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8張PPT)第4課讀懂出租車計費算法(黔科版)五年級上01教學目標02問題情境03實踐與探究04拓展延伸05課堂練習06課堂小結07板書設計01教學目標1、信息意識:在學習出租車計費算法過程中學習算法的輸入、計算和輸出,算法語句含義,分析分支結構算法等知識。2、計算思維:能夠讀懂算法,對算法有整體認識,明白編程語言中各運算符的含義,跟蹤數據變化。3、數字化學習與創新:通過討論與探究學習,用算法計算學習生活中問題,經過練習,將算法運用到出租車計費上。4、信息社會責任:學習有關算法知識,了解算法步驟,科學計算生活中遇到的算法問題。我看懂了這個算法的結構,明白了它解決問題的思路!01教學目標我也讀懂了這個算法,但它好像有錯誤!算法是計算機科學領域重要的基石之一。讀懂算法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利用計算機來解決問題,并及時發現算法中的問題。01教學目標能夠分析簡單算法的執行過程。能夠分析簡單算法的執行結果。能夠發現算法中的錯誤,并進行糾正。學習目標引入視頻02問題情景02問題情景盡管全國各地的出租車計費標準不盡相同,但都是利用算法實現自動計費的。你能讀懂以下出租車計費算法,并算出車費嗎?出租車計費算法步驟1:輸入里程數S(千米);步驟2:如果S<=3,那么車費F=7,否則,F=向上取整(S-3)×1.5+7;步驟3:輸出車費F(元)。02問題情景如果到動物園有9千米,我要付多少車費呢?S=9千米S>3,F=(S-3)×1.5+7F=(9-3)×1.5+7=9+7=16(元)答:如果到動物園有9千米,我要付16元車費。02問題情景1.找出算法的輸入、計算和輸出;2.嘗試理解算法語句的含義。如何分析分支結構算法的執行過程?如何分析分支結構算法的執行結果?你將學到活動向導03活動過程—找出算法的輸入、計算和輸出要讀懂算法,可以先找出算法的輸入、計算和輸出,對算法有整體認識,如圖2-1-1所示。出租車計費算法步驟1:輸入里程數S(千米);步驟2:如果S<=3,那么車費F=7,否則,F=向上取整(S-3)×1.5+7;步驟3:輸出車費F(元)。輸入計算輸出(圖2-1-1出租車計費算法分析)03在上述算法中,S表示里程數,F表示車費。在描述算法時,通常用符號表示問題求解所關心的對象。活動過程—找出算法的輸入、計算和輸出輸入是算法在執行時從外界獲得的數據。算法必須有一個或多個輸出。小貼士03活動過程—找出算法的輸入、計算和輸出做一做找出以下計算長方形墻面面積算法中的輸入、計算和輸出,填入下面方框中。計算墻面面積算法步驟1:輸入墻面的長a和高b;步驟2:計算墻面面積S=a×b;步驟3:輸出墻面面積S。a=6米b=3米輸入S=a×b=3×6計算S=18平方米輸出03如何優化算法的輸入處理效率?1、采用簡潔明了的數據輸入方式,如直接輸入數字而非復雜文本。2、提前準備好輸入數據,避免在算法執行過程中頻繁中斷以輸入數據。3、對于重復使用的輸入數據,可以存儲在變量中,減少重復輸入的時間。4、熟悉輸入界面和操作流程,減少因操作不熟練導致的輸入時間浪費。活動過程—找出算法的輸入、計算和輸出知識拓展04活動過程—嘗試理解算法語句的含義輸入和輸出語句很容易理解。計算車費語句中含有“如果......那么......否則......”,顯然使用了分支結構,因此,可以猜測車費計算要通過條件判斷的不同結果應用不同的計算方式。該分支結構的分析如圖2-1-2所示。如果S<=3,那么車費F=7,否則,F=向上取整(S-3)×1.5+7。判斷條件:S<=3 F=7F=向上取整(S-3)×1.5+7是否圖2-1-2出租車計費算法的分支結構分析04活動過程—嘗試理解算法語句的含義可以看到,計算車費語句中使用了一些數學符號和編程語言中的運算符。要讀懂如何計費,需要明白它們的含義,如圖2-1-3和圖2-1-4所示。比較運算符,表示小于等于。如果“<=”左邊的值小于等于右邊的值,結果為“是”,否則結果為“否”。例如,當 S的值為9時,“S<=3 ”的結果為“否”。S<=3 圖2-1-3出租車計費算法的語句分析104活動過程—嘗試理解算法語句的含義表示賦值,即把右邊的值賦給左邊。F = 向上取整(S-3)×1.5+7表示小數部分進位變成整數。例如,2.2向上取整的結果為3。在計算車費時,該運算表示不足1千米按1千米計算。圖2-1-4 出租車計費算法的語句分析204活動過程—嘗試理解算法語句的含義計算語句最終的含義如圖2-1-5所示。車費的計算要在起步費7元的基礎上加上超出3千米部分的車費,單價為1.5元每千米(不足1千米按1千米計算)。F=7圖2-1-5出租車計費算法的計算語句含義F=向上取整(S-3)×1.5+7車費為7元(起步費)。04賦 值賦值的符號是“=”,“=”左邊是要賦值的對象,一般的寫法如圖2-1-6所示。圖2-1-6賦值表達式A=B要賦值的對象數值或表達式活動過程—嘗試理解算法語句的含義科學園地04賦值的作用是傳遞數值,把“=”右邊B的值傳遞給A。B可以是一個數值,也可以是一個含符號的表達式。賦值語句示例,如圖2-1-7所示。圖2-1-7賦值語句示例科學園地活動過程—嘗試理解算法語句的含義把1賦給a,此時a的值是1。a=1b=1a=b+2把2賦給b,此時b的值是2。計算“=”右邊b+2的值為4,賦給左邊的a,此時a的值是4。同一對象可以被多次賦值,其值只與最后一次賦值有關。04比較運算符比較運算符常用于判斷條件。Python語言中,常見的比較運算符見表2-1-1所列。表2-1-1 Py ython語言常見的比較運算符活動過程—嘗試理解算法語句的含義科學園地比較運算符 含義== 等于> 大于< 小于>= 大于等于<= 小于等于041、寫一寫以下運算結果。10<3的運算結果: (填是/否)3<3的運算結果: (填是/否)活動過程—嘗試理解算法語句的含義做一做2、墻面的高為3米,墻面的長比高多2米。請用符號以及賦值語句描述出來。否否把墻面高3米賦值給a,此時a的值是3米,a=3;墻面長賦值給b,此時b的值未知,b=?。已知,墻面的長比高多2米,那么,b=a+2計算“=”右邊a+2的值為5,賦值給左邊的b,此時,b的值是5。03算法語句的特性:1、輸入:算法語句通常要求輸入一些初始數據或條件,這些數據或條件將作為算法處理的對象。2、輸出:經過算法語句的處理后,會輸出一些結果或結論,這些結果或結論是對輸入數據或條件的響應。知識拓展活動過程—嘗試理解算法語句的含義03算法語句的特性:3、有窮性:算法語句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運算,不能無限循環下去。4、確定性:算法語句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是確定的,不會產生歧義或二義性。5、可行性:算法語句中的每一個步驟都是可行的,即可以通過有限次數的執行來完成。知識拓展活動過程—嘗試理解算法語句的含義05出租車行程的里程數是9千米,根據算法分析可得,該里程數大于3千米,因此車費的計算方式如下:活動過程—跟蹤數據變化,得到算法的執行結果F=向上取整(S-3)×1.5+7=向上取整(9-3)×1.5+7=6×1.5+7=16(元)051、根據上述出租車計費算法,輸入表中的里程數數據,得到出租車打車費用。活動過程—跟蹤數據變化,得到算法的執行結果做一做里程數(千米) 2 3 4 5.5車費(元)778.510.75052、整數中,是2的倍數的數叫作偶數(0也是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作奇數。請你找一找圖2-1-8判斷奇偶數算法中的錯誤,并修改。活動過程—跟蹤數據變化,得到算法的執行結果做一做開始結束輸入整數ii是2的倍數嗎?是否輸入i是奇數輸入i是偶數輸入i是偶數訂正輸入i是奇數訂正圖2-1-8判斷奇偶數算法06某校組織師生去動物園春游,動物園門票價格計算流程如圖2-1-9所示。某班共有30名學生和2名青年教師參加本次春游活動,其中有2名學生的身高在1.3米以下,這個班級共需支付門票多少元?讀懂流程圖,列出計算式。挑戰時刻圖2-1-8判斷奇偶數算法是學生嗎?免費否身高<1.3米嗎?6歲以下嗎?門票價格84元免費60歲以上嗎?門票價格84元門票價格168元否否是是否是是06挑戰時刻兩名學生身高<1.3米:兩名學生免費。身高>=1.3米的學生人數為:30-2=28(名)身高>=1.3米的學生共需支付門票:28×84=2352(元)2名青年教師在6歲以上,60歲以下,需支付門票:84×2=168(元)30名學生和2名青年教師共需支付門票:2352+168=2520(元)答:這個班級共需支付門票2520元。07拓展延伸1、什么是列表法?07拓展延伸2、算術學習小技巧:湊整法:利用補數使其變成整十、整百、整千,從而簡化計算。利用運算定律:如加法交換律、結合律,乘法分配律等,重新整合算式,簡化計算。觀察數字特點:如個位是5的數乘以2,可以直接口算得出結果個位是0,十位是原數個位乘以2。07拓展延伸2、算術學習小技巧:分解法:將某個數分解進行恒等變形,使其更易于計算。帶符號搬家:在加減混合,乘除混合同級運算中,可以根據需要交換數字的位置,但要注意運算符號也隨之換位置。拆分括號:根據運算的需要,添加或去掉括號,但要遵循運算規則,括號前是加號或乘號,括號里不變號,括號前是減號或除號,括號里要變號。07拓展延伸3、怎樣讀懂算法?明確問題:首先,要清楚算法是用來解決什么問題的。理解問題的背景和目的是讀懂算法的第一步。識別關鍵術語:算法中通常會包含一些特定的數學術語或符號。確保自己了解這些術語和符號的含義,可以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或請教老師來輔助理解。分解步驟:將算法分解成一系列步驟,并理解每個步驟的作用。可以嘗試用自己的話復述每個步驟,以確保自己真正理解了它。07拓展延伸3、怎樣讀懂算法?實踐應用:通過具體的例子來應用算法,可以加深對其的理解。嘗試解決一些與算法相關的問題,并觀察算法是如何工作的。反饋與修正:如果在應用算法時遇到困難,不要害怕尋求幫助??梢韵蚶蠋?、同學或家長請教,他們可能會提供不同的解釋或方法,幫助你更好地理解算法。總結歸納:在理解算法后,嘗試總結其關鍵點和步驟。這有助于鞏固你的理解,并在將來遇到類似問題時能夠更快地應用算法。08課堂練習計算以下出租車算法問題:某城市出租車的計費標準如下:起步路程為3千米,起步價為9元。超過起步路程后,每增加1千米加收2.4元。1、小明乘坐出租車行駛了5千米,他需要支付多少元?2、小華乘坐出租車支付了18.6元,他大約行駛了多少千米?小明:S>3,車費F=(S-3)×2.4+9F=(5-3)×2.4+9=4.8+9=13.8(元)小華:F=18.6,S>318.6-9=9.6(元)9.6÷2.4=4(千米)S=4+3=7(千米)09課堂小結通過讀懂出租車計費方法課程,我們學習了算法的輸入、計算和輸出,理解算法語句含義,賦值,比較運算符,跟蹤數據變化等知識。了解了如何分析分支結構算法的執行過程和執行結果等知識。學習了如何運用算法解決生活中出租車計費,及其他分支算法問題。10板書設計讀懂出租車計費算法一、找出算法的輸入、計算和輸出二、嘗試理解算法語句的含義三、跟蹤數據變化,得到算法的執行結果四、挑戰時刻課后作業1、乘坐出租車時,自己收集數據,運用算法計算費用。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拓展視頻1.mp4 拓展視頻2.mp4 黔科版五年級上冊:第4課 讀懂出租車計費算法.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