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標題 七年級上冊道德與法治《集體生活成就我》教學設計核心 素養 目標 道德修養:通過分析案例,知道在集體中我們會體會到安全感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這些正是集體溫暖的表現,主動關心集體中的他人,為集體榮譽感而努力。 健全人格:知道集體會對個人產生影響,認識到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增強對社會主義集體主義的認標同感;要熱愛集體、關心集體、積極投入集體生活。 責任意識: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集體生活,發揮個人特長,為集體的發展作出貢獻,培養學生的公共參與意識。 教學 重點 集體生活的意義。 教學 難點 在實際生活中,能正確理解過集體生活的意義。 教學過程導入 情景一: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我的視野更開闊、思維更活躍了。 情景二:從村小學來到市初中,近一年的寄宿生活提高了我的生活自理能力。 情景三:早上受到同學們瑯瑯讀書聲的感染我也情不自禁地大聲朗讀起來。 思考:集體氛圍對你有什么影響 授新課 我的集體我的責任: 我是班長,我的責任是 我是課代表,我的責任是 我是學習委員,我的責任是>我是班級里的一員,我的責任是 思考:完成以上填空,并說一說你有什么發現 提示:集體不是個體的簡單相加,而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 尊敬的劉老師: 您好! 謝謝您推薦我做班級黑板報主編。還記得您曾對我說:“我注意到,你認真地看每期黑板報,我從你的點評中看出了你的渴望”。擔任黑板報主編后,征稿、催稿、編輯、版面設計…..我忙得不亦樂乎。為了編好黑板報,我主動與同學交流、合作,感覺自己比以前開朗了許多,生活也過得更加充實。我會更加努力做好這份工作,為大家呈現內容更為豐富的黑板報,讓我們的班級生活更加精彩。 再次感謝您! 學生:亮亮2024年XX年XX月 思考1:亮亮是一位負責任的黑板報主編嗎 你是從哪些方面看出來的 提示:體現了對班級的責任。 思考2:擔任黑板報主編后,亮亮的收獲表現任哪些方面 提示:亮亮的收獲也很大,性格開朗了很多,生活也更加充實。會更加努力的工作,讓班級生活更加豐富。 思考3:通過亮亮的事例說一說集體對我們有什么作用 提示:集體生活有助于培養我們的責任感。在集體生活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職責。我們在認真做事的過程中體現自己的價值,體驗責任感,做有擔當的人。 材料分享:社恐是社交恐懼癥的簡稱,也稱社交焦慮癥,患者主要表現為對社交困難和社交回避,患者常愿獨處,不愿處于人較多的環境,且希望自己不被關注。 思考:根據視頻和自身經歷說說“社恐”的原因 提示:自身不愿因與人交往,性格內向等 思考:如何才能擺脫“社恐”現狀 敞開心扉主動表達;先從本班級里或者家庭生活中逐步鍛煉自己;多參與集體活動等。 情境創設:1.班級里有少數民族同學,不吃豬肉。 同學遠遠是一位英語怪才,整天只知道學英語,其他科目一踏糊涂。 3.同桌小剛學習差,愛搞怪,我不喜歡與他同桌。 思考1: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么做? 提示:相互理解和尊重。 尊重、理解、幫助和接納。 接納包容,也要適當提醒他不要影響別人和自己的學習。換位思考。 思考2:以上案例說明了集體對我們有什么作用 提示:集體生活有助于我們學會與人交往。集體生活為我們搭建交往的平臺。每個人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和性格特點,我們在集體生活中,學會接納和尊重,學會理解和包容,彼此友好相處。 情境創設: 情境一:同學小王經常在上課期間大吵大鬧,故意說話、隨意下位,擾亂教室秩序。 情境二:小李經常抄別人作業,別人不給就大打出手,考試經常作弊。 情境三:小花經常上課遲到不到下課就自動離開自己的位置,班級的事務總是與我無關的態度。 思考:當班干部提醒他們的時候他們卻說這是他們的個性,你認為他們的做法是真的個性嗎 提示:不是,他們的做法是對自己、對他人不負責的表現。 所謂個性就是個別性、個人性,就是一個人在思想、性格、品質、意志、情感、態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特質。 這個特質表現于外就是他的言語方式、行為方式和情感方式等等。任何人都有個性,也只能是一種個性化的存在,個性化是人的存在方式。 材料一:個人是否完滿,是由個人跟周圍世界的交往與聯系是否完滿決定的。——蘇霍姆林斯基 材料二:個性的形成和發展離不開個人與周圍環境的相互影響。在集體生活中,每個人都展現自己的個性、了解和認識他人的個性,并在了解和認識他人的過程中更深入地認識自己,不斷發展自己的個性。 思考:以上材料對我們在集體中發展個性有什么啟示 提示:集體生活有助于我們發展個性。 交流討論: 甲:我是個完美主義者,處處想爭第一。如果考試成績不理想,我就會情緒低落,甚至大病一場。 乙:我喜歡讀書,擅長寫作和演講。班級成立了文學社,我擔任社長。與同學共同進步。 丙:有的同學說我“小心眼兒”。踢足球不帶我,我很傷心。后來我調整了自己,現在我已是足球隊的隊員了。 丁: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每天我的笑聲總能感染身邊的同學。 思考:同學們的這些個性對他們自身有什么影響 提示: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我們發展個性的“明鏡”。在集體中學習他人的優點,有助于我們不斷完善自己,發揮自己的優勢和特長。板書 設計課堂 檢測 1.集體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一般來說,集體的聯結度越高,個人感知到的溫暖就越多。下列行為有助于增強集體聯結度的是( D ) ①王梅生病期間沒有人問候 ②班級組織了“學習互助小組” ③班內所有事情都由班主任忙前忙后 ④參加集體活動時,同學們之間配合默契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哪些情境體現了在集體中獲得安全感和歸屬感( C ) ①情境一:如果下雨時我們忘記帶雨具,不用擔心,學校為我們準備了“愛心雨披” ②情境二:我代表班級參加辯論賽,發揮失常,決定拓展閱讀范圍,爭取下次取得好成績 ③情境三:我生病了,在家休息,同學打來電話問候,并為我輔導當天的功課 ④情境四:班里有幾名同學經常在一起,慢慢地,他們說話的語氣、口頭禪都越來越像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3.小婷準備代表班級參加年級演講比賽,在排練時她覺得自己能力不夠,準備不充分,便打算放棄。老師和同學們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有的給她加油打氣,有的給她出謀劃策,最終小婷在年級比賽中收獲了滿滿的微笑和掌聲。小婷的經歷給我們的啟示有( B ) ①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離不開集體的溫暖 ②在集體中我們能夠解決一切問題 ③集體是人們聯合起來的有組織的整體 ④我們能在集體中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