“四方諸夷,皆限山隔海,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給,得其民不足以使令。若其自不揣量,來擾我邊,則彼為不祥。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由此可推知,明太祖時期( A )
A.實行和平的對外政策      B.朝貢貿易迎來轉機
C.對外政策進行了調整      D.海上絲綢之路受阻
解析 據材料“彼既不為中國患,而我興兵輕伐,亦不祥也”可知,明太祖認為向中國朝貢的東南亞各國既然沒有給我國帶來禍患,那么輕易興兵討伐他們是不太好的,由此可推知,明太祖時期實行和平的對外政策,故A項符合題意;材料反映的是明太祖對東南亞各朝貢國的態度,不能體現朝貢貿易迎來轉機,排除B項;材料并沒有涉及明太祖時期對外貿易政策的變化,排除C項;東南亞各國可以來中國朝貢,說明此時海上絲綢之路暢通,排除D項。
6.[2024吉林白城月考]自雍正起,清政府在西南逐步取消土司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調動的流官負責地方清查戶口、丈量土地、核實賦稅、組織鄉勇、興辦學校、實行科舉等工作,稱為“改土歸流”。據此可知,“改土歸流”( D )
A.消除了地方割據的隱患
B.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實現民族平等
C.加強了西南的稅收管理
D.有助于西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
解析 根據材料“清查戶口、丈量土地、核實賦稅、組織鄉勇、興辦學校、實行科舉等工作”可知,“改土歸流”有利于清政府對西南地區的綜合統治管理,進而有助于西南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D項正確。“消除了”說法過于絕對,排除A項;新中國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有利于民族交融和實現民族平等,排除B項;加強對西南的稅收管理只是“改土歸流”的部分作用,排除C項。
7.[2024西安重點中學月考]在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中,各地自報民族名稱有400多個。經過民族識別工作,1954年確認38個少數民族。1964—1965年再度確認16個少數民族,加上1979年確認的基諾族,中國55個少數民族的識別工作基本完成。新中國的民族識別工作( B )
A.是建立民族自治區的前提條件
B.意在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
C.推動了民族之間的交流與交融
D.有利于維持邊疆地區社會穩定
解析 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題干信息可知,只有確認了民族成分,才能更好地貫徹執行民族區域自治政策和其他各項民族政策,保障少數民族的平等權利,B項正確。20世紀50年代初民族識別工作開始時,內蒙古自治區已經建立,其并不以民族識別工作為前提,排除A項;民族識別工作主要內容是確認少數民族成分,對促進民族交流、交融沒有明顯的直接影響,排除C項;少數民族并不都生活在邊疆地區,排除D項。
8.[2023河北聯考]20世紀70年代,在東盟走向中立化的前提下,中國也改變了對東盟的外交立場,與馬來西亞、菲律賓等東盟國家建立了外交關系。1988年,中國政府發表了中國與東盟關系的基本原則,強調和平共處、平等互利、共同發展,反對霸權主義。中國政府的這些主張旨在( B )
A.參與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
B.為國家建設營造良好環境
C.支持東南亞反對霸權主義
D.沖破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20世紀70年代,中國與東南亞部分國家建立外交關系,20世紀80年代,中國進一步強化與東盟的關系,這有利于中國發展和改善睦鄰友好關系,為國家建設營造良好環境,B項正確。中國沒有參與東盟區域經濟一體化,排除A項;支持東南亞反對霸權主義是一種態度或策略,不是主要目的,排除C項;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國就已經逐步沖破了西方國家的經濟封鎖,排除D項。
9.[情境創新/2023河北保定期中]東漢末至魏晉南北朝,匈奴與其他民族交融的情況如下圖所示。
上圖反映了這一時期民族交融( B )
A.關鍵在于文化認同
B.在復雜形勢下的趨同性
C.在過程中的互動性
D.呈現出多種多樣的方式
解析 根據材料中東漢末至魏晉南北朝,匈奴與其他民族交融的情況,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魏晉以來,匈奴、鮮卑等少數民族大批內遷,在北方各地與漢族人民雜居相處,各民族人民頻繁交往,中原農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相互影響,以游牧民族封建化(漢化)為主,故這一時期民族交融在復雜形勢下呈現趨同性,B項正確。材料沒有體現文化認同的影響,排除A項;圖片未反映這一時期民族交融過程的互動性,排除C項;材料未涉及民族交融多種多樣的方式,排除D項。
10.[2023江蘇南通三模]元朝時,雖然政治上有“內北國而外中國,內北人而外南人”的區分,但是文化上北人南往或南人北上蔚然成風。北方士人往往以江南一游為榮,南方士人大多以“游孔林”“歷燕趙”“謁京師”作為人生的重要經歷。這表明( A )
A.國家統一推動了文化的融合
B.文人的尊儒信仰驅動北人南往
C.中華文明呈現多元一體特征
D.統治政策成為南北交流指向標
解析 根據材料“文化上北人南往或南人北上蔚然成風”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元朝國家統一推動了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A項正確;由材料不能說明北人南往的驅動力是文人的尊儒信仰,排除B項;中華文明多元一體強調文明的獨立發展性和整合性,材料與此無關,排除C項;材料中的統治政策和文化現象并不一致,排除D項。
11.[2024山東聯考]明朝正統以后,明朝對外政策更加消極保守,一改永樂年間對朝貢使團入貢期限不加節制的做法,限制朝貢使團入貢頻率,多次申令海外諸國如占城、爪哇等國須遵守“三年一貢”的規定。這一舉措旨在( D )
A.強化天朝上國的觀念      B.發展傳統外貿政策
C.密切中國與世界聯系      D.減輕政府財政負擔
解析 據材料和所學知識可知,正統時期,在內憂外患之下,明朝面臨著嚴重的社會政治經濟危機,明朝已經無力招攬海外國家入貢,對外政策轉向內斂,以減輕政府財政負擔,D項正確。
12.[情境創新/2024河南南陽月考]嘉慶前期,江南官民不再以傳統的奢華與精致為時尚,轉而追求西方器物與審美。海寧人陳鳣細致地記錄了這一風俗變化,謂:“夫居處之雕鏤,服御之文繡,器用之華美,古之所謂奢也,今則視為平庸無奇,而以外洋之物是尚。”這反映出當時江南地區( C )
A.淪為西方列強的商品市場
B.對外貿易政策發生異變
C.受到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
D.東學西漸影響社會風尚
解析 據材料“今則視為平庸無奇,而以外洋之物是尚”可知,清代江南地區的官民不再以傳統的奢華為時尚,轉而追求西方器物,這主要是由于此時期中西貿易發展,西洋貨物涌入中國,反映了中國受到世界市場發展的影響,C項正確;中國淪為列強的商品市場發生在鴉片戰爭以后,排除A項;此時期中國的對外貿易依然是閉關政策,并未發生變化,排除B項;材料反映的是西方器物傳入中國,而不是東學西漸,排除D項。
13.[跨學科·跨地理/2024遼寧名校聯考,12分]邊疆治理關乎國家的穩定與發展,我國歷代王朝在治邊過程中,形成了特有的方略。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設行中書省“掌國庶務,統郡縣,鎮邊鄙,與都省(中書省)為表里”,“其在遠服,又有招討、安撫、宣撫等使”。元朝對吐蕃地區實現了直接管理,在西北邊疆采取了設置軍政機構等政策,還建立了驛站制度,將邊疆地區和中原地區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摘編自馬大正《中國古代的邊疆政策與邊疆治理》
材料二 下表為康雍乾三朝繪制疆域圖簡況。
康熙朝 清廷組織大量人力、物力,在全國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人地測量活動,即使是道遠路阻的西藏地區也派專員前往,歷時多年制成了《皇輿全覽圖》
雍正朝 繼續康熙朝的地圖測繪工作,對于尚不能進行精確測量的西域地區以虛線標注
乾隆朝 清廷對西北準噶爾部的戰爭剛一結束,乾隆帝就派人深入西北勘測地形并繪制地圖,填補了《皇輿全覽圖》上西北地區的大量空白之處,同時清廷陸續修訂各省舊有輿圖,最后制成規模宏大的《乾隆內府輿圖》
——摘編自孫喆《康雍乾時期輿圖繪制與疆域形成研究》
(1)根據材料一,概括元朝邊疆治理政策的主要特點,并結合所學知識,以治理西北地區和吐蕃地區的相關史實為例加以說明。(4分)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康雍乾三朝測繪疆域地圖的意義。(8分)
解析 第(1)問第一小問,據材料一“設行中書省”“在遠服,又有招討、安撫、宣撫等使”“采取了設置軍政機構等政策,還建立了驛站制度”可得出,建立較完善的邊疆治理體系,設置專門管理機構。第二小問,結合所學知識,從在西北地區設北庭都元帥府、吐蕃由直屬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理等方面來舉例說明。第(2)問,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從明確了中國的疆域版圖、加強了對邊疆的治理、對后世輿圖的編繪提供了借鑒、是研究清朝邊疆治理的重要史料等方面進行分析。
答案 (1)特點:建立較完善的邊疆治理體系;設置專門的管理機構。(2分)說明:在西北地區設北庭都元帥府;吐蕃由直屬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理。(2分)
(2)意義:明確了中國的疆域版圖;有利于加強對邊疆的治理;有利于增強民眾的民族認同感,推動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和鞏固;對后世輿圖的編繪有重要的借鑒價值;是研究清朝邊疆治理的重要史料。(8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威信县| 平远县| 九龙城区| 河源市| 任丘市| 方城县| 孝昌县| 黄大仙区| 涡阳县| 洪泽县| 舞阳县| 大连市| 于田县| 双牌县| 体育| 共和县| 兴宁市| 大兴区| 喀喇沁旗| 呈贡县| 滦南县| 新民市| 南阳市| 宜宾市| 于田县| 广平县| 常熟市| 广州市| 南乐县| 焦作市| 甘南县| 敦化市| 夏津县| 庆安县| 乳源| 陕西省| 政和县| 康定县| 安西县| 沈阳市| 南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