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10 課 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教學設計教學立意本課以“全球化 ”為切入點,通過史料、圖片等幫助學生認識到商貿交往全球化、文化交往全 球化(國際化)。教學背景分析(一)單元及課題分析 本課歸屬于選必 3《文化交流與傳播》第四單元“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本單元由“古代 的商路、貿易與文化交流 ”和“近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 ”兩課構成。兩課在時 間上相互銜接,在內容上互有補充。從時間沿革和內容上來看,兩課主要是以 1500 年為節點, 分為古代和近現代兩個時期,分別從古代的絲綢之路及“草原絲綢之路 ”、“西南絲綢之路 ” 和“海上絲綢之路 ”,近代以來的“全球航路 ”、“世界市場 ”及“全球貿易網絡 ”兩個大時 段, 講述了商路和商貿催生了人類文化交流的歷史往事。兩課內容各異,但重點相同:均緊 緊圍繞著商路—貿易(途徑)帶來的文化交流(重心)這一主題展開。從教材內容結構來看, 其關鍵詞為商路— 商貿與文化交流。但是,無論從選必課程三大主題范疇,還是本模塊的課 程名稱定位來看,本單元的核心要義和內容重心是“文化交流 ”。因此,在設計本課時,應著 重關注“世界貿易 ”與“文化交流 ”之間邏輯關系的疏通和核心知識的選擇。 (二)內容分析 本課共有兩個子目:“全球貿易網的形成 ”、“商品流動與文化交流國際化 ”。兩子目之間互 為因果,彼此互動,具有明顯的邏輯聯系。前者注重商路的開辟與拓展,以及貿易網迭代發展 及其歷史動因,以新航路的開辟、工業革命、《關稅與貿易總協定》等歷史事件為節點,梳理 全球貿易網的形成和發展過程。在此目的基礎上,進一步討論國際貿易中的文化互動,即第二 子目中以茶、飲茶風俗的傳播、服飾的變化、鐘表傳入中國為具體案例,側重于商品的文化元 素和商品流動所蘊含的文化交流,以及文化產業和文化產品的全球交流。在內容處理上,應該 充分關注本模塊的核心要義——文化交流與傳播,而將“商路 ”和“商貿 ”網絡,視為核心內 容的背景、 途徑或者方式,進而實現課程標準“ 內容要求“ 中的學習目標。 (三)課標要求 了解不同時代、不同類型商路的開辟;通過了解商品所體現的特色文化,理解貿易活動在文化 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四)學情分析 1、已知:本課授課對象為高二歷史選考學生,經過高一階段的學習,學生對新航路開辟、工 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二戰后資本主義國家的新變化和經濟全球化有一定了解,因此對本課 的內容已經有了一定的知識基礎。 2、未知:學生對第二子目的內容接觸較少,因此本課的重點應在第二子目,讓學生深刻認識 到貿易活動在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全球貿易網的形成大大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傳播、1吸收、融合、借鑒。 3、能知:經過綱要和兩冊選必課程的學習,學生的辯證思維、批判性思維均有所發展,初步 具備合作、交流、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對提升自身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有較 高的期待和要求。通過激活已知知識,恰當匯入新授課內容中,不僅有助于融會貫通,而且也 能為凸顯新授課的核心內容“文化交流國際化 ”留出比較充分的時間。教學目標【根據課程標準和核心素養分析】1、通過文獻史料、地圖、圖表等梳理近代以來全球貿易網的形成過程,分析新航路開辟、工 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冷戰、關貿總協定(世界貿易組織)等對全球貿易網形成的重要影響, 能夠結合史料和所學知識說出全球貿易網的形成概況。(素養目標:時空觀念 史料實證 歷史 解釋) 2、通過材料分析茶、服飾、鐘表等商品中蘊含的特色文化,通過對英國“下午茶 ”“ 日本茶 道 ”、中山裝、更鐘等的分析,理解地域文化的歷時性傳承和異域文化的共時性交往與互補互 鑒。(素養目標:史料實證 歷史解釋) 3、通過回顧課程,深化課程總體目標:認識貿易活動在文化交流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了解 商貿交往全球化推動了文化交往的國際化,認識到文明的平等性、多元性,做好中華文明的傳 播者。(素養目標:唯物史觀、家國情懷)教學重點和難點(一)教學重點 近代以來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概況; (二)教學難點 理解貿易活動在文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一)教學資源 歷史地圖、歷史圖片、多媒體、文字材料 (二)教學方法 1、教法: 講授法、歷史問題探究教學法、歷史圖示教學法 2、學法: 合作探究法、史料研讀法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資源呈現】 以《貿易打 造的世界》2(2 分鐘) 【教師語言】 在開始上課前,老師想先向同學們介紹一本書,這本書 的名字叫做《貿易打造的世界》,作者是著名的彭慕蘭 教授以及來自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史蒂文教授。自 新航路開辟以來,世界貿易已經走過近 600 年,對社會 的發展,尤其是對全球化產生了重要影響。兩位作者也 在書中提到:貿易將世界各地的不同民族、不同文明的 人聯結在一起,貿易促成了全球化。那么,世界貿易究 竟是如何促成全球化?貿易商品中又是否有其他蘊 含?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第 10 課《近代 以來的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擴展》。 聆聽教師講 述,對世界 貿易影響全 球化有初步 了解。 一書導入 本課,通過 書中的材 料讓學生 認識到貿 易帶來的 影響,著重 強調貿易 對世界文 明交流的 影響,既與 本課核心 立意“全球 化 ”相照 應,又為本 課重點— —理解貿 易在文化 交流中所 扮演的重 要角色做 鋪墊。一、日趨緊 密:全球貿 易 網 的 形 成 ( 15 分 鐘) (一)大航海時代:全球貿易網初步形成 【教師行為】 引導學生復習世界市場形成的過程,提問:世界市場和 世界貿易有什么區別和聯系?學生回答后,教師對答案 進行歸納和總結,給出世界市場與世界貿易的定義。 【預設答案】 (1)區別:世界市場涵括范圍更廣,涵蓋了所有通過 商品交換把各國市場緊密聯系起來的總體;而世界貿易 則更具體,主要指跨越國境的商品和服務交易。 (2)聯系:世界市場為世界貿易提供了基礎平臺和環 境,沒有世界市場就沒有世界貿易的發生和發展。反之, 世界貿易是世界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推動了全球范圍 內的商品流通和經濟聯系。兩者都旨在促進全球經濟的 一體化發展,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優化生產和消費結構。 【資源呈現】 回顧世界市 場形成的過 程,回答教 師問題。 以 復習 世 界市場形 成過程的 方式幫助 學生建立 新舊知識 的鏈接,有 助于學生 形成歷史 知識架構。3【教師行為】 引導學生觀察兩張圖片,從圖片中提取信息,提問:15 世紀前的世界貿易特點是什么?為何不具有全球意 義?學生回答后,教師進行概括和總結。 【預設答案】 (1)特點:①局限性:局限于各洲內部和亞歐大陸之 間,局部性、小規模;②間接性:中介轉運貿易。 (2)原因:①生產力水平低,交通通訊技術落后,人 們認知受限;②地區性市場貿易網絡未能將世界緊密聯 系起來;③地理環境阻隔;④海運能力相對較弱。 【資源呈現】 【教師行為】 出示圖片,繼續引導學生思考:與 15 世紀前的世界貿 易相比,15 世紀后的貿易有何變化?造成這種變化的 原因是? 【預設答案】 (1)貿易變化:洲與洲之間的貿易;全球性、大規模; 直接貿易 (2)原因:新航路開辟、西歐殖民擴張 觀察兩張圖 片,根據圖 片 提 取 信 息,聯系所 學,回答問 題。 根據所示圖 片,結合《綱 要(下)》 所學知識, 思 考 15 世 紀后的世界 貿易特點以 及出現該特 點的原因。 培養學生 從歷史地 圖、圖片中 提取信息 的能力,落 實歷史解 釋核心素 養。4【資源呈現】 【教師行為】 出示史料和圖片,引導學生概括出大航海時代世界貿易 的表現。 【資源呈現】 【教師行為】 出示史料,引導學生概括大航海時代世界貿易的特點, 并帶領學生回顧綱要下第 7 課所學,總結出大航海時代 世界貿易的影響。 【資源呈現】 閱讀史料、 觀察圖片, 概括出大航 海時代世界 貿 易 的 表 現。 根據史料, 思考大航海 時代世界貿 易的特點, 結合綱要下 第 7 課所學 知識,總結 大航海時代 世界貿易的 影響。 學生通過 閱讀材料, 結合所學 知識,理解 新航路開 辟和西歐 各國殖民 擴張,使各 洲之間的 貿易隨之 擴展;貿易 的擴大促 進了股份 公司的出 現和發展; 西歐列強 的殖民擴 張客觀上 推動了洲 與洲之間 的貿易,以 歐洲為中 心的世界 市場初步5(二)大工業時代:全球貿易網最終形成 【教師行為】 呈現史料和歷史圖片,引導學生總結出大工業時代推動 全球貿易網最終形成的原因。 【資源呈現】 【教師行為】 出示表格和材料,引導學生分析概括全球貿易 網最終形成的表現。 【資源呈現】 (三)大動蕩時代:全球貿易網曲折發展 【教師行為】 出示圖片,引導學生總結大動蕩時代阻礙/促進全球貿 易網發展的因素。 【資源呈現】 聯系所學知 識,根據史 料 及 其 圖 片,歸納出 大工業時代 全球貿易網 最終形成的 原因。 閱讀材料, 觀察表格, 概括出全球 貿易網最終 形 成 的 表 現。 結合課本, 聯系所學, 形成等,進 而實現學 生已有知 識的轉化。 學生通過 研讀史料、 觀察數據 找出全球 貿易網最 終形成的 表現,培養 學生提取 信息的能 力和史料 實證能力。 通過圖片 和表格,讓 學生辯證 看待這一 時代給全6(四)大跨越時代:全球貿易網縱深拓展 【教師行為】 呈現表格、柱狀圖以及其他圖片,引導學生探究推動全 球貿易網實現大跨越的原因與表現。 【資源呈現】 【小結與思考】 根據圖片回 答問題。 提取圖標信 息,概括推 動全球貿易 網實現大跨 越的原因與 表現。 總結本課第 一 部 分 所 學,區分世 界市場與全 球貿易網的 發展進程。 球 貿易 和 聯系帶來 的影響。 在探究原 因部分,通 過呈現圖 片、圖表, 培養學生 聯系整體 看問題的 能力,著重 讓學生了 解到中國 對世界經 濟交流的 推動作用。 本子目通 過文獻史 料、數據圖 示等讓學 生探究全 球 貿易 網 的形成過 程,意在幫 助學生聯 系以往所 學知識,突 破本課教 學重點,最 后 利 用小 結使學生7理解世界 市場、歷史 進程、全球 貿易網發 展之間的 關系,掌握 全 球 貿易 網形成的 推動因素。二、互動共 享:文化交 流 的 國 際 化 ( 20 分 鐘) 【教師行為】 呈現史料,引導學生思考文化交流國際化的原因,帶領 學生共同完善邏輯鏈,了解世界貿易與文化交流的關 系。 【資源呈現】 (一)喝茶改變世界 【教師行為】 呈現圖片與材料,引導學生指出 cha 與 tea 發音系統的 分布地區,并分析形成不同發音系統的原因。 【資源呈現】 通過材料, 學生思考文 化交流國際 化的原因, 并能夠根據 教師提示完 善出邏輯關 系圖示。 觀察圖片, 結合材料, 回答問題。 通過材料, 以擬邏輯 關系圖的 方式,讓學 生了解世 界 貿易 與 文化交流 的關系,有 助于突破 本課教學 難點。 “茶”發音 的傳播史 所涉及的 材料和圖 片與教材 內容“茶文 化的傳播 ” 基本吻合, 這一環節 的設置既 能夠幫助 學生理解 貿易在文 化交流中 扮演的角 色,又能夠8【預設答案】 【教師行為】 出示材料、圖片,引導學生結合課本,探究凱瑟琳公主 對茶文化傳播的貢獻以及茶葉的普及對英國的影響。 【資源呈現】 【教師行為】 簡要介紹茶文化在俄國、日本等其他國家的傳播,簡單 說明茶馬古道、萬里茶道等傳播路線,使學生了解各國 茶文化與中國茶文化的關系,突出茶商品背后所蘊含的 文化價值。 【資源呈現】 (二)各國服飾變化 【教師行為】 根據課本及 材料,敘述 凱瑟琳公主 在茶文化傳 播 中 的 作 用,分析茶 葉的普及對 英國產生的 影響。 根據課本和 (茶英播點析解普國國在傳重分理的英中化的例,過料,葉對以文國為通史茶及)開拓學生 的歷史視 野。 的影響,使 學生感受 茶作為商 品在傳播 過程中,文 化也隨之 交流互鑒, 并根據各 國 風 俗習 慣不同,而 創 造 出具 有各國特 色的茶文 化。 通過同伴 互助,充分9呈現圖片,引導學生遷移所學知識,結合圖片,小組合 作探究各國服飾變化對文化相互影響的體現,在學生分 享的基礎上作補充。 【資源呈現】 (三)鐘表影響中國 【教師行為】 講述鐘表傳入的背景及歷程,重點強調鐘表傳入中國后 并非一成不變,而是融合了自身的文化特色,體現商品 之中的文化交流。 【資源呈現】 【教師行為】 呈現史料,引導學生思考鐘表傳入中國對社會造成的影 響。 【資源呈現】 所學知識, 以小組合作 的形式討論 東西方服飾 的 互 相 影 響。 根據教師講 述,理解鐘 表背后代表 的是西方工 業文明的時 間觀念與效 率意識。 發掘和參 悟商品交 流背后的 文化交流, 培養學生 歷史解釋 核心素養 和歸納、概 括、辨析能 力,認識商 品背后的 文化交流。 通過史料 使學生了 解鐘表傳 入中國后 的變化,以 及對中國 人時間觀 念的影響。10(四)其他文化交流 【教師行為】 呈現相關圖片,講解 20 世紀以來文化交流的原因與表 現。 【資源呈現】 【總結與思考】 教師帶領學生回顧所學,引導學生對商品所蘊含的三個 層面的文化交流進行總結概括,同時遷移現實,引發學 生思考:如何做好傳播交流中華文化的使者? 結合文化交 流實例,歸 納總結商品 所蘊含的文 化交流三層 面,回答教 師問題。 ( 1)把 商 品貿易中 所蘊含的 文化交流 進行梳理 分類,幫助 學生搭建 體系化、邏 輯化的知 識結構,培 養學生梳 理、概括和 歸納的能 力。 (2)思 考當今時 代如果做 好中華文 化的傳播11使者,培養 學生家國 情懷的核 心素養。課堂小結 (3 分鐘) 【教師行為】 帶領學生共同回顧課堂所學,進行總結。 回顧本課所 學。 幫助學生 搭建本課 知識結構。作業設計【作業主題】 廣彩是廣州地區釉上彩瓷的簡稱,亦稱“廣東彩 ”,誕生于清康熙中期(十七世紀末),是中 國工筆與西洋畫法完美合璧的中國制瓷藝術,如今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 ”名錄?,F博物館預 備策劃廣彩展覽,請你從廣彩的發展歷程、貿易往來路線、蘊含的文化交流等角度進行策劃, 自行擬定主題。 描繪英國牛津波塔尼卡爾公園大門的瓷盤 廣州十三行紋大碗,直徑 40 厘米 約制作于 1765 年 約制作于 1785 年 【設計意圖】 瓷器是中國貿易往來的重要商品,利用廣東本土特色廣彩,以策展的方式讓學生產生知識遷移, 關注到廣彩商品貿易中所蘊涵的文化交流國際化,符合本課主旨,能夠有效判斷教學效果。板書設計12教學反思(1)本課采取新舊知識相銜接的方式,能夠有效落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幫助學生搭建出知 識結構,培養學生聯系所學進行分析的能力; (2)緊緊圍繞核心立意“全球化 ”,注重子目之間的邏輯關系,抓住核心問題,有效突破本 課的教學重難點; (3)采用問題探究的形式,梳理全球貿易網形成以及其伴隨的文化交流概況,在探究過程中 著重落實學生歷史解釋、史料實證、時空觀念的核心素養。同時注重思維的提升,透過表象分 析本質,探究全球貿易網形成背后的原因,以文化交流等實例概括出商品貿易所蘊含的文化交 流層次,提高學生思維水平。 (4)本課設問連接不夠緊密,沒能達到由表及里、由淺入深的效果。教學過程使用史料較多, 部分史料難度不大,主要作為輔助材料,這類史料應適當舍去,避免學生過于疲勞。1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