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上冊 4.2《 讓家更美好》 教學設計課題 4.2 家的意味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七年級上冊核心素養目標 1.政治認同:認同中華家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2.道德修養:培育家國情懷,培養熱愛家庭和感恩父母的濃厚情感; 3.責任擔當:增強責任感,與家庭成員和諧相處,為家庭建設做貢獻。重點 建設美好家庭,需要學會愛,奉獻愛難點 建設美好家庭,需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教學方法 創設情境、案例分析、討論交流、學練結合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展示課件視頻: 巴黎奧運會跳水冠軍全紅蟬在取得金牌后,有人采訪她,問:“你現在最的愿望是什么?”她說:“我想回家。”哥哥偷偷來到巴黎奧運會現場,在觀眾席上大喊妹妹全紅蟬,并且激動地說:“妹妹,回家我給你做最喜歡吃的白切雞。”全紅蟬更開心了。 設問: 看完之后,請你說說全紅蟬一家人的關系如何? 歸納總結: 他們關系親密,能深切地感受到家的溫暖。他們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 觀看視頻 探究分享 鏈接時事,增強教育的趣味性、時效性,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培養學習興趣,營造良好學習氛圍講授新課 任務一 探究--用心體味親情之愛 1.生活觀察: 回憶并講一個父母對自己關愛的故事;再講一個自己關愛父母的故事。 播放特別感人的歌曲《爹娘的恩情還不夠》 設問:聽了催淚歌曲之后,我們作為子女怎樣建設美好家庭? 歸納總結: 用心體味親情之愛。 設問:每個家庭的親情表現不盡相同。你認為你的家庭的親情屬于下面哪一種情況?請舉手。 溫馨和睦;磕磕絆絆;深沉內斂;自然隨和;其他。 如果我們用心去體味,不難發現親情之間的愛就蘊含在生活的點滴之中。 任務二 探究--學會愛、奉獻愛 今天,星期一,上初一的小明偷偷地把昨天和小伙伴一起在小賣鋪購買的方便面、火腿腸、和辣條等垃圾食品,向書包里藏。這時候被他的媽媽發現了。媽媽馬上教訓了他,不準向學校里帶,一定要少吃。于是,小明很不情愿地拿了出來。他騎上家里的電動自行車說:不用你們去送了,我自己可以去。他的爸爸說:去吧,注意安全。她的媽媽說:不行,你還小,未成年人不能獨自騎車上路。我或者你爸爸送你去。 設問:他媽媽的做法,對嗎?你能接受媽媽的做法嗎? 你在家里會和家長有類似的矛盾爭吵嗎?我們應該怎樣化解矛盾? 歸納總結: 建設美好家庭,需要學會愛,奉獻愛。我們接受愛的同時,要學會回報愛。對父母長輩,我們要孝順敬重;對兄弟姐妹,我們要相攜相助。家庭成員要以愛和尊重作為前提,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會換位思考,主動化解矛盾,增進情感。 任務三 探究--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閱讀P31相關鏈接,請說一說為什么要孝親敬老? 孝親敬老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公民的法定義務。 國有國法,校有校紀,家有家規。 課件展示歷史上有名的家規家訓,如錢氏家訓、梁啟超家書等。 設問:怎樣傳承中華民族的傳統家庭美德? 建設美好家庭,我們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家庭是道德養成的起點。我們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追求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讓美德在中生根,在親情中升華。 任務四 探究--共同的責任意識,共同分擔,相互協作 設問:閱讀課件中的圖畫,你認為哪些是應該贊成的?哪些是應該反對的?為什么? 歸納總結: 建設美好家庭,是家庭成員的共同責任。在家庭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家庭成員共同分擔,、相互協作有助于良好的家庭氛圍。我們要不斷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增強家庭責任意識,為家庭建設做貢獻。 講故事 欣賞感人的歌曲 思考回答 理解記憶 交流互動 用心體味家中親情 閱讀感悟 討論交流 理解記憶 思考回答 理解記憶 閱讀感悟 探究交流 理解記憶 探究與分享 理解記憶 采用多種形式,動之以情,引導學生用心體味親情之愛 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價值引領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自主建構作用 通過豐富多彩的感性材料, 引導學生體悟親情,學會主動去關愛家人,為家做貢獻 通過層層遞進、環環相扣的問題,引導學生深度思考,培育美好的道德情感 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引導學生明白孝親敬老的意義 借用傳統文化的智慧來教育引導學生,增強學生的文化自信 通過感性材料,激發學生深度思考,引起認知覺醒,培育責任擔當的核心素養當堂達標檢測 單項選擇題 (原創)(2分) 下列關于家庭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父母管教我們,是不愛我們的表現 B 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已經過時了,不能再傳承 C 在家庭中,應該平均分配家務,這樣才有利于家庭和諧。 D 我們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 實踐探究(原創題)(6分) 七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劉老師號召大家制作一次黑板報,說:我們就以“我為家庭和諧做貢獻”為主題來進行。如果你是黑板報的制作者,你知道這一主題的主要內容嗎?(提示:本題具有開放性,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參考答案:(提示:本題具有綜合性,可以結合第四課第一節和第二節所學知識整合。) 1.家的意義:家是我們的生命居所,是心靈的港灣。家是我們的第一所學校,是我們的修身之所。家是代代相傳,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 2.建設美好家庭,要用心體味親情之愛;要學會愛、奉獻愛;要傳承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要增強家庭責任意識,與家人共同分擔,相互協作。 認真思考 完成作答 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夯實基礎,鞏固提升,培育核心素養板書設計教學反思 提示:從教師挖掘教學資源情況、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情況、核心素養培育情況等方面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