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九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凝聚價值追求》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政治認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樹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領悟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能夠以恰當的方式弘揚愛國主義精神,開展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教育。認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積極踐行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道德修養:自覺踐行愛國、敬業、誠信、友善的價值要求。理解誠信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言行一致;團結同學,寬容友愛。 責任意識: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精神,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學 重點 中華民族精神的意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教學 難點 傳承和弘揚民族精神。 教學過程導入 魯迅在《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一文中提到“中國的脊梁” 思考:你認為“中國脊梁”是什么 用人物或者事例來說說對“中國脊梁”的理解 提示:中國脊梁"就是那些體現中華民族精神和氣節、為了國家和民族的進步而奮斗的人們。 授新課 材料分享: 抗美援朝時,空軍原司令員王海上將率領人民空軍年輕的第一大隊,與號稱“世界王牌”的美國空軍激戰80余次,擊落敵機29架,王海本人擊落擊傷敵機9架。2020年8月2日,王海逝世。山河已無恙,祖國的雄鷹飛得更高,英雄的豐功偉績值得銘記! 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是最早接診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院長張定宇隱瞞自己患漸凍癥的病情,顧不上照顧已感染新冠肺炎的妻子,步履蹣跚與時間賽跑,只想為患者多贏一秒。他說:“能幫助到別人,覺得很幸福!” 思考:王海、張定宇身上分別有哪些可貴的精神品質? 列舉你心中的中國脊梁并說說他們共同之處是什么? 提示:王海的精神品質: 愛國主義精神、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艱苦奮斗精神 張定宇的精神品質:舍己為人、無私奉獻精神、敬業精神 我心中的中國脊梁包括鐘南山、李蘭娟、張桂梅等。他們的共同之處是: 都有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始終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 都具備高度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擔當,為國家和人民的事業奮斗不息。 都展現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勇氣,在困難和挑戰面前不屈不撓,勇往直前。 筆記整理:中華民族精神的內涵:中國人民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 中國人民是具有偉大創造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團結精神的人民,是具有偉大夢想精神的人民。 觀看視頻:真正的民族精神是什么? 材料分享: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49年以前):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日精神 新中國成立后(1949—1978):抗美援朝精神、大慶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兩彈一星”精神 改革放以來(1978—至今):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災精神、北京奧運精神、偉大抗疫精神 思考:中華民族精神具有什么品格? 提示:中華民族精神具有與時俱進的品格。它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并隨著時代進步而不斷豐富和發展。 材料分享:不畏艱險丈量祖國山河、67年初心不改的國測一大隊.兩下南極,7測珠峰,39次進駐內蒙古荒原,52次深入高原無人區,52次踏入沙漠地……67年來,國測一大隊徒步行程累計6000多萬公里。為國家苦行,為科學先行,他們用雙腳丈量祖國大地,用血水汗水乃至生命繪出祖國的壯美藍圖! 思考:國測一大隊為何不畏艱險67年不改初心? 根據材料討論民族精神在其中發揮了什么樣的作用? 提示:①一個民族要生存和發展,就要有昂揚向上的民族精神。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振奮的民族精神,沒有堅定的民族志向和理想,就會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就難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②偉大民族精神始終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強大精神支柱,是維系我國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團結奮斗的牢固精神紐帶,是激勵中華兒女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不竭精神動力。 新聞鏈接:江西新余市渝水區一臨街店鋪發生火災 事故已造成39人死亡9人受傷 1月24日的午后,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陽光明媚,街道上的行人來來往往,店鋪里的生意正如往常一樣紅火。然而,這一切的寧靜在一瞬間被打破。15時許,一棟臨街的六層商住樓突發火災,濃煙滾滾,火舌蜿蜒舔舐著建筑的每一角落。居民們驚慌失措,尖叫聲、哭喊聲交織在一起,場面一度混亂不堪。 隨著火焰的肆虐和煙霧的蔓延,事故很快造成了無法挽回的損失。39條生命永遠地定格在了這一刻,另有9人不同程度受傷。消息傳出后,江西省委省政府沒有絲毫遲疑,立即全力投入到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中。他們不僅要與時間賽跑救治傷員,還要安撫那些失去親人的家庭,任務艱巨而繁重。 就在人們最需要英雄的時刻,消防員們毫不猶豫地站了出來。報警鈴響起僅僅7分鐘后,他們就趕到了現場,不顧熊熊烈火和令人窒息的煙霧,開始了緊張的搜救行動。他們的身影在火光中顯得格外堅定,每一次進出都是與死神擦肩而過。 思考:政府與消防員在火災中表現出怎樣的精神品質?他們是如何傳承民族精神的? 提示:①在國家危難、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能夠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繼; ②在他人生命、財產遇到危險的關鍵時刻能夠見義勇為、扶危濟困、無私奉獻; ③在日常學習工作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敬業創優;④從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自覺高揚民族精神,放飛夢想,創造精彩人生。 新聞鏈接:2024年9月20日是全國第22個“公民道德宣傳日”,為不斷加強新時代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黃山市各地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公民道德宣傳日”主題宣傳活動。 9月20日,徽州區巖寺小學邀請“黃山好人”程鴻雁走進校園,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日”主題宣講活動,他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少先隊員們講述了一個個真實感人、助人為樂的故事,分享了奉獻社會、服務他人的自豪與幸福,隊員們被深深吸引,清澈閃亮的眼神中透著幾分敬仰,幾分感悟。隊員們紛紛表示要見賢思齊,崇德向善,向身邊榜樣學習,弘揚真善美,積極參與社會文明實踐和志愿服務活動,爭做“新時代好少年”。 思考1:說一說中國人的價值觀是什么? 提示:價值觀是文化最深層的內核。生活中,人們常常依循各自尊崇的價值觀判斷是非曲直和決定行為取向。 思考2:如何理解三個層面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提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 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層面的價值準則: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為什么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思考3:為什么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提示:①中國獨特的文化傳統、獨特的歷史命運、獨特的基本國情,注定我們必然堅守植根于中華文化沃土又具有當代中國特色的價值觀。 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僅是中國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價值共識,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當代中國精神的集中體現。 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當代中國人評判是非曲直的價值標準。 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結著全體人民共同的價值追求,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價值導向,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價值引領。 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引領社會全面進步。 思考4:徽州區巖寺小學邀請“黃山好人”程鴻雁走進校園,開展“公民道德宣傳日”主題宣講活動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培育青少年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方法:①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落細、落小、落實。 ②我們應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敏于思考,注重修養、勇于實踐,明辨是非、善于選擇,認真做事、踏實做人。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2024年2月17日,受大風降雪天氣影響,超過2.5萬人滯留我省酒泉市瓜州縣城,當地政府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全力以赴為滯留人員提供生活保障,瓜州群眾積極提供免費住宿和幫助,為滯留人員帶來溫暖。瓜州縣政府和人民的行為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 A.愛國 B.民主 C.誠信 D.友善 2.2023年第四季度“中國好人榜”共有152人(組)光榮上榜,他們見義勇為、誠實守信、敬業奉獻、助人為樂……評選“中國好人榜”,對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啟示有 ①要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做到落細、落小、落實 ②要自覺做到勤于學習、敏于思考,注重修養、勇于實踐 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太宏大了,我們在生活中沒法照著做 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能只存在于觀念中、停留在口頭上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我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這一規定體現的法治精神是 A.平等 B.公正 C.愛國 D.自由 4.2024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正式施行。該法指出,針對各個年齡段學生特點,采取豐富適宜的教學方式,增強愛國主義教育的針對性、系統性和親和力、感染力。下列做法符合上述規定的有 ①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采取多種形式開展國家安全和國防教育 ②引導學生在旅游觀光中領略壯美河山,感受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激發愛國熱情 ③利用重要節日開展慶祝紀念活動,增進家國情懷 ④播放愛國主義題材的優秀作品,生動講好愛國故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