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6課 現代科技進步與人類社會發展【知識點梳理】1.新科技革命的成就P29二戰后,在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引領下,航天、海洋、原子能、生物、新材料技術等迅速發展。2.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發展的原因 ?①科學理論的重大突破提供理論基礎;②世界經濟的發展奠定物質基礎;③戰爭及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刺激;④各國政府對高科技的大力支持。3.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主要特點、認識?特點: ①科學技術在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方面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科學技術轉化為直接生產力的速度加快。②科學和技術密切結合,相互促進。③科學技術各個領域之間相互滲透。認識: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②社會進步離不開科技發展;③人的智慧和創造力是推動科技進步的重要因素;④在發展科學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與資源。4.現代科技進步的革命性意義1.計算機與人工智能技術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飛躍,促使勞作方式由粗放型轉化為集約型。現代企業管理制度逐步發展起來。2.人類文化生活也出現了新的模式。人們與外界溝通更加方便,豐富了大眾的文化生活,推動了電子商務的發展。3.人類視野也產生了新的變化。(全媒體不斷發展,為人們認識世界提供了不同的視角;交通和通訊技術是地球成為“地球村”)。4.現代科技應用不當,也會帶來負面影響。【鞏固提升】1.2016年,英國《衛報》評選出的即將竣工的“新世界七大奇跡”中,中國北京(大興)新機場和港珠澳大橋各占一席。2017年,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原型機在中國誕生,西方學術期刊稱其為“量子計算機中的‘埃尼阿克’”。這些成就的取得( )A.說明中國引領全球科技發展 B.展現了中國的自主創新能力C.有賴于交通通信事業的進步 D.彰顯了對外開放的積極成果2.1956年在IBM(國際商業機器公司)的資助下,10位計算機領域的學者組織了一場研討會,會上正式提出人工智能概念,此后數十年,他們和IBM一道主宰了這一領域。這反映出( )A.科技的發展主要源于社會需要 B.人工智能成為新科技領域的標桿C.科技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世界 D.資本與科技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3.20世紀50年代起,美國一個年產500萬噸的鋼廠有職工人數約5萬人左右,至20世紀80年代下降到數千人。農業勞動力的總人口從990萬下降至400萬左右。這一變化的出現主要是由于( )A.國家加強宏觀調控 B.中間階層人數的擴大C.生產方式發生革新 D.社會結構出現新變化4.據統計,20世紀70年代末,在西歐和北歐等國,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員占據了就業人口中的絕大多數,他們就職于通訊、交通、銀行、公共管理等行業。意大利等國也緊跟其后。這一歷史現象的出現主要源于( )A.國際貿易的客觀推動 B.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響C.歐洲一體化進程的加快 D.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展5.20世紀50年代埃及總統納賽爾說:“的確,我們的人民大多數還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數卻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機改變了一切……今天,人們在最偏遠的鄉村也能得知各地所發生的一切,并作出自己的判斷。領導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統治國家。”這直接說明( )A.知識經濟時代人民政治自覺性提高B.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動了政治民主化C.信息化時代的到來推動了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D.人類政治文明往往領先于文化水平而發展6.2009年12月,美國推出了《重整美國制造業》計劃,希望以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制造業;德國于2013年推出了《保障德國制造業的未來:關于實施“工業4.0”戰略的建議》;我國政府推出了《中國制造2025》計劃,促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這說明( )A.制造業是未來工業發展基石 B.科技創新驅動是大勢所趨C.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主題 D.大國競爭的實質在于工業7.據統計,1960—1978年美國腦力勞動者與體力勞動者的百分比由40.1:54.6變為47.8:49.3;日本由28.2:71.8變為41.9:58;聯邦德國由30.1:65.7變成45:53。據此可知( )A.科技革命加速世界經濟格局變動 B.信息技術引領社會生產變革C.產業結構變動加快社會經濟發展 D.科技發展推動勞作方式改變8.二戰后,微芯片的發明開啟了一個新時代。有了微芯片,就能開發更加經濟高效的小型計算機系統和現代化的電話網絡;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勞動所承擔的例行工作。它的發明和使用( )A.促進了通訊技術的出現 B.有助于產業和生活方式變革C.開啟了電子計算機時代 D.表明戰爭是科技發展的動力9.時代精神凝結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建國后,從大慶精神到“兩彈一星”精神到特區精神再到載人航天精神,其說明了( )A.我國工業化建設成就 B.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C.科技進步推動生產關系實現變革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與成就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國成立后即確立發展科技的方針。1956年,國家制定12年科技規劃,明確提出在進行科學研究時,應該首先掌握世界現有的先進科學成就,在開展國際科學合作時應力求自力更生,在技術引進方面,50年代,由蘇聯援建、成套供應設備的項目共計304項;由東歐各國援建、成套供應設備的建設項目共116項、引進成套設備的同時,還重視引進科學技術、人才、資金和管理經驗。1960年,蘇聯政府決定撤走全部在華專家,這以后,我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摘編自楊德才等《二十世紀中國科學技術史稿》材料二: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2012年至2022年,我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第34位上升至第11位;全社會研發經費從1萬億元增加到3.09萬億元;基礎研究投入從499億元提高到1951億元;研發人員從年均325萬人提高到600萬人;高新技術企業從3.9萬家增長至40萬家。在量子信息、腦科學等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原創性成果,高性能裝備、智能機器人、激光制造、區塊鏈、5G等重點產業的關鍵核心技術實現突破。——摘編自張春玲、梁佳惠《科技部:2022年我國成功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20世紀五六十年代我國科技發展的特點和背景。(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新時期我國科技發展取得重大突破的原因。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解析:A.材料只能看出中國在某些領域領先,不能看出中國引領全球科技發展,排除;B.根據“中國北京(大興)新機場和港珠澳大橋各占一席”“世界首臺光量子計算原型機在中國誕生”“量子計算機中的'埃尼阿克”分析可知,材料可以看出新時期中國科技取得較大進步,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正確;C.材料科技的進步與交通通信事業的進步關系不大,排除;D.材料不涉及對外開放,排除。故選:B。2.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中“資助”“計算機領域”“他們和IBM一道主宰了這一領域”等信息可知,企業提供了資本支持,人工智能迅速發展,故選D項。材料未涉及社會需要、標桿等信息,排除A、B兩項;材料未涉及世界格局與形勢,排除C項3.答案:C解析: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美國經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生產方式發生了巨大革新。特別是自動化和計算機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提高了生產效率,使得原本需要大量人工的生產過程得以簡化,從而導致了勞動力需求的減少。這正是材料中描述的鋼鐵廠和農業勞動力大幅減少的根本原因,故選C項;雖然宏觀調控是政府對經濟的一種干預手段,但材料中描述的現象——鋼鐵廠和農業勞動力的大幅減少,并非直接由國家宏觀調控所導致。宏觀調控更多的是調整經濟結構和資源配置,而非直接導致勞動力數量的減少,排除A項;科技的新發展使得生產力大幅提高,社會結構發生變化,“中間階層”人數增加,是生產力提高后的結果不是原因,排除B項;社會結構的新變化,如階級結構、職業結構等的變化,是社會經濟變化的結果,而非其原因。雖然社會結構的變化可能伴隨勞動力數量的變化,但它不是導致勞動力減少的直接原因,排除D項。4.答案:B解析:據材料“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員占據了就業人口中的絕大多數”和所學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促進了社會經濟結構和社會生活結構的重大變化,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在國民經濟中比重下降,使得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的比重上升,B項正確;從事服務行業的人員占據了就業人口中的絕大多數主要是其本國經濟科技發展的產物,與國際貿易的客觀推動無必然聯系,排除A項;就業結構變化的根源不涉及歐洲一體化進程,排除C項;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壟斷資本和國家政權密切結合的壟斷資本主義,是生產關系的局部調整,不可能是就業結構變化的根源,排除D項。故選B項。5.答案:B解析:根據“政治上的文盲人數卻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機改變了一切”可知收音機的普及有助于民主政治思想的傳播,從而啟迪了人們的政治覺悟,說明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動了政治民主化,故選B;20世紀50年代尚未進入知識經濟時代,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埃及人民政治覺悟的提升,而非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排除C;D項說法過于絕對,有待商榷,排除D。故選:B。6.答案:B解析:根據材料可知,美國、德國和我國都在強調科技創新對制造業的重要性,并努力推動制造業的轉型升級,這表明科技創新驅動已經成為全球發展趨勢,故B項正確。制造業是未來工業的發展基石不能完全說明材料中提到的各國政策背后的共同點,故排除A項;材料中未涉及關于和平的問題,故排除C項;大國競爭的實質在于經濟和科技,而非僅僅在于工業,故排除D項。7.答案:D解析:據材料可知,1960-1978年間,美國、日本、聯邦德國等資本主義國家腦力勞動者的比例上升,體力勞動者的比例下降。結合時代背景可知20世紀六、七十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發展帶來了生產力的巨大進步,生產過程逐漸智能化,智能因素在生產過程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勞動力的構成上腦力勞動者比例逐漸提高,體力勞動者比例逐漸下降,故選D項。材料中沒有體現世界經濟結構的變化,排除A項。1960—1978年資本主義勞動力結構變化的主要推動因素是科技發展,信息技術的概念相對狹窄,故排除B項。材料強調的是二戰后勞動力構成的變化,并未體現出社會經濟的發展,排除C項。8.答案:B解析:從材料可以看出,“有了微芯片,就能開發更加經濟高效的小型計算機系統和現代化的電話網絡”說明有助于產業變革;“有了微芯片,就能替代以前由人力勞動所承擔的例行工作”說明有助于生活方式變革,B項正確;通訊技術早在第二次工業革命初期就已經出現,排除A項;“微芯片的發明”開啟電子計算機時代對材料的理解不全面,材料還有生活方式變革的內容,排除C項;戰爭確實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科技進步,但不能把戰爭作為科技發展的動力,排除D項。故選B項。9.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新中國多領域的成就,反映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探索與成就,D項正確;A項說法屬于其中一個方面,排除;大慶精神是改革開放前的史實,B項說法片面,排除;材料并未體現生產關系實現變革,C項錯誤;排除。10.答案:(1)特點:政府主導;國際合作和自力更生相結合;引入技術主要來自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引入范圍廣泛,側重尖端技術。背景:新中國成立及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黨和政府對科技發展的重視;美蘇兩極對峙爭霸,國際環境惡劣;美國敵視中國,中蘇關系惡化;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響(2)原因:黨和政府堅持科技強國的戰略;文化與科技發展深度融合;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綜合國力的增強;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的推動;應對國際競爭的需要。解析:(1)特點:據材料“國家制定12年科技規劃,明確提出在進行科學研究時,應該首先掌握世界現有的先進科學成就”可知,政府主導;據材料“在開展國際科學合作時應力求自力更生”可知,國際合作和自力更生相結合;據材料“在技術引進方面,50年代,由蘇聯援建、成套供應設備的項目共計304項;由東歐各國援建、成套供應設備的建設項目共116項”可知,引入技術主要來自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據材料“引進成套設備的同時,還重視引進科學技術、人才、資金和管理經驗”“這以后,我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可知,引入范圍廣泛,側重尖端技術。背景:據材料“新中國成立后即確立發展科技的方針。1956年,國家制定12年科技規劃,明確提出在進行科學研究時”可知,新中國成立及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黨和政府對科技發展的重視;據材料“1960年,蘇聯政府決定撤走全部在華專家,這以后,我國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國防尖端科學技術”及所學知識可知,美蘇兩極對峙爭霸,國際環境惡劣;美國敵視中國,中蘇關系惡化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還可以從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的影響等角度進行說明。(2)據材料“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科技創新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可知,黨和政府堅持科技強國的戰略;據材料“全社會研發經費從1萬億元增加到3.09萬億元;基礎研究投入從499億元提高到1951億元”可知,綜合國力增強;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還可以從文化與科技發展深度融合;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全面深化改革政策的推動;應對國際競爭的需要等角度進行說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