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講義村落、城鎮與居住環境之古代的村落、集鎮與近現代城市化進程知識點講解知識點一 古代的村落、集鎮和城市一、村落的產生1.居住形式:經歷了從穴居、巢居、半穴居到[1] 地面筑屋 的演變。2.村落的出現(1)原因:[2] 農業 出現以后,人們筑屋定居,形成村落。(2)表現:最早出現在[3] 兩河流域 。埃及、印度、中國也存在大量的原始村落遺址。(3)特點:村落建有[4] 住宅 、倉廩、地窖和公共活動場所等。(4)意義:為人們的定居、繁衍和防衛提供了條件和保障,也為人們進行集體活動提供了便利。 中國傳統村落的特點 中國傳統村落往往依水而建;以農業生產為主(村落故又稱農村),具有保守性,由小農經濟的自給自足性決定;具有家族聚集的特點;承擔一定的社會管理和教化功能。二、集鎮的出現1.興起(1)原因: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而興起。(2)過程雛形 原始社會末期,手工業者與農業分離,手工業者開始在便于交換的地方集聚,形成了古代集鎮的雛形。發展 商人的出現使手工業者聚居的地方迅速繁榮,逐漸成為一定地域內的經濟中心。形成 商人和手工業者為了保護其財富和人身安全,在聚居的地方筑壘設防,形成集鎮。2.中國古代的集鎮(1)古代的鎮主要是為[5] 軍事 目的而設的。(2)兩宋時期:工商業者經營及定居的集鎮發展起來。(3)元朝時期:元朝漕運和海運發達,運河沿岸興起了很多工商業集鎮。(4)明清時期:集鎮進一步發展并出現[6] 專業分工 。 集鎮的出現中國古代鎮設立的主要目的是軍事,集鎮發展主要表現為工商業發展。集鎮的出現和發展,突出反映了中國古代城市經濟功能增強,政治、軍事功能減弱,也從側面反映了古代商品經濟的發展。三、城市的產生1.出現:約公元前 3500—前3100年,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生活的地區。2.特征:城市是一定區域內政治權力、軍事防御、經濟活動、宗教祭祀的中心場所。3.表現(1)中國古代城市①布局:主要分為宮殿區、手工業區和商業區、居民區。②發展:商朝時,城市已初具規模,統治者的宮殿和宗廟位于城市的中心。周朝,[7] 營建城市 形成制度。城邑大致分為三等,天子王城、諸侯都邑、卿大夫的采邑,各有定制。(2)西方古代城市古希臘 城市布局中已反映出行政、防御、宗教和商業的功能。古羅馬 城市的[8] 道路系統 和供水排水系統,成為后來西方城市建設的標準。歐洲中古時期 出現了一些以[9] 手工業者和商人 為核心的新型城市和城鎮。四、世界各地的民居1.影響因素:居住地的自然環境;當地的[10] 社會經濟水平 與文化習俗。2.代表(1)古代世界國家或地區 特點兩河流域 用土坯建造房屋,用木材作棟梁。古埃及 大多數房屋用泥和木材修建,具有防曬保溫功能。[11] 庭院 是家庭活動的場所。古希臘 羅馬 ①[12] 中庭 是民居的核心。 ②混凝土、拱券和希臘柱式相結合,成為古羅馬建筑最主要的特征。 ③3世紀,出現了多層樓板疊加組合而成的集體住宅。 ④4世紀時,羅馬城中大部分是[13] 復合式公寓 ,對后世影響深遠。古代美洲 北美印第安人住在圓錐形的帳篷中,亞馬孫雨林的印第安人住在圓形的公共居所中。(2)古代中國①遠古時期:巢居和穴居構成中國民居最早的兩大類型。②先秦以來:民居設計遵循嚴格的[14] 等級觀念 和禮儀制度;住宅布局講求對稱,主次分明,院落有序;最普遍采用的是木構[15] 抬梁 結構。③明朝:磚木結構的民居建筑開始普及。現存的明清民居類型主要有北方的窯洞、四合院,南方的徽派民居、福建土樓等。 世界各地民居的特點(1)重視環境、風水、落位,因地制宜。(2)就地取材,多以天然材料修建。(3)反映出各地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社會文化習俗。(4)具有鮮明的地域和民族特點。(5)深受各地方傳統思想的影響。知識點二 近代以來的城市化進程一、城市化的演進1.原因:工業革命以來,工業生產逐漸向城市集中,鄉村人口向城市轉移。2.表現西方 ①近代:1851年,英國成為當時世界上第一個城市人口超過總人口50%的國家。 ②二戰后:發達國家城市化水平進一步提高,發展中國家城市化速度加快,[16] 城市化 成為衡量國家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中國 ①鴉片戰爭后:近代中國城市化進程開啟。 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城市化進入新階段,發展進程不斷加快。 工業化與城市化工業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動力;工業化使城市成為區域經濟的中心;工業化沖破農村自然經濟的桎梏;工業化帶動交通地理的大變化;工業化促進城市第三產業的大發展。二、居住條件的改善1.原因:城市的發展使得市民居住條件得到改善;建筑技術的革新使住宅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2.表現(1)19世紀中后期,美國人發明了[17] 電梯 。(2)19世紀70年代,比利時首次使用鋼筋混凝土技術。(3)20世紀以來,集中供暖和制冷得到推廣,私人衛生間等快速普及。(4)二戰后,城市中的社區蓬勃發展,功能日益廣泛。超市、商場、休閑娛樂和各種院館等服務設施日益增加,居民的生活更加豐富便捷。三、基礎設施的發展1.西方國家(1)起步:19世紀以來,鋼鐵管道用于水網建設,[18] 自來水 與排水系統逐漸普及;煤氣燈、電燈創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2)發展通信 電報、電話的普及便利了人們的通信聯系。交通 ①19世紀中后期,第一條地鐵線在倫敦問世,柏林、紐約等城市開始將[19] 鐵路高架橋 納入交通網絡。 ②20世紀以來,電車、汽車、自行車得到普及。城市交通呈現多樣化、立體化趨勢,便利了人們的出行。2.中國(1)近代: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主要集中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城市,尤其是[20] 通商口岸 ,發展很不平衡。(2)現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飛速發展,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進。四、城市化進程中的問題1.環境污染:工業廢氣、[21] 汽車尾氣 導致空氣污染;生活與工業廢水造成水源污染。2.貧富分化:工業化、城市化帶來了巨大的社會財富,這些財富聚集在少數資本家手中,[22] 工人階級 生活貧困。3.交通擁堵:私人汽車的普及,使交通擁堵成為城市的普遍問題。4.社會問題:犯罪率上升、失業者增加等問題日益突出。情境1 古代人類居住形式的變化上古穴居而野處。后世圣人,易之以宮室。上棟下宇,以待風雨……——摘編自《周易·系辭下》 由材料可知,人類的居住形式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并說明其原因。答案 變化:人類居住形式從穴居發展到地面筑屋定居。原因:農業生產的發展,為其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圖解歷史集鎮的出現情境2 周代城市規劃上圖是“周王城形制想象圖”,據此說明周代城市規劃的特征。答案 以宮城為中心的分區規劃結構形式營建的聚集封閉型城邑;城的布局嚴謹,講求對稱,井然有序。易錯中國古代的“城”與“市”中國古代的“城”專指用城墻圍起來的防御性設施,屬于政治范疇,具有軍事防御性質。“市”,指的是市集,是人們進行物物交換或者商品貿易的地方,屬于經濟范疇。一般來說,我們現在的城市,就是由以上兩種形式發展起來的。情境3 古羅馬民居的特點西方的居住建筑在古羅馬時期也得到了較大的飛躍。對家神的崇拜和對家族先祖的崇拜常常在民居中表現出來。——摘編自林鶯《中西語言文化對比研究》根據材料概括古羅馬民居的特點。答案 體現了對家神和家族先祖的崇拜。情境4 中國民居的特色福建土樓(下圖)是出于族群安全而采取的一種自衛式的居住樣式,往往將供奉祖先牌位的上堂安置于建筑的最里邊;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以宗祠為中心來營建民宅、園林、牌坊等。這些建筑形式蘊含的共同文化特性是什么?答案 重視血緣和宗法倫理觀念。情境5 工業革命以來的城市化城市化是工業化的孿生姊妹,是工業革命的必然結果。18世紀下半葉,英國工業革命的展開,特別是蒸汽機的廣泛運用,使新興工業城市迅速興起,故有“蒸汽機是工業城市之母”的說法。——摘編自陸偉芳《近代英國城市群落與城市發展定位》如何理解“蒸汽機是工業城市之母”這句話?答案 蒸汽機發明后,工廠擺脫了自然條件的限制,會為了方便原料運輸等而聚居起來生產,形成了以工廠為中心的工業城市。圖解歷史情境6 近代西方早期市政建設1842年,英國“查德威克報告”呼吁改善城市的供水、排水系統和垃圾處理方式。1848年,英國頒布第一部公共衛生法,賦予城市廣泛權力建設現代衛生系統。1853—1869年,法國政府率先實施巴黎城市規劃,拓建林蔭大道,建成下水道系統。19世紀末,歐美國家用有軌電車取代馬車,實現了公共交通的革命,拓展了城市的空間。歐美國家的做法為城市化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哪些思路?答案 加強城市的基礎設施、公共衛生和公共交通設施建設;加強市政立法監管,推進城市管理水平;合理規劃,拓展城市空間。情境7 漫畫“城市病” 漫畫反映了當今城市化進程中存在哪些問題?答案 人口膨脹、環境惡化、交通擁堵、住房緊張、資源短缺。探究點演練及歸納總結探究1 古代村落、城市的形成與發展材料一 傳統聚落環境空間單元形成完整的具有氣候和生態調節改善功能的生物小氣候生態環境空間單元。……傳統聚落環境包括了傳統聚落周邊的農業生產土地和其外圍的自然環境空間。它是人類在傳統農業生活模式下,有主觀目的地開發和改造周邊的自然環境,進而創造出適合人類生存下去的環境。——摘編自董蘆笛等《綠色基礎設施的傳統智慧:氣候適宜性傳統聚落環境空間單元模式分析》材料二 由漢代至清代,中國的城市體系基本就是中央集權式的行政體系的載體,主要的城市都是地方官府和士人集中的地方,又是科舉與官學等教化機構所在,以推行與農業經濟直接相關的農田水利、河道整治工程,負責地區文化和社會建設,包括教育、刑名、救災、福利和醫療等服務的提供。……自宋以后,在國都之外,地方上的工商業城鎮興起。——摘編自薛鳳旋《中國城市及其文明的演變》材料主旨 材料一主要闡釋了傳統聚落環境的內容和形成方式。 材料二主要了闡釋中國古代城市的特點。思考:(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簡析農業生產與傳統定居聚落的關系。試答: 傳統定居聚落的形成,與農業生產有密切關系。定居聚落生存的基本條件之一是充足的食物供給,需要利用自然環境,發展農業生產,不同氣候環境、地形等對農業生產有重要影響。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概括中國古代城市的特點。試答: 中國古代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城市居民以行政人員和文化教育人士為主;城市管理主要是服務于農業和民生領域;宋代之后,城市的經濟功能大大增強。 歷史解釋——古代村落興起的原因及影響(1)原因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促進了生產工具和技術的進步。②農業的產生和發展,促進了糧食生產、手工生產的發展,為定居村落的形成奠定了物質條件。③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如地形、氣候等因素限制了村落的選址。④特定區域內的社會文化與風俗習慣影響了村落的形成。(2)影響:為人們的定居、繁衍和防衛提供了條件和保障,也為人們進行集體活動提供了便利。時空觀念——中國古代城市演變的規律城市功能 先秦至唐代,主要是政治中心或軍事重鎮;唐代以后,因手工業和商業發達而興起的城市增多,城市的經濟功能逐漸超過政治功能。商業活動 唐代以前政府對城市商業活動的控制較嚴,坊市分開,管理嚴格;唐代以后政府對城市商業活動的限制逐漸放寬;宋代打破坊市界限和經營時間限制,早市、夜市晝夜相接。政府管理 政府對城市的商業活動由限制到逐漸放松。數量規模 從唐代開始,商業城市數量不斷增多,規模不斷擴大,至明清時期,出現了大批的工商業市鎮。城市布局 城市建設出現中軸線,體現了權力至上的設計理念。地域分布 戰國至唐代主要分布在北方;唐代以后,隨著經濟重心南移,南方城市數量逐漸多于北方;明清時期,江南興起一大批工商業市鎮。歷史解釋——中國古代與中世紀西歐城市的差異中國古代城市 中世紀西歐城市城市居民 就地理意義上說,指的是眾多人口的集中聚居地,但沒有形成一個社會共同體——市民階層。 是工商業者的聚居地,還是一個社會概念,是一種社會共同體,城市市民組成市民階層。城市職能 首先作為政治中心出現,是官員的駐地,后來才發展了經濟職能。 首先作為經濟中心發展起來,后才發展了政治、文化和軍事等方面的職能。城鄉關系 無論是政治上還是經濟上,都是城市統治農村,住在城市里的封建地主和政府官員統治和剝削農村。 政治上是農村統治城市,住在城堡里的封建領主統治城市;經濟上是城市剝削農村,城市通過商業和高利貸等形式剝削農村居民。城市地位 在中央集權制度下,中國古代城市無法形成自治權。 城市擁有自治權,享有許多特權。這種自治權是市民斗爭的結果。城市規劃 受控于禮制的規劃理念,嚴格按照“營國制度”建造,體現等級、尊卑、禮制和皇權至上的封建思想。 是自發形成的——實行自然主義的非干預規劃。探究2 近代以來的城市化進程材料一 中國近代意義上的城市應是1840年鴉片戰爭后才產生的。……隨著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中國近代工商業的發展,中國傳統的封建城市開始向近代資本主義城市方向發展。1921年中國第一個市政廳——廣州市政廳的成立,標志著中國城市化的開始。但是,中國城市化非常緩慢。……(到1949年)城市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只有10.6%。——摘編自馬春輝《中國城市化問題論綱》材料二 英國是世界上率先邁入現代化的國家,隨著19世紀中期工業化與城市化的迅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環境尤其是整個社會的公共衛生狀況嚴重惡化。為求改善,英國政府開始全面介入公共衛生管理。……1848年,經過議會辯論,英國通過了《公共衛生法》。——摘編自王廣坤《論近代英國的衛生檢查制度》材料 主旨 材料一主要闡述了中國近代城市化興起及發展的概況。材料二主要反映了近代英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中面臨的公共衛生問題及其解決措施。思考:(1)根據材料一及所學知識,分析中國近代城市化興起和進程緩慢的主要原因。試答: 興起的原因:鴉片戰爭后,西方列強與清政府簽訂開埠通商的不平等條約,中國上海、天津、廣州等沿海城市成為通商口岸;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和中國近代工商業的發展;近代交通工具的傳入。進程緩慢的原因: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的制約;城市化起步晚;工農業生產水平低;傳統思想觀念的影響。 (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指出工業革命后英國城市發展狀況,并分析近代英國發展公共事業的意義。試答: 狀況:工業人口劇增;環境污染嚴重;基礎設施不斷發展完善;城市化進程加快。意義:有利于保障民眾身心健康;有利于社會發展和國家綜合實力提升。 歷史解釋——近現代城市化的影響(1)積極①經濟A.帶來生產方式的變化。城市化帶來人口、土地、資金的集約,為產業發展提供了便利,推動工業化進程和經濟的發展。B.推動城市工商業發展。城市化改變了人口的地區分布和職業結構,人口不斷離開農村,向城市集中,推動城市工商業發展。C.推動基礎設施的發展與完善。城市排水、照明、交通、通信建設和醫療衛生、文化教育設施等都有較大發展。②政治A.促進了政府職能現代化,提高了政府治理能力。傳統的社會治理模式已無法適應城市化進程,這就倒逼政府根據城市化的需要進行職能轉型與治理創新。B.有利于法治化進程。城市化引發的部分社會問題需要法律法規來調節,這促進了法治建設。③思想文化:自然經濟下人們被傳統價值觀念束縛,城市中高度發展的現代文明使人們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行為方式等都有了很大的轉變。④社會生活A.引起家庭結構和功能的變化。家庭權力結構變化,趨向相對自主和自由;許多家庭傳統功能逐漸向社會轉移。B.推動居住條件的改善。建筑技術的革新改善居住條件,城市功能的完善為人們提供了便捷和豐富的生活服務。C.引起生活方式的變化。城市化加快了生活節奏,豐富了日常生活,改變了人們的交往方式。(2)消極①社會問題:城市人口過度集中和農村人口的不斷涌入加劇失業、住房、交通、犯罪、城鄉差距等問題。②心理問題:城市化使人口密度過大,造成人們的生活緊張,情緒急躁,關系對立、沖突,患心理疾病的人數增加。③生態與衛生問題:經濟活動過度集中、城市過度發展破壞生態平衡;人群聚集易使疫病進化,缺乏治療手段和應急機制的城市極易成為疫病中心。歷史解釋——近代中國城市化的特點(1)具有半殖民地色彩。中國近代的城市化是在西方列強的侵略下開始的,一系列通商口岸的開放客觀上促進了近代中國的城市化進程,這些城市成為西方列強侵華的基地,成為西方人的主要聚集地。(2)農村人口的涌入是城市化的重要推力。隨著近代自然經濟的逐步解體,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城市,但是,城市經濟發展無法容納如此眾多的就業人口,造成中國近代城市就業壓力非常大。(3)無工業化的城市化。中國近代城市的發展不是建立在工業化基礎之上的,城市中從事生產事業的人口比例很低,這就造成中國近代城市失業、無業人口眾多。歷史解釋——新中國成立以來城市化的特點進程的曲折性 新中國成立后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城市化進程十分緩慢;改革開放后,城市化進程加快。途徑的多樣性 改革開放政策的實行,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農民進城務工經商,使小城鎮迅速崛起,在城市化進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區域化的傾向 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出現了城市區域化的傾向,形成城市群的雛形,如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等。發展的均衡性 2002年政府提出實施積極的城市化戰略,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多樣化城市道路,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體系。命題點習題講解命題點1 古代的村落、集鎮和城市1.[2023全國卷甲]民眾日常生活能夠反映時代特點。下列情景中,可能出現于北宋都城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B )A.早晨在家喝紅薯玉米粥B.晚上去夜市聽人說書C.到指定市場用銀元購物D.出門時穿件黃色棉袍解析 日中為市的經營時間限制在宋朝時被打破,早市、夜市晝夜相接,隨著市民階層的形成,滿足其需要的說書也逐漸發展起來,故B項正確;番薯、玉米是明清時期傳入我國的,A項錯誤;北宋使用銅錢和紙幣“交子”,晚清時,政府開始鑄造銀元,C項錯誤;元朝時,民間棉紡能手黃道婆推廣先進的棉紡織技術,棉紡織品產量增多,改變了絲、麻、棉紡織品的比例,所以普通民眾在宋代不一定能穿著棉袍,D項錯誤。2.[2022海南]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的住所。其形如倒扣木船,通常高2.5米左右,“屋宇以竹為棚,下居牲畜,人處其上”。人們用樹皮捆綁梁柱固定房架,以細長樹枝或竹片編成網狀骨架,上覆茅草制成屋頂,在前后墻壁涂上泥巴建成房屋主體。這說明船型屋的建造取決于( B )A.人們的審美觀念 B.經濟發展水平C.集體勞作的形式 D.傳統文化習俗解析 船型屋是海南黎族先民在適應海南島的自然環境和氣候條件下,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并吸納漢族居住方式和文化而形成的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民居類型。船型屋的建造就地取材,富饒的海南島為船型屋提供了豐富的建材。由此可知,船型屋的建造取決于經濟發展水平,B項正確。命題變式3.[2023江蘇揚州模擬]輝映遺址發掘區北部發現了多個良渚文化時期的水井和灰坑,出土器物中有石鏃、V字形石刀、礪石、陶壺、陶罐等。由此可知該遺存( D )A.是黃河下游聚落形態典型代表B.具備了早期國家的形態C.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高度發達D.聚居生活推動社會發展解析 據材料“水井和灰坑”可知,該地區人們是聚居生活,“出土器物中有石鏃、V字形石刀、礪石、陶壺、陶罐等”說明當時人們已能夠制作工具,因此聚居生活推動了社會發展,故選D項;據所學可知,良渚文化主要分布于長江下游地區,排除A項;早期國家形態一般體現為宮殿建筑、天文建筑和各種禮器的出現以及較為明顯的階級分化,這與材料信息不符,排除B項;精耕細作的小農經濟是春秋戰國時期開始形成的,這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命題變式4.[2023重慶模擬]唐朝后期,興起了許多農村定期集市,有墟、集、草市等稱呼。史書記載,“凡江淮草市,盡近水際,富室大戶,多居其間”。唐代宗大歷七年(772),“以張橋行市為縣”;穆宗長慶年間,“滄州……置歸化縣于福壽草市”。這說明( B )A.市的交易不再受官府監管B.商業發展影響城鎮布局C.城市的經濟功能顯著增強D.經濟重心南移趨勢明顯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唐朝后期農村集市的發展帶來人口聚集,城鎮興起,政府為加強管理而設置縣級行政機構,這反映商業發展影響城鎮布局,B項正確。材料不涉及政府對市的管理,排除A項;材料強調商業發展促進城鎮興起,而不是城市經濟功能的變化,排除C項;材料不涉及經濟重心南移,排除D項。命題點2 近代以來的城市化進程5.[2023.1浙江]1865年,上海大英自來火房制成煤氣燈。19世紀80年代,有人記云:“地火皆由鐵管通至馬路,于是各戲館及酒樓、茶肆俱可接點。其燈每盞有玻罩,或倒懸,或直豎,或向壁上橫穿,各隨所便。人行其間,真如入不夜城也。”這一時期“煤氣燈”在上海的使用( A )①與上海是通商口岸密切相關②反映了上海對外貿易的繁盛③為居民創造了新的城市夜生活方式④開啟了近代上海城市化進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解析 上海是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自然經濟解體早,引進、吸收西方先進技術早,煤氣燈就是其吸收西方先進技術的表現之一,煤氣燈的使用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推動了上海城市夜生活的發展,①③符合題意,故A項正確。材料中未涉及對外貿易的狀況,排除②,開啟城市化進程與史實不符,排除④。B、C、D三項均可排除。6.[2023北京]1998年,“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啟動。此后,“村村通”在公路、電力、飲用水、電話網、有線電視網、互聯網等領域陸續展開,成為一個系統工程。這一工程( A )A.成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的重大舉措B.標志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取得突破C.為開展三線建設做好了充分準備D.為農業社會主義改造奠定了基礎解析 “村村通”有利于縮小城鄉差距、加強城鄉之間的聯系,即這一工程成為推動城鄉一體化的重大舉措,A項正確;農村經濟體制改革主要是改變農村的生產經營方式,如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等,“村村通”并不屬于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范疇,B項錯誤;三線建設是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農業社會主義改造是在1953—1956年,兩者均與材料中時間不符,C、D兩項錯誤。命題變式7.[2023江蘇連云港調研]19世紀三四十年代,英國工業圣地謝菲爾德等,“除了工匠和貪得無厭的店主外,所有的階級都被鄉村的舒適和恬靜所吸引,律師、廠主雜貨商、布商、鞋匠和裁縫,都在風景美麗的地區安下了他們的住宅”。這反映了英國 ( C )A.城鄉實現一體化 B.人與自然和諧相處C.工業化的兩面性 D.階級矛盾的尖銳性解析 結合材料“英國工業圣地謝菲爾德”“律師、廠主雜貨商、布商、鞋匠和裁縫”等可知,在英國工業化進程中,眾多行業的人員聚集于工業圣地,這體現了工業化中人員聚集的城市化一面,根據“都在風景美麗的地區安下了他們的住宅”可知,在工業化進程中,人們反而在鄉村安家,這體現了工業化進程中的逆城市化的一面,所以工業化具有兩面性,故選C項。命題點1 古代的村落、集鎮和城市1.[2020.7浙江]南宋有學者記述:“午至鄂渚,泊鸚鵡洲前南市堤下。南市在城外,沿江數萬家,廛闬(街道里巷)甚盛,列肆如櫛,酒壚樓欄尤壯麗,外郡未見其比。蓋川、廣、荊、襄、淮、浙貿遷之會,貨物之至者,無不售,且不問多少,一日可盡,其盛壯如此。”這反映了“南市”在當時( B )①突破了政府在空間上的限制 ②已成為獨立的商業都會 ③具有比較完備的飲食服務設施 ④貿易通宵達旦,往來不絕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解析 從材料中“南市”所處的地點可知①正確;從“酒壚樓欄尤壯麗”可知③正確。故選B項。獨立的商業都會主要出現于明清時期,其代表是漢口鎮等四大名鎮,這與材料中的“南宋”不相吻合;材料主要涉及“南市”的地點和貨物來源等,并未提及貿易通宵達旦。故②④錯誤。2.[2020.1浙江]有學者認為:“在建筑和城市規劃上,兩宋時期更為開放的城市設計導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現。而這相應地促進了本地市場和全國商業的發展。”這種“更為開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現在 ( B )A.夜市經營實現常態化B.“市”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C.商業活動不再受到官吏的監管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適應新的經濟形勢解析 材料中宋朝的“開放的城市設計”和“全天候的生活方式”,從一個側面證明宋朝的“市”已經突破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故B項正確。材料突出時空上的突破,而不單是時間上的突破,故A項錯誤;宋朝的商業活動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監管,而非不管,故C項錯誤;唐以來商品經濟的發展使原有“市”的管理不再適應新的經濟形勢的需要,故D項錯誤。命題點2 近代以來的城市化進程3.[2022海南]明代,上海只是一個小城鎮,人們以說嘉興話為尚;清代,上海屬蘇州管轄,人們以會說蘇州話為榮;到了現代,上海已成為著名大都市,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上海話。這一變化深刻地反映出( B )A.追逐新潮的心理取向 B.時代變遷的歷史印記C.行政區劃的變遷過程 D.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解析 上海從以說嘉興話為風尚的小城鎮,到歸蘇州管轄說蘇州話,再到最終成為大都市形成自己的上海話,從中可以看出,語言的變遷深刻反映了時代變遷的歷史印記,故B項為最佳項,選B項可得3分。語言的演變有部分追逐新潮的心理趨向,但無法完整體現材料意思,故A項不是最佳項,選A項可得1分;行政區劃的變化是影響上海方言變化的客觀因素之一,但C項包含在B項中,故C項不是最佳項,選C項可得1分;“必然趨勢”的說法過于絕對,故選D項不得分。4.[2021遼寧]1865年,煤氣燈開始在上海使用,起初主要用于洋行和街道,后來行棧、鋪面、茶館、戲樓以及居家競相使用,上海成為名副其實的“不夜城”。這反映出( A )A.近代物質文明影響社會生活B.城市化進程拓展城市公共空間C.工業革命成果催生新興產業D.市民階層訴求改變服務業面貌解析 由煤氣燈開始在上海使用到上海成為“不夜城”,反映出近代物質文明影響社會生活,故選A項。5.[2021.1浙江]下圖為光緒三十四年《日新畫報》刊登的畫作,畫中有“大姑娘拿著風箏來回奔跑,實在不好看。但分人家有點規矩,絕不能讓姑娘在滿街上瘋跑啊!咳!此事不但因女學堂不甚發達,而于警務亦有妨害(其害乃電線電燈等類),豈不是無形的危險嗎”等字樣。此畫反映( C )A.近代男子傳統服飾的變革B.女子普遍走出家庭步入社會C.西方文明成果已經傳入中國D.新文化運動批判舊禮教和舊道德解析 材料中的“電線”“電燈”等屬于西方文明成果,故選C項。從圖片可知,男子服飾仍舊是傳統的長袍馬褂,并沒有變革,故排除A項。“普遍”從圖文中不能得出,故排除B項。光緒年間屬于清末,新文化運動發生在民國時期,故排除D項。習題演練1.[2024山西聯考]黃河流域的半坡遺址主要是穴居式住宅,一般會挖掘深坑再進行構建;江南河姆渡遺址主要是干欄式兩層建筑,下層放養動物和堆放雜物,上層住人。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 C )A.經濟發展水平不同B.南北方的文化習俗不同C.自然環境存在差異D.中原勞作工具更為先進解析 根據材料及所學知識可知,受南北方自然條件制約,黃河流域的半坡遺址主要是穴居式住宅,江南河姆渡遺址多為干欄式兩層建筑,C項正確;半坡人與河姆渡人住宅的不同與經濟發展水平無直接聯系,排除A項;文化習俗不同是建筑風格體現出的特點,而非差異產生的主要原因,排除B項;中原勞作工具更為先進并非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排除D項。2.[2023山東威海二模]春秋時期,一般諸侯國的國都周圍不過九百丈,卿大夫的都邑只有國都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小,一般的邑住戶不過千室。戰國時期,“千丈之城、萬家之邑”“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已到處存在。這一變化的出現主要是由于 ( D )A.統一趨勢的加強 B.兼并戰爭的發生C.民族遷徙的頻繁 D.城市經濟的發展解析 據材料“‘千丈之城、萬家之邑’‘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已到處存在”可知,與春秋時期相比,戰國時期興起了數量眾多、規模較大的城市,這主要得益于當時手工業、商業的發展,故選D項。3.[2023湖北三校聯考]“鎮”最初是縣城之外軍事要塞的專稱。宋代以后,一些鎮的工商業逐漸發展起來,朝廷在那里“設官以鎮防”的同時,還兼管“火禁,或兼酒稅事”。到明代中葉,市與鎮的分野消失,市鎮成為縣城以下鄉村地區工商業集鎮的統稱。由此可知,宋代以后鎮的發展( D )A.表明中央放松了對地方的軍事控制B.鞏固了傳統的鄉村社會秩序C.體現了政府對商業活動監管的松弛D.便利了農村居民的物品交換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中國古代的鎮在宋代以前以軍事功能為主,宋代以后,鎮的經濟功能日益凸顯,到明代中葉,“市與鎮的分野消失,市鎮成為縣城以下鄉村地區工商業集鎮的統稱”,鎮的這種變化促進了鄉村商品經濟的發展,便利了農村居民的物品交換,D項正確;古代中央政府一直都重視對地方的軍事控制,并沒有放松對地方的軍事控制,排除A項;鎮在縣城以下鄉村地區的發展,引起了鄉村社會結構的變化,推動了傳統的鄉村社會秩序的改變,排除B項;鎮的發展并不意味著政府對商業活動監管的松弛,排除C項。4.[2024廣東惠州調研]1865年,上海的第一批煤氣路燈在南京路上被點亮,在市民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此后一些商家和居民在商鋪和家庭中競相使用煤氣燈。這反映了上海( A )A.社會生活逐漸改變 B.洋務運動穩步推進C.城市規模不斷擴大 D.崇洋媚外日益盛行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上海的第一批煤氣路燈投入使用后,在市民中引起反響,隨后一些商家和居民在商鋪和家庭中競相使用煤氣燈,說明當時上海地區的社會生活逐漸改變,故A項正確;洋務運動的推進主要表現在一批軍事企業和民用企業的創辦與發展上,材料中煤氣燈的使用不能說明洋務運動的推進情況,B項錯誤;城市規模是指人口、經濟、科學技術等在城市的聚集規模,材料中煤氣燈使用與城市規模沒有直接關系,C項錯誤;當時上海開始使用煤氣燈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不是崇洋媚外,D項錯誤。5.[2024 浙江聯考]改革開放以來,國家經濟飛速發展,自來水、天然氣等通到家家戶戶,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逐步標準化和環保化。城市道路四通八達,人們可以乘坐公共汽車、電車、地鐵等多種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這集中體現了( B )A.城鎮化率的提高 B.基礎設施的發展C.居住條件的改善 D.社會問題的解決解析 根據材料“自來水、天然氣等通到家家戶戶,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逐步標準化和環保化……人們可以乘坐公共汽車、電車、地鐵等多種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礎設施建設飛速發展,B項正確。6.[2024安徽名校檢測]羅馬共和國初期,羅馬城建設緩慢,建設活動由元老院委托監察官向私人承建商招標并由國庫出資;共和國后期,羅馬城建設加快、造價加大,個人出資的建設方式逐漸興起,凱撒曾出巨資購地新建廣場、擴建元老院會堂等。這些變化 ( C )A.源于羅馬政治體制的變化B.反映了羅馬建筑水平的提升C.違背了羅馬人的共和精神D.體現了對外擴張的財富效益解析 羅馬共和國初期,羅馬城建設由元老院組織開展,這與以元老院為中心的政治體制相適應;羅馬共和國后期,城市建設更加突出個人意志,元老院主導下的建設活動逐漸讓位于巨頭出資開展建設,這一趨勢不符合共和精神,預示著共和政體正走向衰亡,故選C項;由材料可知,當時羅馬還未由共和制走向帝制,A項排除;建筑水平提升不是材料反映的主旨,B項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羅馬建筑逐漸體現出個人色彩,D項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7.[2023廣東湛江調研]1832年,法國暴發霍亂。巴黎市政府于次年著手規劃地下管線系統,將下水道、自來水管道、壓縮空氣管、不同功能的電纜等線路整合起來,形成了解決地下管線鋪設問題的系統方案。這一做法 ( B )A.得益于工業革命的完成B.提供了現代城市規劃的范本C.阻斷了疫情的社區傳播D.提高了居民的公共衛生觀念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法國解決地下管線鋪設問題的系統方案為近現代城市的發展提供了參照和榜樣,B項正確;當時法國仍然處于工業革命期間,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這一做法對阻斷疫情傳播的作用,且這一做法對市民的公共衛生觀念沒有直接影響,排除C、D兩項。8.[2023天津南開區二模]20世紀60年代,英國市區的人口開始減少,英國出現內城空洞化傾向,人口由中心城區向郊區遷移,聚居在大城市邊緣地帶,城市周邊出現衛星城。這表明( B )A.城市化的水平下降 B.出現逆城市化現象C.農村發展超過城市 D.國家人口數量銳減解析 據材料“市區的人口開始減少,英國出現內城空洞化傾向,人口由中心城區向郊區遷移”等信息可知,這是逆城市化的表現,故選B項;逆城市化現象并不代表城市化的水平下降,排除A項;“人口由中心城區向郊區遷移”并不代表農村的發展水平超過了城市,排除C項;材料內容與國家人口數量無關,排除D項。9.[角度創新/2023重慶八中模擬]考古工作者在二里頭遺址發現了200余米的道路。據考古工作者陳述:二里頭都城主要是通過主干道路劃分出規整的功能區,用兩縱兩橫4條道路搭成一個“井”字形框架。在這個“九宮格”的布局中,祭祀區、宮殿區和官營作坊區,這3個重要區域在中路,宮殿區位居中心。對此布局的最合理解釋是( C )A.標志著統治集團的高度集權B.體現了濃厚的神權色彩C.反映了社會分層的嚴格有序D.形成了精細的社會分工解析 根據材料信息,可作出下圖:從圖示可以看出,二里頭都城的重要區域在中路,且宮殿區位居中心,說明城市布局嚴格、規整,反映了當時的社會分層嚴格有序,故C項正確。統治集團實現高度集權是在秦朝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建立以后,排除A項;材料主要強調的是社會分層嚴格有序,而非濃厚的神權色彩,也非社會分工問題,排除B、D兩項。10.[2023黑龍江雞西月考]有學者認為,常州淹城基于“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的周王城圖而設計,與《孟子》“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記載吻合,是春秋時期的淹君駐地。城池由三城三河相套而成,每座城都有護城河,三城間水路相連,在內城河中先后出土了四條獨木舟。這反映出當時( C )A.皇權至上觀念逐漸形成B.儒家思想指導城市建設C.城池規劃兼顧實用原則D.江南手工業的繁榮發展解析 春秋時期,淹城秉承“筑城以衛君,造郭以守民”的設計理念,城池由三城三河相套而成,通過護城河和獨木舟連接等,這反映出當時城池規劃兼顧政治、軍事職能,突出實用原則,C項正確;春秋時期皇權至上觀念尚未形成,排除A項;淹城采用西周建都理念,并非儒家思想“指導”,排除B項;淹城的設計和獨木舟的出土不能說明江南手工業的繁榮發展,排除D項。11.[2023黑龍江齊齊哈爾期中]根據上海地方志記載,19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江浙孑遺,無不趨上海,洋涇浜上新筑室縱橫十余里,地值至畝千金,居民不下百萬,商賈輻輳,厘稅日旺”。對此現象解讀合理的是( D )A.民族資本大量注入上海金融市場B.列強的資本輸出破壞了市場秩序C.租界發展是城市發展的主要表現D.內外因素為城市近代化提供契機解析 鴉片戰爭后,英法等國在上海建立了租界,19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正是太平天國運動時期,為了逃避戰亂,大量難民進入上海租界,這推動了城市的發展,因此內外因素為上海城市近代化提供了契機,D項正確。12.[情境創新]下面為羅馬城布局圖。圖中的布局 ( C )A.體現了鮮明的等級意識B.反映了城市規劃的雜亂無章C.突出了公民的主體地位D.表明城市的經濟功能很突出解析 據圖中信息可知,廣場、浴場、馬戲場、競技場、引水道等設施都是服務于公民的,體現了羅馬城市布局服務于公民的特點,即突出了公民的主體地位,C項正確;圖中多是公共設施,體現不出鮮明的等級意識,A項錯誤;羅馬城中浴場、廣場等分布比較科學,并非雜亂無章,B項錯誤;圖中的廣場、神廟等與經濟關系不大,D項錯誤。13.現代拉美一些特大城市周邊形成了規模龐大的貧民窟,其中的貧民大部分來自農村,他們在農村喪失了土地,遷移到城市,已經接受了城市的生活習慣。可是,由于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城市不能提供充足的工作崗位,他們只能聚集在貧民窟中。這說明 ( A )A.城市化超過社會經濟承載能力B.貧困是城市社會問題出現的根源C.順應全球化才能解決社會問題D.城市化必須依托生活習俗的改良解析 根據材料“由于沒有強大的工業基礎,城市不能提供充足的工作崗位”可知,城市化過程中大規模貧民窟的形成與城市工業基礎不足有關,說明城市化超過了社會經濟承載能力,A項正確;B項材料未體現,排除;材料中的問題是在全球化過程中產生的,C項排除;D項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4.[2024 武漢調研,14分]【市鎮演變與區域經濟發展】材料一 唐末五代時期,藩鎮長官在轄內各軍事要沖設“鎮”控扼地方,“鎮”自創始之初便兼具軍事、行政和商業功能。進入宋代以后,藩鎮實力不斷削弱,軍事職能逐漸退卻,隨著鄉村社會經濟商品化和專業化程度的不斷加深,“鎮”的經濟功能日漸凸顯。 同時,隨著草市大量出現,其中一些草市因輻射區域人口眾多,擁有相對優越便捷的交通條件而成長為鎮市,成為介于鄉村和城市之間的次級商業中心。南宋時期,隨著鎮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和功能的漸趨完善,鎮市的居民人口不斷增多,鎮市用地日趨緊張,一些經濟成長條件較好和鄉村社會分工較為細致的地區,其鎮市開始發展出一些“子鎮市”。——摘編自張倩《宋代“鎮”“市”結合的歷史考察》材料二 明清時期,江南農村的商品生產特別是手工棉紡織品的生產,促使一批農村市鎮興起和繁盛。嘉定縣婁塘鎮,“所產木棉、布匹倍于他鎮,所以客商鱗集,號為花、布碼頭,往來貿易歲必萬余,裝載船只動以百計”。上海開埠后,大量廉價外國機制棉紡織品的涌入,致使農民的家庭手工棉紡織業趨于衰敗,原先一批立足于手工棉紡織業發展基礎上的農村市鎮的商業活動歸于蕭條。 另有一批市鎮隨著上海的發展而興旺,逐漸形成以上海為中心、以上海口岸內外貿易為主要聯結紐帶的新的城鎮體系。——摘編自戴鞍鋼《中國近代經濟地理:江浙滬近代經濟地理》(1)根據材料,簡述中國古代市鎮的發展歷程。(6分)(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指出晚清江南市鎮發展出現的新現象并加以評價。(8分)解析 第(1)問,首先,找出時間節點,如唐末五代、宋代、明清時期;然后,抓住每個階段的關鍵詞,按時間節點概括即可。第(2)問,第一小問先明確晚清時期指的是1840—1912年清政府統治時期,由此可知,本問考查的實際上是上海開埠后江南市鎮發展出現的新現象,再據材料“逐漸形成以上海為中心……新的城鎮體系”→逐漸形成以上海為中心、以上海口岸內外貿易為主要聯結紐帶的新的城鎮體系。第二小問要堅持一分為二的原則,既要指出其積極作用,也要指出其局限性。答案 (1)發展歷程:唐末五代,設立軍鎮;宋代,鎮的經濟功能增強,一些草市逐漸成長為鎮市,部分鎮市發展出一些子鎮市;明清時期,興起一批以經濟功能為主的工商業市鎮。(6分)(2)新現象:逐漸形成以上海為中心、以上海口岸內外貿易為主要聯結紐帶的新的城鎮體系。(2分)評價:上海開埠后,江南地區新城鎮體系的形成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繁榮,推動了經濟結構的變遷,加深了與世界市場的聯系,有利于近代中國的城市化;改變了社會生活和社會風氣;影響了“自強求富”思想的實踐。(任意兩點4分)但就整體而言,傳統的小農經濟仍占優勢地位。(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